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精選12篇)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
2.通過操作練習,學習按物點數。
活動準備:
4只小白兔,2個胡蘿卜,4棵青菜,4棵青草,操作材料的放大版
活動過程:
一、復習1、2、3、4
1.用小白兔引出主題,師:今天小白兔們要來咱們班做客,讓我們來數數今天來了幾位小白兔吧!”
2.出示1只小白兔,師:說能告訴我現在上面有幾只小白兔。
3.出示2只小白兔,師:現在上面有幾只小白兔呢。
4.出示3只小白兔(同上)
5.出示4只小白兔(同上)
二、學習按物點數師:老師給小白兔準備了她愛吃的東西。
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
1.出示2個胡蘿卜
師:這是什么呀?看看現在有幾個胡蘿卜呢?教師與幼兒邊看邊數念出“一個、兩個,一共有兩個胡蘿卜”。
2.出示4棵青菜
師:老師還準備了小白兔愛吃的青菜,讓我們來數一數有幾棵青菜呢?
教師與幼兒邊看邊數念出“一棵、兩棵、三棵、四棵,一共有四棵青菜”。
三、請兩三位小朋友來數數
1.師:小兔子還喜歡吃青草,我給每一只小兔子都準備了青草,現在我請小朋友上前邊點邊數,數一下我給第一只小白兔幾棵青草
2.出示3株青草,請小朋友上前邊點邊數。并問大家對不對。不對的請別的小朋友來修改。
3.給第二只小白兔2株青草。重復上面。
4.第三只、第四只
四、出示幼兒用書的放大版,講解操作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數小白兔,數好多她愛吃的,一會兒小朋友要在自己的書上,數出每一個框框里有幾個一樣的東西,然后和一樣多的手指連起來。我們來數一下這個框框里有幾只青蛙啊?(一只、兩只、三只、四只,一共有四只小青蛙)然后把他和4連起來。
五、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六、展示與修改
1.請幾位操作錯誤的小朋友上前邊點邊數。
2.問別的小朋友對不對,請另一個小朋友上前修改。
3.表揚表現優秀的小朋友。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環形排列的物品感興趣,了解環形排列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2、嘗試運用不同方法進行數數,體驗與同伴交流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與家長共同收集環形物品:如圓盤、手鐲、傘等,引導幼兒發現環形排列物品的特點。
2、每組一份盤子、手鐲、雪花、記錄紙、筆。
3、課件、大記錄紙、即時貼紙、夾子、回形針、筆、音樂CD。
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一個鐘面”,感知平面環形排列方式。
2、分組操作,初步嘗試環形數數:
(1)幼兒數一數:盤子上的圖案、手鐲上的珠子、雪花上的花瓣。并將各自數數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記錄各組不同的結果。
(3)提出疑問:同樣的東西,為什么大家數的結果不一樣?
3、交流:“你是怎么數的?”請數對的幼兒和數錯的幼兒上來數一數雪花上的花瓣,展示各自的方法。
4、播放課件,請幼兒思考:怎么數,才能數對呢?
讓幼兒直觀的感知“小花有幾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樣從直線變為圓形,應該從哪里開始數、到哪一個結束?”
5、交流:“怎樣記住開始數的地方?(做標志)用什么來幫忙做標志?”
6、幼兒第二次操作:添加材料,嘗試用做標志的方法數數。
(1)請幼兒介紹:你用什么做標志?你是怎么數的?(播放課件,直觀感受做標志的數數的方法)
(2)老師小結,感受環形計數的要領:只要每個圖案都數到,每個圖案只數一次,不重復數不漏數,不管從哪一個開始數,數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3)交流、比較:“怎樣數,能又對又快數出盤子上的圖案?”引導幼兒發現即準確又便捷的計數方法。
可以用手按住一個圖案或發現圖案排列的規律(如先看出盤子里小花數量,再去數大花)就能快速數出環形排列物品的數量。
7、播放課件,欣賞生活中常見的環形排列圖案的物品。
8、音樂游戲:快樂舞伴
幼兒跟著音樂表演動作,當音樂停止,幼兒自由組合,圍成幾個大的或小的圓圈。請幼兒數一數,說一說每個圓圈有幾個人?從哪里開始數?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空集”,嘗試用各種方法感知,判斷“有”和“沒有”,愿意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述。
2、初步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動畫片—我要去超市
2、兩個袋子(一個里面有東西,一個里面沒有東西。)
3、各種食品包裝盒(有的里面有東西,有的是空盒。)
活動過程
一、感知“有”和“沒有”
1、出示兩個袋子
。ㄒ粋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個里面是空空的.。)
2、讓幼兒感知“有”和“沒有”
教師: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你怎么知道的?
二、判斷“有”和“沒有”
1、觀看動畫片:我要去超市
觀看后提問:你們看到超市里有什么?
