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八
《梁撮要》三十卷(陳征南諮議陰僧仁撰。)
《梁后略》十卷(姚勖撰。)
《梁太清紀(jì)》十卷(梁長(zhǎng)沙蕃王蕭韶撰。)
《淮海亂離志》四卷(蕭世怡撰。敘梁末侯景之亂。)
《齊紀(jì)》三十卷(紀(jì)后齊事。崔子發(fā)撰。)
《齊志》十卷(后齊事。王劭撰。)
右三十四部,六百六十六卷。
自史官放絕,作者相承,皆以班、馬為準(zhǔn)。起漢獻(xiàn)帝,雅好典籍,以班固《漢書》文繁難省,命潁川荀悅作《春秋左傳》之體,為《漢紀(jì)》三十篇。言約而事詳,辯論多美,大行于世。至?xí)x太康元年,汲郡人發(fā)魏襄王冢,得古竹簡(jiǎn)書,字皆科斗。發(fā)冢者不以為意,往往散亂。帝命中書監(jiān)荀勖、令和嶠,撰次為十五部,八十七卷。多雜碎怪妄,不可訓(xùn)知,唯《周易》、《紀(jì)年》,最為分了。其《周易》上下篇,與今正同。《紀(jì)年》皆用夏正建寅之月為歲首,起自夏、殷、周三代王事,無諸侯國(guó)別。唯特記晉國(guó),起自稱殤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莊伯,盡晉國(guó)滅。獨(dú)記魏事,下至魏哀王,謂之"今王"。蓋魏國(guó)之史記也。其著書皆編年相次,文意大似《春秋經(jīng)》。諸所記事,多與《春秋》、《左氏》扶同。學(xué)者因之,以為《春秋》則古史記之正法,有所著述,多依《春秋》之體。今依其世代,編而敘之,以見作者之別,謂之古史。
《周書》十卷(《汲冢書》,似仲尼刪書之余。)
《古文瑣語》四卷(《汲冢書》。)
《春秋前傳》十卷(何承天撰。)
《春秋前雜傳》九卷(何承天撰。)
《春秋后傳》三十一卷(晉著作郎樂資撰。)
《戰(zhàn)國(guó)策》三十二卷(劉向錄。)
《戰(zhàn)國(guó)策》二十一卷(高誘撰注。)
《戰(zhàn)國(guó)策論》一卷(漢京兆尹延篤撰。)
《楚漢春秋》九卷(陸賈撰。)
《古今注》八卷(伏無忌撰。)
《越絕記》十六卷(子貢撰。)
《吳越春秋》十二卷(趙曄撰。)
《吳越春秋削繁》五卷(楊方撰。)
《吳越春秋》十卷(皇甫遵撰。)
《吳越記》六卷
《南越志》八卷(沈氏撰。)
《小史》八卷
《漢靈獻(xiàn)二帝紀(jì)》三卷(漢侍中劉芳撰,殘缺。梁有六卷。)
《山陽公載記》十卷(樂資撰。)
《漢末英雄記》八卷(王粲撰,殘缺。梁有十卷。)
《九州春秋》十卷(司馬彪撰,記漢末事。)
《魏武本紀(jì)》四卷(梁并歷五卷)。
《魏尚書》八卷(孔衍撰。梁十卷,成。)
《魏晉世語》十卷(晉襄陽令郭頒撰。)
《魏末傳》二卷(梁又有《魏末傳》并《魏氏大事》三卷;亡。)
《呂布本事》一卷(毛范撰。)
《晉諸公贊》二十一卷(晉秘書監(jiān)傅暢撰。)
《晉后略記》五卷(晉下邳太守荀綽撰。)
《晉書鈔》三十卷(梁豫章內(nèi)史張緬撰。)
《晉書鴻烈》六卷(張氏撰。)
《宋中興伐逆事》二卷
《宋拾遺》十卷(梁少府卿謝綽撰。)
《左史》六卷(李概撰。)
《魏國(guó)統(tǒng)》二十卷(梁祚撰。)
《梁帝紀(jì)》七卷
《梁太清錄》八卷
《梁承圣中興略》十卷(劉仲威撰。)
《梁末代紀(jì)》一卷
《梁皇帝實(shí)錄》三卷(周興嗣撰。記武帝事。)
《梁皇帝實(shí)錄》五卷(梁中書郎謝吳撰。記元帝事。)
《棲鳳春秋》五卷(臧嚴(yán)撰。)
《陳王業(yè)歷》一卷(陳中書郎趙齊旦撰。)
《史要》十卷(漢桂陽太守衛(wèi)颯撰。約《史記》要言,以類相從。)
《典略》八十九卷(魏郎中魚豢撰。)
《史漢要集》二卷(晉祠部郎王蔑撰。抄《史記》,入《春秋》者不錄。)
《三史略》二十九卷(吳太子太傅張溫撰。)
《史記正傳》九卷(張瑩撰。)
《后漢略》二十五卷(張緬撰。)
《漢皇德紀(jì)》三十卷(漢有道徵士侯瑾撰。起光武,至沖帝。)
《洞紀(jì)》四卷(韋昭撰。記庖犧已來,至漢建安二十七年。)
《續(xù)洞紀(jì)》一卷(臧榮緒撰。)
《帝王世紀(jì)》十卷(皇甫謐撰。起三皇,盡漢、魏。)
《帝王世紀(jì)音》四卷(虞綽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