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拍球》教案(精選9篇)
幼兒園小班《拍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感受樂曲輕快活潑的性質。
2、結合已學過的舞步,創編各種拍球動作,合拍地表現拍球活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試著用不同方法拍球。
2、皮球一個、《拍球》音樂。
活動過程:
1、感受《拍球》樂曲中的音樂形象。
--請你們聽一段音樂,聽完說一說,這首樂曲像你們在玩什么?播放樂曲錄音,請幼兒安靜傾聽。
2、回憶、再現游戲中的`拍球動作。
--平時你們都會拍球,誰愿意到前邊拍一拍?。
--你還會怎樣拍?引導幼兒做出不同的拍球動作,如轉圈拍球,手拍球同時雙腿交替跨球、拋接球等。
3、引導幼兒嘗試用已熟悉的舞步與拍球動作結合,自由、合拍地舞蹈。
4、請幼兒聽音樂,選擇自己喜歡的動作自由地舞蹈。
幼兒園小班《拍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站在不同的墊子上拍球,能通過調整手臂力量、身體平衡完成拍球動作。
2、敢于嘗試,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體操墊6塊(打開后可供12名幼兒練習拍球),30x30厘米的泡沫墊l6塊。
2、人手一只皮球。
3、音樂磁帶:電子琴音樂、《歡樂操》《音樂的瞬間》。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走向練球場。
在電子琴音樂的伴奏下,幼兒跟著教師單手抱球繞場地跑,在已布置好的“小橋”(間隔擺的泡沫墊)上行走、繞迷宮(把體操墊打開后側立起來)。
2、聽音樂做球操。
放《歡樂操》的音樂,師幼一起隨音樂做球操:上肢、體轉、體側、腹背、全身、跳躍、整理運動共七節。
二、基本活動
1、練習定點拍球。
師:下面先練習站在點子上聽指令拍球。老師說拍幾個就拍幾個,然后用雙手快快抱緊皮球。看看誰站在點上拍的球最多,球出界了可迅速抱起。
(1)定點單手拍球。
(2)定點左右手輪流拍球。
2、引入新的活動內容。
師:現在我們要迎接新的挑戰。這里有兩種墊子,一種是體操墊,一種是泡沫墊,我們要站在這些墊子上拍球,看誰能穩穩地站住拍很多個(教師邊說邊示范)。大家來試試,感覺一下自己站在哪種墊子上拍球比較容易,哪種比較困難,一會兒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克服困難的。
3、幼兒練習(一半幼兒站在泡沫墊上練習拍球,一半幼兒站在打開的體操墊上練習拍球。教師了解站在不同墊子上拍球幼兒的感受,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拍球方法)。
4、交流、討論。
師:你剛才是站在什么墊子上拍球的?遇到什么困難了嗎?你是怎么解決的?(請拍得好的幼兒示范,大家集體討論,發現體操墊比較高、比較大,兩腳要站在墊子邊沿上;泡沫墊比較小,兩腳可分開一些,站得更穩。)
5、再次練習。
(1)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墊子,并站在上面拍球,然后交換墊子練習拍球。
(2)分組比一比誰拍球多。
6、挑戰新難度。
(1)師:現在請你們將體操墊對折后站在上面拍球;也可將泡沫墊并排放一起,兩人背靠背拍球。誰愿意先試一試?(請幾名幼兒嘗試。)
(2)幼兒自選墊子再次練習。第一次可單手拍球,第二次可左右手輪流拍球。
(3)我們練好拍球的本領,下次還可以站在“彩虹橋”、平衡臺等上面拍球,挑戰更大的難度。
三、結束活動
聽《音樂的瞬間》放松身體,重點放松手臂及雙腿,可做旋轉皮球、抱球拍手、用球按摩腿等動作。
幼兒園小班《拍球》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
拍球比多
二、教學目標:
1、能說出游戲名稱,知道游戲的方法和要求。
2、能做出原地連續拍球的基本動作。
3、能克服困難,勇于參加各種形式的拍球比賽。
三、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集合,宣布本課教學目標及要求
(二)基本部分:
教 法:
1、組織學生進行連續拍球練習,重點提示手拍球練習,重點提示手拍球時擊球的部位。
2、分組游戲時盡可能多分組,以提高游戲練習密度。
3、選擇各組拍球動作好的同學進行示范表演。
學練法:
1、分組進行連續拍球練習,體會正確的擊球點對拍球所起的控制作用。
2、分組游戲時,先比一比誰拍球的動作正確,再比誰拍的球多。
3、仔細觀察示范表演同學的拍球動作,并與自己的拍球動作進行對比,找出不足。
(三)結束部分:
1、整隊、小結、放松
