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猴子》及教學反思(通用3篇)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猴子》及教學反思 篇1
內容分析
《指南》中指出:要“利用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促進動作的協調和靈敏。”跳躍是大班孩子較喜歡做的動作。
1、通過創設情景“小猴子打妖怪”來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通過嘗試、模仿、練習,發展幼兒的行進跳、并腿跳、跨跳、縱跳摸高等綜合運動能力,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及增強同伴合作的意識。利用幾種簡單的器具,預設多種跳法,整合音樂,通過有節奏的跳,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快樂、積極互動、團隊合作。進而讓幼兒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并在愉悅的游戲中完成整個教學目標,從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綜合素質。
3、利用呼啦圈、積木、跨欄、觸摸條等不同的器具,整合音樂,讓幼兒對自己的動作發展有自主的調節,有了讓孩子自己設計一些挑戰自己的機會。
活動目標
1、利用器具練習鞏固并腿跳、行進跳、跨跳、縱跳等動作,發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
2、嘗試看圖譜,結合音樂,有節奏的跳,體驗游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與同伴的'合作意識和勇于挑戰的精神品質。
活動準備
1、場地的布置。
2、線路示意圖、呼啦圈、觸摸條、跨欄、積木、黑板、圖片“桃子、妖怪”等
3、相關的音樂、VCD、節奏卡等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引題:小朋友們好。今天我當美猴王,你們是快樂的小猴子,讓我們一起出去玩吧!
2、隨著音樂師生進行熱身運動。
(二)復習跳的基本動作
1、今天美猴王要帶著小猴子們到花果山去摘桃子,可是去花果山的路上有許多的妖魔鬼怪,你們敢不敢去?有沒有信心把妖魔鬼怪消滅光?這些妖怪有一個特點,它們呀最怕有節奏的音樂了,如果我們小猴子能按節奏,一拍一下的跳,就能把妖怪踩死。
出示節奏卡︳ⅹⅹⅹⅹ︳幼兒嘗試跟音樂,按節奏雙腳并攏跳一遍。
2、去花果山的路上我們要經過一個黑風洞,洞里面有許多的妖怪,左右兩邊都有,
要求:提醒幼兒要按音樂的節奏一拍一下在緞帶的兩側行進跳,個別幼兒示范行進跳的動作,集體練習,老師根據幼兒情況小結。
(三)學習新的跳法
1、我們去花果山的路上有一條大河,河里的石頭上都有許多的妖怪,
出示節奏卡︳ⅹⅹⅹⅹⅹ︳看到有兩只妖怪就要跳兩下才能把妖怪踩死哦
2、出示呼啦圈(當石頭),請個別幼兒聽音樂,看圖譜示范并腿跳,重點強調并腿跳的動作要領:兩腳并攏用力往上跳,再集體練習,師小結。
3、出示節奏卡︳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和︳ⅹⅹⅹⅹⅹ︳
幼兒分組練習,4種節奏卡的跳法都要練一練,師巡視指導。
4、現在我們的小猴子們能有節奏的把妖怪消滅了嗎?最后我們還要跨過小柵欄,才能到達花果山摘果子,幼兒練習跨跳和縱跳的動作,師指導跨跳和縱跳的動作要領。
(四)玩游戲
1、小猴子們已經練就了許多的本領了,現在我們就要出發去花果山了,
要求1:我們分兩組比賽,男孩一組,女孩一組,看一看哪組的小猴子能按音樂節奏來跳,沒有按照音樂的節奏來跳的,要返回出發點重新開始。
要求2:打完妖怪最后要跨過柵欄,到了桃子樹下,縱跳摘到桃子后(每次摘一顆桃子),從旁邊返回隊伍,將桃子放在指定的籃子里才算成功。桃子比較多的就是勝利了。
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選擇節奏卡來布置線路
︳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2、幼兒布置場地,自由選擇路線開始玩游戲,師指導。
3、根據幼兒游戲情況進行小結,再次游戲
(五)結束
今天小朋友們學習了聽音樂有節奏的各種跳,相互的合作,打敗了妖怪,摘到了桃子,我們挑戰成功了,我們是最棒的,給自己鼓鼓掌。以后我們的小朋友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要有不怕困難、勇于探索、挑戰,互相合作的精神。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目標基本達到,從活動一開始的熱身運動,我就有意識的把行進跳、并腿跳、跨跳、縱跳摸高等動作穿插在里面,讓幼兒有一個初步的印象。本次《小猴子跳跳樂》活動的成功之一在于通過創設情景“小猴子打妖怪”來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去花果山摘桃子的路上要消滅許多的妖魔鬼怪,我們引導幼兒學會看圖譜,整合音樂,有節奏的跳,才能打敗妖怪,還要跨過小柵欄,最后縱跳才能摘到桃子,進而有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成功之二在于本次活動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用簡單的器械,增強幼兒跳的能力,有行進跳、并腿跳、跨跳、縱跳摸高等,同時培養了孩子克服困難、勇于挑戰的精神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完成了動作技能的練習,真正讓幼兒體驗趣味體能運動的快樂。
