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文明就餐教案(精選6篇)
勤儉節約文明就餐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學生樹立文明意識,明白文明用餐的具體含義,并能付諸行動。
2、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的飲食文明,知道有禮、有序、節約是文明用餐的主旋律。
3、通過班會課培養學生文明就餐的良好習慣。
設計思路:
文明就餐是我們每位同學都應具備的良好素質,包括按順序排隊、不插隊、不占座、愛惜糧食、保持桌面整潔、就餐后將餐具送到指定位置等等。活動材料:照片,圖片,錄像,餐具等。
活動過程:
故事1: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瑞士人精打細算,節約成風。他們的飲食習慣是吃定量,多吃自費。在這個國家承辦的世界性高層活動,一日三餐固定供應每人一份份餐,或是把這份餐費發給個人,讓你自己找地方去吃。除此之外,每人免費供應一杯茶。誰要是多吃多喝,得自己另外付錢,國內外客人一視同仁,概不例外。先訂“協議”后吃飯。
故事2:德國人視浪費為“罪惡”。德國人討厭凡事浪費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沒有奢侈的習慣。與德國人相處,務必遵守這個習慣,才能跟他們打成一片。如與他們共進餐館,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東西,已要的飯菜必須吃光,即使是湯也要用面包蘸著吃下去或喝光,用舌頭舔光盤子的場面也司空見慣。學生談談看法?
一:說一說
1、怎樣做到文明用餐呢?
2、我們平時做到文明用餐了嗎?為什么?
3、如何做到文明用餐呢?
二:看一看
帶領學生觀看班級就餐的照片,邊看邊講解和評價就餐秩序及質量的'好與壞。
小調查:
1、你覺得哪個班就餐最安靜?
2、你看到這樣就餐環境,喜歡不喜歡?
3、現在你看到這么安靜而有秩序的就餐,想到了什么?
4、你知道養成文明就餐的好習慣有哪些呢?
三:議一議
1、同學們,你們一定會有很多的好辦法來讓自己養成文明用餐的好習慣,交流一下。
2、還沒有做到的,我該怎么辦?
習慣檢測站:
1)看圖
(1)小紅每天吃完飯后主動擦桌子,擦地面,使桌面、地面清潔后離開教室。
(2)寧寧每天吃完飯后桌子上一堆米粒,吃完了就出去玩了。
(3)請學生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2)我們班的同學都養成了文明就餐的哪些好習慣呢?下面我們就來個自己檢測。除了這里的好習慣,你還有哪些其他的好習慣呢?
四:做一做
建立“文明就餐我做主”個人責任體系:
規定下課后,每位同學立即洗凈手,然后排隊等待。本著“少盛多次吃飽吃好”的原則,學生依次盛飯后到座位上做好,大家一起吃飯,在端飯、吃飯過程中,米飯和菜湯不得撒入地面,避免造成地滑摔倒的現象,米粒落入地面后粘糊糊的不好處理。吃完飯后,餐盤和勺子放在指定區域內。
五:填一填
同學們,文明用餐好,讓我們來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到呢?
(學生填表格)
項目安靜排隊有序打菜不說話不挑食不剩飯做到的畫一個笑臉
沒做到的今后怎樣做
結束語:
學生齊誦兒童用餐禮儀童謠。
師:這次班會活動老師和大家一起討論了文明就餐的具體做法,大家都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師:俗語說的好,“嚼無聲,食無語”。讓我們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吧,爭做文明用餐的好孩子。文明用餐今日始,文明用餐我先行!本次班會活動到此結束。
勤儉節約文明就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有關節儉的格言、故事。
2、能辨析節儉和浪費的現象。
情感
以節儉為榮,以浪費為恥。
行為:
1、自覺愛惜勞動成果。
2、生活節儉,不浪費錢物。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對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則消息感觸非常深,我想讓同學們看看這則消息,聽聽同學們的意見。
消息:6月23日星期六某晚報嶄新毛巾當作“一次性”抹桌布
小學生“瀟灑”為哪般?
本報訊幾塊錢一張的新毛巾,卻被一些小學生當作了一次性抹桌布,在擦完了自己的課桌后當作垃圾扔掉了……如此情景,讓本想鍛煉其生活自理能力的班主任大跌眼鏡。
據某小學四(3)班班主任介紹,為了鍛煉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他要求每個學生從家里自帶一塊抹桌布,在6月20日大掃除時,將各自的課桌徹底擦洗干凈,而后分別打分評比。不想,有5名學生帶來的竟是嶄新的長方毛巾,每塊價值幾元錢,在勞動結束后,它們都被扔進了教室一角的紙簍中。對自己此種浪費行為,5個孩子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
生:我認為用新毛巾當作一次性抹桌布的行為是不對的。這樣做太浪費了。
師:可我們身邊的許多人和這5位小學生一樣,有著同樣的想法,他們認為花錢大手大腳,就是闊氣、大方。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生:一塊毛巾也需要許多的制作工序,隨意浪費掉的行為是不對的。
師:歸納學生的看法,揭示課題,板書:節儉光榮浪費可恥
二、合作學習,明白道理
師:先聽課文錄音,然后,我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網的方式深入學習課文,討論交流學習情況,解決以下問題:
1、課文向我們介紹了焦裕祿的哪些事?
