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文明就餐班會教案(精選2篇)
勤儉節約文明就餐班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觀看、發現、分析本班學生在學校就餐中的不文明的行為,學會文明用餐。
2、知道在家、在飯店等其他場合,應怎樣文明用餐。
二、活動過程:
1、隊會儀式——中隊長宣布四(1)中隊“做文明就餐的好孩子”主題隊會現在開始。
2、主持人: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我是主持人。
合:《做文明就餐的好孩子》主題中隊會現在開始。
主持甲:時光如梭,我們已是三年級的學生了。
主持乙:做一個文明的好少年,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主持甲:文明人要有良好的行為,
主持乙:文明人要有良好的習慣,
主持乙:自從我們學校創辦了食堂以來,解決了同學們中午吃飯難的問題,消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主持甲:“文明就餐、衛生就餐、營養就餐”是每一位隊員都應該做到的。相信這次隊會通過活動更好地讓大家理解這三句話!
主持乙:文明就餐,要求大家就餐時不講話,不嬉鬧,保持安靜。但是,有些隊員們在中午就餐時出現了許多不文明的現象。大家回憶一下,你們看到過哪些就餐不文明的現象?
主持甲:有些同學看到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后編成了小品,下面請欣賞小品《食堂小鬧劇》!透珊敌〗M表演。
主持乙:看著剛才隊員們表演的小品,大家都覺得很可笑。那么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應該杜絕這些行為,做到文明用餐。
主持甲:下面請大家來說說你知道的食堂文明標語。有請蔓婆娑小組表演
隊員一:珍惜糧食就是珍愛生命。
隊員二:文明禮貌,秩序井然。
隊員三:我想背一首詩《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隊員四: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隊員五:盤內一分鐘,廚內更多功。
隊員六: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
主持乙:以上食堂文明標語,大家聽后一定有許多感受。齊讀食堂文明標語。
主持甲:大家知道就餐時的正確姿勢是怎樣的嗎?請花滿枝小組說。(就餐姿勢須正確:進餐時要端正坐姿,做到不壓胃,使食物由食道較快進入胃內。)
支持乙: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么除了在學校中有不文明的行為之外,平時在家、在飯店用餐的時候,你還發現哪些不文明的用餐行為呢?請葉舒展小組說說
1、有的孩子在和老人一起用餐時,老人還沒入座,他就坐在桌旁吃起來。
2、牙縫里塞了食物當眾剔牙齒。
3、夾菜時,隨意用筷子在盤子里翻來翻去。
4、吃飯時,發出很大的聲音。
5、吃飯中途離桌時,將筷子亂扔。
6、不要一邊不停地說話一邊吃飯。
7、用餐時爭搶一道喜歡吃的菜。
主持甲既然大家知道這些是不文明的行為,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請耐嚴寒小組說說
1、做到請長輩先落座。
2、做到先把飯碗端給長輩。
3、做到把好吃的、合長輩口味的菜擺在長輩的面前。
4、做到就餐姿勢端正,手臂不要橫托在餐桌上。
5、做到如果有客人共同就餐,請客人上做。
6、做到不隨意拿著筷子指點、敲打碗碟。
主持甲: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班有兩位同學根據文明就餐的要求還編了快板呢,我們快讓他表演吧!
主持乙::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真棒!讓我們齊讀兒歌,
用餐前,安靜等,拿餐具,不出聲;
用餐時,做端正,口含飯,不交談;
細細嚼,慢慢咽,消化好,身體;
不挑食,不亂扔,這樣做,真文明。
主持甲:同學們,一日三餐,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吃飯,吃飯是大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營造一個文明、有序、溫馨的就餐環境,不僅關系著每一人的生活,而且直接體現了我們學校師生的整體形象。為此,我們擬訂了一份倡議書。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文明就餐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生活在美麗的校園里,餐廳是我們每天都要光顧的地方。當你在就餐高峰不耐心排隊而“力爭第一”;當你在餐廳里大聲喧嘩;當你將吐沫吐在別人的餐盆里,你是否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影響了大家;你可曾想到,其實文明的創造者本就應是我們自己?作為學校小主人的我們,更應該從細節做起,營造一個更加溫馨潔凈的就餐環境,為此,我們倡議大家文明就餐,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一、保持良好的秩序,自覺排隊就餐。
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就餐時不踩在凳子上,不亂扔雜物。
三、自覺回收餐具,吃完飯后把餐具帶到餐具回收處。
四、不在餐廳內大聲喧嘩,保持一個安靜的就餐環境。
做為生活在禮儀之邦的孩子,我們理應閃耀當代文明的光輝,盡顯我們的“紳士”氣度和“淑女”風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為校園文明增光添彩。
主持甲:同意的請鼓掌通過,并上臺簽名。
主持乙:這份倡議書我們還要分發到每個班級,因為文明就餐只有班班做到,我們的校園才能更和諧。同學們,你們說是嗎?