2、布置回收器材
3、下課
幼兒園小班《拍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開展系列拍球活動,使幼兒喜歡拍球。提高拍球的技能,并在活動中滲透小班數學教育內容,發展幼兒一一對應、點數、比多少的能力。
活動材料與相關環境設計
球若干。記錄個人拍球次數所需要的小笑臉若干,記錄圖表。創設主題墻飾――《快來拍球吧!》,其中包含了幼兒拍球練習的照片。幼兒的個人拍球記錄,集體的拍球匯總。
活動準備
教師應該在開展拍球活動前對本班幼兒進行一次拍球能力的前測,了解幼兒的現狀,做到心中有數,為以后有針對性地制定分層指導策略做準備。
活動過程
1.活動的引入: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用游戲的形式,或者在觀察到本班有幼兒開始關注時引出拍球活動。
2.教師和幼兒一起嘗試拍皮球,以了解孩子拍球的現有水平。
(根據孩子們的表現,我們決定根據不同幼兒的實際水平和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指導策略。于是,我們先對每個幼兒進行了初測,并按照幼兒的不同水平和體能達標的標準劃分了四個層次。
層次一,不會拍球的幼兒有7人,占班級總數的24%。他們基本上沒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沒有想到要伸手拍球。還有的幼兒受到手眼協調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層次二,不連貫地拍一兩個球的幼兒有12人,占班級總數的41%。球彈起來后,幼兒在拍球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怎樣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輕,球彈不起來。
層次三,能連續拍5個以內的幼兒有6人,占班級總數的2l鬈。本層次的幼兒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受到周圍環境、同伴干擾,或是自身對技能掌握得還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層次四。能連續拍球5個以上的幼兒有4人,占班級總數的14%。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夠連續拍三四十個。
3.調整難度。分層指導
層次一:請兩個會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拍球的方法――皮球落在地上以后,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會不停地跳起來。
(在反復練習中,雖然該層次的幼兒還沒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開始具備了拍球的意識,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動作,這在他們原有基礎上是一大進步,教師要及時表揚。對于手眼協調能力較弱的孩子,教師要手把手地和他們一起拍球,告訴他們眼要看著球彈起來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兒伸。為了迅速地提高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在教室的活動區域中可同時投放練習手眼協調的玩具。)
層次二:進行拍球動作的分解。先讓孩子們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彈的時候嘗試用手接住球。經過這樣的反復練習,使幼兒感受球的上彈,掌握上彈的距離。在看到幼兒能夠比較熟練地接住上彈的球以后。教師提示幼兒不再用手接球,嘗試用手掌拍球。
幼兒園小班《拍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帽子拍球法的動作要領,明白拍球時要給球“戴好帽子才按下去”。
2.增強幼兒的拍球興趣,使幼兒更快、更有效地掌握拍球技術,以達到鍛煉幼兒身體的目標。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籃球場、人手一個五號籃球、錄音機、節奏感較強的2/4拍音樂。
活動過程
1.帽子拍球法模仿游戲引入
教師戴歪帽子,跟小朋友們打招呼,這時小朋友會被教師突然的怪異形象逗笑了,教師接著說: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把自己的手變成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
