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水教案(精選6篇)
中班科學水教案 篇1
目標:
1、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喜歡探索沉與浮的秘密,體驗實驗成功的快樂。
準備:
1、器具準備:水桶若干,一次性杯子每人一個,小盤子、毛巾、黑板
2、食物準備:清水、熟雞蛋每人一個、糖、鹽、味精若干、勺子
3、課件準備:《死海不死》
4、經驗準備:幼兒收集各種物品,并實驗在水中的沉浮
一、分享:"沉與浮
師:前階段我們去找了找物體的沉與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發現,哪些物體能浮在水面上,哪些會沉下去?
幼兒經驗分享:各種物體的沉與浮進行介紹,并幫助將物體按沉與浮大致分類。
小結:物體在水中會產生浮力,浮力越大,東西可以浮在水面上,比如木頭、塑料等;浮力越小,物體就會沉下去,比如鐵質材料,磁鐵、回型針,小鐵圈等。
二、實驗:雞蛋浮起來
(一)觀察沉與浮
1、雞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師:我也帶來了一樣東西,看看它在清水里會怎么樣吧!
(教師將雞蛋放入清水中)
提問:雞蛋放在清水中怎么樣?結果:雞蛋沉了下去。
2、變魔術:"雞蛋浮起來"我今天還帶來了一個魔術,看看這是什么?教師出示一份水(鹽水)
,這是什么?放入熟雞蛋,結果怎么樣?雞蛋浮起來了。
重點提問:猜猜為什么雞蛋會浮起來呢?(幼兒進行猜測)
過度語:其實我在水里加了一樣神奇的東西,猜猜它會是什么?
(如果幼兒答不出,教師則出示鹽、味精、糖)我加的神奇的東西是這三種調味料里的一種,你們想不想去試一試,變個小魔術,讓雞蛋浮起來呢?
(二)實踐沉與浮
教師引導幼兒閱讀
PPT中的`實驗要求
要求:
1)在一次性杯子中加入半杯清水
2)將雞蛋放入水中
3)在杯子中加入一種調味料(適量)
4)用吸管進行攪拌,觀察結果
1、幼兒按要求進行第一次實驗幼兒邊介紹,教師在黑板上進行統計結果,并交流實驗結果
重點提問:你在水里加了什么,你的雞蛋怎么樣了?
得出結論:在水中放入鹽可以使雞蛋浮起來,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如果幼兒操作實驗都不成功,則由教師示范加入各種材料繼續實驗)
2、幼兒第二次實驗
幼兒換水后共同在水中放入鹽,進行攪拌,再放入雞蛋,觀察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提問:為什么鹽水可以讓雞蛋浮起來?
小結:加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浮力越大就可以使雞蛋浮起來。
(如果幼兒還是說不出,則直接出現死海的秘密視頻)
三、死海的秘密
師:放了鹽的水能讓雞蛋浮起來,那人在鹽水里會怎么樣呢?
幼兒觀看課件,了解死海能使物體漂浮的成因。
小結:生活中充滿著科學的秘密,只要你認真去觀察和發現,也能發現有許多有趣的秘密。
中班科學水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玩玩作作中感知水的性質。
2、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激發幼兒對水的興趣。
3、聯系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啟發教學,使幼兒懂得水的用處很大,教育幼兒要節約每一滴水,愛護環境,不要污染水源。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教學準備:
1、噴水器一臺。
2、三大盆清水,瓶子、杯子、膠袋各幾只,積木,小船,冰塊,白糖、鹽,牛奶等。
教學過程:
1、觀察小噴泉,引起興趣。
提問:噴泉里噴出的是什么?水是怎樣的?(讓幼兒議論一會兒)
小結:剛才小朋友都講了自己所知道的水是怎樣的,到底水是不是這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找水的秘密。
2、幼兒自己選擇實驗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引起幼兒觀察,感知水的性質。
第一組:水的顏色和味道。有白開水、牛奶,讓幼兒比比、嗅嗅、嘗嘗,水有沒有顏色、味道?加上糖、鹽,又會怎樣?