成功之三在于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從節奏訓練開始由幼兒自主結伴,5人一組,自由選擇節奏卡來練習,到最后的比賽環節,也是有幼兒自主的來選擇不同的器械和節奏型,布置活動的場地,這些環節老師只是充當旁觀者,只做適當的提醒和指導,一切讓幼兒自主。
成功之四在于能將活動分層次實施,從易到難。充分運用不同的節奏卡和圖譜,讓幼兒明白并遵守游戲規則的前提下,我們先出示簡單的節奏型︳ⅹⅹⅹⅹ︳,然后比較難一點的︳ⅹⅹⅹⅹⅹ︳和︳ⅹⅹⅹⅹⅹ︳,最后是最難的︳ⅹⅹⅹⅹⅹ︳和︳ⅹⅹⅹⅹⅹ︳,層層遞進。到了大班幼兒喜歡玩有競爭的游戲,最后的環節是將幼兒分成男、女兩組,以競賽的形式進行,比一比哪一組的小猴子摘到的桃子比較多為勝利方,充分體現了“團結與合作”的精神。讓幼兒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并在愉悅的游戲中完成整個教學目標。
從教學效果看,活動中的幼兒情緒愉悅,能與同伴合作完成,能遵守游戲規則。體驗了打敗妖怪的成功感。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猴子》及教學反思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小猴子》,使幼兒能在感受動物形象中演唱。
2、讓幼兒參與音樂實踐,使幼兒能主動地、輕松地表現歌曲。用其他藝術手段培養幼兒的注意力、想象力,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
3、通過學習《小猴子》使幼兒更加喜歡小猴子,更加熱愛我們的小動物。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二、教學重點:
能在感受動物形象的同時演唱歌曲《小猴子》。
三、教學難點:
小朋友對歌曲的表現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幻燈片2)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一起來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我們知道,森林里住著許許多多的小動物。咦!森林里好熱鬧!小鳥在枝頭歡樂的歌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森林里發幼了什么事?
老師講故事:猴子撈月亮(出示幻燈片3)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猴子們在井里看到了什么?(出示幻燈片4)
幼:回答。
二、教授兒歌:
導入:森林中漸漸恢復了平靜,一只小猴子百無聊賴的靠在大樹上嘴里姑姑叨叨,我們走進一聽,哦,念兒歌啊,我們也會!小猴子聽了很不服氣,我的兒歌念的最好了,你們哪能和我比!我們小朋友服不服氣?(幼兒自由回答)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猴子念的是什么兒歌呀?(出示幻燈片5)
1、老師講解念兒歌的注意點
2、老師示范念兒歌
3、小朋友們分句學念兒歌
4、小朋友們一起完整的念兒歌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學的真快!這首兒歌將小猴子的特點全都展現出來了!小猴子愛吃什么?小猴子翻跟斗是不是很厲害?
三、歌曲新授:
導入:師:小猴子聽了說,雖然念的很好,可還不是和我學的!哼!
師:聽了小猴子的話,老師為大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我們為這首兒歌配上優美的旋律,把它唱出來看你服不服氣!大家說好不好?
幼:好!
(出示幻燈片6)
1、老師講解歌曲注意點:
1)、歌曲的間奏
2)、歌曲反復記號及演唱方法
2、欣賞歌曲《小猴子》并回答問題:這首歌曲給你的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3、(出示幻燈片7)講解學唱的要求
4、老師范唱全曲
5、幼兒分句學唱歌曲并加動作演唱歌曲
6、完整演唱
師:老師覺得小朋友們學的真好!真快!小猴子這下終于服氣了!而且還很佩服小朋友們!他趕忙跑去向他們的猴子大王報告,猴子大王是哪個啊?(幼兒自由回答)猴子大王聽了很高興,他說,小朋友們居然為他的猴子后孫創編了一首這么好聽的歌曲!
四、音樂活動。
師:他為了感謝小朋友孫悟空也想給我們小朋友表演一個節目。我們一起來看看猴子大王孫悟空的表演!同時同學很注意看看孫悟空的本領(播放幻燈片8)
師:猴子大王悟空的本領是很高強的!他還為歌曲配上了很多動作,在我們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領。那我們也來為我們的《小猴子》配上自己的動作吧!