接下來教師邊示范邊介紹帽子拍球法的模仿游戲:教師五指分開,用手做成帽子形狀,戴到自己的頭上。再讓幼兒來模仿,手和頭始終保持不分開,當手用力向下按時,兩腿半蹲后再蹬直,身體先下降后上升,完成動作時要保持有彈性的,連貫的,模擬運球時的`感覺。
分析:此游戲可由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組合練習;可原地練習,也可移動練習(如圖3、4、5、6)。注意要根據幼兒的疲勞程度控制練習的時間,強調手不能離開頭,五指分開包住頭,跟著音樂節奏做動作。
2.帽子拍球法輔助教學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個動作像不像在拍球?現在請一位小朋友和我一起來試試。
接下來教師兩腳左右自然開立,雙手扶住球兩側置于幼兒胸前,幼兒右前臂上屈,手掌給球戴帽子,以肘關節為軸,前臂伸縮根據音樂有節奏地按壓球。
分析:強調手不要離開球去主動擊打球或阻擋球的上升。幼兒的手始終不要離開球,教師要控制好幼兒昀用力節奏,在幼兒用力時稍給點阻力,手持球上下移動。可由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組合練習。)(如圖7、83.帽子拍球法的完整動作技能教學。
師:小朋友們,接下來,老師要教你們一種新的拍球方法,叫帽子拍球法,這種方法就像剛才我們玩的游戲一樣,用給球戴帽子的辦法來拍球。但是小朋友的手不能用力擊打球,它會覺得很痛的,就到處跑不跟你們玩了。
教師可以做個錯誤示范動作給小朋友們看,接下來教師根據教學附錄的帽子拍球法動作要領來簡單講解。
首先,教師邊講解邊做正確示范,同時,也把幼兒常出現的典型錯誤動作做一次錯誤示范,讓小朋友們來判斷正誤。
其次,讓小朋友獨立練習拍球,真正體會“帽子”拍球法的完整動作要領,教師要在旁觀察,提醒幼兒的手型、觸球及用力時機、節奏控制等,如發現常見的典型錯誤要及時幫其糾正。
最后,教師糾正幼兒錯誤動作、幫助輔導幼兒,操作方法有如下兩種。
第一,教師右手托住球,幼兒右手做“帽子”狀按在球上,教師左手再按緊幼兒的右手向下按壓,形成活塞式上下移動,讓幼兒感覺拍球的情形,感受觸球、手腕用力等動作方法。(如圖9、10)
第二,教師同樣站在幼兒的身后用左手托住球,幼兒右手做“帽子”狀按在球上,教師右手抓住幼兒的右前臂向下按拍,同時左手移開。當球由地上反彈起來時,左手趕快托住球,回到開始的持球動作,然后重復練習。視幼兒掌握程度決定用不用左手托住球。
3.課的小結
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學了什么拍球方法啊?告訴老師要怎么拍?
接著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探討,主要是前面所講的注意事項和典型錯誤動作,幫他們鞏固學習內容。
分析:帽子式運球的劫作技術關鍵是要“戴好帽子才按下去”。是一種“傻瓜式”教學方法,教師只要套用教學步驟就能達到目的。
幼兒園小班《拍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拍球,鍛煉上肢力量,促進孩子動作的靈活性及協調性。
2、體會集體合作做游戲的樂趣。
3、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孩子在活動中的靈活性及協調性的培養。
教學難點: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和個別孩子動作協調性的'培養。
活動準備
氣排球4個、小經花10朵、紀念品12份。
活動過程
一、準備工作:
教師把孩子帶到操場中,平均分成四列排好,做準備工作。
二、游戲過程:
1、要求:
(1)每列第一名孩子在教師的發號令下用單手把球拍一個回合后交球到下一位孩子的手中,以此類推,直到最后一名孩子,哪一列先完成任務就是本次冠軍,但是要進行兩次比賽方才獲勝。
(2)未拍的孩子要為本組加油,不能打鬧、起哄。
(3)點評:對表現好的孩子進行表揚,獎勵小紅花,給冠軍組頒發紀念品。
2、活動結束。
我在這次活動中注重組織學生的紀律,關注性格比較孤僻的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多鼓勵他們,讓這些孩子感受游戲的樂趣,從而喜歡和班里的同學交朋友。同時經過這次活動的開展,我發現大部分孩子還是比較好動的,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會開動腦筋去想辦法解決:如拍球時球出線了會立即改變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沖,為本組爭取更多的時間,這就起到了開發孩子智力,挖掘他們的潛力的作用。其次,所有的孩子知道為本組加油,說明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很強,培養了孩子爭強好勝的精神。總而言之,教師應多開展游戲,培養孩子多方面能力。