第二組:水的流動。盛水的大盆里有杯子、瓶子等,幼兒用器皿倒水,觀察水會怎樣?用有洞的.膠袋裝水會怎樣?用手兜水,水又會怎樣?
第三組:水的浮力。幼兒可隨意拿積木、小船等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出現?為什么?
第四組:冰的融化。讓幼兒玩冰塊,觀察冰塊為什么越來越小?冰塊熔化成什么了?
3、實驗后談話。老師:剛才小朋友都做了實驗,你們找到水的秘密了嗎?水是怎樣的?
小結:第一組:水是沒有顏色的,水是無味的。
第二組:水是會流動的,我們倒水時,水會從一個杯子流動到另一個杯子里,水滿了,也會流出來。
第三組:水有一種力,叫浮力,能使一些東西浮在水面上,船就是因為水的浮力才會浮在水面上的。
第四組:當冰遇熱的時候會變成水,水放在很冷的地方會結冰。
4、老師:今天,我們知道了水的秘密,可你們知道水有什么作用嗎?(讓幼兒討論,后提問)
小結:水的用處很大,人的生活離不開水,人們每天喝水、洗臉、洗衣服、煮飯都需要水;花、草、樹木和莊稼的生長需要水;動物也離不開水。
5、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愛護環境,不要污染水源。
6、結束:將玩過的水用來沖廁所和澆花。
教學反思:
活動中始終遵循“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育原則,每個環節都讓幼兒先行探索、理解,教師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再進行引導。事實證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才能真正“學會”。
中班科學水教案 篇3
設計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觀察到,孩子對水有一種特殊的興趣,我們要抓住時機,引導幼兒去探究水的一些科學現象。“誰是水的好朋友”這一活動,正是引導幼兒正確運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比較、發現、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溶解”現象,并嘗試分類,使幼兒在玩水過程中對這種現象產生好奇心,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科技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發現某物品(糖、鹽等)溶于水,某些物品(沙、泥等)不溶于水的現象。
2、了解科學技術將水溶解現象運用到生活中的情況。
3、培養幼兒對水的興趣,激發幼兒參與科技活動的積極性。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糖、鹽、油、泥沙、味精等物品若干,分別放入透明量杯內,外貼形象生動的標簽,并引導幼兒認識這些標簽。
2、透明量杯若干,攪拌棒、小勺子、純凈水、飲料等。
3、提供紅、藍桌各一張。
4、飲料、涼開水、純凈水、草莓晶若干;
5、錄像“純凈水制作過程”。
活動過程:
(一)出示裝著清水的杯子:這個水娃娃好孤單,誰愿做它的好朋友。
復習認識糖、鹽、油。水娃娃請我們幫忙找一找,誰到水里不見了,誰就是它的好朋友。
(二)引導幼兒觀察這三種物品放入水中后的變化。
1、交代操作注意點,不要同時放二種物品,如果水渾濁了,就換水再進行試驗,記住誰是水的好朋友。
2、提問:你找到了誰是水的好朋友?
3、討論:還有誰可以做水的`好朋友?
(三)擴大嘗試范圍,并進行分類。
1、介紹能溶入物品的名稱。
剛才,我們已幫水找到了兩個好朋友:鹽和糖,現在有更多的娃娃想做水的好朋友,它們是誰?(分別介紹物品的名稱,幫助幼兒復習認識物品標簽。)
2、幼兒再次操作嘗試分類。
將水的好朋友放到紅色桌子上,不是水的好朋友放到藍色桌子上。
(四)了解水溶解現象及利用科學技術制造而成的飲料。
│純│ │涼│ │飲│
出示│凈│ │開│ │ │
│水│ │水│ │料│
└─┘ └─┘ └─┘
請幼兒觀察兩杯水有什么不同。介紹純凈水的由來。
1、請幼兒品嘗、比較。
2、討論:這三種物品有什么異同點?
