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設計《10的分解與組成》(精選4篇)
大班數學教案設計《10的分解與組成》 篇1
一、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6—9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于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和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三、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10的9種分法。
四、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五、活動準備
1、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教學視頻光盤一張。
2、若干小矮人圖片和小房子。
3、數字卡片若干。
六、活動過程
(一)、問答形式復習以前學過的數的組成和分解。如:
師:我來問,你來答,9可以分成3和幾?(幼兒邊拍手邊回答)
(二)、學習10 的組成和分解。
1、故事導入。教師: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著一位美麗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興,因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們看,他們來了。
提問:
〈1〉來了幾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進兩座小房子里,該怎么住呢?引出課題《10的分解與組成》。
2、幼兒動手操作,把10張小矮人卡片擺一擺,記一記來思考10的多種分法,幫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兒分成10組,每四人一組。
〈2〉每組請一名幼兒做記錄,其余幼兒動手操作。
〈3〉教師根據幼兒操作情況總結10的9種分法:
3、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現總結10以內數分解組成規律:除1以外,每個數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分解成 兩個較小的數,所分成的兩個數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即整體大于部分;把一個數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個1,即遞增遞減規律;交換規律。
大班數學教案設計《10的分解與組成》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和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10的9種分法。
活動難點:總結歸納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準備
1、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教學視頻光盤一張。
2、若干小矮人圖片和小房子。
3、數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問答形式復習以前學過的數的組成和分解。如:
師:我來問,你來答,9可以分成3和幾?(幼兒邊拍手邊回答)
(二)、學習10的組成和分解。
1、故事導入。教師: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著一位美麗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興,因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們看,他們來了。
提問:
〈1〉來了幾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進兩座小房子里,該怎么住呢?引出課題《10的分解與組成》。
2、幼兒動手操作,把10張小矮人卡片擺一擺,記一記來思考10的多種分法,幫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兒分成10組,每四人一組。
〈2〉每組請一名幼兒做記錄,其余幼兒動手操作。
〈3〉教師根據幼兒操作情況總結10的9種分法:
10 10 10 10 10
∧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現總結10以內數分解組成規律:除1以外,每個數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分解成兩個較小的數,所分成的兩個數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即整體大于部分;把一個數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個1,即遞增遞減規律;交換規律。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三)、鞏固練習
1、卡片填數
10 10 10 4 □ □ 9
∧ ∧ ∧ ∨ ∨
□ 8 7 □ 5 □ 10 10
2、數學書第19頁習題(開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鑰匙和鎖上的數字,哪兩個數字合起來是10,就用線連起來)。
3、10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教學視頻。
(四)游戲活動
1、“找朋友”。游戲規則:請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兩數和起來是10。
2、火車開了。游戲規則:幼兒每人一張數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數字合起來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車,邊唱《火車開了》歌曲邊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讓幼兒通過擺一擺、記一記、說一說等生動有趣的活動,自主嘗試探索,學習并掌握了10的9種分法,幼兒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還發現和總結出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戲環節里,忙亂中忘了讓幼兒自己去找“好朋友”;個別幼兒動手能力和參與意識較差,不愿與同伴交流,還需加強訓練。
大班數學教案設計《10的分解與組成》 篇3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理解10的分解與組合;
2.通過數的分解,進一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3.大膽自信,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結果。
活動準備:
微課視頻、玩具、書本、水果等等各10份
活動重難點:
理解10的分解與合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我帶大家到森林里逛一逛。因為呀,今天的森林可不是一般的熱鬧。兔媽媽和雞媽媽同時邀請小動物們到她家做客。
二、基本部分
1.小鴨子去做客
第一個去做客的是小鴨子們,數一數總共有幾只小鴨子呢?1、2、3、4…….10,有10只小鴨子。為了兔媽媽和雞媽媽都高興,它們決定分開,兩家都去。小朋友想一想,應該怎么分呢?有1只鴨子去了兔媽媽家,剩下的9只鴨子去了雞媽媽家。10只鴨子分成了1只和9只。1和9合起來是10。
2.兔媽媽的款待
兔媽媽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招待小鴨子。她端來了10根胡蘿卜,想讓小朋友幫忙放進兩個盤子里,想一想,應該怎么放呢?我們在第一個盤子里先放2根,那剩下的8根胡蘿卜就放到第二個盤子里,所以10也可以分成2和8,2和8合起來是10。
3.雞媽媽的款待
雞媽媽同樣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招待小鴨子。它端來了一盤子小青蟲,讓小朋友幫忙盛在小鴨子們的兩個小碗里。數一數有幾條小青蟲?1、2、3、4……10,10條小青蟲應該怎么分到兩只小碗里呢?