小百科:一個半圓繞直徑所在直線旋轉一周所成的空間幾何體叫做球體,簡稱球,半圓的半徑即是球的半徑。球體是有且只有一個連續曲面的立體圖形,這個連續曲面叫球面。
幼兒園小班《拍球》教案 篇7
設計背景
近段時間,我班幼兒對拍打皮球非常感興趣,經常在自由自由活動的時間里去爭搶教室里的幾個皮球。但是我發現大部分幼兒們原地拍球時的動作要領并不掌握,甚至有些孩子不知道怎么拍,怎么控制皮球,因此,針對孩子們對皮球的興趣及讓幼兒學習拍皮球的動作和提高協調能力,我特設計了本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原地單手拍球的方法和動作。
2、提高反應能力,以及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3、發展手部力量和上下肢協調能力。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能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重點難點
重點:原地單手拍球的方法和動作
難點:上下上下肢協調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活動準備
1、皮球、紙棒若干。
2、錄音機,音樂錄音帶。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一對一對開火車走入場地,在輕松的音樂中做照鏡子的游戲活動身體各部位。
2、基本部分。
(1)教師示范講解原地拍球的動作要領:雙腳分開,用一只手拍球,拍球的手手指張開,手指略彎。
(2)幼兒分散練習拍球,教師巡回指導,注意糾正幼兒拍球的方法。
(3)拍球競賽:幼兒聽口令同時開始,停止時報出自己的拍球數。
(4)請拍得多的幼兒示范,大家觀看并為他們數數和鼓掌。
(5)游戲:抬西瓜。
①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游戲活動的玩法和規則。
②幼兒分成兩人一組(每組發兩根棒,一只球),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點線上。游戲開始,兩人雙手各握兩根棒的棒端,將西瓜放在兩根棒間,抬起西瓜,步伐均勻地向前進。到達終點后放下西瓜和紙棒,跑回隊伍后面。第二對幼兒看到第一對幼兒走到第二道線后,接著進行,以又快又穩的一對為勝。
3、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帶領幼兒做放松活動,一起抬西瓜(皮球)走回教室。
教學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我分為三個部分:
一、開始部分。在輕柔的音樂中,我讓孩子們把我當成鏡子,做照鏡子的游戲活動身體各部位,以達到熱身及引起幼兒興趣的作用。
二、基本部分。我先作原地拍球的示范動作,接著讓幼兒分散練習。針對幼兒自由練習中出現的錯誤當場糾正,再以競賽的形式讓孩子們進一步掌握原地拍球動作,再請拍得多的幼兒示范,幼兒再一起拍球,以達到強化訓練。最后再以運西瓜的游戲讓孩子們始終保持興趣及得到適當休息。
三、結束部分。在音樂聲中,讓幼兒慢慢地放松身體,從動回到靜的恢復狀態中,活動結束。
整個教學活動結束后,我認為主要問題在于我的引導不夠。幼兒們的積極性很高,在基本部分,一拿出皮球孩子們都興奮起來,個個躍躍欲試。我想,如果讓我重新上,這個環節應該讓幼兒大膽嘗試,先讓他們自由拍球,或許會比我先示范動作比較好。在活動中我的表揚性語言量和形式都少了些,在今后教學中應該在這方面多提高。
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都非常的積極,但是,可能是因為運西瓜的游戲我班幼兒玩過了,我在游戲要求時就只是簡略說一下,只是個別幼兒還不是很好的`掌握游戲規則,仍然需要我的強化指導,可見,在教學活動中正確的引導幼兒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注重這方面的,爭取做得更好。
幼兒園小班《拍球》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拍球的技能,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和對球類活動的興趣。
2.喜歡參加拍球活動,體驗運動的快樂,體驗集體比賽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提前布置練習任務。