3、看錄像“純凈水制作過程”
4、討論:飲料是怎么來的?
小結:這些都是根據水溶解的現象,工人叔叔運用科學技術而制作的。
(五)自制飲料(草莓汁)
活動延伸:
1、把泥沙、油這兩樣物品單獨嘗試,看看有什么變化。
2、與父母一起自制飲料。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中班科學水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幼兒對水有著濃厚的興趣,孩子們喜歡玩它。選擇幼兒熟悉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作為切入點,讓孩子自己探究水與油之間的相互傾倒、攪拌、靜止時的三種不同現象。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培養孩子反復實踐、不斷嘗試、不怕失敗的科學品質。
活動目標:
1.發現油和水互不相溶的現象。
2.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3.嘗試用繪畫記錄的方式。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水、油每人各一小杯,備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記錄單、記錄筆、黃色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你問我答》
1.小朋友提有關實驗物品的問題,教師回答。
2.杯子里有什么?
像水一樣會流動的,黃顏色的,爸爸媽媽炒菜是要用的“油”。這里還有一杯,這是什么?(水)
把水和油倒在一起,會怎樣?
把水和油倒在一起,可能會怎樣?
二、猜想記錄
1.把幼兒猜測結果圖出示在黑板上。
油會在水的哪兒?
2.統計幼兒每種預測結果人數并記錄在黑板上。
3.簡單介紹記錄表。
4.幼兒記錄并講述自己的猜想。
三、進行實驗
1.要求:認真觀察,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
為每位小朋友也準備了一杯油和一杯水,每個小朋友在小托盤中取一杯油和一杯水,注意輕一點不要弄撒了哦。
2.幼兒實驗,記錄。
把油倒進水里看一看會出現什么有意思的現象呢?(幼兒:油在水的上面)
3.幼兒驗證預測結果教師記錄。
油在水的上面,把黑板上剛才我們猜對的畫一個勾。
4.攪拌后油在水的位置,教師出示第二組圖片。
看一看這張圖是什么意思?
幼兒:用筷子攪一攪。
猜一猜我們用筷子攪一攪油會在水的哪里?
5.幼兒實驗并記錄。
這里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張小卡片,還有油畫棒,把你攪拌后發現的有意思的現象記錄在小卡片上,我們黃色的油畫棒表示油,藍色的表示水,小朋友要記清哦。
四、交流、討論
1.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杯子里的油和水有什么樣的變化?
(1)做完實驗的小朋友來把你的卡片貼在黑板上。(2)誰來講一講,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杯子里的油和水有什么樣的變化?
2.教師小結:油和水這兩個好朋友很奇怪,油總是在水的上面。請小朋友回去觀察一下中午咱們喝的湯,爸爸媽媽炒的菜是不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
五、提出新問題
有什么東西可以讓油和水混在一起呢?
活動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會出現什么現象,這是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現象,我抓住這一現象,意在通過觀察記錄和實驗操作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整節活動連接緊密,穩扎穩打。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并堅持幼兒自己動手探索、發現的原則,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讓幼兒在實踐中感悟出真知,在細心的觀察中發現“油和水”的奧秘。也培養了幼兒敢于質疑、樂于猜想的科學態度。活動達到教育目標。
中班科學水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2、初步知道水的重要性和缺水造成的惡果。
3、有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水,牛奶,醋,玩水的玩具及制作好幻燈片。
2、幼兒經驗:了解水從哪里來及水的用途。
教學過程:
一、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1、動用多種感官感知水無味的特性
(1)給每組幼兒桌上提供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醋。師:知道杯子里面是什么東西嗎?你是怎么知道的?醋是什么味道?牛奶是什么味道?水是什么味道?
(2)教師小結:水是沒有味的。
2、感知水無色的特性
(1)引導幼兒觀察三種東西的顏色。師:醋是什么顏色?牛奶是什么顏色?水是什么顏色?
