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好幫手教案(精選4篇)
中班科學好幫手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上周我們組織了別說我小的活動,幼兒懂得了自己長大了,能做好多好多的事情了,為了鞏固教育成果,拓展教育活動,我們又組織了“小幫手”這一教育活動,重點讓幼兒幼兒體驗做小幫手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長大應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體驗做小幫手的快樂。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編排情境表演創設蘭蘭家場景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境表演導入活動:
師:蘭蘭幫媽媽做什么,幫爸爸做什么事?蘭蘭在家里還做了些什么?“
二、聽蘭蘭介紹自己如何做小幫手的,欣賞兒歌
師:剛才我們看見蘭蘭做爸媽小幫手后,現在我們再來聽蘭蘭介紹自己怎樣當小幫手的?
三、幼兒學習兒歌
四、仿編兒歌:
1、師:蘭蘭真能干,我們小朋友也很棒,我們也會為爸爸媽媽做好多事,我們把為爸媽做的事說給我們的好朋友聽。
2、仿編:
小朋友為爸媽做了那么多事,我們也把做的事說到兒歌里去,告訴更多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一看、二聽、三說從蘭蘭說道之間,再看中了解幼兒聽不懂得內容,再說中拓展活動。第一環節幼兒看表演前教師提出問題:“蘭蘭課序號幫爸媽做事了,做了些什么事呢?”再接下來的表演中幼兒帶著問題去看,所以在接下來的討論環節中幼兒帶著問題去看,所以在接下來的環節幼兒更有話說。幼兒在欣賞時對蘭蘭做的事已能輕身跟讀,但是基本的語句幼兒說的不流暢?傊麄環節不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更注重了幼兒之間的生生互動。
中班科學好幫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洗滌用品,知道它們的用途。
2、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幼兒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發明發明的欲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洗澡》
2、幼兒自帶各種洗滌用品(肥皂、洗衣粉、洗滌劑等)。
3、臟手絹每人一條,裝水的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引出活動
1、播放動畫片《洗澡》,幼兒觀看。
2、提問:小動物們在干什么?
它們為什么要洗澡呀?用什么把身體洗干凈的呢?
二、出示幾種常見的洗滌用品。
1、請幼兒看臟手絹
提問:怎樣把它們變干凈?
2、幼兒每人取一條手絹,先在清水中洗,看能否洗干凈。
3、出示幾種常見的洗滌用品(肥皂、香皂、洗衣粉),
請幼兒說知名稱,再分別自選洗滌用品來幫助,把手絹洗干凈。
三、了解洗滌用品的特征和用途。
1、出示肥皂,讓幼兒摸摸,請幼兒說出還有什么樣的肥皂。
教師小結:肥皂雖然有很多形狀和顏色,但它們摸上去都是硬的,是塊狀洗滌用品。
2、出示洗衣粉,讓幼兒看看、摸摸、聞聞、說說。
(提醒幼兒不要用嘴嘗)
再將洗衣粉加入清水中攪拌后讓幼兒觀察。
教師小結:洗衣粉是粉末狀的洗滌用品,它能溶解在水中。
3、讓幼兒觀察洗滌劑,然后教師也將其溶解到水中。
告訴幼兒:這是液體洗滌用品。
4、提問:肥皂、洗衣粉、洗滌劑有什么用途?(幼兒討論后回答)
四、了解洗滌用品的發展過程
1、教師告訴幼兒:最早,人們用堿洗衣服,洗頭發,但堿刺激性大,經常使用會傷害皮膚,
頭發也會變得枯黃,后來人們發明了肥皂、洗發水等洗滌用品,他們能更有效地去油漬和污斑。
2、提問:除了肥皂、洗衣粉,還有哪些洗滌用品?它們可以用來干什么?
3、教師小結:隨著科學的發展,洗滌用品越來越多,有專門清洗餐具的;有專門清潔人體的;
有專門清潔服裝的。下面,我們就開個洗滌用品展銷會。
五、師生一起安排洗滌用品展銷會。
1、幼兒先給各自帶來的洗滌用品做廣告宣傳(要求說知名稱、用途)。
2、討論如何安排,是按用品分類擺放,還是按形狀分類擺放。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洗滌用品,小朋友從小要認真學身手,
長大了發明更好的洗滌用品。
中班科學好幫手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牛奶是孩子們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大多數孩子每天都喝牛奶。牛奶有很豐富的營養,里面的鈣、維生素、蛋白質都能使我們增強抵抗力,多喝牛奶讓我們的身體長得棒棒的,讓我們小朋友更健康、更聰明。但對于“牛奶從哪里來的?”孩子們知之甚少。結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對牛奶知識的了解,設計了這個活動《牛奶從哪里來》。旨在讓幼兒了解牛奶的生產過程以及牛奶對人們的益處,萌生愛喝牛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了解牛奶的生產過程。
2、知道牛奶營養豐富。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牛奶廣告一個、牛奶生產流程圖、各式牛奶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鼓勵幼兒喜歡喝牛奶
1、一起來看廣告。
2、這是什么廣告?
3、學說廣告語。
4、喜歡喝牛奶嗎?說理由。
5、你們都喝過什么牛奶?
6、這些牛奶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二、牛奶從哪里來
1、牛奶是從哪里來的?
2、出示牛奶生產流程圖:奶牛場奶牛-------擦洗乳頭------吸奶管道------牛奶生產廠-------送到超市。
3、幼兒根據流程圖簡單回憶討論。
三、游戲:買牛奶
1、小朋友當顧客,去三家牛奶店買牛奶。
2、買牛奶的時候應該怎么說?怎么做?