支持乙:我們不僅口頭上要同意,還要拿出實際行動來呀,爭做文明用餐小隊。
主持人甲:同學們,我們是一棵棵綠色的幼苗,扎根在“仙小”芬芳的懷抱,我們是一朵朵美麗的花兒,生長在“仙小”幸福的懷抱,“仙小”,是我們可愛的家,讓我們爭做文明就餐的好孩子,使我們的家更美。
主持合:四(1)中隊《做文明就餐的好孩子》主題隊會到此結束,下面請輔導員講話。
中隊輔導員講話。
隊員們,你們今天的中隊活動搞得很成功。文明就餐,就應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三、隊會結束儀式:
四、中隊長宣布:四(1)中隊“做文明就餐的好孩子”主題隊會到此結束。
五、教后記:
在這次隊會活動中,全班師生精心組織,熱情參與。用飽蘸情感的語言把心中對糧食的情與愛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來,通過這次班會,學生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受到了文明用餐,節儉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勤儉節約文明就餐班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許多規則要遵守,知道規則的重要性。
2。能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共同制定游戲規則。
3。體驗遵守規則給活動帶來快樂情緒。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5。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請幼兒自己拿椅子。
2。交流:取椅子的時候老師很擔心,為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觀察乘電梯視頻。
交流:有什么辦法解決這種擁擠。
2。幼兒體驗乘坐電梯。(選7名幼兒站在墊子上坐電梯,再請其他的幼兒扮演等電梯的人)交流:想想自己是怎么做電梯?心里感覺怎么樣?
3。請幼兒觀看玩滑滑梯視頻。
。1)談談自己的看法。
(2)我們應該怎么玩。
4。請幼兒觀看取彩筆視頻。
交流:應該怎么做?你們在生活中會排隊嗎?你在哪些時間會排隊。
5。游戲:鉆山洞的游戲。
。1)介紹游戲玩法:三個山洞都要玩到,當老師響鈴鼓的時候沒有玩完的也要回座位。
(2)幼兒玩鉆山洞的游戲。
提問:玩山洞時出現的問題,怎么解決?需建立什么規則。(看圖樣)
。3)請小朋友根據自己建立的規則再玩一次。
小結:原來鉆山洞的游戲需要制定規則。
。4)談話: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遵守規則?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規則在我們生活中很重要,在生活中還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他不僅會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有時也會帶來快樂,讓我們一起來爭做規則小標兵。讓我們教室把我們知道的規則畫出來。
活動反思
常規教育是幼兒從家庭進入集體生活的第一“必修課”,也是教師做好課堂管理的“基本功”。常規就是幼兒必須遵守的日常生活規則。它是幼兒園為了使幼兒使生活內容豐富而有規律,調動幼兒在一日神話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兒常規是指對幼兒行為的標準化、具體化要求,可以理解為教師對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有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為規范,讓幼兒經常固定的執行,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幼兒園日常生活組織要從實際出發,建立必要的常規,堅持一貫性、一致性和靈活性的原則,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本學期我任教小班,小班的孩子沒有中、大班孩子那么有很強的自我意識,特別是新入園的孩子,對于幼兒園里的一切,都非常的好奇,渴望去接近,去嘗試。但是,同樣矛盾的是,與家里不一樣,家里是一個人,活動是自由的,有著自由的空間與時間。在幼兒園里,孩子們和很多的同齡孩子一樣需要有一個協調一致的時間標準,同時在這個時間段里去做這件事,按同樣的標準去完成。因此,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常不能忍受排隊,等待或者這樣做那樣做的規定,還有個別孩子還會鬧情緒。這些都需要老師耐心地去指導與安慰。對于小班孩子而言,養成良好的常規是最為重要的。在實踐中我也在不斷地反思,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規。
剛開始,我就進入誤區,我總是想到讓幼兒遵守紀律,認為教師要幼兒怎么做,幼兒就該怎么做。在幼兒自由活動時也只是一味地讓幼兒“自由”活動,而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就這樣“放縱”這幼兒。當幼兒出現違反常規要求的行為時我也沒有及時提醒糾正,對常規的堅持不夠。一段時間后我發現我班的常規沒有一點改善,上課時還是很吃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及實踐,我對我的常規教學進行一系列的改善。