2、焦裕祿為什么要這么節儉?從中你懂得了什么?
師:口述合作學習的步驟: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
(2)組內發表意見。
(3)小組代表匯報學習情況。
(4)組員補充說明。
師:同學們都談得很好。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兒子—焦裕祿,生活上嚴以律己,勤儉節約,為我們作出了表率。讓我們再聽聽他是怎樣看待節儉與浪費的吧。(課件播放:“在焦裕祿看來,生活節儉并不丟人,是珍惜勞動成果的表現,是光榮的;而浪費財物,不該花的錢花了,不該扔的.東西扔了,則是敗家子的行為,是可恥的。”)
師:我曾記得毛主席說過一句話:“沒條件講究的時候不講究,這一條好做到,有條件講究的時候不講究,這一條難做到。”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擁有巨額資產,在我們看來,他的生活一定很奢華,但事實并非如此。請結合陳嘉庚的事跡,談談你對他說的“應該用的錢,千萬百萬也不能吝惜,不應該用的錢,一分一厘也不要浪費”這句話的理解。
3、課件出示:陳嘉庚的相片及他說的話。
師(學生回答后):無論是焦裕祿還是陳嘉庚,在他們身上都具有了節儉的美德;無論在生活困難時期,還是在經濟富裕的今天,我們都要養成節儉的習慣。讓我們記住這句話吧。
課件出示:課文第八自然段的部分內容。
板書:珍惜勞動成果培養節儉習慣
三、聯系實際,自己教育
1、師:請談一談你對下面三件事的看法。
課件播放:根據課后的“議一議”“評一評”拍攝的小品。
小品1:小麗常常浪費紙,一張紙才寫幾個字就扔掉了。小英批評她,她說:“一張紙才幾分錢,用完了再買。”
小品2:小全與媽媽到飯店吃飯。飯后,媽媽要把剩菜帶回家。小全說:“別這樣!讓同學知道了,會笑話我們的。”
小品3:小明與小剛給同學過生日,小明送的是自己做的小禮品,小剛卻叫爸爸花錢買貴重的禮品。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師:同學們都談得非常好,小麗、小全、小剛他們的做法都是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向焦裕祿、陳嘉庚學習,生活節儉,不浪費財物,把錢用在應該用的地方。
2、師:學習完課文,讓我們靜下來,回顧一下過去,以前,我在勤儉節約方面做的怎么樣?再展望一下未來,今后,我該怎樣做?(每組的小記者抽取一道題,現場采訪同學。)
師口述采訪步驟:
(1)每組的小記者根據老師提供的題目采訪本組的同學。
(2)小記者收集采訪意見。
(3)小記者匯報采訪情況。
采訪題目如下:
①你有沒有浪費過電或看見過浪費電的現象?如果有以上情況,你覺得今后該怎樣做?
②你有沒有浪費學習用品或看到浪費學習用品的現象。如果有以上情況,你覺得今后該怎樣做?
③你有沒有浪費水的做法或看到浪費水的現象。如果有以上情況,你覺得今后該怎樣做?
④你有沒有浪費糧食的做法或看見過浪費糧食的現象,結合今天所學談談今后應該怎么做?
⑤過去你是怎樣花自己的零用錢的?今后你怎樣使用自己的零用錢?
師:同學們從節約水、電、糧食、學習用品、零用錢等方面都談了自己今后的打算,我相信同學言出必行。為鼓勵大家,老師贈送幾條節儉的格言給同學們,讓我們師生共勉。
3、課件出示節儉格言:
(1)對于浪費的人,金錢是圓的,可是,對于節儉的人,金錢是扁平的,是可以一塊塊堆積起來的。
(2)為人不知儲蓄,則一生困苦,致死貧乏。
(3)節儉是一大收入。
(4)以有余,補不足。
四、總結深化,課外延伸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第九課“節儉光榮浪費可恥”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
答案要點:自古以來,人們就把節儉當作美德,我們應以節儉為榮,浪費為恥。
師:那就讓我們記住“節儉光榮,浪費為恥”這句話,把這句話作為我們今后行動的指南。課后,讓我們利用班會的時間制定班級公約,時刻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勤儉節約文明就餐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觀看、發現、分析本班學生在學校就餐中的不文明的行為,學會文明用餐。
2、知道在家、在飯店等其他場合,應怎樣文明用餐。
二、活動過程:
1、隊會儀式——中隊長宣布四(1)中隊“做文明就餐的好孩子”主題隊會現在開始。
2、主持人: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我是主持人。
合:《做文明就餐的好孩子》主題中隊會現在開始。
主持甲:時光如梭,我們已是三年級的學生了。
主持乙:做一個文明的好少年,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主持甲:文明人要有良好的行為,
主持乙:文明人要有良好的習慣,
主持乙:自從我們學校創辦了食堂以來,解決了同學們中午吃飯難的問題,消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主持甲:“文明就餐、衛生就餐、營養就餐”是每一位隊員都應該做到的。相信這次隊會通過活動更好地讓大家理解這三句話!
