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網魚教案(精選4篇)
小班網魚教案 篇1
幼兒園游戲活動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根據日常生活經驗設定游戲,孩子們往往更容易接受也更感興趣。
游戲活動:
“網魚”
游戲準備:
“網”,和“魚”。
游戲說明:
1、先跟小朋友介紹游戲規則,所有的“小魚”必須在指定范圍內活動,也就是魚的生活環境——海洋,我必須講清楚的是孩子們如果變成了“小魚’,就不能離開“海洋”,因為魚離開大海,沒有了水是無法生存的,是會死去的。
2、接下來是“網”,變成“網”的小朋友,必須手拉手,不能分開,因為如果“網”破了是網不住魚的,魚會從破洞里溜走!我挑了幾個個子大一些的孩子,合作能力強一些的孩子變成網。
開始游戲:
開始網魚啦!孩子們可興奮了,變成網的孩子恨不得跑的快點,快點,再快點,能捉一條是一條,變成小魚的孩子也不甘落后,有些驚慌而逃,有些正得意別人跑不贏他呢,還在那做鬼臉,好像在說“網都趕不上我,……快來呀,快來呀!”孩子們玩的很開心,可是往往興奮過頭就忘了游戲規則,而在慌亂中,你是無法提醒他們要遵守游戲規則的,也許你說的話根本就沒人理你,他們玩的正起勁呢!誰有空理你呀!這個時候你必須終止游戲,再次強調游戲規則,只有這樣重復幾次,孩子們才能順利的進行游戲,也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小班網魚教案 篇2
一、教學背景
我們這個專業以后出來大多數是教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較為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讓他們整天在教室里學習其實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我們提倡的是“勞逸結合”,提高智商的同時也要培養孩子的情商。所以我們組選擇了一個簡單易玩的游戲,讓他們在游戲中學會細心觀察、與人合作。
二、教學目標
1、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和肢體控制能力。
2、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組織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的活動觀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鍛煉學生的快速反應和肢體控制能力,體驗游戲的快樂。
2、難點: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組織能力,并學會觀察分析。
四、教學方法:
課堂體驗、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師課前準備:
找一個開闊空曠的安全場地,帶領學生做一些準備動作。
七、學生課前準備:
配合老師,做好課前預備動作。
八、教學過程設計
(一)游戲引入(聊天導入)
1、有沒有小朋友看過捕魚噠?在現實或電視上都可以,有嗎?
2、(若有小朋友見過的話)誰來講一講捕魚是怎樣的?
(沒有小朋友見過的話)沒看過也沒關系,待會兒做完游戲你就大概知道了
3、現在老師來教你們玩一個“捕魚”的游戲,好不好?
(二)游戲體驗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1)劃一個指定的游戲區域,小朋友們待會兒游戲時不能跑出界;
(2)用猜拳的方式決定誰來當捕魚人;(可分為多組進行)
(3)捕魚人選好之后,就可以開始玩游戲了。
(4)捕魚人去抓“魚”(即其他小朋友),被抓到的人要和捕魚人手拉手組成網,繼續抓剩下的小朋友,直到最后一個小朋友被抓到為止。游戲就結束。
2、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1)小朋友追逐時不能出界,出界者視為被捕;
(2)被捕者必須和捕魚人手拉手,繼續抓捕的期間不可以松開;
(3)游戲期間不要出現惡意的打鬧行為,不可以用力推拉別人,違規者出局,不允許繼續游戲。
(三)討論交流
1、當捕魚人的小朋友來說一下你怎樣抓到小魚的,有什么方法?
2、當小魚的小朋友來說說你有什么好方法逃脫?
(四)游戲總結
同學們你們今天學到了些什么?
