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小豬教案(精選5篇)
趕小豬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趕小豬》這一民間體育游戲活動。
2、讓幼兒練習持棍推瓶自然地往前走,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3、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練習持棍推瓶自然地往前走,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大小不一的透明可樂瓶(數量同幼兒人數,瓶內分別裝紅、黃、藍、綠四色顏料水),紙棍人手一根。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⒈熱身運動----幼兒隨口令(活動四肢)做熱身運動。
【基本環節】
⒈、導入:“寶貝們,那里有些偷懶的小豬玩累了不肯回家,我們來幫幫豬媽媽,想辦法把他們請回去吧。”
⒉、請幼兒圍在指定圓圈上觀察所需要的教具特點:各色透明可樂瓶扮成的小豬與五顏六色的紙棍,引導幼兒嘗試,提出條件----借助紙棍讓可愛的小豬動起來,并能平平穩穩的往前走,不亂跑,聽小朋友的話,趕緊回到自己的家。
⒊、幼兒初次嘗試練習,教師觀察(培養、鍛煉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⒋、請幼兒到指定位置,共同小結。
⑴先請兩個幼兒說說剛才自己趕小豬的感受和想法。
⑵再請做的較好的寶貝來說說自己做法(請幼兒認真觀察他的做法)
⑶請幼兒比較分析,教師幫助引導幼兒歸納出趕小豬的動作要領。
⒌、幼兒在指定區域再次練習趕小豬,加深對動作要領的體會。
⒍、競賽游戲,提升練習:請幼兒按手中小豬的顏色分成紅、黃、藍、綠四隊,進行趕小豬比賽(培養鍛煉幼兒的集體觀,感受集體運動的快樂)
【結束部分】
⒈、放松運動----幼兒隨口令放松四肢。
本節活動課,我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在練習、體驗的基礎上,來探索趕小豬的方法,從個別嘗試,到集體評價,得出結論,讓幼兒進過親身體會,獲取經驗,滿足其求知欲望。同時,根據幼兒動作發展能力,循序漸進的鍛煉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注意到幼兒的好勝心理,通過團隊競賽,培養加強幼兒的集體合作精神,感受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小百科:豬是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古雜食類哺乳動物。分為家豬和野豬。現在一般認為豬是豬科的簡稱。豬依據品種的不同,體貌特征也各不相同。
趕小豬教案 篇2
教材意圖:
鍛煉幼兒身體發展,會用小棍有方向的驅趕球。
活動目標:
學習用小棍滾球,努力做到動作協調。
活動準備:
1、小木棍數量為人數的一半,小椅子2~4張。
2、場地布置。
活動流程:
1、開始部分。
(1)幼兒跟著老師做小豬的模仿動作:走路、洗澡、跳舞等。
(2)自由拍球。
2、基本部分。
(1)教師介紹趕小豬的玩法,并作示范。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指導
(3)比賽"趕小豬"。
3、結束部分。
帶領幼兒用雙腳輕輕的把球往前移,表示帶小豬散步。
教后反思:
本節活動課目標完成,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能很積極的參與,并且能自己去探索一些新的玩法。這樣的活動讓幼兒的思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趕小豬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綜合練習走、跑、跳和滾球動作。
2、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音樂:小豬去市場
2、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骨碌骨碌”。
二、展開
1、教師示范并講解游戲規則。
(1)出示皮球,引入課題。
現在我們把這些大皮球當作小豬,小朋友來當小主人,想一想,怎樣把小豬趕回豬圈?
(師幼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2)教師邊示范邊向幼兒詳細介紹游戲規則。
(組織幼兒站在起點線后小豬的家里,教師扮主人,站在場地中間)
趕小豬吃食:“今天的天氣真好,大家快把小豬趕出來散步吃食去吧!”
(要求幼兒每人滾一個球來到場地中間,自由地滾球玩,重點提醒幼兒滾球時必須用雙手向前滾)
2、教師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根據幼兒的游戲情況,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引導幼兒鞏固練習。
將幼兒分組,以競賽的形式進行游戲。
4、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小豬吃飽了,讓它們休息一會兒,大家一起做游戲吧!”
(要求幼兒把球滾到場地兩側,然后隨音樂在場地上四散地自由模仿鳥飛、兔跳、鴨走等動作)
三、結束部分
(1)趕小豬回家:“天快黑了,我們一起吧小豬趕回豬圈里休息吧!
(引導幼兒把球滾回到原地)
(2)教師組織幼兒整理好球后,簡單小結,表揚在活動中動作協調、遵守秩序的小朋友。
趕小豬教案 篇4
一、活動內容:
趕小豬
二、活動目標:
1.練習持物控球跑,提高控制能力。
2.學習用棍將球趕到指定地點,保持身體平衡。
3.通過趕小豬的情境,產生對體育游戲的興趣。
4.能夠努力完成任務,培養耐心、細心、不怕困難的品質。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5.發展身體協調性。
6.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三、活動準備:
皮球、小棍、小椅子若干張。
四、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手持小棍,聽音樂做全身運動。
準備活動——隊列練習。
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成大皮球,并會聽口令練習"稍息、立正、齊步走、立定"等。
2.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皮球),用球拍趕著小豬去散步。
3.啟發幼兒想象,趕著小豬去郊游,邊講邊練。
4.小豬去郊游:
(1)介紹郊游的行程,走過一條小路,穿過一片樹林,繞過小山。
(2)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趕豬經過行程。
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如過滾走,要馬上追回來。繼續趕。
5.送小豬回家。
游戲活動——趕小豬。
老師交代游戲名稱和玩法。
教師示范趕小豬的`動作。
幼兒人手一根棍子和一只"小豬",分散練習和探索"趕小豬"的方法,老師巡回指導和觀察。
老師讓幼兒說說"我是怎么趕的",請個別幼兒示范。
幼兒六路縱隊站好,只有第一排幼兒拿球和棍。第一排將"小豬"趕到指定的終點,再趕回來,交給第二排的幼兒,然后排到隊尾后面。幼兒依次游戲,比一比,看哪一組的"小豬"最聽話,哪一組的速度最快。
6.小結游戲情況,并請幼兒將"小豬"和棍子收好。
活動反思: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如過滾走,要馬上追回來。繼續趕。另外,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將羽毛拍換成紙棒。
趕小豬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小棒推球往前滾,努力做到動作協調。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3、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6、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7、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廢報紙和草編的球、竹棒若干,草屯、音樂、梅花樁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頭、手、腰、腿)。
二、基本部分。
1、第一次嘗試趕小豬。 幼兒自由嘗試趕小豬,利用幼兒呈現的.教育資源示范正確的方法。
老師小結:彎腰,手握緊竹棒,輕輕推球往前滾。
2、第二次嘗試趕小豬。 老師及時提醒孩子只能用竹棒推趕球滾動前進,不得擊球奔跑。
3、游戲:把“小豬”送回家。
(1)幼兒排成6路縱隊,在直線上趕小豬,控制球的方向。 活動進行2次,老師及時發現問題,并幫助討論解決。
(2)幼兒繞過梅花樁,S型趕小豬,增加控制球方向的難度。
三、結束部分。 跟音樂做放松運動,注意頭,手,腰、腿的放松。
活動反思: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如過滾走,要馬上追回來。繼續趕。另外,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將羽毛拍換成紙棒。
在下次活動的時候還應考慮的再充分、具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