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四 列傳二百九十一
余省,字曾三,江蘇常熟人。善寫生,能得花外之趣。同時楊大章,亦賦色修潔,可與鄒一桂頡頏,花鳥以二人為最工。
金廷標,字士揆,浙江桐鄉人。南巡進白描羅漢,稱旨,召入祇候。廷標畫不尚工緻,以機趣傳神。高宗題所作琵琶行圖曰:“唐寅舊圖,有琵琶伎在別船,廷標祇繪白居易一人側耳而聽,別有會心。古人畫意為先,非畫院中人所及。”會愛烏罕進四駿,郎世寧繪之,復命廷標別作,仿李公麟法,增寫執靮人,古趣出彼上。及廷標卒,上命舊黏殿壁者悉付裝池,收入石渠寶笈。
丁觀鵬,工人物,效明丁云鵬,以宋人為法,不尚奇詭。畫仙佛神像最擅長,著錄獨多。
時有嚴弘滋者,南巡兩次獻畫,所作三官神像,秀發飛揚,稱為絕作,屢命畫院諸人摹之。
姚文瀚,亦以人物仙佛名,亞於觀鵬。
繆炳泰,字象賓,江蘇江陰人。初以國子監生召繪御容。南巡,應召試,賜舉人,授中書,官至兵部郎中。乾隆五十年以后御容,皆出所繪。又命繪紫光閣功臣像,人人逼肖,寫真之最工者。
畫院盛於康、乾兩朝,以唐岱、郎世寧、張宗蒼、金廷標、丁觀鵬為最,宗蒼所作,尤有士氣,道光以后無聞焉。至光緒中,孝欽皇后喜藝事,稍復如意館舊規,畫史皆凡材,無可紀者。
華嵒,字秋岳,號新羅山人,福建臨汀人。慕杭州西湖之勝,家焉。畫山水、人物、花鳥、草蟲無不工,脫去時蹊,力追古法。有時過求超脫,然其率略處,愈不可及。工詩,有離垢集,古質清峭。書法脫俗,世稱“三絕”,可繼惲格。僑居揚州最久,晚歸杭州,卒年近八十。
乾、嘉之間,浙西畫學稱盛,而揚州游士所聚,一時名流競逐。其尤著者,為高鳳翰、鄭燮、金農、羅聘、奚岡、黃易、錢杜、方薰等。
鳳翰,字西園,山東膠州人。雍正初,以薦得官,署安徽績溪知縣,被劾罷。久寓江、淮間,病偏痺,遂以左手作書畫,縱逸有奇氣。嘗登焦山觀瘞鶴銘,尋宋陸游題名,親埽積蘚,燃燭捫圖,以敗筆清墨為圖,傳為杰作。性豪邁不羈,藏硯千,手自鐫銘,著硯史。又藏司馬相如玉印,秘為至寶。盧見曾為兩淮運使,欲觀之,長跪謝不可,其癖類此。
燮,字板橋,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進士,官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辭官鬻畫,作蘭竹,以草書中豎長撇法為蘭葉,書雜分隸法,自號“六分半書”。詩詞皆別調,而有摯語。慷慨嘯傲,慕明徐渭之為人。
燮同縣李鱓,字復堂。舉人。官山東滕縣知縣。花鳥學林良,多得天趣。
陳撰,字楞山,浙江鄞縣人,亦居揚州。舉鴻博,不就試。與鱓齊名,寫梅尤雋逸。
農,字壽門,號冬心,浙江仁和人。布衣,薦鴻博,好學癖古,儲金石千卷。中歲,游跡半海內,寄居揚州,遂不歸。分隸小變漢法,又師禪國山及天發讖兩碑。截毫端,作擘窠大字。年五十,始從事於畫。初寫竹,師石室老人,號稽留山民。繼畫梅,師白玉蟾,號昔耶居士。又畫馬,自謂得曹、韓法。復畫佛,號心出家盦粥飯僧。其點綴花木,奇柯異葉,皆意為之。問之,則曰:“貝多龍窠之類也。”性逋峭,世以迂怪目之。詩亦鑱削苦硬。無子,晚手錄以付其女。歿后,羅聘搜輯雜文編為集。
聘,字兩峰,江都人。淹雅工詩,從農游,稱高足弟子,畫無不工。躭禪悅,夢入招提曰花之寺,仿佛前身,自號花之寺僧。多摹佛像,又畫鬼趣圖,不一本。游京師,跌宕詩酒,老而益貧。曾燠為兩淮運使,資之歸,未幾卒。妻方婉儀,亦工詩畫,好禪,號白蓮居士。
岡,字鐵生,號蒙泉,舊為歙縣人,居錢塘,遂隸籍。負奇,不得志,寄於詩畫。山水取法婁東,自成逸韻;竹石花木,超雋得元人意;四十后名益噪。曾游日本,海外估舶,懸金購其畫。徵孝廉方正,辭不就。
岡與同縣黃易齊名。易父樹穀,亦工書畫。易詳文苑傳,篤嗜金石,每以訪碑紀游作圖,為世所重。畫境簡淡,山左多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