(2)小實驗:透明的水。方法:將三顆紐扣分別放進三個杯子,讓幼兒分別觀察。師:能看見醋和牛奶杯子里面的紐扣嗎?為什么?能看見水杯里的扣子嗎?為什么?
(3)教師小結:因為醋和牛奶有顏色,所以,杯子內的東西看不見,因為,水是沒有顏色的、透明的,所以,能看見杯子里面的東西。
3、出示水盆和玩具,感知水能流動和具有浮力。師:水還有一些秘密藏在水盆里,只要小朋友仔細觀察,開動腦筋,就會發現其中的秘密。
(1)幼兒玩水,老師參與幼兒的教學,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玩具浮在水上、用手指把玩具向下按,有什么感受?水能從這個杯子流進另一個杯子)。
(2)集體交流自己的所見、所感。師:剛才,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3)教師邊演示邊小結:水可以流動,水有浮力。
二、觀看幻燈片,了解水的來源
1、談話教學:水是從哪里來的?(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已知經驗)
2、觀看幻燈片,了解水的來源。
3、教師小結:天山下雨,雨水匯集到河里、水庫里,就形成了很多的'水。
三、觀看幻燈片,了解水的用途
1、談話教學:水有什么用處?(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已知經驗)
2、觀看幻燈片,了解水的廣泛運用。
3、教師小結:(省略)
四、觀看幻燈片,了解缺水給人類造成的惡果
1、談話教學:沒有水會怎么樣?(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已知經驗)
2、觀看幻燈片,了解缺水的嚴重后果。
3、教師小結:(省略)
五、延伸教學:環保小衛士
1、談話教學:怎樣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宣傳教學——環保小衛士
中班科學水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體的溶解現象,并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的團結協助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個、筷子、沙子、鹽、小米、糖、粘帖紙、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2)記錄材料:水的溶解記錄卡、記號筆。
活動指導:
一、認識實驗材料。
老師:今天我們要一起做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們可以到桌子上去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看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哪些實驗材料?
幼兒觀察。
幼兒(齊讀):沙子,鹽,糖,小米。
二、猜測:
誰放在水里會不見?誰放在水里還存在?
老師:請小朋友先來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四個有水的杯子里,然后用筷子用力地、充分地攪拌,想想最后什么東西不見了?什么東西還存在?
幼兒先進行探索,教師再進行提問。
三、認識活動標志
師通過講解、示范讓幼兒認識了記錄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會溶解”的標志。
師:如果不見了,我們用這個符號來表示,(⊕)還存在呢?我們就用這個符號來表示,( √ )
四、操作活動
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間接指導或個別指導。
師:請你來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沙子,鹽,方糖,小米,分別放到這四個杯子里,用筷子進行攪拌,看看他們會怎么樣的變化?哪些東西會溶解,哪些東西不會溶解,請你用標記記錄下來,(出示記錄表)你們做的'都記錄在這一小欄里。
在操作后,教師給予個別的評價講解。
師:誰來講一講你猜想的結果和實驗的結果一樣不一樣?
五、分類活動
師:剛才小朋友都做了實驗,都了解了,什么在水里會不見,什么還存在,
你把會不見的物體與存在的物體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不見了我們給他貼上星星,存在的我們給他貼上花朵。
六、交流總結活動
老師:今天通過做實驗,我們知道了不同的物質放進水中會有不同的現象發生。
像沙子和小米放進水中,通過攪拌還是存在的,鹽和糖放進水中,通過攪拌就不見了。像這種現象,有個詞表示,叫“溶解”,“溶解在水中”。(幼兒齊讀幾遍)
七、延伸活動
師:誰能告訴我,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中?(幼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師:這些東西到底能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不知道。因為我們沒有做實驗,小朋友們剛剛看到了,猜想的結果和實驗的結果有時候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亂猜,要進行實驗。剛剛小朋友們說了那么多,回家后做做實驗,明天告訴我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