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精選13篇)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及人與大自然的和諧。
教學過程
一、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齊讀課文題目)課文題目中的“紅領巾”為什么加上了引號?“紅領巾”指什么?我們共同學習,到文中去找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默讀課文,標出小節,圈出生字并大聲讀一讀。
3.同桌互讀,看誰讀得快又準。
4.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5.再讀課文,鞏固字的讀音。
(三)學習課文
1.指名分小節讀課文。說說“紅領巾”為什么加引號,“紅領巾”指什么。
2.小鳥為什么說“紅領巾”真好?你能從文中找找答案嗎?
3.“紅領巾”除了放鳥巢、插木牌,還會做什么呢?(想象)
“紅領巾”真是太好了,我們一齊讀讀這一小節,好嗎?(齊讀)
4.“紅領巾”真好,你覺得小鳥可愛嗎?看圖,讀讀課文,說說為什么覺得它可愛。(外形、叫聲、作用)你能找出文中的原句讀讀嗎?(指名讀)
(四)實踐活動
做一件愛鳥護鳥的事。
(五)總結
除了愛護小鳥,我們還應愛護哪些小動物呢?
同學們,每當我們外出郊游時,會發現在藍天白云下,除了綠樹紅花,還有各種小鳥,它們不僅是人類的朋友,還是環境的衛士。你們也是“紅領巾”,一定也想得到小動物的夸獎吧?那就快快行動吧,去愛護這些可愛的生靈。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2
一、教材簡說:
閱讀這首小詩,猶如打開一幅清新動人的畫卷,置身其間,仿佛看到晨曦下小鳥正唱著歡快的歌,梳理著蓬松的羽毛,無憂無慮地嬉戲著。可愛的小鳥在為林中樹木“看病”,為田間菜苗“療傷”。“紅領巾”們來到樹林,懷捧自制的小鳥巢,肩扛嶄新的小木牌,給小鳥安家。樹上的小鳥高興地唱著:“‘紅領巾’真好!”
課文用擬人的手法,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第一節寫小鳥的活潑可愛,使人不由自主地愛上這些小精靈;第二節通過小鳥吃害蟲的行為告訴孩子們,小鳥是樹木的醫生,是人類的朋友;最后一節用“紅領巾”的愛鳥行動點明了“保護自然,保護鳥類”的主題。短短三段文字,表達了保護生態環境、禁止捕殺益鳥的環保觀念,并啟發學生如何用實際行動愛護益鳥。
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那是小鳥溫暖的家,是綻放的生命之花,是人與自然合奏的交響曲……
二、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3.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三、教學過程:
(一)課題入手,質疑激趣
看課題與其他課文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呢?快到文中找答案。
(二)識字寫字
1.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
在學生借助拼音充分自讀課文之后,順應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讓學生展示自主認字的成果,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再根據學生認讀的情況糾正字音,想辦法認識所有的生字。
字音重點:“蓬、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嶄”是翹舌音。提示:“棱”在“撲棱棱”詞中變讀為一聲。
展示生活識字成果:“牌”字在哪兒見過?(門牌號、刻字牌匾)
編歌謠識字:幾只小雞嘰-嘰-嘰,一群小鳥喳-喳-喳。
2.鞏固識字。
(1)記分識字比賽(學生搶讀,用手指自己記分,最后請得滿分的同學揮揮手。)
(2)開火車(師說:特快列車在哪里?小朋友兩手臂搖動著說:特快列車在這里!哪一組聲音宏亮就從哪組開始。)
(3)閱讀配套讀物復現生字。
3.寫字指導。
本課要求書寫的字中,有六個是左右結構的字,多數是左窄右寬。可用“比個子”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左右兩部分大小寬窄的變化。比如“領”,通過比較使學生注意到,左右兩部分是“頭不齊腳不齊”,“令”捺變點。這樣既能使學生正確書寫,又能將字寫美觀。
建議本課重點指導學生寫好足字旁。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自己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到課文下邊的“蘋果”和“樹葉”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按小節指名讀,訂正字音。側重訂正“蓬、棱、巢、嶄”的讀音。
(四)朗讀感悟
1.說說“紅領巾”指的是什么。
2.看:配有音樂的動畫。聽:教師示范朗讀。感受:你從課文中感受到什么?
3.討論:小鳥為什么高唱“‘紅領巾’真好”?
4.自由練讀。要讀出小鳥的可愛,紅領巾愛鳥護鳥態度的堅定。
5.評讀:指名讀,大家都來當小評委,說說讀得怎么樣,再通過你的讀告訴他應該怎么讀。
6.賽讀:讀第一節爭當“最快樂的小鳥”;讀第二節爭當“最機靈的小鳥”;讀第三節爭當“愛鳥‘紅領巾’”。
7.美讀:配樂讀:表演讀(一個學生讀每小節中的問句,一部分學生讀答句。)。
(五)找出規律,指導背誦
看看這三節詩有沒有相似的地方,反復誦讀,練習背誦。
(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用字卡做游戲鞏固識字。例如,聽老師說字的特點找出相應的字并大聲讀出來:口字旁的字(嘰、喳);足字旁的字(躍)。再如,一名學生做動作或讀字,其他小朋友找字。
2.讀自編小短文,鞏固識字。
3.寫字指導。
(七)主體參與,引導實踐
組織討論、制定實踐活動方案。
同學們,每當我們到郊外游玩的時候,會發現在藍天白云下面,除了綠樹紅花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小鳥。
它們不僅是人類的朋友,還是環境的衛士。你也是一位“紅領巾”,也想得到小動物們的夸獎嗎?
