卷五百四 列傳二百九十一
方士庶,字循遠,號小師道人,安徽歙縣人,家於揚州。鼎弟子,早有出藍之目。年甫逾四十,卒,論者惜之。翚畫派為一代所宗,世比之王士禎之詩,當時門弟子甚盛,傳衍其法者益眾,附著其尤者。
惲格,字壽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號南田,江南武進人。父日初,見隱逸傳。格年十三,從父至閩。時王祈起兵建寧,日初依之。總督陳錦兵克建寧,格被掠,錦妻撫以為子。從游杭州靈隱寺,日初偵遇之,紿使出家為僧,乃得歸。格以父忠於明,不應舉,擅詩名,鬻畫養(yǎng)父。畫出天性,山水學元王蒙。既與王翚交,曰:“君獨步矣!吾不為第二手。”遂兼用徐熙、黃筌法作花鳥,天機物趣,畢集豪端,比之天仙化人。畫成,輒自題詠書之,世號“南田三絕”。雖自專意寫生,間作山水,皆超逸,得元人冷淡幽雋之致。王時敏聞其名,招之,不時至。至,則時敏已病,榻前一握手而已。家酷貧,風雨常閉門餓,以金幣乞畫者,非其人不與。康熙二十九年,卒,年五十四。子不能具喪,王翚葬之。
從父向,字道生。自明季以畫著,山水得董源法,格少即師之。及格負重名,群從子弟多工畫。其著者源濬,字哲長,官天津縣丞。能傳徐熙法,筆有生氣。族曾孫鍾蔭之女曰冰,尤有名,詳列女傳。
其弟子尤著者:馬元馭,字扶曦,常熟人。家貧,好讀書。幼即工畫,王翚稱之。后學於格,得其逸筆,頗稱入室。孫女荃,傳其學,名與惲冰相匹。元馭嘗以畫法授同縣蔣廷錫,后廷錫宮禁近,以書招之,謝不往。
格人品絕高,寫生為一代之冠,私淑者眾,然不能得其機趣神韻。惟乾隆中華嵒號為繼跡。后改琦亦差得其意云。
王武,字勤中,吳縣人。畫花草,流麗多風,王時敏亦稱為妙品,學者宗之。及格出,遂掩其上。
沈銓,字南蘋,浙江德清人。工寫花鳥,專精設色,妍麗絕人。雍正中,日本國王聘往授畫,三年乃歸,故其國尤重銓畫,於格為別派。
龔賢,字半千,江南昆山人。寓江寧,結廬清涼山下,葺半畝園,隱居自得。性孤僻,詩文不茍作。畫得董源法,埽除蹊徑,獨出幽異,自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同時與樊圻、高岑、鄒喆、吳弘、葉欣、胡造、謝蓀號“金陵八家”。圻,字會公;造,字石公,與蓀,皆江寧人。岑,字蔚生,杭州人。喆。字方魯,吳人。弘,字遠度,金谿人。欣,字榮木,華亭人。諸家皆擅雅筆,負時譽,要以賢為稱首。
清初畫學蔚盛,大江以南,作者尤多,各成派別,以婁東王時敏為大宗。若金陵、云間、嘉禾、新安,皆聞人迭起。
趙左,字文度,華亭人。畫出於宋旭,為云間派之首,吳、松間多宗之。
項圣謨,字孔彰,嘉興人,元汴之孫。初學文徵明,后益進於古,董其昌稱其與宋人血戰(zhàn),又得元人氣韻。子奎,字東井,世其學。
同縣李琪枝,字云連,日華之孫。山水淡逸,傳世者梅竹為多。項、李皆民族,濡染有緒,群從多以畫名。
其后雍、乾中錢綸光妻陳書,花鳥人物并工,詳列女傳。錢氏子孫及閨秀傳其法者眾,更盛於項、李二家。
張庚,字浦山,亦嘉興人。學於書,深通畫理,著畫徵錄及續(xù)錄,自明末至乾、嘉中,所載四百馀人。
查士標,字二瞻,號梅壑,安徽歙縣人。明諸生,后棄舉子業(yè),專精書畫。家饒於貲,多藏鼎彝古器,及宋、元名跡。初學倪瓚,后參以吳鎮(zhèn)、董其昌法,稱逸品。晚益以幽淡為宗,疏嬾罕接賓客,蓋讬以逃世。與同縣孫逸,休寧汪之瑞、釋弘仁,號“新安四家”。久寓揚州,康熙三十七年,卒,年八十四。
逸,字無逸。流寓蕪湖,曾繪歙山二十四圖。
之瑞,字無瑞。豪邁自喜,渴筆焦墨,酒酣揮灑如風雨。
時當涂蕭云從,字尺木。與逸齊名,山水不專宗法,兼長人物。於采石太白樓下四壁畫五岳圖,又畫太平山水及離騷圖,好事者并鐫刻以傳。
高其佩,字韋之,號且園,奉天遼陽人,隸籍漢軍。父殉耿藩之難,其佩以蔭官至戶部侍郎。畫有奇致,人物山水,并蒼渾沉厚,衣紋如草篆,一袖數(shù)折。尤善指畫,嘗畫黃初平叱石成羊,或已成羊而起立,或?qū)⒊啥雌穑虬氤啥措x為石,風趣橫生。畫龍、虎,皆極其態(tài)。世既重其指墨,晚年以便於揮灑,遂不復用筆。其筆畫之佳,幾無人知之。雍正十二年,卒。甥李世倬、朱倫瀚皆學於其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