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預防麻風病教案范文(精選4篇)
幼兒園預防麻風病教案范文 篇1
消除麻風病危害是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要實現的任務之一。為確保20__年實現消除麻風病危害目標,根據《彌勒市20__年消除麻風病危害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東山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的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全面加強麻風病發病嚴重的地區防治工作力度,落實“以聯合化療為中心、發現病人為重點,以健康教育、人員培訓、醫療與社會康復為基礎”的綜合防治措施,爭取早日實現消除麻風病危害目標。
二、工作目標
(一)總目標
1.最大限度早期發現麻風病患者,并及時給予聯合化療,減少患者畸殘發生。
2.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麻風病防治水平。
3.健全以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所為基礎的麻風病防治網絡。
4.提高群眾對麻風病防治知識的知曉水平,構建一個不恐麻、不歧麻、麻風病防治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
(二)具體目標
1.舉辦鎮、村兩級防保人員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班,覆蓋率達100%。
2.開展大眾麻風病防治知識宣傳及健康教育,以自然村為單位,覆蓋率達100%。
3.對歷年治愈者及其家屬進行全面體檢,體檢率達97%以上。
4.對現癥病例及其家屬進行全面體檢,體檢率達98%以上。
5.在有麻風病現癥患者和歷年治愈者的自然村10—65歲人群中開展口頭調查,以自然村為單位,調查人數不得低于該人群的20%。
6.由市疾控中心、東山衛生院派出專業人員負責技術指導,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重點疫村所屬村委會及村小組開展一次村民普查工作,普查率達95℅。
7.在無病例的自然村10—65歲人群中開展口頭調查,以自然村為單位,調查人數不得低于該人群的10%。
8.對提供的可疑線索進行核實,復核率達100%。
9.加大可疑麻風病線索的搜索與上報,以鎮為單位不低于40條,其中重點疫村鄉村醫生線索轉診上報每年不低于4條。
三、實施時間
20__年4月至6月。
四、組織保障
成立以鎮人民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東山衛生院、東山中學、東山中心校、東山派出所、東山鎮財政所、東山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鎮宣傳辦和各村委會等為成員的全鎮消除麻風運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東山衛生院,由楊永紅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全鎮消除麻風運動的組織實施和日常工作的管理協調,定期對工作進行督導、檢查以及考評、驗收,對我鎮消除麻風運動的開展提供業務技術指導與支持、人員培訓以及相關工作事務的處理。
五、實施與步驟
(一)召開消除麻風運動啟動會暨業務技術培訓
按照市級安排,20__年4月2日前,東山鎮組織召開消除麻風危害工作啟動會暨業務技術培訓會,并安排部署具體工作。同時完成鎮村干部、各村衛生所醫務人員培訓。
(二)健康教育與宣傳
20__年4月6日前,各村委會、各單位采取宣傳單(冊)、標語、墻報、海報、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在轄區范圍內集中宣傳“麻風病可以治愈、畸殘可以預防”的防治方針,使“消除麻風運動”家喻戶曉,并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三)病例調查發現與治療
20__年6月10日前,對重點疫村開展村民普查工作、歷史疫村開展普查登記工作;開展接觸者檢查、非疫村調查、線索報告,病例確診與治療等工作。
1.相關調查
(1)接觸者檢查: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對歷年治愈者及其家屬、現癥病例及其家屬進行全面體檢。
(2)歷史疫村普查:通過召開村委會、村小組長及鄉村醫生會議、培訓,開展以戶為單位的鄉村醫生入戶普查登記等方式,最大限度發現麻風病。調查工作結束后,由鄉村醫生收集調查表。
(3)重點疫村普查:市疾控中心、東山衛生院派出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指導,各村委會負責組織重點疫村村委會及村小組開展一次村民普查工作。
2.可疑線索上報
(1)經調查有麻風病早期臨床表現或疑似麻風病癥狀者由村衛生所防保員將線索信息上報衛生院,由衛生院初步篩查后,上報市專業技術指導組。
(2)報病獎勵。經市級專業技術指導機構初診,州級專業技術指導機構確診為麻風病的,給予線索信息上報、患者自己報病者、他人報病(互報)者適當獎勵。
3.病例確診與治療
市專業技術指導組抽派專業人員對可疑病人逐個開展免費檢查,上報并經州專業技術指導組確診為麻風病患者的,給予免費治療。
4.相關表冊上報
彌政辦發﹝20__﹞31號文件附件1-9由衛生院負責按相關要求填報。
(四)其他工作(6月11日至年底)
按照本工作實施方案,繼續做好社會宣傳、病例監測報告、病例管理治療、關愛救助等麻風病防治工作。
