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美術的活動教案(精選3篇)
有關幼兒園美術的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沿著豎直的線條剪紙,體驗剪紙的樂趣
2、剪完后能卷紙,団紙等,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畫好簡筆梳子的紙張若干2.塑料剪刀每人一把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教師做示范,引起幼兒興趣。
二、幼兒操作,教師來回逡巡觀察。
三、引導剪完的幼兒卷紙,團紙。
引導幼兒把剪了的紙卷成掃把,花卷等。鼓勵幼兒動腦,發展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思維。
四、提醒督促幼兒將廢紙扔進廢紙簍,配合老師收拾剪刀等工具
活動評析:
本次教育活動由變魔術引入,極大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對于用剪刀"變"出梳子有極大的嘗試欲望。托班幼兒的手指肌肉未完全發展,使用剪刀還不靈活。所以,李老師把兩線之間的間距畫的較寬,要求幼兒盡量沿著寬線條剪就可以了。這個活動很好的練習了幼兒小肌肉的發展。
活動出彩的部分還在于,剪完紙后的廢紙利用。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卷紙,團紙。這不僅是孩子們的思維,想象都得到了發展,使他們覺得新奇有趣,還在剪的同時鍛煉了揉,折,壓等動作練習。像有的小朋友還把團好的"湯圓""花卷"請我們和其他小朋友吃。這也引導了幼兒共同游戲,團結友愛,與同伴友好交往的情緒情感。讓幼兒把團成團的紙扔進垃圾桶,也很好的保持了教室的清潔衛生。
活動從引入到結束,環環緊扣,節奏把握明確。教師的語言簡練,富有童趣,語氣活潑,夸張,動作形象自然,顯示了教師較高的教學素質。教師很好的扮演了活動的參與者,幼兒的觀察者和引導者,全面充分的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幼兒從始至終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極高的積極性,在練習手指肌肉的同時得到了快樂的情緒體驗。
有關幼兒園美術的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圖形組合的簡單關系,發展觀察辨別的能力。
2、能用各種圖形進行拼畫,并能進行簡單的添畫。
3、體驗拼貼畫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半圓若干,蠟筆、紙、漿糊、抹布
活動過程:
一、導入:圖形機器人
1、小朋友們,今天顧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是誰呢?
2、那么你們知道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呢?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后舉手回答。(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半圓)
3、那你知道三角形是在機器人身體的哪邊呢?一共有幾個三角形呢?
那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呢?它們在機器人身體的`哪邊呢?各有幾個呢?
4、小朋友說得真棒,機器人是由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半圓組成的。
二、新授
1、請個別幼兒嘗試,教師給予指導幫助
、 各種各樣的圖形可以組成機器人,那這些圖形還可以拼成什么呢?請朋友先想一想,然后再來說一說。
、 小朋友們說得真好!你們想要自己動手來試一試嗎?(想)那么待會兒顧老師就請每個小朋友都來制作一幅拼畫。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在做之前顧老師有幾點要求希望小朋友都能做到
、僬埿∨笥延兄刃虻剡x擇自己所需要的圖形,先在白紙上拼搭,拼好后用膠水粘在紙上。
、趫D形拼好后,我們可以用蠟筆畫一些裝飾性的圖案,讓畫面變得更美觀。
3、幼兒集體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作品展示
今天呀,我們的小朋友發揮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拼了什么,有的拼了什么,拼出了一幅幅美麗的作品。課后你可以把它插到你自己的作品袋中,讓自己的好朋友、爸爸媽媽、叔叔阿姨一起去看一看,好嗎?
有關幼兒園美術的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顏料和蠟筆進行裝飾,體驗裝飾的樂趣。
2、發現不同貝殼花紋及造型的美。
3、嘗試結合殼的外形特征,用線條或者點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幼兒材料:蠟筆、貝殼圖形、顏料、棉簽
教師材料:大海背景、音頻、貝殼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播放大海的音頻,教師利用大海的聲音,讓幼兒自行想象。
教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聲音呀?(大海、海浪)
教師:那,我們會在大海邊看到什么東西呢?(貝殼、螃蟹、小魚、烏賊)
在ppt中展示出貝殼,引起幼兒對貝殼的關注。
教師:你們看,老師在大海撿到了好多的貝殼誒。
二、探索發現
1、引導幼兒欣賞ppt中的貝殼,發現貝殼上的花紋(如螺旋線、鋸齒線)的美。
2、比較欣賞圖中虎斑螺和扇貝,發現貝殼花紋的多樣性。
引導幼兒發現貝殼的花紋樣式,從色彩、形狀和紋路特點上進行比較欣賞。(上面有波浪線或弧線的花紋、身上有螺旋紋)
三、創作表現
1、出示空白的貝殼,請幼兒自由想象喜歡的圖案,并創設情境。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設計出漂亮的貝殼。
2、分組操作
A組:用棉簽沾顏料進行繪畫
B組:用蠟筆進行貝殼的裝飾
四、欣賞評價
播放音樂,讓幼兒自行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