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入學適應教育教案(通用5篇)
一年級入學適應教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人際交往的規矩。
2、放學家人來接時,要向班主任老師介紹家人是誰,跟班主任老師有禮貌告別,然后跟家人回家。
3、不與陌生人交談,不跟陌生人走。 教學重點:
1、讓學生了解人際交往的規范
2、讓每位學生知道遵循這些規范的原因
教學難點:
1、讓每位學生知道遵循這些規范的原因
2、如何使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遵守規范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對人際交往資料的一些收集。
教學步驟:
一、 課前的一些觀察:看看身邊的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如何人際交往。
二、 初步了解人際交往的規范。
(一)思考問題
同學們,放學之后當我們馬上要離開校園時,我們需要做些什么呢?
(二)正確做法
1、 放學后,要向老師道別,說聲“老師再見”,看見值班的門衛叔叔,也要和他說再見
2、 家長沒來接你,要馬上走到老師的身邊告訴老師。
3、 陌生人來接你,要首先告訴老師,讓老師給家長打電話進行確認。
(三) 背一背
排好隊伍離學校,文明禮貌不能少。
安全第一要牢記,家長沒來不著急。
生人來接不跟走,請求老師來幫助。
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三、情景模擬
角色扮演:一名同學扮演老師,一名同學扮演陌生人,一名同學扮演家長沒來接的孩子。如果放學了家長沒來,而是一位陌生人來接你,你會怎么做呢?請同學們來演一演。
四、 小結
一年級入學適應教育教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觀察圖畫內容,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共同學習的快樂。
2.依據畫面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師、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并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3.通過觀察、說話、演練,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
4。學生能感受到學習語文是快樂的,學生有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向學生介紹語文課的一般規程,提出上課的要求。
2、學生能模仿教師和書上的小朋友學會正確的讀寫姿勢。并懂得正確的姿勢能保護視力。
三、教學課時: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實際,啟發談話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今天早晨來上學,是自己來的,還是家長送來的?
2.進一步引導:在學校門口,你看見了什么?(可以說看見的人,也可以說看見的物,還可以說看見的事。)
(二)仔細看圖,指導觀察
1.引導學生進行對比:你覺得小學和幼兒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可以聯系實際說,也可以看圖后比較說。
2.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有什么人?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
3.教師小結:小朋友來到學校學習,老師是你們的好朋友。老師愛小朋友,小朋友也愛老師。
(三)說話演練,體會情感
談話:早晨,老師見到你們,問:小朋友早!你們應該怎樣回答呢?平時見到老師怎么說呢?放學了,怎么和老師、同學道別?指名學生說一說。
(四)創設情境,進行表演
早晨上學、下午放學或平時,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問候語,教師可以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表演,學習日常禮貌用語。
(五)學習讀兒歌。
鈴聲響,進課堂,
學習用品擺放好,
等著老師來上課。
老師講課認真聽,
提出問題多動腦。
回答問題聲音響,
大家夸我學習好。
第二課時
(一)、看圖導入(投影第4、5頁的圖),進行坐、看、舉手的訓練。
1、小朋友,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哦,你能看出他們在上什么課嗎?這兩個字有人認識嗎?你愿意讀給大家聽嗎?
2、你們瞧,圖畫上的同學多認真啊,那我們和他們比一比,看誰上課更認真,好嗎?誰做的好,老師就送他一個小獎片。
3、 行為訓練:
(1)老師講話時同學們就不能再講話,而且要做端正,眼睛看著老師。
(2)有問題要舉手發言。
(3)課堂上不能隨便走動,也不能隨便講話。
4、行為練習:做端正,眼睛看老師。
(二)、訓練讀書寫字的姿勢。
1、 小朋友們真能干,學會了坐端正,還知道了該如何舉手發言。接著老師要給你們講個故事,聽的時候,可千萬別講話,也不能走上來噢。
(出示啄木鳥頭飾)大家好,我是一只可憐的啄木鳥。從前我也和你們一樣,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讀書、寫字不注意姿勢,有時躺著看書,有時走路看書,寫字時,身子趴在桌子上,時間一長,就成了近視眼,整天戴著眼鏡,真不方便。別的啄木鳥能飛能停,天天能捉害蟲吃。我一飛眼鏡就要掉,蟲子根本捉不到。一出汗,熱氣就沾在鏡片上,什么都看不見,天天餓肚皮。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們可不要像我一樣,要從小注意讀書、寫字的姿勢啊!