1、團隊合作:如果捕魚人和牽著手的小魚不通力合作的話,就會出現一人跑一邊的狀況,那么小魚就會溜走。所以只有協調合作才能抓到更多小魚。
2、觀察分析:小魚們為了不被抓到就必須時刻觀察漁網在哪里,分析要往哪里走才是安全的;捕魚人則要觀察小魚們的動向,分析如何將小魚們趕到角落里并實施抓捕。
3、收獲快樂:大家一起玩,一起歡笑,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學會了一個新游戲,課余時間也可以自行組織玩耍。
小班網魚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分辨上下等方位,有控制地進行橫豎線的涂鴉;
2、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愛吃的食物,愿意為小貓送去它愛吃的魚。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辨別上下方位,有控制地畫橫線和豎線。
教學難點:漁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并且與邊緣封閉。
活動準備:
1、小貓的生日PPT;
2、布置織區和捕魚區,捕魚區設置三個架子,架子上鋪上漁,并懸掛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魚備幼兒捕撈;
3、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魚每人若干;
4、深藍、深紫色馬克筆、淡藍、淡紫色卡紙制的空白的“漁”若干(可設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示范的漁材料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小貓的生日禮物(出示PPT)
1、聽聽、猜猜誰來了?(是小貓)引出今天小貓過生日。
2、說說小動物們會送給小貓哪些好吃的作為生日禮物呢?(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說出小猴送愛吃的.桃子,小兔送她愛吃的胡蘿卜,小狗送她愛吃的肉骨頭。)
3、想想小貓最想吃什么?引發為小貓去捕魚的愿望。
二、討論織漁、捕魚的辦法
1、討論用什么工具可以捕到許多魚?(漁)
2、出示漁:漁是什么樣子的?(一格一格的,用一根一根的線編織出來的,中間的空格子叫眼)。
3、展示PPT,說說PPT中的漁能捕到魚嗎?為什么?改進后的漁能到魚嗎?
:原來漁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才能到小魚。
4、教師示范“編”漁。(強調,從的邊緣從前往后、從上往下編,線條要直直的,漁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不然小魚就從眼里溜走了。)
5、捕魚:貼上小魚,數數小貓捕到幾條小魚?
三、一起為小貓捕魚
1、檢查漁的邊緣是否封閉。
2、檢查漁是否編織緊密,小魚會逃走嗎?
3、引導幼兒說說你捕了幾條魚,給誰吃?
四、欣賞分享
1、給小貓送禮物。
2、一起為小貓唱生日歌。
小班網魚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結合游戲學畫封閉線和橫豎交叉的直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大膽作畫,樂意交流。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自制漁網一個,印畫魚群的大紙,油畫棒。
2、布置游戲場景。
3、日常生活中幼兒觀察魚,給魚喂食,玩耍,和老師一起給魚換水。
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體驗快樂,激發興趣。
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孩子們,看!小池塘里的魚真多啊!我們用什么來捉魚呢?魚網是什么樣子的?”(大大的,有洞洞。)
2、觀察魚網的線條。
(1)通過多示范理解魚網是由橫豎線組成的。
“孩子們,看看媽媽是怎樣用魚網捉魚的,用圈圈把小魚圈起來,橫線從圈圈的這邊畫到這邊、豎線從圈圈的上面畫到下面。魚網畫好了,橫線豎線交叉畫,小小魚網本領大,魚兒魚兒逃不了。”
(2)觀察魚網,理解線條的畫法。
“魚兒為什么不能從魚網中逃出來?(提示:魚網是什么樣子的?有些什么線?)”
幼:魚網很大,孔孔很小。
網有格格。
魚網的洞洞小魚鉆不出來。
網有橫的線,豎的線。
小結:媽媽的魚網是大大的,由橫線豎線做成的,孔孔小小的。
(3)修補魚網,感受魚網的線條的緊密和連貫。
“請只小貓也來畫個魚網吧!”(請幼兒按鼠標。)“看,魚兒怎么了?為什么會逃出來?”
幼:魚網斷了,洞洞太大了。
師:我們一起來補一補吧。
小結:記住魚網是密密的,線是連起來的,小魚才逃不出來。
3、在游戲情景中作畫。
看,小池塘里也游來了許多小魚,小貓們快用密密的大大的魚網把它們捉住。本領大的孩子可以用大大的魚網多捉一些魚,也可以畫幾個魚網捉魚。
4、引導幼兒欣賞魚網,體驗成功。
“給我們講講你的.魚網是怎樣的?”
(表揚畫的密,線條連貫的,魚網形狀特別的,指出魚網線斷掉,洞太大的。)
活動反思:
1、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整個活動我以音樂游戲:小魚游、網小魚導入活動,以貓媽媽和小貓的游戲角色貫穿始終進行示范和互動,最后以小貓展示自己網到的小魚結束活動。
2、以大畫紙激發幼兒繪畫興趣。我以一組一張大畫紙的形式,讓幼兒自由選擇。這里可以隱性的顧及到幼兒的能力差異,能力強的孩子可以畫很多個網,網到很多魚,也可以畫一個大網,一下子網好多魚;能力弱的孩子網到一條魚也不錯。
3、運動多種手段評價作品。我為評價作品也做了相應的準備,首先,我讓所有作品都有展示的平臺;其次,我以貼泡泡的形式幫助孩子給自己的作品做標記,便于在評價時,老師能夠有針對性的評價作品。但也有缺點,對幼兒來說可能作用不大。再次,我以“拋磚引玉”的方式,老師自己先講“漁網”的特點,來暗示孩子講述評價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