讓我們行動起來,和文中的“紅領巾”一樣,去愛護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吧。
1、識字內容把握不夠準確。
本課中,我把識字的重點放在會認的字上,占用了課上大半時間去記字形、解字義。卻忽略了應該真正夯實的會寫的字。這也是我今后識字教學中需真正去落實改正的問題。今后在識字教學的同時給予充足的時間去落實寫字環節,是自己本課的領悟。
2、缺乏對漢字內涵的理解。
漢字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基礎,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過渡到我們現在的印刷字體,它們演變歷史悠久而生動,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幅優美的圖畫,都有一個故事。在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如能多點研究漢字的形態及演變過程,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漢字的魅力。
3、解讀文本,領悟文意方面的感悟較淺。
在教學中,我沒有采取從第一節教到第三節的辦法,而是采用了變序的教學方法。首先從課題入手:是誰在夸“紅領巾”真好?從課文中去找,讓學生養成帶著問題邊思考邊找答案的習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接著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小鳥會贊“紅領巾”真好?讓學生融入到第一、二節的課文學習中,讓學生體會小鳥的機靈一節時,沒有讓學生再去看看課文中的插圖或借助課件再去體會小鳥的可愛,這樣僅限于老師和個別學生的領悟,教師也沒有好好地“扶”學生去體會小鳥的機靈。在體會小鳥的機靈時,也缺乏想象能力的拓展,如我可能引導學生想象體會還有哪些鳥也會捕捉害蟲?還有那些鳥是益鳥等。可我在教學中都只簡單地引導學生體會小鳥忙著去干什么?而忽略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我可以出諸如上面兩個問題去引導學生練說,落實語言文字的訓練及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這些都是待改進的。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3
《紅領巾真好》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七組中的一篇課文。紅領巾、小鳥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并茂,學生們樂于接受。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中我盡量做到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于朗讀的優勢,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地朗讀感知,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紅領巾”愛鳥,護鳥的快樂自豪,從中受到美的啟發熏陶,激發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的熱情。
一、疑問開路,導入新課。
直接出示課題后,先指名、集體讀一讀課題再提出問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疑問是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有效地抓住了學生的思維特征,同時也滲透了文章的線索和教學活動展開的思路。學生們一開始就被深深地吸引,興趣盎然的學習課文。
二、自主識字,培養能力
這是第一課時的學習,識字是首要目標。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的能力,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生字,因此,在教學中我出示生字后先讓學生自己學習生字,讀讀字音,記記字形,找找詞語;接著再讓學生和同桌交流學習了哪個生字;然后在指名說說你認為比較難的字,最后開火車檢查學習情況。這樣一步步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也順利的完成了生字的教學。
三、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1、音畫情境
形象的畫面,逼真的音響,聲情并茂的朗讀,都將濃厚地渲染氣氛,讓學生深深地融入情景。在學習第一小節的時候,我出示了一張清晨樹林的圖片,一縷縷的陽光穿過樹葉照在草地上,小樹醒了,小草醒了,小鳥也醒了,接著讓學生聽小鳥歡快地叫聲,這樣一個有聲有色的場景馬上吸引了學生,讓學生仿佛真的走進了清晨的樹林,有動聽的鳥叫聲,有飛來飛去的小鳥,產生如臨其境的感覺。也真切地感受到小鳥在樹林中是多么快樂,多么自由自在!
又如:在學習第三小節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愛護小鳥,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小鳥需要我們的保護,我就出示了幾張受傷小鳥的圖片并配上比較悲傷的音樂,讓學生感受到小鳥的可憐,傷害小鳥的人很可惡,進而更增加學生愛護小鳥的決心,也體現紅領巾愛鳥,護鳥多么值得我們學習。
這兩個環節增加了音畫的功能,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們都能很快的融入課文,融入角色,體會了小鳥的快樂和保護小鳥的重要性,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和諧很重要。
2、角色體驗
引情入境,建立和諧愉快的.師生關系。面對二年級的小學生,如何讓孩子喜歡語文,走近語文,品味語文?如何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情趣盎然?這是一個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教師用美好的心靈與智慧打造了個性飛揚的課堂。在學習第二小節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理解小鳥“撲棱棱,飛來飛去,”忙著捉蟲,我就帶領學生來學做捉害蟲的小鳥,我們就是活躍的小鳥,清晨,小鳥們起床了,張開翅膀,起飛了,撲棱棱,撲棱棱,越飛越快,越飛越高了,……那時侯學生仿佛自己就是在捉害蟲的小鳥了,飛來飛去,忙著捉蟲,他們完全走進了課文中的角色,忙著小鳥的忙,開心著小鳥的開心。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4
《“紅領巾”真好》這篇課文是一篇優美的兒童詩。語言生動形象有趣,貼近兒童生活實際,插圖精美,極大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使文章與學生產生共鳴。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詩歌朗誦節奏性強的特點,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從閱讀中感悟文章中心思想。在學習文章的同時還要強調語文知識的訓練,注意各種詞語的.積累,如“AABB,ABB式詞語”,以及“一會兒一會兒;因為所以”句式的訓練,通過訓練達到鞏固低部學生的語文基礎。
語言是一種技巧,是一種技能,要想掌握必須通過訓練,不斷夯實雙基,打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金鑰匙”。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5
《“紅領巾”真好》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解讀教材:全詩分三節,結構基本相同,每節都采用了自問自答的形式展開敘述。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為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贊歌。
袁景麗老師,在這一節課上,展現了自己獨到的教學風采。
一、引情入境,建立和諧愉快的師生關系。面對二年級的小學生,如何讓孩子喜歡語文,走近語文,品味語文?如何讓語文教學充滿詩意?如何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情趣盎然?這是一個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教師用美好的心靈與智慧打造了個性飛揚的課堂。教學開始,教師笑容可掬地對孩子們說:“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也來了,想知道他是誰嗎?再接著,教師話題一轉,說道:“想不想和小鳥一起到美麗的大森林里去看一看?但是小鳥說了,小朋友必須先闖過它設的兩道關才能和它一起去。”教師創設了童話般的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學生在這樣樂意融融的情境中,開始復習字詞。
二、教材處理別具匠心。三節小詩,重點落在第三節上。袁老師采取直撲重點的方法,以一個問題的提出“‘紅領巾’真好,是誰在夸紅領巾真好?為什么夸紅領巾真好?”牽一發而動全身,學生能夠很容易的找到。然后把一二節放在一起處理,因其內容接近。這樣形成兩個板塊,既突出重點,又很渾然一體。