如果我們在第一個小碗里放3條小青蟲,那第二個小碗會有幾條小青蟲呢?(7條)所以說10也可以分成3和7,3和7合起來是10。
4.餐后娛樂
吃飽之后,小動物們都到森林里玩耍去了。兔媽媽拿來了10個小皮球,讓小動物們將皮球分成兩組玩耍。小朋友們快幫幫小動物,應該怎么分皮球呢?我們可以給第一組分4個皮球,第二組會有幾個皮球呢?(6),所以10也可以分成4和6,4和6合起來是10。還可以怎么分呢?小朋友想一想。
三、結束部分
小動物玩的真高興,謝謝兔媽媽和雞媽媽的招待。今天的森林之旅結束了,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10的分解與合成的規律和秘密呢?(教師總結10的分解與合成)
四、延伸部分
家長朋友可以在家里繼續輔導孩子完成以下任務:
1.從家里找出10個物體,可以是10個桔子、10本書、10個玩具…...讓幼兒嘗試進行10的分解和合成。看看,10還可以有哪些分法,并記錄自己的發現。
2.除了10的分解合成,可以用實物分一分,操作發現其他數字的分解合成,如8,7,5,等等,并記錄自己的發現。
大班數學教案設計《10的分解與組成》 篇4
一、教材分析
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幼兒在前些階段的學習中,已經接觸和練習了數的形成、2、3、4、5的分合、組成等等。通過進一步的學習,能使幼兒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為學習加減法打下基礎,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數概念的認識,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觀察、比較以及操作能力,從而促進數學思維品質的發展。
二、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材,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分合。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及多維度思維能力。
我確定教學的重點:學習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教學難點: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三、活動準備
1、活動室布置成游樂場,設置6個游戲室,一個領獎區
2、小圓片若干
3、幼兒每人胸前一個數字掛牌,不同價格的獎品。
四、說教法
現代教學方法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追求整體效果的最優化。根據本活動內容、目標及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情況,我采用了演示法、操作法、練習法和游戲法。大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開始出現了抽象思維的萌芽,他們對數的組成的認識和理解不能靠成人灌輸,必須通過自身的觀察和操作活動來進行。皮亞杰也曾說過:“數學開始于對于物體的動作”。足見操作法具有實踐性、主動性和發現性等優點。每個幼兒的心理發展潛能是不同的,教學實踐表明,幼兒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會出現“吃不飽”和“吃不了”現象,為此,我在教學最后環節,運用活動,讓幼兒進行練習,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活動過程
1、復習5的組成(教師請幼兒玩碰球游戲,引起學習興趣。)
師:我的1球碰幾球?(我的3球碰幾球?……)幼:你的1球碰4球……(讓孩子在動中復習了5的組成,調動了幼兒的視覺、聽覺、運動覺,提高
了幼兒多感官感知的準確性和靈敏度,為后面學習6的組成打下基礎。)
2、幼兒在主動操作游戲中探索6的5種分合方法。
(1)師:今天游樂場開設了6個游戲室,現在,小朋友看看自己胸前的數字是幾,就可以進幾號游戲室。
游樂場的叔叔、阿姨為我們準備了很多的玩具,大家快看看吧!這些是什么?你們喜歡嗎?可別小看了這些圓片,它里面可有好多學問呢!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些圓片,做有趣的游戲。
(2)老師簡單介紹游戲材料及操作要求。
①數圓片
師:動手數數看,一共有幾個?(可別讓其他小朋友聽見呀)
②觀察圓片。
師:觀察一下這些圖片有什么不同?(大小、顏色、有點、無點)
③動手操作,分圓片并記錄。
師:如果我們把這6個圓片分成兩組,該怎么分呢?小組動手分一分。
(3)幼兒進行操作活動,老師巡回指導,觀察了解幼兒操作情況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互相介紹操作情況。(按顏色按大小按有點無點)
(4)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3、領獎游戲,鞏固6以內數的組成規則,并能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去。
(1)交代游戲規則。
游樂場叔叔說我們很聰明,游戲玩得很好,他要發獎品給我們。但領獎品
有一個規則:請幼兒先在自己的游戲區領一張獎券,看清獎券上的數字是幾,就代表有幾元錢,然后可以去領兩種獎品,但兩種獎品合起來的價錢要是獎券上的數字,不多也不少。
(2)幼兒根據獎券自由選擇獎品,老師巡回指導,并鼓勵幼兒互相交流。
(3)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真動腦筋,又玩了游戲,還領了獎品,游樂
場的叔叔表揚了我們,請我們下次再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