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健康優質教案《我運動我快樂》(精選3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優質教案《我運動我快樂》 篇1
一、設計理念:
1、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在體育課中體驗運動參與的樂趣,增進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務。所以在上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現狀和心理需要,讓學生在富有情景的環境中學習體育,參加鍛煉。
2、體育健康課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和情感的體驗,所以應給學生自我設計、自我展示、自我體驗的機會,以完成動作參與,身體健康,社會適應等各領域的教育目標。
3、以學生為本,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和諧發展是本課的教學理念,適當滲透自我保護的常識,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二、教材分析
1、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環境對發展能力,培養興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課依照課程標準要求,努力改革體育教學方法,采用情境教學模式,用模仿形式通過游戲活動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本課的“導入”把聽音樂、游戲和模仿練習緊密結合在一起,充分調動學生聽、本體感覺一起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使學生一入課堂就感到生動有趣,形式新穎,興趣的指向紿終集中在各項活動之中。能自覺、自主、能動地學習。
2、設計新穎的組織形式。
本課力圖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如在家中玩耍一樣,開創一個親切和諧、靈活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真正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課中除了采用指令性集體練習外,也采用了非指令性的結伴練習形式以及師生共同參與的角色,同時也強調了學生個體自由發揮的練習形式,為學生提供了發展能力的廣闊時空。
1、跳躍:模仿動物跳躍、單雙腳跳
2、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課的目標
1、通過情境教學,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情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2、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簡單的跳躍動作與游戲的方法和規則,發展跳躍、奔跑的能力,提高靈敏、反應、協調和力量素質。
3、培養學生機智果斷、遵守規則、友好合作、愛憎分明的優良品質。、
1、學生同教師拍手進入操場
2、游戲:《1、2、3、4、5、上山看老虎》
3、拍拍小皮球
1、學生聽音樂跟師拍手跑成一個大圓圈。
2、學生根據自已的想象,用身體、動作、語言表現出自己特有的造型動作。
3、教師扮演籃球運動員,學生模仿小皮球,師生按自編兒童歌的內容,節奏邊說邊練。
4、預期目標:師生共同參與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1、有組織,有紀律。
2、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課序時間分配課的內容指導與練習法組織隊形教育滲透二激發動物模仿操(音樂伴奏)
1、仿小羊
2、仿小貓
3、仿馬
4、仿兔
5、仿青蛙
1、教與學的方法:
(1)隨著音樂節奏,全班組成“四方形”
(2)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同練模仿操。
2、預期目標:使學生情緒活躍,形象生動,進入學習角色。
1、齊心協力、團結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2、機智勇敢,反應敏捷,積極思維敢于創新。
三、學習
1、模仿動物跳
2、創想跳躍練習
3、猜拳跨步跳
4、連續雙腳跳比賽
5、跳單、雙圈1
教與學的方法:
(1)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想像、模仿動物跳的動作。
(2)學生分組,在教師引導下各自創想跳躍動作。
(3)學生自由結伴,進行游戲。
(4)采用游戲競賽法,集體進行練習。
2、預期目標:充分發揮學生創造性和表現力,跳法多樣,形式各異。
同上散點
1、團結友愛,同心協力。
2、培養學生大膽創新。課序時間分配課的內容指導與練習法組織隊形教育滲透四發展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1、教與學的方法:
(1)教師簡述游戲的方法與規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后,師生共同游戲。
2、預期目標;遵守規則,注意傾聽,互相配合,反應靈敏。
1、在練習比賽中將方便讓給別人。
2、培養師生感情。五調正放松
1、放松活動《拍手歌》
2、小結、講評
3、下課1、教與學的方法:
(1)聽音樂,師生共舞。
(2)師生評議,共同小結。
(3)呼“再見”后下課。
2、預期目標:輕松愉快,身心滿足,暢所欲言,共作主人。
散點
1、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2、培養學生講禮貌的好習慣。
課后點評:
1、該課隊伍的調動、場地變化巧妙,安排合理。
2、能利用兒童生理、心理特點,采用生動形象的兒歌等形式來誘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反思:
(1)本課能緊緊圍繞"學習目標"運用游戲的形式,用音樂貫穿全課,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創,充分感受自主與合作的樂趣。
(2)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和創新意識。在學習方法上,運用了自主學習方式,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把教材和游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提高,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互相學習、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3)教師應注意在課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其自主活動。
(4)課中教師對學生活動能力的調控將更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展示。
幼兒園中班健康優質教案《我運動我快樂》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運動能使身體健康發育;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為大腦提供高質量的營養,使頭腦更靈活,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孩子天生好動,而現在的孩子卻往往缺乏運動,為調動孩子們的運動興趣,讓孩子們知道運動的作用,因此生成了本節課《我愛做運動》。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做運動的興趣。
2、 學會幾種運動方式。
3、 了解運動時的安全事項,提高自我保護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幾種運動方式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 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播放輕快的音樂,與幼兒一起做舒展筋骨的動作,請幼兒說說感受。
二、 觀看課件,學習幾種運動方式。
提問:
1、小朋友在做什么運動?(賽跑、跳障礙、爬攀登、走平衡木)
2、你做過這些運動嗎?