三、注重“讀”中感悟。感悟是語文教學的一種境界,朗讀需要教師的點撥與引導,讀不能是單純的讀,讀中有思考,讀中有方法。教師引導:“‘紅領巾’真好,是誰在夸紅領巾真好?為什么夸紅領巾真好?請同學們趕快打開書看一看,讀一讀,找一找,劃一劃。誰找到了?快說給大家聽吧!”教師提出的問題看似簡煉,但是很有實效。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讀有目的,讀要動腦、動筆、動情,多種感官協調運作,非常符合孩子學習的心理特點。教師還注意了讓學生在體驗中讀,在讀中體驗,例如,教師引導:“小鳥是那么的可愛,告訴老師你們喜歡小鳥嗎?那該怎樣讀出這種語氣呢?誰愿意試試?”“大家想不想看看小鳥可愛的樣子啊?請看前面(出示課件)小鳥的樣子多可愛呀!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梳理蓬松的羽毛,你能再讀一讀小鳥嗎?”教師點撥,課件地運用,把學生帶入了富有情感的語文世界。朗讀指導順時順勢,教師的范讀起到了指導朗讀的作用,實實在在地提高了朗讀能力。另外賽讀,美讀等多種方式的讀,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四、夯實語文基礎,凸顯雙基訓練。學語文,用語文,這才是扎實的語文課,教師沒有停留在只是對課文的朗讀與感悟層面上,還抓住時機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教師引導:“小鳥夸‘紅領巾’真好,你們能不能也夸一夸‘紅領巾’呢?”引導訓練學生說完整話,有調理的說話;再有,用“一會…一會”說話,訓練孩子們遣詞造句的能力。還有,仿詞擴展訓練,仿照“(可愛的)小鳥”這種句式,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詞語表達。語言的訓練滲透在課堂教學始終。
語文是生活的語文,學語文也要學做人。課文教育價值是“使學生認識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愛護它們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教師總結到: “小鳥是人類的朋友,是樹木的醫生,森林的衛士,我們應該像課文中的紅領巾那樣愛護它、保護它,同時也要愛護其它小動物,愛護它們,就是愛護我們自己,讓我們和動物成為永遠的好朋友吧!”這種感召性的語言,打動了孩子美好的心靈。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6
《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
《紅領巾真好》一課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為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贊歌。紅領巾、小鳥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并茂,學生們樂于接受。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中顧老師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于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小衛士”的快樂自豪,激發學生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中去。開課時請學生齊讀課題后提出問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讓學生在質疑問難中激發學生的主動求知的意識。讓學生自瀆課文后,提出在剛才讀書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請學生在讀中悟出課文的內容。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展開合作,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在體驗中讀,在感悟中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個性。在課外拓展中,讓學生結合所了解到的資料和生活實際談談還知道哪些愛護小鳥的道理?充分發揮學生課前動手查找,課中探究學習的能力和意識。一堂課上完,感覺還是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如果再多一點,可能會更好。
“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
《紅領巾真好》一課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課文主旨是要學生懂得保護鳥類,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有些抽象,但好在課文比較淺顯易懂,學生們比較容易接受。紅領巾、小鳥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所以這篇課文上起來并不難,我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朗讀能力。
一、創設情境導入。
我從簡單的紅領巾入手,引導學生說出帶著紅領巾的學生就是光榮的少先隊員,這等于從一開始就讓學生自己解決了課題為什加引號的問題。接著我設計的是從課題提出學生自己的疑問,主要的問題是:1、為什么說“紅領巾”真好;2、紅領巾指的是誰;3、為什么加了引號;4、是誰在夸紅領巾真好。我覺得疑問是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可以使學生更為主動的去學習課文。
二、生字學習。
這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對于二年級來說識字是最重要的教學。但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我并未在這上面花太多的時。我利用課件出示這篇課文要學習的生字,以小老師的形式帶著全班一起學習。然后再去掉拼音,讀生字,讀詞組,檢查其學習情況。這樣一步步的學習不光讓學生自己學習了生字,也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解讀課文,品讀感悟。
這一環節我沒有采取從第一節教到第三節的辦法,而是采用了變序的教學方法。首先我從學生的問題入手:是誰在夸紅領巾真好?請學生自己從課文中尋找,這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在這節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因為~~所以~~連起來說說。另外我還安排了拓展訓練:木牌上還可以寫什么。最后采取復踏讀的形式,讓學生朗讀成誦,自然就能背了。然后回過頭來學習第一節的教學,在這一節的教學中我努力讓學生融入情境中去,讓學生在課堂中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小鳥在樹林中是多么快樂,多么自由自在!這一節主要的是學生的朗讀,但我仍是加入了語言訓練,拓展等聯系。最后,我用填空的形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完成了背誦。
當然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板書不夠多,理所當然的去認為有了課件就不需要板書。在學生錯誤的時候我揪出了錯,但沒讓犯錯誤的同學在重復對的一邊。我在上這堂課的時候自己的感情還不夠熱烈,自然就沒辦法引導出學生的熱情了。
《“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
《紅領巾真好》這篇課文篇幅短小,節奏歡快。以問答的形式展開全文,富有情趣,給人以美感。課文用擬人的手法,給我們展開了一副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本詩共三小節,第一節寫小鳥的活潑可愛,使人不由自主地愛上這些小精靈;第二節通過小鳥吃害蟲的行為告訴孩子們,小鳥能保護樹木,為樹木捉害蟲,是人類的朋友;最后一節用“紅領巾”的愛鳥行動點明了“要保護自然,保護鳥類”的主題。短短三節文字,表達了保護生態環境、禁止捕殺益鳥的環保的觀念,并啟發學生如何用實際行動愛護益鳥。
在這節課上我把朗讀和理解詞句緊密結合起來,在引導理解中指導朗讀,在練習中朗讀。通過課件的播放,讓學生模仿著小鳥,在讓學生體會小鳥的快樂的心情,讀出小鳥的可愛,再次讀出小鳥的機靈,再次讀出對紅領巾的感謝心情。最后在美美的讀這首詩。通過男女生問答讀,達到了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最后一個環節是讓學生組織討論:“我們能為那些小鳥和小動物做些什么?”讓學生主體參與,引導實踐。從而使這節課達到了一個在閱讀中教學,在品讀中感悟應該怎樣去做。在實踐中去用實際活動去愛護益鳥。為小鳥再創一個溫暖的家,人和自然和諧的相處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7
一、談話揭題,導入課題
1、小朋友,請你輕輕撫摸一下胸前的紅領巾。我們知道它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它有一個好聽、響亮的名字-----紅領巾。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26課。(揭示課題《“紅領巾”真好》)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提問(“紅領巾”為什么要加引號?是誰夸“紅領巾”真好?為什么夸“紅領巾”真好?)