2、幼兒操作
。1)熊媽媽想開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樣東西也沒有,怎么辦呢?
。2)介紹操作要求:
在貨架上的東西有吃的,有用的,還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東西,有的里面是空的。
每人幫熊媽媽進一樣東西,空的東西熊媽媽不要的。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幼兒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斷“有”和“沒有”。
3、交流小結
你選的是什么?里面有東西嗎?你怎么知道的?
4、再次操作
。1)鼓勵幼兒去試試看,用和剛才不一樣的辦法再幫熊媽媽選許多貨。
。2)指導
能力弱的幼兒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強的幼兒各種方法判斷。
教師詢問個別幼兒:里面有東西嗎?你是用什么辦法知道的?
。3)相互介紹。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正方形的名稱、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引導幼兒找出生活中的正方形的物品。
二、活動準備
1、正方形泡棉
2、正方形相關物品圖片
3、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1、教室情景導入:小熊請朋友來家里做客,并為朋友們準備了兩種形狀的餅干。
小朋友請看一看,你認識這些形狀嗎?
2、交流探索:引導幼兒正確的辨認正方形,并大聲說出正方形的名稱。
。1)教師操作圖片,讓幼兒形成初步認知,認識正方形。
。2)小朋友,我們生活常見到的模仿和小凳子還有坐墊是什么形狀的?
3、引導幼兒認識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1)教師出示正方形圖片,引導幼兒認識正方形的邊角特征。
。2)教師拿出正方形泡棉教學用具,引導幼兒說出正方形的特征。
(3)小朋友請仔細觀察,說一說正方形是什么樣子的?
四、實踐操作
1、知道幼兒操作、練習習題。
2、教師結合游戲環節操作習題,鞏固幼兒對正方形的認識。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圓形和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區分它們。
2、能正確尋找周圍生活中類似的圓形物和方形物。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相同的形狀1-18,1-19
2、各種圓形和方形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自制的圓形蛋糕和方形蛋糕。
1、小狗要過生日,朋友們送來了兩個蛋糕。
2、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形狀的蛋糕嗎?(圓蛋糕、方蛋糕)它們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玩具汽車
1、引導幼兒觀察,汽車上哪兒是圓的,哪兒是方的?
2、討論:汽車的車輪為什么是圓的?
三、尋找活動室中像車輪一樣可以滾動的東西。
(茶葉罐、飲料瓶等)
四、請幼兒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哪些東西是方的。
五、趣味練習:尋找相同的形狀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數字“1”、“2”、“3”。
2、能找到和自己胸飾上相同的數字。
活動準備:
1、托兒人手一份汽車胸飾,分別標上“1”、“2”、“3”的數字,大的“1”、“2”、“3”胸卡一套。
2、三張標有“1”、“2”、“3”數字的椅子。
3、開汽車的音樂、錄音機。
4、小動物玩具一個,小貼紙若干。
活動過程:
1、情境一:托兒扮演小汽車自由的玩游戲“紅綠燈”。教師提醒個別托兒紅燈停、綠燈行。
2、情境二:玩“找媽媽”的游戲。汽車媽媽出示數字卡片并問:幾號汽車寶寶在哪里?幾號汽車回答:在這里。同時開到汽車媽媽身邊。
3、情境三:說說我是幾號車。小動物玩具和汽車寶寶做朋友,小動物問:你是幾號車?小汽車回答:幾號車。
4、情境四:玩“找家”的游戲。聽汽車媽媽的指令“汽車寶寶回家了”,汽車寶寶開到標有相應數字的椅子處。也可分開說指令:幾號車回家了,這次幾號車回家了,最后請幾號車回家。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7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復習2以內的點數
一、活動目標:
1、復習2以內的點數,在游戲中嘗試區分紅黃綠色!
2、初步引導幼兒感知按物體的一種特征進行分類。
二、活動準備:
1、物質:紅黃綠色汽車掛卡與幼兒人數相同;紅黃綠色圈各一個;
2、標有顏色和點子的停車場六個。
三、活動重難點:
1、復習2以內的點數
2、按物體的一種特征進行分類。
四、活動過程:
(一)汽車開來了:
1、 幼兒身掛汽車掛牌,邊唱歌邊開車進入場地!
2、 說一說自己開的是什么車?
3、 說一說自己開的是什么顏色的車?
4、 按喇叭:
。1)聽老師說數字,按喇叭!
。2)看圖片,按喇叭。
(二)紅綠燈:
1、 馬路上有許多和走路的人,是什么來指揮交通的?
2、 我們現在一起來玩一個紅綠燈的游戲好嗎?
3、 教師介紹玩法:紅燈停,綠燈行,黃燈準備!
4、 師生共同游戲。
(三)、停車場:
1、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車子的顏色和點數。
2、 引導幼兒觀察停車場的顏色,及其標志上的點數!