主持乙:文明就餐,要求大家就餐時不講話,不嬉鬧,保持安靜。但是,有些隊員們在中午就餐時出現了許多不文明的'現象。大家回憶一下,你們看到過哪些就餐不文明的現象?
主持甲:有些同學看到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后編成了小品,下面請欣賞小品《食堂小鬧劇》。———耐干旱小組表演。
主持乙:看著剛才隊員們表演的小品,大家都覺得很可笑。那么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應該杜絕這些行為,做到文明用餐。
主持甲:下面請大家來說說你知道的食堂文明標語。有請蔓婆娑小組表演
隊員一:珍惜糧食就是珍愛生命。
隊員二:文明禮貌,秩序井然。
隊員三:我想背一首詩《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隊員四: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隊員五:盤內一分鐘,廚內更多功。
隊員六: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
主持乙:以上食堂文明標語,大家聽后一定有許多感受。齊讀食堂文明標語。
主持甲:大家知道就餐時的正確姿勢是怎樣的嗎?請花滿枝小組說。(就餐姿勢須正確:進餐時要端正坐姿,做到不壓胃,使食物由食道較快進入胃內。)
支持乙: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么除了在學校中有不文明的行為之外,平時在家、在飯店用餐的時候,你還發現哪些不文明的用餐行為呢?請葉舒展小組說說
1、有的孩子在和老人一起用餐時,老人還沒入座,他就坐在桌旁吃起來。
2、牙縫里塞了食物當眾剔牙齒。
3、夾菜時,隨意用筷子在盤子里翻來翻去。
4、吃飯時,發出很大的聲音。
5、吃飯中途離桌時,將筷子亂扔。
6、不要一邊不停地說話一邊吃飯。
7、用餐時爭搶一道喜歡吃的菜。
主持甲既然大家知道這些是不文明的行為,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請耐嚴寒小組說說
1、做到請長輩先落座。
2、做到先把飯碗端給長輩。
3、做到把好吃的、合長輩口味的菜擺在長輩的面前。
4、做到就餐姿勢端正,手臂不要橫托在餐桌上。
5、做到如果有客人共同就餐,請客人上做。
6、做到不隨意拿著筷子指點、敲打碗碟。
主持甲: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班有兩位同學根據文明就餐的要求還編了快板呢,我們快讓他表演吧!
主持乙::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真棒!讓我們齊讀兒歌,
用餐前,安靜等,拿餐具,不出聲;
用餐時,做端正,口含飯,不交談;
細細嚼,慢慢咽,消化好,身體健;
不挑食,不亂扔,這樣做,真文明。
主持甲:同學們,一日三餐,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吃飯,吃飯是大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營造一個文明、有序、溫馨的就餐環境,不僅關系著每一人的生活,而且直接體現了我們學校師生的整體形象。為此,我們擬訂了一份倡議書。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勤儉節約文明就餐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慢慢吃,細嚼慢咽的文明進餐習慣。
2、養成正確的進餐姿勢,飯前洗手,保持小手干凈,桌面清潔、衛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放進餐禮儀兒歌,引起幼兒興趣。
你們聽到了什么?(吃飯前洗手,不挑食不剩飯,不能把菜撒了)
二、出示ppt課件,小動物們是怎樣文明進餐的?
1、播放課件,問小獅子是怎樣進餐的.?(吃飯前沒洗手,嘴巴邊吃邊漏,吃完后垃圾隨地亂扔。這樣做不好)。
2、小猴子是怎樣進餐的?
3、小兔子是怎樣的呢?
4、小貓咪呢?