2、同學們,老師今天就要教會你們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姿勢正確了,對我們學知識,長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3、(出示投影片)讀書的時候我們應該向圖上的小朋友一樣,做到
1)身體坐直,
2)頭放正,
3)肩放平,
4)再把書拿起來,眼睛離書本一尺遠。(邊說邊指點投影)
4、教師分解動作示范
教師巡視,一一糾正。
5、出示兒歌,教師領讀:
小朋友,愛讀書,
讀書姿勢要做到:
身直,頭正,肩要平,
眼離書本一尺遠。
6、 同學們,我們在學校學習,不僅要讀書,還要寫字。寫字姿勢不正確,字就寫不好了,時間長了,視力就會變差,身體也會長不好的。
看,正確的寫字姿勢就是跟圖上的小朋友一樣,做到:
1)身體坐正,書本放平,
2)手離筆尖一寸,
3)眼離書本一尺,
4)胸離桌邊一拳。(邊說邊指點)
7、教師示范分解動作
握筆時,把拇指和食指放在離筆尖一寸的位置,中指抵在下面,筆桿靠枕虎口的位置。(教師演示)另外,無名指和小拇指鉤起來,墊在中指下面。(重復兩次)
8、出示兒歌,教師領讀:
寫字姿勢要端正,
身體坐正書放平,
一寸一尺和一拳,
學好知識身體健
9、在語文書的第一頁寫上名字和班級,教師糾正握筆姿勢。
三、課后作業:
1、回家把兒歌念給家長聽, 并做給家長看。
2、教師,同學,家長觀察一星期,評出讀寫姿勢正確的好學生。
一年級入學適應教育教案 篇3
新學期開始了,從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們已經背上小書包,成為了一名小學生。孩子從幼兒園走進小學,最想認識的一定是我們親愛的老師和可愛的小伙伴。我們將成為孩子們在校的第一個大朋友,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們邁好入學的第一步,盡快地適合小學環境和學習生活呢?那么我們就要給孩子們上好入學教育課,讓他們盡早明白小學的生活方式、學習生活、活動范圍、人際交往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
一、活動目標:
(一)總目標:通過入學教育這一活動,培養一年級新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學適應期,成為一名小學生。
(二)分目標(開學第一周):
1、重點讓學生熟悉校園,初步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如:遵守作息時間、就餐紀律、集會紀律等)。
2、了解課堂常規:知道上課要遵守紀律,做到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不開小差,發言要舉手。
3、入學教育規范,各學科老師、班主任及輔導員根據實際要求滲透規范。
二、活動安排:
9月1日
第一、二節課:根據教育局開學工作部署,全校師生收看《開學第一課》。
第三節課:
1、迎接新同學,安排新生入座。
2、教師自我介紹,排列座位。
3、班主任、輔導員進行隊列及訓練(做操集會隊列)(三名任課體育教師協助)
中午就餐:班主任、任課教師與學生一起就餐,告訴學生就餐時要注意的事項:就餐時要保持安靜,不隨便和周圍的同學講話;養成節約的好習慣,不挑食、不浪費、
第四節課: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一起帶著學生熟悉班級環境及參觀校園,設計路線。
(提示學生按照上一節課安排的隊列走,做到輕聲慢步,保證安全,同學間文明禮讓)
路線:教室飲水機:告訴學生飲水機的正確使用方法,下課排隊取水,不擁擠。→認識廁所的位置,認清男、女標志,上廁所時慢走,用廁后及時沖洗,節約用水,不玩水。告訴學生這里是我們做操集會的地方,在廣場上要聽國歌原地立,向國旗敬個禮。告訴學生安全游戲很重要,愛護花草和器械,不隨意亂扔垃圾。學校大門口的環境:告訴學生父母在哪里接你們放學,如果父母沒來,你們該在哪里等候?
(強調等候紀律)→回教室前的走廊:在走廊里,要右側一列,輕聲慢步;走廊上和上下樓梯不擁擠有秩序。→明確學生課間活動的范圍→回教室:告訴學生在教室里不準隨便亂扔垃圾,要放在垃圾桶里,值日生要勤倒垃圾。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認識的時候,應滲透安全教育,讓學生知道哪里玩耍是危險的,要避免危險發生在我們身邊。
一年級入學適應教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學校的名稱和自己是一年級幾班的學生。
2.初步學會大膽地向老師、同學介紹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愛好。
3.初步學會向老師和同學講講自己想當怎樣的小學生。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有兩個名字,一個是自己的姓名,另一個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學生。學生(出示帶拼音的課題)。跟老師讀“我是小學生了”。當小學生高興嗎?當了小學生,說明你們已經長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這是光榮的。
二、認識校名、年級、班級
開學第一天,大哥哥大姐姐把小紅花戴在你們胸前,這說明,全校的老師和同學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這所學校。我們這所學校的校名誰知道?(請學生回答)
1.出示帶有拼音的校名小黑板。
2.教師接拼音正確地把校名念一遍,請學生跟老師念,請個別同學念。
3.誰知道,我們的學校在什么路上?我們學校周圍有什么工廠、商店、機關、公園?(可根據學校周圍的特點設計問題)
(教師正確地介紹學校所在地的道路名稱、學校周圍的環境,可邊介紹邊畫。)
4.教師邊畫邊講年級與班級。
(教師在本班名稱上用粉筆畫上小紅旗。)
5.說一說:
我是xx小學xx年級xx班的小學生。
誰能看著小黑板,看著圖連起來大聲、清楚地說一遍?(先請預先準備好的學生講)
三、認識同學
我們這個班有xx個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認識—下。
1.示范引路。
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請先預習過的學生作示范,教師評議)
2.同桌互相介紹。
3.介紹愛好。
小朋友都有許多愛好,有的愛唱歌,有的愛跳舞,有的愛畫畫,有的愛講故事,還有的愛下棋。誰能把自己的愛好大聲地向大家介紹一下?