3、你最喜歡做什么運動?
4、這項運動是怎么玩的?
5、做運動有什么好處?
教師小結:運動有許多種,經常運動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少生病,少打針。
三、請幼兒模仿一項運動的動作,讓其他幼兒猜是什么運動。
四、放音樂,教師隨音樂帶領幼兒一起做不同的運動,邊做邊糾正個別幼兒動作。
五、討論:做運動時要注意哪些安全?
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健康優質教案《我運動我快樂》 篇3
教學內容:
本課要求小朋友認真地去觀察和描繪運動中展示的人物動態美,重點分析人在運動時的肢體狀態,畫出動感。讓孩子有意識地像攝影師一樣去捕捉生活中瞬間運動狀態的美,讓作品生動有趣。
學生情況:
低年齡的學生最喜歡描繪人物,而且動作夸張,人物生動有趣,線條率真有趣。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往往沒有年齡小的時候畫得生動,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畫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畫面考慮的內容一多,有時候就無從下手,缺少了小時候感性的直截了當和大膽表現的勇氣。
教學方式、手段:
本課主要通過圖片欣賞和小朋友對不同動作的模仿練習,了解人物的動作以及動作帶給我們的美感。以游戲的'形式了解人物的關節和運動規律。通過一些優秀的繪畫作品欣賞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教師準備:站立人物的手繪圖稿、皮影人物、視頻投影儀、PPT。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和材料,一個站立的人的畫稿。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人體基本運動結構,運用“分解組合法”完成人體動作模型并轉動四肢進行不同動作的模擬練習。
過程與方法目標:欣賞優秀作品,仔細觀察描繪,運用寫生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人體動作美,感受運動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人運動的基本特點,了解運動的一般規律,感受人的動態美。
教學難點:夸張表現人物的動感,表現人運動的動態美。
教學設計
一、導入階段
老師出示一幅正面人物站立像,然后把它分解為頭部、四肢、軀干幾部分,接著分別在四肢的膝關節和肘關節處各一分為二,軀干也大約在腰部位置一分為二。
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視頻投影儀上移動四肢拼擺出人的不同動態。(激發興趣)
學生游戲:
1. 可以請學生來移動紙偶人的四肢,拼出不同的動作。
2. 也可以讓一個學生擺動作,另一個學生用紙偶人移動四肢軀干位置模仿同學動作,引起孩子們對人物動態變化的學習興趣。了解人體運動的特點和基本規律,感受不同動作帶來的不同視覺效果。
播放一段皮影戲視頻,欣賞戲中人物的有趣動作。(進一步感受人物動態的造型美和關節活動的靈活性)
二、講授
1. 通過剛才的小游戲,同學們發現我們的人可以表現各種有趣的動作,主要通過哪里表現出來的?(四肢、腰部、頸部等可以轉動的關節)欣賞一個運動的人的圖片,請同學們利用紙偶人模仿圖片中人物的動作。看誰完成得又快又好!(加深印象)
2. 運動的人和站直的人你更喜歡哪一個?(回答是肯定的,動的人物畫面好看)。說說喜歡的理由。通過一組圖片欣賞運動的人的美感和視覺張力。(審美提高)
3. 欣賞學生和大師人物畫作品,尤其是引導學生欣賞同齡人作品中夸張的動作。請同學們說說,這些畫面效果如何?用的什么工具材料?你是否也比較喜歡這類表現形式?(集體討論)
4. 仔細觀察一組運動的人物照片。觀察他們的動作,四肢在什么位置?姿勢如何?軀干和頭的動作如何?選擇一幅喜歡的圖片創作描繪。
三、學生作業練習 老師巡回輔導
四、作品展示并評價
作業要求
運用寫生仔細觀察圖片的方法,主要采用線描的形式完成寫生作業,也可以用油畫棒等來完成作業。
教與學的評價
作業的評價可以從三方面進行:
第一,是否表現出了人物的動感,感受到了動態美。
第二,是否對細節有一定的觀察和表現。
第三,也可以對好的作業中勾勒的線條是否流暢,能否在疏密節奏上表現得更好一些提些要求。
反思和總結
人物寫生有一定的難度,對于能夠仔細觀察和描繪的小朋友我們應該鼓勵和表揚。通過本課的學習,先在拼拼玩玩中了解動作形成的原因。再通過圖片欣賞感受運動帶來的激情和熱情。可以嘗試不同工具材料表現出的不同畫面效果。作業也可以夸張表現局部特寫來創作。
不同教學策略設計
1. 若進行寫生教學,因為場地的不足可以在室外進行。
2. 表現運動的人,運用手工的學習方法,收集一些舊鉛絲,繞一個人物的基本模型,扭動軀干和四肢表現人物動感。還可以纏繞上廢舊毛線,塑料繩等,這種表現別有生趣。幾個不同動作的人組織在一起,一組有動感的畫面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