4、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森林去認識紅領巾吧。
(以學生熟悉的“紅領巾”導入課題,既親切自然,又使學生感到做少先隊員光榮。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初讀感知
1、初讀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把本課要學的生字畫出來
(2)出示生字課件
jī zhā péng yuè léng cháo zhǎn pái
嘰 喳 篷 躍 棱 巢 嶄 牌
三、識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讀生字,小老師領讀,齊讀。指名學生讀,開小火車讀等方式。
(字音重點:“喳 、巢、嶄”是翹舌音;“篷、棱”是后鼻音;“棱”在“撲棱棱”一詞中變讀為一聲。)
2、由帶拼音到去掉拼音,讓學生認識生字,熟記生字。
(主要是強調“撲棱棱”這個詞語的特殊讀音,這里主要是強調翹舌音和后鼻音的正確讀法。)
3、教師用生字卡片反復鞏固生字。
4、交流識字方法
讓學生說一說你是用什么好的方法來記住這些字寶寶的。如:“牌”字在哪兒見過?(展示生活識字成果)又如:幾只小鳥嘰——嘰——嘰,一群小鳥喳——喳——喳。(編歌謠識字)
5、給生字找朋友、指出生字結構、偏旁。
四、朗讀詩歌,感悟內容
1、出示掛圖
利用課件插圖,將學生帶進一片鳥語花香的大森林中,讓學生想象聽著鳥叫,看著小鳥活潑可愛的樣子以及小鳥在林間忙碌捉蟲的情景,
2、學習第一小結
(1)讓學生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讀出第一小節,體現小鳥的自由自在。
(2)師,提出問題:小鳥們,大清早,在樹林里干什么?
生:嘰嘰喳喳,蹦蹦跳跳,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梳理蓬松的羽毛。
(3)師,要是你們能加上動作演一演,那該多好哇!(指名表演)
板書:小鳥——快樂
(4)師:我們帶著這種快樂的感受把課文的第一小節讀一讀吧!
(5)師:我們來比賽讀一讀,看誰是那只最可愛的小鳥兒?(指名朗讀)
(6)師:多快樂、多可愛的小鳥呀!讓我們一起學他的樣子讀一讀吧!(齊讀第一小節)
3、學習第二小節
(1)師,提出問題:“心細你,覺得小鳥怎么樣?你從哪看出了小鳥的快樂機靈?”
生:我是從“撲棱棱,飛來飛去,捕捉害蟲,保護翠綠的樹苗”看出來的。
(這節速度快一點,體現出小鳥在忙碌地捕捉害蟲。)
(2)師,今年夏天天氣特別炎熱,樹林里的蟲子可真是太多了。小鳥們,忙嗎?
(利用課件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小鳥捉蟲的情景,教師相機解說,一只百靈鳥一年能吃掉上萬只害蟲,家燕喜歡吃飛蟲,一天能吃四百五十只了。)
(3)師,小鳥們的辛苦終于換來了樹林的翠綠。它們都是捕捉害蟲的能手!讓我們來夸夸它們吧!(齊讀第二小節)
板書:小鳥——活躍——捕捉害蟲
(4)師:小鳥們都挺忙的,害蟲都被它們消滅了。
4、學習第三小節
(1)師,小鳥是樹木的醫生,是人類的好朋友。快看紅領巾來干什么?
(利用插圖課件,讓學生觀察。)
生:抱著鳥巢、扛著木牌。木牌上還寫著“請愛護小鳥!”
(2)師:你們觀察真認真!瞧,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什么?(教師拿出提前準備的鳥巢和木牌。)
(3)師:誰來放鳥巢?誰來帖木牌?(指名在黑板上的大樹上貼鳥巢和木牌。)
板書:紅領巾——放鳥巢、寫木牌
(4)師:你們也是紅領巾,你們有決心保護小鳥嗎?請把你們的決心讀出來!(教師手指木牌上的字——“請愛護小鳥!”)
(5)師:把決心下大些!(學生更加響亮地說出來。)
(6)師:小鳥們,看了紅領巾給它們送來了溫暖的家,聽了他們保護小鳥的決心,你們猜一猜,小鳥們會怎樣夸夸他們呢?
生:“紅領巾”真好!
(7)師:小鳥為什么夸紅領巾真好?老師不明白這里的紅領巾指的是誰?
生:我們少先隊員。
(8)師:豎起大拇指,我們一起來夸夸吧!(齊讀課題)(齊讀第三節)
(9)同桌討論交流。你有什么好辦法來保護小鳥呢?如果你看見別人在打鳥,你會怎么說?
(10)師:讓我們帶著對小鳥的喜愛和保護小鳥的堅強決心,把詩歌讀好,行嗎?(學生朗讀課文)
(11)師:同學們,你們讀得真好聽!這么美的詩歌,你們有沒有信心把它背下來?
(12)師:從你們的笑臉中老師猜出你們肯定能背下來。
五、拓展延伸
(1)師:除了小鳥,還有許多動物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
(2)師:這么可愛的動物,老師也想編一首小詩,你們想聽嗎?
生:想!
師:清晨,林中誰最快樂?
是可愛的熊貓。
爬來爬去,爬上爬下,
一會兒打滾兒,一會兒吃竹子。
……
我相信大家肯定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子編出更好的詩歌。
六、小結
讀了這篇課文,我們要愛鳥、護鳥,做小鳥們的忠實衛士。
板書設計
小鳥 快樂、活躍、捉害蟲 ( 受保護)
26 “紅領巾”真好
紅領巾 放鳥巢、 寫木牌 (保護鳥)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8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6課,請大家齊讀課題。(出示ppt),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提出讀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其實今天,還有一位朋友跟我一起來到了課堂上,它就是小鳥波比。波比想請大家去它居住的森林里看看。咦,怎么出現了一些詞語寶寶?只有打敗了它們,我們才能繼續趕路。
(1) 出示帶拼音生詞,小老師領讀
蓬松 活躍 鳥巢 嶄新 木牌
撲棱棱 嘰嘰喳喳 蹦蹦跳跳
撲棱棱 “棱”單獨讀一聲,組成詞語是變成了輕聲。(放在什么地方?)
撲棱棱,小鳥在做什么?(它在揮動翅膀呢)請學生做動作體會。
撲棱棱,你能再說說這種形式的詞語嗎?(abb)
詞語寶寶一看大家讀得這么好,一下就把帽子摘掉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 去掉拼音自讀,排火車讀
現在只剩下了生字,大家加油啊!
(3) 去掉拼音讀生字:同位互讀 齊讀
大家識字這么棒,一定都有自己的方法,誰來說一說?