教學反思
小朋友們真的很有想象力,大家的表演也十分的精彩,老師仿佛真的看見花果山腳下一群小猴子在歡樂的玩耍!當我們今天也玩的十分盡興了,孫悟空派了一個猴子叔叔送我們出大森林,臨走的時候,猴子叔叔對小朋友說:小朋友再見!那我們小朋友也對猴子說一聲再見吧!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猴子》及教學反思 篇3
設計意圖:
本活動從快樂體育教育的角度出發,通過提供不同難度的活動器材,引導練習爬行,蹲、鉆、和平衡能力。以增強幼兒手部、背部和四肢肌的力量以及動作的靈活性和平衡能力。在設計中考慮有三個方面:
1、提供軟墊、圓形拱門、平衡木等材料。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通過練習得到提高;
2、以小猴形象貫穿整個活動,使幼兒能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得到鍛煉,做到玩中學、學中玩;3、啟發幼兒獨立或合作利用思考不同爬、鉆、走的玩法,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和與他人互助合作的交往意識。
活動內容:
《快樂的小猴子》。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玩球的興趣。
2、讓幼兒掌握鉆、爬的基本動作。
3、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參與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球、拱形門、墊子、平衡木、大籃子。音樂《向前沖》。
活動重點:讓幼兒掌握鉆、爬的基本動作。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尋找保持平衡的方法,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活動過程:
一、熱身
師:“今天,天氣真好啊!請猴寶寶跟著猴媽媽一起來做運動吧。”音樂《向前沖》
二、引導幼兒爬過“草地”教師示范,并提出要求。
師:“做完運動又累又渴,要是有個大西瓜解渴就太好啦。小朋友想去摘嗎?(幼:想。)可是西瓜種在很遠很遠的地里。要爬過“草地”、鉆過“山洞”走過“獨木橋”現在先看看猴媽媽是怎么過去摘的。(要求:小朋友一個接著一個運用手,膝爬的方法從墊子上爬過,看誰的動作既靈活又快)
三、引導幼兒鉆過“山洞”教師示范,并提出要求。
(要求:轉變身體的運動方向時,頭不碰到“山洞”,側著身子鉆看誰的動作最規范,最快為勝利者)
四、引導幼兒鉆“過橋”教師示范,并提出要求。
師:“小橋下面可多水啦,大家一定要慢慢地腳尖跟著腳跟手臂伸直慢慢走,不然掉到水里會淹死的。”
(要求:把手臂側平伸直,腳踩著平衡木往前走。組織幼兒玩,并注意幼兒的安全)
五、放松活動
師:“小朋友和猴媽媽玩了這么久,可累壞了。現在大家一起用好聽的聲音唱著小星星來放松一下吧。”
教學反思:
我本來想達到的目標是:
1、通過練習走不同難度的平衡木,找尋身體保持平衡的方法,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2、遵守游戲規則,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體育的中心重在練習新的動作,達到一定的運動量,鍛煉身體。于是采取了由易到難的方法。為了讓幼兒練習高難度的平衡木。我先讓幼兒自由練習不同難度的平衡木。在幼兒的練習中找尋保持平衡的方法。互相交流,然后再嘗試練習,挑戰。
我的活動這樣設計后,發現孩子們在運動時有了由易到難的過程,可以更好地掌握。讓幼兒討論讓怎么樣可以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平衡也符合幼兒為先,發現問題討論問題的原則。在孩子的回答中,糾正,引導,最后讓全體幼兒找到走高難度平衡木的方法和小竅門。為了讓幼兒的體育活動達到一定的趣味性,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我還設計了個小游戲——小猴子運桃子。在體育活動中,游戲的穿插很重要,既可以讓幼兒達到預期的運動量又能達到趣味性。
當我進行在活動中,發現由于環節設計的不充分也造成了幾點小失誤。
1、幼兒自由練習的時間不夠多。幼兒練習高難度的平衡木,期間的時間較少,導致有些能力弱的幼兒還沒掌握。
2、在游戲環節中,器械之間的擺放過于密集,導致幼兒的活動量不夠大,沒達到預期的效果。
通過這次的公開課,我了解了要上好一節體育課,既要達到一定的運動量,又要讓幼兒在游戲中找尋快樂。
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幼兒的自主練習,需要較多的時間進行,教師可以在旁指導,總結經驗。在下次的公開課中,我會吸取這些教訓,爭取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