(1)連起來作介紹。
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自己喜歡什么連起來講給全班小朋友聽。講的時候人要站正,聲音要響亮,說話要清楚,用普通話講。(請預先準備好的同學先講,教師評議)
(2)“開火車”介紹,比比哪列火車開得好。(對講得好的學生,教師在黑板上畫上☆)
4.說說當小學生的愿望。
先請事先有準備的小朋友講,然后各自講,再指名講。教師要熱情鼓勵,肯定、贊許學生的愿望。
5.今天我們知道了自己是XX學校一(X)班的小學生,我們這個班有那么多小朋友,又互相幫助,大家都要為實現自己的愿望而努力!老師看誰的行動快。
一年級入學適應教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總目標:
通過入學教育,培養一年級新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學適應期,成為一名小學生。分目標(開學第一周):
1、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感受到做一名小學生的自豪。
2、熟悉校園學習生活環境,初步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
3、認識新同學和老師,鼓勵學生大膽進行自我介紹。
4、通過常規學習,明確要做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怎樣做,讓學生在活動中樹立學習的信心。
5、入學教育規范,各學科老師、班主任及輔導員根據實際要求滲透規范。
教育內容:
1、安排座位。
2、認識校名、年級、班級。師生互相認識。
3、介紹參觀校園,初步了解學校制度。
4、隊列訓練。
5、常規教育。(課堂、課間、做操、排隊集會等習慣訓練等)
6、各學科老師在課堂滲透學科上課常規,并訓練。
參加教育活動人員:
活動組織:楊文華、馬琴、吳金虎、劉江文
班主任:姚春蘭、黃彩花、方四英、陳金花、楊蘭英、李炎發、陳小芳、應勤、周筱娉
協管老師:羅桂花、劉小蘭、馬琴、吳金虎、劉秋榮、張瑋、劉江文體育老師(負責管理年級集隊):楊文華
教育活動安排:
星期一(9月2日上午)
1、迎接新同學。
2、教師自我介紹,排列座位,認識校名、年級、班級,學生自我介紹,互相認識。
3、班主任、協管老師進行隊列及訓練。
星期一(9月2日下午)
1、隊列訓練。
(1)每一位學生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
(2)熟悉立正、向前看齊、向前看、稍息等口令。
(3)去功能室上課、做早操、放學排隊都要做到:靜、齊、快。
做到“三個一”:一個動作,一條直線,一聲不響。
2、參觀校園:班主任和協管老師一起帶領學生熟悉校園環境及參觀校園,設計路線。★提前準備好校園圖片,課堂欣賞了解。
★提示學生按照安排的隊列走,做到輕聲慢步,保證安全,同學間文明禮讓。路線參考:
從教室——廁所——洗手區——教師辦公室——階梯教室——操場——功能室(根據班級位置設計瀏覽路線)教育要點:
(1)洗手區:告訴學生水龍頭的'正確使用方法,下課排隊取水、洗手不擁擠。
(2)認識廁所的位置,認清男、女標志,上廁所時慢走,教師告知學生下課要記得及時上廁所。
(3)認識老師的辦公室及座位(有事找老師,報告允許方可進)
(4)操場:告訴學生這里是我們做操、集會的地方,在操場上要聽國歌原地立,向國旗行注目禮。
(5)運動場:告訴學生要愛護草坪,不能隨意踐踏。
(6)籃球場:看器械、花草等,告訴學生安全游戲很重要,愛護花草和器械,不隨意亂扔垃圾。
(7)回教室前的走廊:在走廊里,要靠右側輕聲慢步行;走廊上和上下樓梯不擁擠有秩序。
(8)明確學生課間活動的范圍。
(9)回教室:告訴學生在教室里不準隨便亂扔垃圾,要放在垃圾桶里。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認識的時候,應滲透安全教育,讓學生知道哪里玩耍是危險的,要避免危險發生在我們身邊。
3、放學:排隊靜、齊、快。班主任在隊列前,協管老師在后,一路上要及時糾正學生的行為:走路時看著前面同學,不要掉隊,不要東張西望,不要講話。
學校大門口的環境:告訴學生父母在哪里接你們放學,如果父母沒來,你們該在哪里等候?(強調等候紀律)再次強調安全(不中途離隊。不奔跑,在規定地點等待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