總結:所以我們進餐時應該像小貓那樣,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干凈、衛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飯粒,保持桌面清潔。我們小朋友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都要養成文明,衛生進餐的好習慣。
三、兒歌進餐。
進餐前手洗凈,入座時動作輕。
自己吃不用喂,不說話、不玩耍。
不挑食、不剩飯,樣樣飯菜都吃光。
收好餐具要漱口,文明進餐我最棒。
活動延伸:
中午吃飯評文明進餐小明星。
勤儉節約文明就餐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能正確進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活動準備:
餐桌、餐具、自制的"魚、肉、蛋、菜"等食物。
情景表演:
我會正確進餐。
幼兒活動操作材料"健康·正確進餐"。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看情景表演"我會正確進餐"。
1、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段情景表演,請小朋友認真看看看表演里發生了什么事。
2、教師表演。
3、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剛才的表演里發生了什么事?(幼兒回答)
4、師:表演里講的老師坐在餐桌前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專心吃飯。飯、菜、魚、肉、蛋樣樣都吃,不挑食。飯后還自己清理桌面,有序收放餐具。
(二)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這樣進餐好?你是怎么進餐的?
1、師:老師這樣進餐好嗎?為什么?(幼兒回答)
2、師:對了,因為這樣進餐不挑食、自己吃飯、還自己清理桌面收拾餐具,是很好的。那你是怎么進餐的.?(幼兒回答)
3、師小結:像老師一樣專心吃飯,不挑食,而且吃完飯后會自己清理桌面、有序收放餐具的小朋友,每個人都會很喜歡他,這是一個好習慣,所以以后我們也要像這個小朋友一樣正確進餐。
(1)引導幼兒完成操作冊材料"正確進餐"
1、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圖片內容。
師: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操作冊,現在請你們拿出操作冊,看看圖片上有什么?他們在做什么?
2、請幼兒判斷對錯并涂色。
師:你們想一想他們這樣做對不對,在對的下面涂上顏色。
3、結合操作冊,鼓勵幼兒學習正確的進餐方法。
(1)師:我們看一看這幅圖,這樣做對我們身體健康嗎?(幼兒回答)
(2)師:對了,我們應該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專心吃飯。飯、菜、魚、肉、蛋樣樣都吃,不挑食。飯后還自己清理桌面,有序收放餐具。
(四)品德教育:引導幼兒養成正確進餐的方法。
師:我們要養成良好地飲食、進餐行為習慣,攝取豐富的營養這樣我們才能健康成長,變的越來越聰明。
(五)活動結束。
勤儉節約文明就餐教案 篇6
一、教育目標:
1、通過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懂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小學生應具有的美德。
2、明確勤儉節約,關鍵是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愛惜糧食、愛惜物品、自覺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樹立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意識。
4、通過帶領學生許下節儉承諾,教育學生把節儉落實到平時的生活中。
二、教育重難點:
重點:以真實故事感染教育學生學會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難點:把勤儉節約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的行動上。
三、參與人員:
五2班全體學生
四、主持人:
隋王
五、活動準備:
1.指導學生查找有關名人以及國外的節儉典型事例。
2.準備向全校師生發出的倡議書。
3.讓學生提前準備思考身邊的浪費現象及可行的改進措施。
4.準備變廢為寶的材料。
六、活動過程:
1、老師帶領認識時代背景(光盤行動),引出班會主題。
2、女: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男: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女: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男: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勤儉節約,是一種創造;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女:今天,我們的主題班會就來談談怎樣做到勤儉節約
男:下面請大家認真地聽幾個小故事,聽完后談談你的感受。(毛主席周總理伊麗莎白女王豐田公司)
女:哪位同學愿意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談感受)
是啊,這些偉人、名人、名企業勤儉節約的故事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現在的生活條件,與毛主席、周總理生活的那個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生活條件再變,物質再豐富,也不能丟掉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本色。
3、男:同學們,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我們不愁吃,不愁穿,生活無憂無慮。但是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同學卻不珍惜這樣的幸福生活,肆意地浪費。現在,就請大家靜靜地想一想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有哪些浪費現象?(學生說后課件展示圖片校園六大浪費行為)
4、女:面對日常生活的這些浪費現象,我們也許早已習以為常。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時,我們是否想到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當教室里的電燈、風扇在“孤獨”工作時,我們是否想到西部地區還有很多孩子仍然在點著蠟燭的教室里上課?當肆意放開水龍頭任意讓水白白流走時,我們是否會想到還有無數人因缺水而生命垂危,面對日常生活的這些浪費現象,作為現代的小學生我們應當怎么做呢?請大家再討論針對以上浪費現象我們應該怎么做?
5、男:看來同學們想的點子還真不少。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下大家剛剛所說的解決措施吧!(大屏幕出示)
同學們,作為當代小學生的我們更應該以身作則,厲行節約,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現在我號召,遵守以下“節約公約”,請大家齊聲朗讀(幻燈片)
一.節約用水,適量使用;
二.節約用電,隨手關燈;
三.節約糧食,科學飲食;
四.適度消費,精打細算;
五.珍惜紙張,合理利用;
六.愛惜圖書,循環使用;
七.資源再生,隨手環保;
八.減少垃圾,廢物利用;
九.互相監督,形成風氣.
6、班主任小結
7、譚主任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