2.每人一個皮球。
3.準備活動場地。
三、活動時間和地點:
12月30日早上9:00,一樓操場
四、活動規則:
1、小班段每位幼兒都參加,每個班按人數計算,以會拍率高的為勝,評出一二等獎。
2、鼓勵小朋友積極狀態下進行,膽小者可以多嘗試幾次。
3、評委由各班班主任錯位監督。
五、活動流程
1.教師介紹比賽規則
2.每班每次派選5名幼兒參加比賽,評委老師評價記錄孩子的拍球會否情況。
3.比賽結果匯總,算出各班拍球通過率。
幼兒園小班《拍球》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我園比較注重球類活動,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孩子們的拍球水平普遍較高,但單一的拍球活動有時不能很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嘗試花樣拍球,既讓幼兒保持對拍球的興趣,又鍛煉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并借此全面鍛煉幼兒的身體。
在設計活動時,我們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及活動目標的層層深入。活動開始,我們先用兩種墊子設置障礙,讓幼兒走跑交替進行熱身活動,然后跟隨節奏較強的音樂做球操。進入基本活動環節后,我們先讓幼兒進行定點拍球,重點練習控、拍球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花樣拍球、在墊子上拍球,接著在不同的`墊子上合作拍球。最后幼兒自由玩球,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做放松活動。活動中,幼兒注意力集中,拍球興趣高,能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目標達成率較高,教學效果較好。
目標:
1、嘗試站在不同的墊子上拍球,能通過調整手臂力量、身體平衡完成拍球動作。
2、敢于嘗試,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準備:
1、場地布置:體操墊6塊(打開后可供12名幼兒練習拍球),30x30厘米的泡沫墊6塊。
2、人手一只皮球。
3、音樂磁帶:電子琴音樂、《歡樂操》《音樂的瞬間》。
過程:
一、熱身活動
1、走向練球場。
在電子琴音樂的伴奏下,幼兒跟著教師單手抱球繞場地跑,在已布置好的“小橋”(間隔擺的泡沫墊)上行走、繞迷宮(把體操墊打開后側立起來)。
2、聽音樂做球操。
放《歡樂操》的音樂,師幼一起隨音樂做球操:上肢、體轉、體側、腹背、全身、跳躍、整理運動共七節。
二、基本活動
1、練習定點拍球。
師:下面先練習站在點子上聽指令拍球。老師說拍幾個就拍幾個,然后用雙手快快抱緊皮球。看看誰站在點上拍的球最多,球出界了可迅速抱起。
(1)定點單手拍球。
(2)定點左右手輪流拍球。
2、引入新的活動內容。
師:現在我們要迎接新的挑戰。這里有兩種墊子,一種是體操墊,一種是泡沫墊,我們要站在這些墊子上拍球,看誰能穩穩地站住拍很多個(教師邊說邊示范)。大家來試試,感覺一下自己站在哪種墊子上拍球比較容易,哪種比較困難,一會兒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克服困難的。
3、幼兒練習(一半幼兒站在泡沫墊上練習拍球,一半幼兒站在打開的體操墊上練習拍球。教師了解站在不同墊子上拍球幼兒的感受,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拍球方法)。
4、交流、討論。
師:你剛才是站在什么墊子上拍球的?遇到什么困難了嗎?你是怎么解決的?(請拍得好的幼兒示范,大家集體討論,發現體操墊比較高、比較大,兩腳要站在墊子邊沿上;泡沫墊比較小,兩腳可分開一些,站得更穩。)
5、再次練習。
(1)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墊子,并站在上面拍球,然后交換墊子練習拍球。
(2)分組比一比誰拍球多。
6、挑戰新難度。
(1)師:現在請你們將體操墊對折后站在上面拍球;也可將泡沫墊并排放一起,兩人背靠背拍球。誰愿意先試一試?(請幾名幼兒嘗試。)
(2)幼兒自選墊子再次練習。第一次可單手拍球,第二次可左右手輪流拍球。
(3)我們練好拍球的本領,下次還可以站在“彩虹橋”、平衡臺等上面拍球,挑戰更大的難度。
三、結束活動
聽《音樂的瞬間》放松身體,重點放松手臂及雙腿,可做旋轉皮球、抱球拍手、用球按摩腿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