幼兒園預防麻風病教案范文 篇2
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為進一步落實省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江西省消除麻風病危害行動計劃(20__—20__年)的通知》(贛衛疾控字〔20__〕33號)、贛州市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贛州市消除麻風病危害行動實施方案(20__—20__年)的通知》(贛市衛計疾控字〔20__〕61號)精神,結合我縣麻風病流行現狀和防治情況,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防治現狀
建國60多年來,經過廣大醫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縣麻風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縣麻風病發現率已控制在1/10萬以下,麻風病在我縣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截止20__年底,全縣免費查治麻風病患者493例,未愈死亡、外遷、失訪124例,復發病例18例,共治愈患者387例。現有治愈存活者60人,治愈存活者中有20%存在不同程度的可見畸殘。現有現癥病人3例,其中20__年新發1例、20__年發現2例,我縣被列為全市麻風病次重點縣,麻風病防治工作任務依然嚴峻。
全縣麻風病流行鄉鎮分為二類:一是重點鄉鎮,為莊埠、永隆、右水等3個鄉鎮;二是其它鄉鎮,為發病率較低的其他鄉鎮。
二、指導原則
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方針,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機制;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力爭盡早消除麻風病危害,共創一個沒有麻風病的世界。
三、目標任務
(一)總目標
到20__年底,全縣麻風病患病率繼續控制在0.1/10萬以下,新發麻風病患者中Ⅱ級畸殘者控制在17%以內。
(二)工作指標
20__—20__年期間,全縣必須保持以下指標:
——麻風病患者規范治療率達到95%以上。
——麻風病患者開展聯合化療后2年內新發生畸殘者控制在10%以內。
——麻風病患者密切接觸者年檢率達到95%以上。
——嚴重麻風病不良反應治療率達到100%。
——到20__年麻風病患者早期發現率(延長期在2年內,且無可見性畸殘者)達到80%。
——相關醫療衛生人員麻風病防治技能培訓率達到90%。
——公眾麻風病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0%,麻風病密切接觸者知曉率達到95%。
四、防治措施
(一)加大病例早期發現力度
1、對新發病例應開展疫點調查。縣皮膚病防治所對所有麻風病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每年進行一次隨防檢查。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醫務人員在日常診治及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過程中,開展皮膚病癥狀監測,及時發現并報告麻風病可疑線索。力爭做到當年發病、當年發現,提高病例早期發現率。
2、建立癥狀監測體系。保障麻風病防治的可持續發展,全縣各級醫療機構要主動監測麻風病可疑癥狀病例(見附件1),及時填寫上報可疑癥狀病例轉診單(見附件2),并及時通知患者到縣皮膚病防治所做進一步檢查,按要求報告本單位季度及年度匯總表(季報表見附件3,年度匯報表見附件4);縣皮膚病防治所負責對麻風病可疑病例的確診和排除,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并及時上報。
3、建立和落實麻風病病例發現的激勵機制。對于麻風病確診病例的線索報告人,根據報病獎勵辦法和規定,予以獎勵。
(二)強化麻風病治療與管理
1、對在治療期間的患者,縣皮膚病防治所要安排專人每月進行一次隨訪和療效觀察,就用藥和癥狀改善情況進行再核實,及時發現、處理嚴重不良反應和異常情況,并及時按要求做好記錄和上報工作。
2、對完成規定療程的患者,縣皮膚病防治所應在一個月內進行隨訪,對達到臨床判愈條件者應及時判愈。
3、對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的患者,及時報告贛州市皮膚病醫院,由市皮膚病醫院組織專家進行復查、評價和處理,縣皮膚病防治所安排人員跟蹤隨訪。
4、對有手術適應癥的麻風病畸殘患者,縣皮膚病防治所應及時上報,聯系贛州市皮膚病醫院適時對其免費實施畸殘矯治手術。
(三)加強宣傳,消除社會歧視
