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過橋的教案(精選3篇)
小熊過橋的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的現有水平和學習需要,我選擇了兒歌《小熊過橋》。此兒歌篇幅短小,通過小熊過橋前后的心情變化塑造了一只勇敢小熊的形象,內容有趣,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可以理解。而且兒歌詞匯生動,如“走不穩、站不牢、心亂跳”,通過學習可以豐富幼兒的詞匯量。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特別是幫助幼兒理解小熊過橋前后的心情變化,讓幼兒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引導幼兒根據小熊過橋的心情變化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基于上述的解讀,本次活動的設想是先以提問走獨木橋的經歷導入活動,喚起幼兒原有過橋的經驗;接著再借助flash中形象生動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最后通過聽教師朗誦、看教育掛圖、表演等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幼兒認真傾聽、大膽表達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 喜歡參加兒歌活動,感受兒歌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2、 能夠背誦兒歌的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兒歌內容,體會小熊過橋的情感變化,豐富詞匯:走不穩、站不牢、心亂跳,并能根據小熊過橋的不同心情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 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知道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有勇敢的'精神
活動準備
① 教具:事先消過音的“小熊過橋”的flash、有關故事內容的教育掛圖
② ②學具:獨木橋、用皺紋紙做成的小河、小熊和鯉魚的頭飾
活動過程(一)以提問走獨木橋的經歷引入活動,喚起幼兒原有過橋的經驗,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前天,我們在飯后散步的時候走過了鐵索橋,小朋友站在橋上有什么感覺啊?
(二)通過觀看flash,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今天有只小熊也想過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發生了什么事?
1、發生了什么事,小熊過橋遇到了什么困難?
2、小熊為什么不敢過橋啊?小熊站在橋上有什么感覺,它的心情怎么樣?(豐富詞匯:立不穩、站不牢、心亂跳)
3、誰來幫助它了?鯉魚是怎么幫助小熊的?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鯉魚會對小熊說什么?跟旁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4、最后怎么樣?小熊過橋了嗎?它的心情怎么樣?
(三)多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學習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2、教師結合掛圖再次有表情地朗誦兒歌,讓幼兒體會小熊過橋的心情變化,鼓勵幼兒爭做
勇敢的孩子
3、師幼結合掛圖共同朗誦兒歌
4、教師創設情境,幼兒帶上頭飾分角色表演兒歌
(四)以“小熊過橋、回班慶祝”的形式結束活動
師:小熊過橋心情很高興,它真是個勇敢的孩子。我們回班慶祝一下吧。
(五)活動延伸:
1、將掛圖投放到語言區,供幼兒進一步學習、朗誦
2、將頭飾、“小河”、“獨木橋”投放到表演區,鼓勵幼兒用夸張的動作、表情表演兒歌
附兒歌:
小熊過橋
小竹橋,搖搖搖,有只小熊來過橋。走不穩,站不牢,走到橋上心亂跳。
“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河里鯉魚跳出水,對著小熊大聲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著前邊瞧!一二三,向前跑!”小熊過橋回頭笑,
鯉魚樂得尾巴搖。
小熊過橋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了解小熊過橋的情感變化,學習有表情地朗讀詩歌。
2、知道遇到困難要勇敢地面對,并想辦法解決。
活動準備:ppt課件小熊過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交流:
小朋友你們見過橋嗎?是一座什么樣的橋?(幼兒討論,發言)
二、展開
課件演示
1、了解小竹橋的特點
(1)小朋友看看這是一座什么樣的橋?(小竹橋)
(2)你們知道走在小竹橋上會有一種什么感覺嗎?(讓幼兒議一議)
2、理解詩歌內容,并引導幼兒思考和回答
(1)誰來過橋了?(有只小熊來過橋)
(2)小熊為什么不敢過橋? (竹橋搖、熊的膽子小)立不穩、站不牢,走到橋上心亂跳。
(3)小熊不敢過橋時,誰在笑它?怎樣笑它?(頭上烏鴉哇哇叫,橋下流水嘩嘩笑。)
(4)小熊遇到困難是怎么想的?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
(5)誰來鼓勵小熊走過橋的?河里鯉魚跳出水,對著小熊大聲叫。
(6)小魚是怎樣鼓勵小熊的?小熊小熊別害怕,眼睛向著前面瞧。
(7)小熊是怎樣走過橋的?一二三、向前跑,小熊過橋回頭笑,鯉魚樂得尾巴搖。
3、教師朗誦詩歌
讓幼兒再完整地欣賞一遍詩歌,體會作品語言的優美、明快,加深對情節的印象。
4、幼兒學習詩歌
小朋友,你們和老師一起朗誦詩歌好嗎?讓幼兒有表情地跟讀詩歌。
三、結束
聯系生活實際,回憶生活中勇敢的事例。
幼兒園小熊過橋教案,小熊過橋是一個既可以當做兒歌課程又可以當做體育課程的一個多用的語言類教學資料,幼兒們既可以玩小熊過橋的游戲又可以學習小熊過橋的兒歌。
小熊過橋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專心聽故事,樂于討論、交流。
2.喜歡兒歌,感受的韻律美,體驗表演兒歌的樂趣。
3.培養自信、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準備《小熊過橋》的課件、小竹橋的圖片、小熊木偶一個。
2.準備熊媽媽、熊奶奶頭飾各一個,小熊的頭飾若干,籃子一個。
3.在室外布置小熊過橋的場景,如平衡木、鐵索橋或吊橋等不同的橋。
活動過程
一、故事激趣
1.出示小熊木偶,講述故事開頭,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有一只小熊對媽媽說:“媽媽,我好些日子沒看見姥姥了,我想去看看姥姥。” 熊媽媽說:“好啊,你去的時候,把咱們那束鮮花給姥姥帶去,把那一包點心也給姥姥帶去!”小熊抱起點心盒子,拿起那束鮮花,說:“媽媽,我走了!”媽媽說,“媽,早去早回來,替我問姥姥好!”小熊說:“哎,媽媽再見!”說著就走了。小熊走著走著,來到一條小河邊上。河上只有一座小竹橋。……
2.看圖猜測:出示小竹橋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橋的制作材料,鼓勵幼兒大膽猜
測小熊過橋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二、學習兒歌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兒歌,提醒幼兒注意觀看,認真傾聽。
引導討論:兒歌里有誰?小熊過橋時心里感覺怎么樣?他為什么害怕?最后小熊是怎樣勇敢地過橋的?
2.幼兒跟著朗讀兒歌。
3.幼兒看演示的教具朗誦兒歌。
4.鼓勵幼兒自由扮演角色,邊念兒歌邊進行表演。
三、結束活動
師鼓勵幼兒要自信,勇敢,遇到困難不要害怕,要敢于嘗試。
活動延伸
1.在語言區,表演區投放《小熊過橋》的相應操作圖片,道具,指導幼兒進行兒歌講述。
2.教幼兒學唱歌曲《小熊過橋》。
3.戶外游戲:組織幼兒到戶外玩《小熊過橋》的體育游戲,鼓勵幼兒向勇敢的小熊學習,
一個跟著一個過“小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