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經籍四 集 道經 佛經《楚辭》十二卷(并目錄。后漢校書郎王逸注。)
《楚辭》三卷(郭璞注。梁有《楚辭》十一卷,宋何偃刪王逸注,亡。)
《楚辭九悼》一卷(楊穆撰。)
《參解楚辭》七卷(皇甫遵訓撰。)
《楚辭音》一卷(徐邈撰。)
《楚辭音》一卷(宋處士諸葛氏撰。)
《楚辭音》一卷(孟奧撰。)
《楚辭音》一卷
《楚辭音》一卷(釋道騫撰。)
《離騷草木疏》二卷(劉杳撰。)
右十部,二十九卷。(通計亡書,十一部,四十卷。)
《楚辭》者,屈原之所作也。自周室衰亂,詩人寢息,謅佞之道興,諷刺之辭廢。楚有賢臣屈原,被讒放逐,乃著《離騷》八篇,言己離別愁思,申杼其心,自明無罪,因以諷諫,冀君覺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羅死焉。弟子宋玉,痛惜其師,傷而和之。其后,賈誼、東方朔、劉向、揚雄,嘉其文彩,擬之而作。蓋以原楚人也,謂之"楚辭"。然其氣質高麗,雅致清遠,后之文人,咸不能逮。始漢武帝命淮南王為之章句,旦受詔,食時而奏之,其書今亡。后漢校書郎王逸,集屈原已下,迄于劉向,逸又自為一篇,并敘而注之,今行于世。隋時有釋道騫,善讀之,能為楚聲,音韻清切,至今傳《楚辭》者,皆祖騫公之音。
楚蘭陵令《荀況集》一卷(殘缺。梁二卷。)
楚大夫《宋玉集》三卷
《漢武帝集》一卷(梁二卷。)
《漢淮南王集》一卷(梁二卷。又有《賈誼集》四卷,《晁錯集》三卷,漢弘農都尉《枚乘集》二卷,錄各一卷,亡。)
漢中書令《司馬遷集》一卷
漢太中大夫《東方朔集》二卷(梁有漢光祿大夫《吾丘壽王集》二卷,亡。)
漢孝文園令《司馬相如集》一卷
漢膠西相《董仲舒集》一卷(梁二卷。又有漢太常《孔臧集》二卷,亡。)
漢騎都尉《李陵集》二卷(梁有漢丞相《魏相集》二卷,錄一卷;左馮翊《張敞集》一卷,錄一卷。亡。)
漢諫議大夫《王褒集》五卷
漢諫議大夫《劉向集》六卷(梁有漢射聲校尉《陳湯集》二卷,丞相《韋玄成集》二卷,亡。)
漢諫議大夫《谷永集》二卷(梁有涼州刺史《杜鄴集》二卷,騎都尉《李尋集》二卷,亡。)
漢司空《師丹集》一卷(梁三卷,錄一卷。)
漢光祿大夫《息夫躬集》一卷
漢太中大夫《揚雄集》五卷
漢太中大夫《劉歆集》五卷
漢成帝《班婕妤集》一卷(梁有《班昭集》三卷,王莽建新大尹《崔篆集》一卷,保成師友《唐林集》一卷,中謁者《史岑集》二卷,后漢《東平王蒼集》五卷,《桓譚集》五卷,亡。)
后漢司隸從事《馮衍集》五卷
后漢徐令《班彪集》二卷(梁五卷。又有司徒掾《陳元集》一卷,《王隆集》二卷,云陽令《朱勃集》二卷,后漢處士《梁鴻集》二卷,亡。)
后漢車騎從事《杜篤集》一卷
后漢車騎司馬《傅毅集》二卷(梁五卷。)
后漢大將軍護軍司馬《班固集》十七卷(梁有魏郡太守《黃香集》二卷,亡。)
后漢長岑長《崔骃集》十卷
后漢侍中《賈逵集》一卷(梁二卷。)
后漢校書郎《劉騊駼集》一卷(梁二卷,錄一卷。又有樂安相《李尤集》五卷,大鴻臚《竇章集》二卷,亡。)
后漢濟北相《崔瑗集》六卷(梁五卷。)
后漢《劉珍集》二卷(錄一卷。)
后漢河間相《張衡集》十一卷(梁十二卷,又一本十四卷。又有郎中《蘇順集》二卷,錄二卷;后漢太傅《胡廣集》二卷,錄一卷。亡。)
后漢黃門郎《葛龔集》六卷(梁五卷,一本七卷。)
后漢司空《李固集》十二卷(梁十卷。)
后漢南郡太守《馬融集》九卷(梁有外黃令《高彪集》二卷,錄一卷;《王逸集》二卷,錄一卷;司徒掾《桓麟集》二卷,錄一卷。亡。)
后漢徵士《崔琦集》一卷(梁二卷。又有《酈炎集》二卷,錄二卷;陳相《邊韶集》一卷,錄一卷;益州刺史《朱穆集》二卷,錄一卷。亡。)
后漢京兆尹《延篤集》一卷(梁二卷,錄一卷。又有司農卿《皇甫規集》五卷;太常卿《張奐集》二卷,錄一卷;《王延壽集》三卷;五原太守《崔寔集》二卷,錄一卷;上計《趙臺集》二卷,錄一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