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托班活動的教案(精選4篇)
幼兒園托班活動的教案 篇1
一、主題活動由來
幼兒來幼兒園一個月了,已經擺脫了分離焦慮期。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在幼兒園的表現,發現幼兒對自我意識有了萌芽的發展,已經意識到自身的主體意識的存在,能區分別人與自己,感知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為此,我們確立了主題,通過游戲等一些活動方式,促進幼兒認識自我,增強主動性,獨立性。
二、主題活動教育目標
1、知道"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標記,又屬于我的東西。我和別人不一樣,能發現自己的好處與不足。
2、認識自己的五官的名稱,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了解功用簡單的保護常識。
3、自己有一雙能干的小手,愿意自己解扣、繪畫、表演。
4、知道自己有一雙小腳丫,會自己走路不用別人抱。
5、在成人幫助下懂得講衛生,會自己用勺吃飯。
6、我不愛哭,會自己玩和小朋友老師一起玩的`高興。
三、環境創設與利用
教育資源
1、 和幼兒一起創設主題墻上的內容
2、 引導幼兒共同3、 布置墻面"可愛的小手"
4、 展示幼兒用小手制作的作品
5、 活動區創設:
建筑區:引導幼兒用小手搭建,練習搭高、為龍、平鋪。
美工區:引導幼兒用半成品進行粘貼,填涂,撕折。
益智區:通過一些教具培養幼兒動手操作
娃娃家:通過一些道具培養幼兒自己做飯,合作有家的感覺
周邊資源
1、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玩具
2、親子活動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泥造型
家長資源
1、 通過直通車,
2、 讓家長幫幼兒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3、 為幼兒動手操作作準備4、
5、 家長配合老師與幼兒一起互動制作泥造型
6、 家長幫忙提供關于主題活動的材料,
7、 如:幼兒穿小的衣服
8、 、褲子
四、主要活動內容
主要活動:我的小手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學會揉搓、按壓泥的方法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小手制作泥造型感受玩泥樂趣
幼兒活動過程 教師推動與預設 場景及材料幼兒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看到做好的動物泥造型,到爭著說是什么動物。特別是李智信小朋友一口氣把所有出示的動物造型都說了出來。 幼兒們都想來看、摸一摸老師作出的泥造型,馬一文小朋友摸完后說"我覺得有點軟。"這時,其他小朋友也想上來摸,于是老師讓幼兒自己親身感受制作泥造型。 幼兒開始和家長一起制作泥造型,初步學習按、揉、搓。并感受面泥的柔軟。 幼兒和家長將做好的泥造型,放在展示盤上。
幼兒園托班活動的教案 篇2
目標:
學說“我摸到了……”的句式
材料:
百寶箱內裝有玩具動物、水果、蔬菜等
過程:
1.老師把手伸進百寶箱中,讓寶寶猜“老師摸到了X X”。
2.示范說:“我摸到了X X!
3.請寶寶自己摸一摸,說說“我拿到了X X”。
4.寶寶互相猜一猜“我拿到了X X”。
5.將小物品送回百寶箱。
提示:
1.游戲開始時,可以放一些幼兒常見的`物品,以后逐漸增加一些不認識的物品。
2.還可以借此方法,在箱內放些軟硬、光滑粗糙等不同特征的材料。
幼兒園托班活動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聞聞、說說及自己動手涂抹的過程中,感知香香罐的形狀、香香的香味及顏色的不同。
2.體驗自己動手“抹香香”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造型、香味的兒童護膚品,人手一面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香香罐,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草莓瓶裝的香香,調動孩子的嗅覺、視覺進行感知。
導入語: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東西,你們認識它嗎?和香香說句好聽的話吧。
2.重點提問:誰能告訴老師這是什么香味的香香?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結:香香罐上的圖案和香香的顏色能夠告訴我們這瓶香香是什么香味的。
4.重點關注:
◆在和香香朋友說句好聽的話時,教師要鼓勵孩子使用禮貌用語打招呼(如“草莓香香,你好刀“嗨,香香你好”等)。
◆孩子能否從香香罐的外形、圖案以及香香的顏色、香味上判斷出是什么香味的香香(如從瓶子的造型上猜出是草莓味的,從瓶身的水果圖案上猜出是哈密瓜味道的)。
二、說說香香寶寶
1.孩子觀察各種造型、香味的香香——從香香罐的形狀、顏色上進行觀察和感知。
2.重點提問:這里還有許多香香,都一樣嗎?看看都有些什么香香?