(4) 交流識字方法
大家都說得很好。下面我給大家出一道看圖猜字
出“鳥窩”圖—古文“巢”——巢
我們的祖先用類似圖畫的符號記錄自己的生活,這種字就是象形字。演變到現在就是“巢”
我們終于趕上了波比,快跟它走吧。
三學習課文
這里就是波比生活的森林。(視頻,小鳥在林中)如果你是生活在這里的小鳥,會有什么感覺?(快樂)
教師隨機板書:小鳥 快樂
那讓我們用快樂的語氣來讀一讀第一小節。
大家都注意到了,第一句是問句,讀出了疑問的語氣。請大家再讀一下第一句讓我欣賞好嗎?我學會了,下面老師問,大家答,合作讀第一小節。
找同學讀第一小節
你讀得真好,我仿佛看到小鳥就在我眼前,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梳理蓬松的羽毛。
誰還能用一會兒,一會兒來造個句子。
3學習第二小節(出示第二小節)
其實,清晨的林中,小鳥不光快樂,它們還最(指著活躍)
教師隨機板書:活躍
請同位互讀第二小節。
它們在忙什么?(捉害蟲)
你都知道哪些益鳥是捉害蟲的?(生答)
大家知道的益鳥真不少.咱們一起來看看。
小鳥們棒不棒?有了它們,小樹才能健康茁壯的成長!誰能再讀讀第二小節,夸夸這些小鳥呢。男生女生互問答。
有了你們的夸獎,小鳥捉害蟲就更起勁了!
4學習第三小節(出示第三小節圖)(這里需要多讀一邊課文嗎?放在哪里?)
師問:翠綠的樹林中,小鳥一邊捉害蟲,一邊唱歌,它們在贊美誰呢?(紅領巾)
紅領巾指的是誰?(少先隊員)
原來加了引號的紅領巾指的是少先隊員呀! 板書:少先隊員
自讀第三小節,回答。
少先隊員來做什么?(“放鳥巢”) 還做什么?(放木牌)
(出示空木牌)你認為這塊木牌上會寫些什么呢? (小組互相討論,指名說)
5“紅領巾”為小鳥做了這么多好事,小鳥會說什么呢? (指名說:)
讓我們帶著感謝的心情來讀一讀最后一個小節吧。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像“紅領巾”一樣愛護小鳥們。(圖片)
你想對這樣的人說什么?
所以,我們要做到(ppt)
當堂檢測:照樣子寫詞語。 aabb 來去
3指導書寫
(1)(出示本課生字“躍“)仔細觀察這個字,它是什么結構?
(2) 仔細觀察“躍”你覺得在寫這個字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3) 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4) 學生在書上練習寫一個
四、擴展閱讀
小鳥活潑可愛,不僅少先隊員喜歡它們,愛護他們,古人也有愛鳥護鳥的意識。
(出示古詩,齊讀) 畫眉鳥 [宋]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板書: 26紅領巾真好
放鳥巢 快樂 晨
少先隊員 小鳥
立木牌 活躍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嘰、喳”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3、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教學準備:課件 美麗的森林圖片 小鳥圖片 鳥巢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聽,是什么聲音?你們喜歡小鳥嗎?(出示課件鳥鳴聲)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一篇和小鳥有關的課文。
3、 請同學們自己打開書,讀讀課文,看看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鼓勵自學字、詞:
1、你們真了不起,自己通過讀課文就知道了這么多的內容,你們既然已經知道了課文寫得是什么了,我們還用不用再學呀?為什么?
對呀,學一篇課文,我們不光要了解它的內容,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課文中的生字詞語,學會朗讀背誦,學會新知識呢。
2、大家能不能夠再認真地讀一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看誰讀得好?
3、檢查自學情況:(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重點糾正:
a、 撲棱棱,“棱”這個字單獨讀的時候,它讀二聲,在連成詞,就讀一聲
b、嘰嘰喳喳:方案一:小鳥叫得多好聽呀!嘰嘰喳喳再來一遍
方案二:想想小鳥是怎么叫得?歡快一點,再來一遍
c、學生讀詞語。(你讀得真好,小鳥很愿意和你成為好朋友)送小鳥卡片。
三、朗讀感悟
1、學習第一小節
a同學們已經讀會了詞語,現在你再讀讀課文,你肯定比剛才讀得好,不信你試一試?
b剛才同學們讀得這么帶勁,我真想知道你們為什么這么喜歡小鳥呀?
(出示課件美麗的正在飛行的小鳥)
c你們那么喜歡小鳥,就請你有感情的朗讀第一小節吧。
(找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學生自己評論)
d是呀,這只小鳥如果再活潑一點就好了,蹦蹦跳跳,嘰嘰喳喳,加上動作就好了。我們一起和她加上動作試一試?
e找同學上臺表演
2、學習第二小節:
a可愛的小鳥們,你們告訴我,你們整天在忙什么呀?
b你們是怎么捉害蟲的,把你們的本領告訴大家怎么樣呀?(讓學生說自己查找的資料)
c你們懂得真多,老師這里有一個鳥兒捉害蟲的錄像,想看嗎?
d自己有感情的朗讀第二小節
e剛才我看到有只鳥兒既能干,又機靈,上臺表演一下吧(獎勵小鳥)
3、學習第三小節
a你們看,就在這片翠綠的樹林中,鳥兒一邊唱歌,一邊捕捉害蟲,他們那優美的歌聲在稱贊誰呢?
b現在你們就是那群愛鳥、護鳥的“紅領巾”了,你們要去那里放鳥巢呀?(貼在黑板上美麗的森林圖片,找同學到臺上貼鳥巢圖)
c說說你為什么來放鳥巢呀?我提議,手中有鳥兒的同學,讓我們一起將他們放回大自然中吧。(學生上臺貼鳥兒)
d看課件,木牌上寫的是什么?你想些什么?找你個小伙伴合作,把你剛才說的寫下來好嗎?(學生制作木牌)
小結:聽到你們這樣說,小鳥叫的更歡了,你們聽,小鳥在感謝你們,夸獎你們呢,他們在枝頭高唱:紅領巾真好!(板書題目)
e有感情朗讀第三小節
四、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a拿好書,我們在小鳥的歡叫聲中,再來合作讀讀整篇課文。(鳥的音樂一直持續)
b有感情上臺表演背誦課文。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10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在設計時,我確立"以讀為主"的理念,使閱讀教學返樸歸真.以讀促知,讀中感悟,再結合課文內容,適當的創設一些情境,激發學生愛鳥的熱情,建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8個生字及其所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3,情感目標:
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三,板書設計
"紅領巾"真好
(森林掛圖)
四,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 (播放鳥叫的錄音)
生:小鳥的叫聲
師:你們喜歡小鳥嗎
生:喜歡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小鳥和你們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
誰愿意讀課題
生:(讀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師:這里的紅領巾啊,指的可不是我們脖子上戴的紅領巾,通過課前預習,你們知道它指的是誰嗎
生1:指的是戴紅領巾的小朋友
生2:指的是我們
生3:指的是戴紅領巾的同學們
師:你們可真聰明,現在請同學們把書打到126頁,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你讀了課文后還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小鳥很可愛
生2:我知道小鳥很活躍
生3:我知道小鳥能吃害蟲
生4:我知道清晨,紅領巾去樹林里放鳥巢
師: 你們可真了不起,通過自己讀課文就能知道這么多內容,可是,我們學習一篇課文不光要了解它的內容,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學習朗讀和背誦.現在大家能不能再認真的讀一讀課文,借助書上大蘋果和大楓葉上的章節讀準生字的字音,讀能句子,看誰讀得最好,開始吧!