3、游戲開始。
4、和老師分享。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可以讓幼兒認識牛奶名稱、顏色、味道等特征,了解牛奶的多種多樣與營養成分,增進幼兒選擇健康食物的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與態度建立健康飲食的觀念。
中班科學好幫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探索,了解各種刷子的名稱和用途。
2.通過親身體驗與相互合作,感受勞動的樂趣以及刷子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把刷子(鞋刷、洗衣刷、奶瓶刷、茶杯刷、馬桶刷、地板刷、床刷等)。
2.娃娃家場景(內有一籃筒狀積木、棕櫚葉、花瓶、小床及畫有白油畫圖案的白色柵欄等。)3.彩色顏料及人手一把墻刷。
4.《粉刷匠》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明確任務。
師:“寶寶們,你們都已經長大了,愿意幫媽媽做事情嗎?好,我們今天一起來打掃房間,好嗎?”
2.自主探索,動手嘗試。
師:“打掃的時候會有很多灰塵的。寶寶們每人戴上一頂清潔帽再去拿一把刷子,開始打掃吧。”(幼兒自己選擇刷子和地方,大膽嘗試打掃。)3.互相交流,分類總結。
師:寶寶們,快到媽媽這兒來歇會兒。先把刷子放到簍子里。(幼兒坐到小椅子上。)師:告訴媽媽,剛才你用什么刷子刷什么地方的?(交流討論,了解各種刷子的名稱與作用。)師:小結:這么多刷子,它們的樣子部不一樣:有的柄很長,有的柄很短,有的刷子沒有柄;有的刷子大,有的刷子小。樣子不一樣用處也就不一樣。
4.繼續打掃,再選交流師:寶寶們,我們繼續打掃吧。這一次你們再選一把刷子試試,用它打掃哪兒最合適?(根據不同的地方選擇合適的刷子。)師:寶寶們,和你的好朋友換一把刷子再試試。(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換刷子打掃。)5.互相合作,動手制作。
師:寶寶們,打掃好了嗎?我們一起來檢查檢查吧。屋頂上還有許多蜘蛛網呢,怎么辦?快點幫媽媽想辦法去試一試吧!(觀察房屋上的蜘蛛網,引導幼兒思考如何打掃與清理,嘗試合作用筒狀積木、棕櫚葉制作成長柄刷子,打掃蜘蛛網。)6.看清標記,分類送回。
師:“寶寶們真能干,把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刷子也累了,我們把它送回家吧!(按刷子的不同用途分類擺放。)7.拓展經驗,粉刷柵欄師:“寶寶們,你們還見過哪些刷子?”(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其他刷子。)師:“你們見過這把刷子嗎?它有什么用?”(用墻刷蘸上水粉顏料,合作粉刷柵欄。)師:“跟媽媽到外面去,把小手和刷子洗一洗。”(幼兒手提小桶離開活動室。)活動反思1.題材選擇貼近幼兒生活。
刷子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打掃衛生的好幫手,幼兒幾乎每天都能看得到,用得著,于是,我結合中班主題活動“我們身邊的科學”,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操作中探索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刷子,感受到刷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課題貼近幼兒生活,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幼兒容易接受、掌握,而且操作安全,符合新《綱要》精神,與“從幼兒身邊最熟悉的事物出發”這一瑞吉歐教育理念相吻合。
2.情境創設激發探索興趣活動始終,通過寶寶幫媽媽打掃房間、和媽媽一起粉刷柵欄等游戲情節的創設,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在游戲中勞動,在游戲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溫馨的環境、游戲的情節、親切的教具、歡快的音樂、青趣的動作以及美麗神奇的柵欄刷畫……幼兒在玩中學,樂中學,分享了他人探索的智慧,增強了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給幼兒帶來了無限的快樂體驗。
3.多次操作引發主體參與。
《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活動中幼兒由自選刷子自由打掃,到匹配刷子、與同伴交換刷子再次打掃,交流自己的發現,檢查分類結果,最后粉刷柵欄……豐富多樣的實物教具,寬松溫馨的學習環境,激發了幼兒多種感官參與,對生活中的刷子產生了興趣和探索欲望,懂得了以物代物,拓展了視野,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活動反思:
1、題材選擇貼近幼兒生活。
刷子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打掃衛生的好幫手,幼兒幾乎每天都能看得到,用得著,于是,我結合中班主題活動“我們身邊的科學”,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操作中探索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刷子,感受到刷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課題貼近幼兒生活,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幼兒容易接受、掌握,而且操作安全,符合新《綱要》精神,與“從幼兒身邊最熟悉的事物出發”這一瑞吉歐教育理念相吻合。
2、情境創設激發探索興趣活動始終,通過寶寶幫媽媽打掃房間、和媽媽一起粉刷柵欄等游戲情節的創設,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在游戲中勞動,在游戲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溫馨的環境、游戲的情節、親切的教具、歡快的音樂、青趣的動作以及美麗神奇的柵欄刷畫……幼兒在玩中學,樂中學,分享了他人探索的智慧,增強了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給幼兒帶來了無限的快樂體驗。
3、多次操作引發主體參與。
《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被顒又杏變河勺赃x刷子自由打掃,到匹配刷子、與同伴交換刷子再次打掃,交流自己的發現,檢查分類結果,最后粉刷柵欄……豐富多樣的實物教具,寬松溫馨的學習環境,激發了幼兒多種感官參與,對生活中的刷子產生了興趣和探索欲望,懂得了以物代物,拓展了視野,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