3.請孩子選一個喜歡的香香寶寶做朋友,告訴大家自己拿到的是什么香香寶寶(關注孩子對所選香香的顏色、造型、形狀的感受)。
4.重點關注:
◆孩子能否說出選擇不同香香的理由(鼓勵孩子大膽介紹自己喜歡香香的理由)。
◆孩子在觀察時,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講述,適時對孩子關于香香的顏色、香味以及瓶子的造型、形狀等方面的經驗進行鞏固(如有誰的香香和顏色相同?形狀的香香有幾個?長長的香香是什么香味的?)。
三、自己嘗試“抹香香”
1.孩子自己“抹香香”——體驗自己動手的快樂并積累抹的經驗。
2.重點提問:怎么抹才能把香香全部涂開(引導孩子借助小鏡子的幫助)?
3.小結:原來香香可以保護我們的皮膚,讓我們變得更漂亮!白尯门笥崖劼勀愕男∧。”“給老師也聞聞。”“你們真棒,回家也可以自己‘抹香香’了!
4.重點關注:
◆孩子在“抹香香”時,是否能借助鏡子更好地涂抹。
◆孩子從香香罐里取出的`香香的量是否合適。
活動延伸:
教師:今天吃完午飯、擦好小臉,我們把香香放在桌子上,自己試試對著小鏡子“抹香香”。
活動建議:
一、創設生活化的環境。
教師在創設的生活角中投放各種兒童護膚品,護膚品的瓶子造型要有趣,瓶子有大有小,顏色鮮艷,有多種香味;還可提供各種式樣大小的鏡子,在生活化的環境中,孩子更樂于動手嘗試。還可以在生活角中貼上“抹香香”的步驟圖,為孩子提供直觀的參考。在創設環境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做好保育工作,可以在孩子“抹香香”時提供干、濕紙巾,便于孩子擦拭。
二、在區域中延伸活動。
除了生活角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與“抹香香”有關的區域游戲,如提供不同大小、形狀、螺口的瓶子,在瓶身、瓶蓋上貼上數字、圖形、顏色的標記,讓孩子做“大大和小小”的配對游戲。還可以提供一些貼紙、彩泥,玩“瓶寶寶變變變”的游戲,讓孩子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對瓶子進行裝飾。
三、做好家長工作。
要培養孩子洗好臉后自己“抹香香”的好習慣,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可通過家園聯系欄、網絡平臺等形式,指導家長了解孩子自己動手“抹香香”的好處,并在家中提供讓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
幼兒園托班活動的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一 活動內容:會唱
二 設計思路: 托班幼兒年齡小,對色彩鮮艷的、有聲響的、會動的物品感興趣,喜歡重復擺弄物品。另外,幼兒手眼協調較弱,因此選擇此活動以發展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也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選擇《會唱歌的瓶寶寶》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小勺舀起各種豆子,較平穩地放入飲料瓶中。
2. 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3. 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四 活動準備:小飲料瓶(瓶口大些的)每人一只,各種豆子分別放在幾只小碗中,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小勺,磁帶和錄音機。
五 活動過程:
1、出示瓶寶寶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選一個瓶寶寶作為自己的`朋友。
2、引導幼兒比較(老師手上的瓶娃娃裝有豆子會“唱歌”)。讓幼兒思考怎樣使自己手上的瓶寶寶也唱起歌來。
3、激發幼兒操作興趣:讓我們用豆子“喂”瓶寶寶,讓瓶寶寶吃飽了唱歌。
4、老師示范:擰開瓶蓋——用勺子舀豆——輕輕放進瓶內——擰緊瓶蓋。蠶豆一粒粒地喂,綠豆一勺一勺地喂。
5、讓幼兒自由選擇豆子,練習喂瓶寶寶吃豆子,最后擰上瓶蓋。
6、在音樂伴奏下,幼兒搖動.
活動延伸:
歌曲表演《瓶子操》。
2. 把瓶寶寶投放到活動區,供幼兒練習用勺子舀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