生:(自由讀課文)
師:請大家看這里,這些穿黑衣服的詞,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認識的詞語,反面都是可愛的小動物,喜歡嗎 (出示詞語卡片)
生:喜歡
師:誰會讀這些詞語,教師就把卡片送給誰
生:(積極踴躍舉手)
師:別著急,有的同學還不認識這些詞語,我們小組合作幫幫他
生:(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師:我發現,剛才有的小組學得特別認真,下面我們一起來認一認這些詞語,如果會,就請舉手把詞語讀給大家聽
生:(指名讀詞語)
師:現在我們來開火車讀一讀(邊讀邊送卡片)
生:(依次讀詞語)
(三)朗讀感悟,激發情感
師:我想,認識了這些新的生字朋友以后,如果再讓你讀課文,你一定讀得比剛才更流利了,不信,你試試
生:自由讀課文
師:剛才,看到大家讀得這么帶勁,我真想知道你們為什么這么喜歡小鳥啊
生1:因為小鳥很可愛
生2:因為小鳥能吃害蟲
生3:因為小鳥很機靈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現在請同學在課文中挑選你喜歡的小節練習有感情的讀一讀,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這小節
生:(自由選擇喜歡的部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師:誰愿意說一說你喜歡課文的哪一小節
生:我喜歡課文的第一小節,因為我喜歡小鳥,小鳥很可愛
師:是啊,綠林中的小鳥多可愛啊!你能不能把這一小節讀給大家聽
生:愿意
師:在讀之前,請大家先給你提個要求,好嗎
生1;我想讓他讀課文的時候聲音大一些
生2:我想讓他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師:現在,請你帶著同學們的要求試著讀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吧
生:(有感情的朗讀)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1:他的聲音很響亮
生2:我認為他讀的不太好,因為在他讀的時候我沒聽出來他喜歡小鳥的感情.我想我能讀出喜歡小鳥的感情
師:那好,你試試吧
生2:(試讀課文第一小節)
生3:我認為他讀得很有感情,可以聽出他很喜歡小鳥
師:好,現在就請同學們帶著對小鳥的喜愛之情輕聲的練讀一下課文的第一小節
生:自由練讀
師:大家讀得都很好,你們想不想讀得更好呢
生:想
師:那就請你帶上你的表情和動作再試著讀一讀課文,爭取記住書上的句子.一會我找一名表情最豐富,動作最美麗,課文讀得最好的同學來前面為大家表演,開始吧!
生:自由練習動作表演讀
師:(找一名同學來表演)
生:表演讀
師:大家表演得真精彩,活動過后,讓我靜靜的坐下來,端起書,和著音樂,和小鳥一起感受它的快樂吧(播放音樂)
生(配樂輕聲朗讀第一小節)
師:你還喜歡課文的哪一部分 為什么喜歡
生1:我還喜歡課文的第二小節,因為小鳥很機靈
生2:因為小鳥能捕捉害蟲.
師:誰愿意讀讀第二小節
生:有感情的朗讀
師: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得挺好,很有感情
師:現在請你和同桌兩個人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合作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小節,大家比一比,看哪一桌的小鳥最活躍
生:同桌間選擇喜歡的方式練讀
師:剛才我看到這一桌的小鳥讀得挺活躍,你們愿不愿意給大家讀一讀
生:愿意(合作一問一答讀文)
師:不錯,還有哪桌同學愿意合作讀
生:我們愿意,我們和他們讀的不一樣,我們打算分句讀,我讀一句,同桌讀一句
師:好,那你們試一試吧
生:合作讀
師:看得出,你們這對小鳥確實挺活躍,現在我們大家一起合作讀,好不好 男生讀問話,女生回答,看誰讀得最好!
生:男女生合作讀
(四)聯系圖片,展開想象
師:現在請大家認真的看一看課文中的插圖,看到這么美的畫面,你想做些什么
生1:我想給小鳥安個家
生2:我想到圖中去和小鳥一起玩
生3:我想把它畫下來,讓大家都看到這幅畫
生4:我想保護這些美麗的小鳥
師:大家的想法都很好,那么"紅領巾"想做些什么呢 帶著這個問題請你自由讀一下課文的第三小節
生:自由讀
師:誰愿意告訴大家,"紅領巾"想做些什么呢
生:"紅領巾"想去樹林里放鳥巢
師:你們想不想象他們一樣也來樹林里放鳥巢
生:想
師:(出示樹林圖),現在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這樣的機會,誰愿意來放鳥巢
生:積極踴躍參加放鳥巢
師:能說一說你們為什么來樹林里放鳥巢嗎
生:因為我要保護小鳥,給他們安個家
師:我們繼續看課文中的插圖,嶄新的木牌上寫了什么
生:請愛護小鳥
師:老師這里也有這樣的木牌,你想寫些什么 現在請你小組合作,在你手中的木牌在寫出你想說的話
生:小組合作寫木牌再交流
師:聽到你們這么說,小鳥叫得更歡了,可是同學們,在美麗的森林里,我們除了要保護可愛的小鳥,還應該保護些什么呢
生:保護小動物
生:保護大森林
師:是啊,同學們,你們知道小鳥在哪生活最快樂 小動物在哪生活最快樂
生:齊說:森林里
師:我提議,手中有小鳥和小動物的同學,請你們把它們放回到美麗的大森林中,讓他們快樂的生活吧
生:(把手中的動物圖貼到森林圖中)
師:你們看,小鳥和小動物們在感謝你們呢,大家想一想,他們會對你們說些什么呢
生:他們會說謝謝小朋友把我們送回我們快樂的家園
生:他們會說我們在這里生活的很快樂,歡迎小朋友們來我們的家園做客
評:創設森林情境,是本節課的一個創新所在,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小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小鳥,從小建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師:這時候,有一只小鳥在枝頭高唱——
生:感情飽滿的齊讀"'紅領巾'真好"!