首先,和幼兒建立深厚的感情,穩定幼兒情緒,適應幼兒園生活。
大班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大、小便不會脫褲子、提褲子,我們教師就幫助他們一個個脫、一個個提。吃飯時有的幼兒不會用匙子,就一口一口地喂等等。通過老師的關心和體貼,使幼兒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滿足。首先喜歡上幼兒園,教師就可以科學地管理幼兒,對幼兒進行教育,培養良好的常規。
其次,巧用兒歌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習慣。
大班幼兒年齡小,喜歡接受老師親切、易懂的語言。因此我經常使用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幫助幼兒掌握生活常規的要領。如:天氣漸漸冷了,孩子們都穿著大衣,如何教幼兒疊大衣呢?首先把大衣平整放好邊唱兒歌邊疊:“大門關關好,小手抱一抱,再來彎彎腰,衣服疊好了!敝形缢X時幼兒就可以自己疊衣服了,雖然疊得不是很好,但通過練習,效果還是不錯的。
第三,在游戲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習慣。
游戲是幼兒一日活動的主要方式。因此,我充分利用游戲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教育,讓幼兒在玩中學。如:中午幼兒睡覺時,老有幾個幼兒睡不著,我們玩“我是一個木頭人”的游戲,唱著兒歌“我是一個木頭人,一不動、二不笑,三不睜開大眼睛!边@樣幼兒就安靜下來,一會就睡著了。
第四,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方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習慣。
由于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弱,在遵守常規方面還需教師不斷的提醒。對于小班這個年齡段的幼兒來說,引導幼兒遵守常規的最有效的辦法要算鼓勵與稱贊了。我班幼兒在吃飯時,弄得桌上、地上全是飯粒,這一直是不好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在幼兒吃飯時經常表揚那些吃飯較干凈、講究衛生的幼兒!癤吃飯吃得真干凈,桌上、地上一個飯粒也沒有,她吃得多香啊!今天我們來請吃飯干凈的小朋友當老師的小幫手!边@時,幼兒們都一口口慢慢地吃著,生怕飯粒掉在桌上、地上。吃完飯的幼兒還主動跑過來跟我講:“老師!我吃得可干凈了,沒有把飯掉到桌上!
第五,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習慣。
培養幼兒常規要重視家園配合,特別是小班,初入園時,家長擔心幼兒的生活起居。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利用家長早、晚接送孩子的機會,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做好家園配合是培養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手段。家長往往能夠看到孩子的優點,卻容易忽視孩子的缺點,教師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
當然,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年齡小,對一些常規正確與否沒有準確概念對于幼兒不良的習慣教師不能簡單的指責、阻止。而應正確的講解示范使與幼兒形成正向概念,有一個可效仿的榜樣。對幼兒的行為常抓不懈,當幼兒出現違反規范要求的行為時,教師要及時提醒糾正。
總之,常規就是幼兒必須遵守的日常生活規矩。它是幼兒園為了使幼兒的生活內容豐富而有規律,調動幼兒在一日生活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同時,幼兒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常規有利于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使幼兒終身受益。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幼兒常規的培養。
幼兒一日常規的培養并不是通過幾星期、幾個月就能達到最終目標的,因為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對他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我們必須堅持日日規范、周周規范、月月規范,絕不能時而嚴時而松,這樣不但不利于常規的培養,反而讓孩子更難去規范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在幼兒一日常規的培養上取得實效。
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教師只要時刻關注幼兒,用我們的愛心、細心和耐心認真對待每一位幼兒,時刻把常規放在首位,那么幼兒的日常生活規范就會逐步養成,并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