要充分利用“世界防治麻風病日”等契機,加大了麻風病防治核心知識(見附件5)宣傳,利用電視、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媒體和健康教育促進手段,普及“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理念,促進政府和各有關部門進一步關注和支持麻風病防治工作,消除麻風病社會歧視。要加強與宣傳、教育、廣電等部門的溝通與協作,爭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麻風病防治宣傳教育。縣皮膚病防治所要按照國家制定的調查方案,于20__年前完成公眾麻風病核心知識知曉率的調查。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政策保障機制。由縣衛計委牽頭成立有關部門參與的消除麻風病危害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會議協調制度,每年至少召開一次部門協調工作會議,通報麻風病防治工作進展,研究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二)加大防治經費投入。積極爭取將麻風病防治工作納入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目標考核內容,建立穩定的經費投入機制,保障各項措施的落實。爭取將麻風病患者納入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降低患者疾病負擔,體現對患者的關愛。切實落實右水麻風康復村的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保障康復村居留人員的合法權益。改善康復村居留人員的醫療、康復和生活水平,為麻風病現癥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同時,進一步發揮志愿者和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麻風病防治事業。
(三)加強防治業務培訓。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對醫療衛生單位門診醫師、防保人員和鄉村醫生等人員的防治技術培訓,重點鄉鎮鄉村醫生培訓覆蓋率達到100%。
(四)提升機構服務能力。建立穩定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的機制,縣皮膚病防治所應積極主動選送醫務人員到省、市皮膚病醫院進修學習,同時加強實驗室及“醫聯體”建設,努力提升皮膚病治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各醫療衛生單位應當配備相應工作人員,負責參與患者發現,健康教育等工作。
六、督導與評估
(一)各醫療衛生單位要進一步明確消除麻風病危害工作的目標和任務,縣衛計委將麻風病防治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
(二)縣衛計委將不定期組織有關人員對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的實施情況進行現場督導。
幼兒園預防麻風病教案范文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掌握慢性病的特點
2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了解慢性病防治原則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教學資料的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分析和歸納總結能力。
通過調查當地常見慢性疾病,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獲得新知識的能力、進行社會調查的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了解慢性疾病預防措施,建立正確的慢性疾病的預防觀點。
通過對慢性疾病的討論,學生初步形成關注社會問題習慣,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的。
二、教學重點:
掌握慢性病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四、教學過程:
1、引入課題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國青少年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冠心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疾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同學們你們還聽說或者了解哪些慢性疾病嗎?
2、引導學生了解慢性病的概念
慢性病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無法立刻使用藥物加以治愈的疾病,只能先利用藥物控制病情。
同學們知道哪些慢性疾病?明確: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惡性腫瘤、精神病等。讓學生結合PPT上的幾種常見的慢性病資料,了解這些慢性疾病的知識。
3、這些慢性疾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精神因素: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及各種應激狀態。
遺傳因素:與遺傳基因變異有關。
環境因素:年齡、體重超重與肥胖、長期過量飲食、運動量不足、營養失衡、吸煙與飲酒、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學毒物接觸等因素
4、如何預防慢性病。
自己的家人或者親朋好友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果有,請你簡單的舉例介紹一下他們的病情及癥狀,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能夠說清楚主要癥狀。