3、 引導幼兒根據顏色和點數將車子停到相應的停車場上。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游戲的同時,感受到數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漏"的方法表現小鴨的特征。
2.細心操作,大膽表現小鴨的不同姿態。
3.體驗沙畫創作帶來的快樂。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1.小鴨PPT、投影儀、沙畫臺、音樂。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
1.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表演歌曲《數鴨子》。
(二)欣賞沙畫,觀察小鴨的特征,探索小鴨的畫法。
1.自由表達小鴨的外形特征。
2.大膽猜測,自主探索沙畫小鴨的方法。
(三)觀察發現,了解沙畫小鴨的方法:漏。
1.教師結合兒歌,用"漏"的方法沙畫小鴨。
2.幼兒書空練習"漏"的方法。
3.個別幼兒示范。
4.師幼合作,表現小鴨的'不同姿態。
(四)幼兒創作,表現不同姿態的小鴨。
1.明確操作要領及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幼兒細心操作,大膽表現小鴨的不同姿態。
3.借助照片,講評幼兒作品。
(五)教師沙畫表演,激發創作興趣。
1.老師表演沙畫《彩云之南》。
2.幼兒觀察沙畫的多種表現手法。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鼓勵幼兒在沙藝術區域繼續進行沙畫創作。
本節活動中,我利用視頻來激起幼兒對“沙畫”產生興趣,在觀看視頻時,我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作畫時幼兒的興趣也很濃,整節課師生配合得很好,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活動設定的三點活動目標都能達到,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狀態表明他們都對此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充滿了探究和嘗試的欲望,活動中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9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比大小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分辨大與小。
2.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小皮球、籮筐各一個,大小蘋果若干、樹一棵、餅干若干、大。樑、包、書、瓶子、盒子、玩具汽車、椅子、)
環境布置:大小(蝴蝶、樹、花朵、草莓、魚)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青蛙)誰來啦?今天小青蛙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你們歡迎嗎?
2.看小青蛙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呀?(出示皮球)
二.觀察初步認識、感知大與小
1、 有幾個皮球呢?(幼兒手口一致點數)帶來幾個呢?哪個大呢?哪個小呢?(學說大球、小球)
2、 誰會用手勢做一做大球的樣子?那小球的樣子可以怎么做呢?(一起學一學)
3、 游戲大與小。師:大球。幼:邊說邊做動作。(教師說的速度由慢到快)
4、 比大小
。1) 老師和幼兒比大小手,誰的大?誰的?
(2) 小朋友和爸爸、媽媽比一比手、鞋、衣服,看看誰的大/誰的?(親子同樂)
。3) 幼兒自由交流。
(4) 邀請幼兒在大家面前講一講。
師:你是和誰比的?比了什么?誰的大呢?誰的小呢/
。5) 游戲《拍手、跺腳》(親子同樂)
師:“大手拍”(家長拍三下),小手拍(幼兒拍三下)小手大手一起拍(家長幼兒一起拍)
跺腳的方法同上。
5、 找大與小
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ń痿~、蝴蝶、樹、籮筐、……)
三.游戲。
1、《吹泡泡》。(親子同樂)
幼兒和爸媽一起游戲,“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幼兒和爸媽慢慢的往后退。“吹成小泡泡”時,一起往前走。
2、摘蘋果。
師:小朋友真聰明,找到了這么多的東西,老師這里還有什么?(出示蘋果樹圖片)這是什么樹呀?樹上結滿了什么樣的蘋果?紅紅的蘋果有大有小,想不想摘幾個帶回去呀?
師:但要按要求摘,假如摘錯了就不能帶回去,摘對了才能帶回去呀 ,摘到的可以存在爸媽那里。
幼兒按要求摘。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大小、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分別哪個大、哪個小。
2、學說“大*”“小*”,并會找周圍壞境中的大小物體。
3、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布置場景,并有意識的在場景中出現一大一小的物體。
2、教師所用的毛絨玩具,大熊和小熊、大娃娃和小娃娃
3、操作物品:蘋果、李、番茄、芒果,魚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幼兒聽著音樂進活動室
師:引導幼兒與客人老師問好。
今天我們來到美麗的公園里坐一坐好嗎?(請幼兒隨意坐下)
二、感知認識、辨別大小
1、逛公園,目測大小相對的事物
師:公園里的空氣真好,小朋友你猜猜看老師今天請誰來了?(出示小熊)
師:哦原來是小熊啊,我們跟他們打個招呼吧!咦兩只狗熊一樣大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哦原來小朋友們是用眼睛看到的,這叫做目測,你們的小眼睛真亮!
師:這兩只狗熊比a大b小,那如果是一只狗熊,能比出大小嗎?(不能)
小結:原來兩個物體放在一起才能比出大小,一個是不能比出大小的!