師:最后讓我們在小鳥的夸贊聲中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一下課文的第三小節
(五)總結
師:能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生:我知道了要保護小鳥
生:我知道要保護小動物
生:我知道了要保護美麗的大森林,沒有了大森林,動物們就沒有家了!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教育學生保護鳥類及其它小動物,不讓它們受到傷害。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懂得我們要保護鳥類及其它小動物,并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指導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小鳥圖片。
2.多媒體課件
課前交流:
1、打招呼。夸夸同學的聽講習慣、舉手習慣、贊賞別人的習慣。
2、孩子們,你們喜歡動物嗎?
3、鮑老師也喜歡動物。我呀,喜歡的是天上自由自在、飛來飛去的小鳥。你們看,它來了。它的名字叫黃lí。lí字呀,就藏在下面的三個字里呢。出示“麗、鸝、驪”。
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它的右邊是“鳥”,表示的是意思;它的左邊是“麗”,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古代人造字多有意思呀,像“鸝”這樣的字就叫做形聲字。
4、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上課吧。
教學過程:
一、導入點題
1、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一首小詩吧。來伸出手,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重點指導“領”字。(出示課件)第一筆撇要起筆高一點,頁的起筆稍低,豎撇要伸到點的下面,最后一筆是長點。
2、讀兩遍課題,今天的課題和以前有什么不同?那通過預習,你知道引號里的`“紅領巾”,指的是誰?孩子,你們真聰明,預習得真充分。學習新課前,預習是個好習慣。
3、齊讀課題。誰在夸“‘紅領巾’真好”呢?(貼小鳥)
二、初讀課文
1、初讀課文,講解要求。小鳥為什么夸紅領巾呢?趕快打開書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讀音。
蓬松活躍嶄新木牌
3、嶄新的木牌(出示詞卡)
①學習“嶄”字。師講解字義。(出示)
②那“嶄新”就是?
③“嶄新的木牌”就是很新、非常新的木牌呢!誰再來讀讀這個詞組。
4、學習“巢”字。
①出示圖,在高高的樹上,有個小鳥的家,里面有三只小鳥,讓生想象:小鳥們在呼喚什么呢?
②你們看,古人就是看到了這樣的畫面,就創造出了“巢”這個字呢!(示動畫)
③大家來看看,能找出三只小鳥在哪兒嗎?你瞧,這三只小鳥穩穩地落在鳥窩里呢。
④孩子們,我們的漢字就是那么神奇,像畫畫一樣也能創造出字來呢。這樣的字,就叫做象形字。
⑤組詞。
5、嘰嘰喳喳孩子們,小鳥正在呼喚我們呢。
①一生試讀;老師示范讀。
②你能讀得更輕一些,這個小鳥就更可愛啦!
③你們瞧,老師這還有三個口字旁的字哪!你能試著讀一讀嗎?
④這三個字呀,都是表示聲音的形聲字,你們讀得真準確。咱們來玩個游戲吧!
6、輪讀課文。
①抓第一小節的問句。出示。
②學著自己讀第二小節的問句。
(指導“撲棱棱”讀音)撲棱棱是ABB的詞,后面的字在這兒讀第一聲。如果你能把后面的字讀得輕一些,這只小鳥就更可愛啦!
③你們瞧,第三小節最難,里面不但有一個問句,還有兩個感嘆句呢。(出示后兩句)指導感嘆號的讀法。孩子們,你不僅學會了問號的讀法,感嘆號也讀得很好呢!老師再范讀。找生讀。再集體讀。
三、深入文本
A學習第一小節
1、孩子們,清晨,林中誰最快樂?趕快讀讀第一小節,找一找你從哪兒讀出了小鳥的快樂?
2、指導朗讀。
①注意引導“嘰嘰喳喳蹦蹦跳跳”你們瞧,小鳥又唱又跳,你們什么心情時,會這樣啊?帶感受讀。
②“一會兒……一會兒……”評價指導讀。他們呀,是森林中最快樂的!連起來再來讀一讀。
3、相機出示蓬松
①草字頭和什么有關呢?
②松松散散的草,叫做蓬草。
③你們瞧,生活中還有一些蓬松的東西呢!(結合生活實際)
4、你瞧,鳥兒們一會兒又唱又跳,一會兒又梳理自己蓬松的羽毛。孩子們,林中小鳥最快樂!(板書:快樂)
5、誰愿意來做一只快樂的小鳥?你來讀一讀。誰來讀出小鳥的快樂?個別讀,加上表情和動作同桌練讀,全班表演讀。
B學習第二小節
1、清晨,森林里越來越熱鬧了,你們聽。(放鳥兒撲翅膀的聲音)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2、出示“撲棱棱”,講解詞義。練讀。
3、(出示第二小節)這些鳥兒都在撲棱棱地飛來飛去,它們都在忙著干什么呀?
4、知道捉害蟲,這真是一群機靈的小鳥!誰來做一只機靈的小鳥,來讀讀這一段。
3、林中還有哪些捉害蟲的小鳥呢?(黃鸝、燕子、喜鵲、百靈)把你喜歡的鳥兒填進詩歌里讀一讀。
清晨,林中誰最活躍?
是機靈的。
撲棱棱,飛來飛去,
捕捉害蟲,保護翠綠的樹苗。
4、背一背
清晨,誰最活躍?
是的。
捕捉,保護。
5、森林中這些機靈的小鳥最活躍!(板書:活躍)
6、“躍”組詞。出示象形字。“夭”像一個人歪著腦袋向前跳呢,你們瞧,歪著的腦袋是用哪一筆表示的?(范寫)
C寫話(說話)訓練
1、同學們,這樣可愛、活躍的小鳥,你們喜歡嗎?
孩子們,大自然里,除了小鳥以外,還有一些小動物也在保護著我們呢。趕快試著填一填吧。
清晨(晚上),田野里誰最活躍?