師:那小朋友們找找看公園里還有什么是一個大一個小的?(花兒、樹、蝴蝶)
2、出示娃娃喂娃娃吃東西
師:吳老師今天還帶了兩個娃娃來公園,跟娃娃打聲招呼吧,兩個娃娃哪個大哪個。
師:恩,瞧這是什么,蘋果,請幼兒看看兩個蘋果,該怎么分!
出示實物:請兩至三名幼兒上臺操作,教師請幼兒檢驗。
三、抓魚
師:你們真能干都幫娃娃分好了點心,這公園旁邊啊有一條小河,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魚,老師帶你們一起去抓魚好嗎?每個小朋友抓兩條魚,小朋友們抓魚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師:咦,小朋友請你看一看比一比。
(請幼兒上來檢驗發現兩條魚是:一樣的)
小結:在兩條看起來一樣的魚的時候還有一種很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游到一起重和在一起看看,能重合一起的魚啊,說名它們是一樣的。
。ㄓ變簩W說)那你們用老師的方法來比比看吧,F在你能比出來了嗎?真棒!
四、結束
師:今天我們在公園玩的太久了,江老師一定很想我們了,我們現在帶著你的兩條小魚給江老師一個驚喜好嗎?
。ㄓ變号c客人老師再見,出活動室)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11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寶寶:1、2、3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認識數字1、2、3。
2、讓幼兒能用實物來表示1、2、3。
3、讓幼兒喜歡上數學課,喜歡數學課的氛圍。
二、活動準備:
1、卡通數字1——3。
2、1、2、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片。
3、袋子以及水果圖片若干!
4、數字寶寶卡片1、2、3幼兒人手一套。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用兒歌引出課題 :教師唱自創歌曲:“一象鉛筆細又長,二象小鴨水中游,三象耳朵聽聲音,我們請他們來做客!闭埑鰯底謱殞1、2、3。那么數字寶寶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樣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活動開始:
1、請出數字寶寶,用數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兒歌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
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3、用手指表示數字: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1、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三)、活動結束: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數字卡,帶領幼兒玩找數字寶寶的游戲。)自由結束。
四、活動總結:
教師針對幼兒今天的表現給予具體的評價,表揚和鼓勵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使其產生成功感和愉悅感。同時考慮到哪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增強其自信心。
五、活動延伸:
教師在活動結束后,可以在益智區里投放今天所的教具和相關活動用具,以便讓幼兒課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及時的來操作今天所學的內容,加深其對今天所學內容的理解。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 篇12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紅黃排排隊
[設計思想]:由于托班幼兒年齡小,易學易動好表現。他們在初步認識了紅、黃兩種顏色后,對顏色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針對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讓幼兒以親歷親為的方式學習,體驗游戲學習中的樂趣,同時初步學習將紅黃兩種顏色進行分類。
[活動目標]
1、認識黃色,鞏固認識紅色。
2、讓幼兒學會把紅、黃色進行分類。
3、在玩中體驗同種顏色排在一起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裝有紅、黃顏料的瓶子若干,瓶里的顏料水不能太滿便于幼兒搖動。
2、紅、黃色玩具餅干多于幼兒人數。
3、紅、黃色小毛驢與幼兒人數相等。
4、紅、黃色標志各一。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玩手指游戲――我的小手,集中幼兒注意力。
1、引導幼兒觀看場景,提問:這里有些什么顏色的東西?
教師在場景中放置好與幼兒人數等同的紅、黃顏色的小毛驢,引導幼兒觀察。
2、第一次分類:教師準備好標志并引導幼兒觀看,讓幼兒騎小毛驢按顏色排隊,體驗同種顏色排在一起的樂趣,重點認識黃色。
讓幼兒認識顏色標志,并要求幼兒把自己的小毛驢騎到顏色標志處排隊。
你的小毛驢是什么顏色的?你把它騎到什么顏色的標志后面了?
二、找找玩玩,體驗快樂:游戲“搖搖搖,變變變”變出色的集合)
1、讓幼兒把紅色顏料送到小毛驢后面排隊。(紅色的集合)
2、讓幼兒把黃色顏料送到小毛驢后面排隊。重點認識黃色。(黃紅、黃顏料。
三、送餅干給小毛驢吃,激發情感。
1、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走一走,跳一跳,請把紅色的餅干送給小毛驢吃,用同樣的方法送黃色餅干。
2、今天小朋友都很棒,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小毛驢并幫助它找到自己的顏色,給它排了隊,F在小朋友們和小毛驢都累了,我們一起休息一會兒吧! (幼兒同小毛驢一起假裝睡覺)
【活動延伸】
讓幼兒用相應顏色的顏料給小毛驢做一個漂亮的小手帕,可讓幼兒自己用手蘸顏料將教師準備好的一張正方形小紙涂滿色,或根據自己的意愿畫上相應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