是機靈的。
捕捉,保護。(青蛙、七星瓢蟲、貓頭鷹)
2、全班交流。
四、寫字指導
1、今天,我們認識了一群快樂、活躍的鳥兒,它們還邀我們一起寫字呢。(出示捉、蹦)
2、再來寫兩個跟“足”有關的字。觀察一下,這兩個“足”有什么不同?
3、指導“捉”。左右結構。范寫。
4、“蹦”字筆畫比較多,我們怎么把它寫得漂亮呢?(出示一條線)你們發現了什么?(再出示另一條線)是的,你們瞧,加上這條線,這個字寫起來,就像一步一步下樓梯呢!
5、范寫。右邊上面的“山”,豎要寫得短一些;下面的“朋”的兩個“月”不但要挨得近一點,而且要注意一個大、一個小哦。
3、評價書寫。評價要扣著指導寫字的教學點。
五、課后作業
1、把詩歌讀給家人聽。
2、搜集你感興趣的小動物的資料。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12
課文中的紅領巾加上了引號,這種情況在上學期已經學過的了。所以學生能夠知道這個引號的作用就是代表一些帶紅領巾的人。圖中的插圖非常的形象,所以理解課文并不是難事。只是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放鳥巢呢?這是為了愛護小鳥。可是小鳥不是自己會做家的么/可能是怕被風雨刮落吧。我們這里這樣的活動幾乎沒有,所以我也弄不明白這是為什么/感覺上應該是這樣的,可是小鳥會喜歡人做的家么?這方面的實際知識實在是太少了。本文很有趣,可是與我學生生活差得太遠。所以讀起來沒有真情實感。
小學語文《紅領巾真好》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教育學生保護鳥類,不讓它們受到傷害。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教學難點: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導入課題
1、同學們,請你輕輕撫摸一下胸前的紅領巾。我們知道它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它有一個好聽、響亮的名字-----紅領巾。(板書“紅領巾”)
2、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揭示課題26《“紅領巾”真好》)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是呀,是誰在夸“紅領巾”?為什么夸“紅領巾”真好呢?請你來聽。(教師在舒緩優美的音樂、清脆悅耳的鳥鳴聲中動情地朗讀課文。)
二、創設情境,激趣生情
同學們,你們剛才一定能感覺到在美麗的大森林里,小鳥嘰嘰喳喳,飛來飛去,快樂地生活著!(教師邊渲染邊出示郁郁蔥蔥的樹林圖片、歡快小鳥的圖片。)
三、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你們喜歡這首小詩歌嗎?那就請你趕快讀一讀吧!借助拼音把課文讀兩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讀自己的,開始吧!
2、同學們的聲音真是動聽!(課件出示生詞)(嘰嘰喳喳 蓬松 活躍 撲棱棱 鳥巢 嶄新 木牌)瞧,生詞兄妹忍不住從課文里蹦出來了,要和你們交朋友呢大家試著讀一下。我來瞧瞧,哪個小朋友讀得最認真?
3、去掉了拼音小帽,你們還認識他們嗎?(課件呈現去拼音的詞語)
四、讀中感悟
調皮的生字娃娃又藏到課文里去了,還是讓我們趕緊把課文讀一讀吧!生自由讀課文。
學習第一小節
1、讀了課文,你覺得小鳥可愛嗎?我們一起來看一小節,小鳥們嘰嘰喳喳,蹦蹦跳跳,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梳理蓬松的羽毛,好可愛啊!如果你們現在是那些可愛的小鳥兒們,你們開心嗎?
2、那我們自己帶著這種快樂的感受把課文的第一小節讀一讀吧!(學生自讀第一小節)
3、現在我們來比賽讀一讀,看誰是那只最可愛的小鳥兒?(指名朗讀第一小節。)
多快樂、多可愛的小鳥兒呀!讓我們一起學他的樣子讀一讀吧!(師生齊讀第一小節。)
學習第二小節
1、小鳥們不僅十分可愛而且特別的機靈,心細的你,看看能不能在文中讀出小鳥的機靈。
(撲棱棱,飛來飛去,捕捉害蟲,保護翠綠的樹苗)
2、今年夏天天氣特別炎熱,樹林里的蟲子可真是太多了。小鳥們特別的忙。快看,(課件出示鳥兒捉蟲的情景圖,教師相機解說,一只百靈鳥一年能吃掉上萬只害蟲,家燕喜歡吃飛蟲,一天能吃四百五十只了。)他們的辛勤換來了樹林的翠綠。他們都是捕捉害蟲的能手!讓我們男女生比賽讀一讀第二小節來夸夸他們吧!(男女生賽讀第二節。)
學習第三小節
1、小鳥是樹木的醫生,是人類的好朋友。快看“紅領巾”來干什么?(出示掛圖)(他們舉著木牌去樹林里,木牌上寫著“請愛護小鳥!”他們抱著鳥巢,要把鳥巢送給鳥兒們。)
2、你們可真會觀察!瞧,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什么?(教師拿出提前準備的鳥巢和木牌。)誰來放鳥巢?誰來帖木牌?
3、紅領巾們,你們有決心保護小鳥嗎?(響亮地)有!
請把你們的決心讀出來!(教師手指木牌上的字——“請愛護小鳥!”)
把決心下大些!
4、如果你是小鳥們,看了“紅領巾們”給你們送去的溫暖的家,聽了“紅領巾們”保護你們的決心,你們想怎樣夸夸他們呢?(“紅領巾”真好!)豎起大拇指,我們一起來夸夸吧!(齊讀課題)
5、你們讀得可真好!有信心讀好第三小節嗎?
齊讀第三節。
四、整體感知
你有什么好辦法來保護小鳥呢?(我要做個鳥巢送給小鳥。我們要愛護小鳥,不打鳥。)
如果你看見別人在打鳥,你會怎么說?(我會對他說,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你不能傷害小鳥。)
讓我們帶著對小鳥的喜愛和保護小鳥堅強決心,把詩歌讀好,行嗎?(學生有聲有色地朗讀課文。)
孩子們,你們讀得可真好聽!要是配上音樂就更美了。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四、拓展總結
大自然多美啊!藍天、白云、綠樹、紅花,還有那么多可愛的小動物。你也是一位“紅領巾”,也想得到小動物們的贊揚吧?讓我們行動起來,和文中的“紅領巾”一樣,去愛護這些可愛的小生靈,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吧!讓我們和動物成為永遠的好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