我們學習了什么是慢性疾病以及一些常見的慢性疾病的成因,那么對于慢性疾病,我們應該怎樣才能預防呢?要求學生積極舉手回答。老師引導學生回答并小結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預防:控制研究、合理膳食、適度鍛煉、心情舒暢等幾方面來預防。
結合課文小資料引導學生了解慢性病三級預防施:發病前期、發病期和發病后期三個階段。
在發病前期,雖未發病,但已存在各種潛在的危害因子,如血清膽固醇高是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吸煙是肺癌的危險因子,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險因子。發病前期也可包括某種病理生理的改變,如血管粥樣硬化等。在發病期,一般都有輕重不一的臨床表現。在發病后期,其結局可能是痊愈或死亡,也可能會留下后遺癥以至殘疾等。
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或惡化。因而預防工作也可以根據疾病的自然史相應地分為三級,這就是疾病的三級預防。第一級預防也叫初級預防,主要是針對致病因子(或危險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預防疾病的發生和消滅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即在發病前期就進行干預,以增強人的健康狀況,促進健康。健康教育是以教育手段促使人們主動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從而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在致病因子或機制尚不明確或尚未出現之前,盡可能地保持健康體魄而采取的各種措施,是對健康的人和人群而言的,這又稱為“原始預防”或“原級預防”。在三級預防中,它應是第一級預防的核心。第一級預防還包括保護和改善環境,旨在保證人們生產和生活區的空氣、水、土壤不受工業三廢一一即廢氣、廢水、廢渣和生活三廢——即糞便、污水、垃圾,以及農藥、化肥等的污染。第二級預防,又稱“三早”預防,它是發病期所進行的防止或減緩疾病發展的主要措施。為了保證“三早”的落實,可采用普查、篩檢、定期健康檢查、高危人群重點項目檢查以及設立專科門診等措施。第三級預防,主要為對癥治療,防止病情惡化,減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復發轉移,預防并發癥和傷殘;對已喪失勞動力或殘廢者,通過康復治療,促進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復,使其恢復勞動力,病而不殘或殘而不廢,保存其創造精神價值和社會勞動價值的能力。
5、小結
6、布置作業:讓學生結合今天學習的知識,向家人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
幼兒園預防麻風病教案范文 篇4
幼兒園小朋友咳嗽沒好最好不要再去幼兒園,那樣容易交叉感染,自己也不容易好。說不定沒好再去幼兒園還有可能會加重咳嗽……人多的地方空氣流通不好,不利于孩子的病情,還是等咳嗽好了再去吧!
設計意圖
春天是各種傳染病流行的季節,有的孩子已有一些患傳染病的體驗,如水痘、腮腺炎等,所有的孩子都有大雨方針的經驗。此活動旨在結合季節和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幼兒了解有關傳染病的預防方法,增強幼兒預防疾病的意識。
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春天傳染病的情況,說出及畫出預防疾病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
3、增強幼兒預防疾病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傳染病的資料。
2、張貼衛生部門有關傳染病的宣傳資料。
3、準備材料:宣傳品、紙、筆。
過程建議
1、討論:春天氣候乍暖還寒,春雨綿綿,潮濕多霧,哪些流行性的傳染病會出現?(如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等。)
2、請幼兒講述自己患傳染病的經歷和感受、治療過程等。(如請醫生診治,要定時服藥,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兒園上課等。)
3、討論:疾病預防的方法。(如預防接種,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留一天起轉變增減衣服,要有足夠的運動和休息,保持個人的衛生清潔及進食不同營養的食物,以增強個人的抵抗能力;少到公共場所,如茶樓、電影院等。)
4、將所述的預防方法用圖畫畫出,并用簡單文字寫畫出圖畫內容,制作成宣傳品。
5、向中、小班的幼兒介紹和講述有關的預防方法,也可將宣傳品送給他們。
延伸提示
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留意天氣轉變增減衣服等。
2、結合打預防針,教育幼兒要勇敢。
3、繪畫:《打預防針》。
孩子咳嗽能去幼兒園,只要咳嗽不是特別的嚴重,只要是沒有發燒或不具特別的傳染性疾病,就可以堅持讓孩子去上幼兒園。感冒咳嗽都屬于正常的身體反應,不需要那么緊張。在幼兒園里小孩子經常跑跑跳跳,可以鍛煉身體并且能增強抵抗力。
孩子咳嗽最好不要去幼兒園,容易出現傳染的情況,需要治療恢復正常后再上幼兒園,咳嗽可能是過敏刺激的問題,可能跟肺部感染的問題有關系,也有可能是上火的問題引起的,需要就醫指導做好細致的血檢,確定具體的病情,然后再使用藥物治療,以后需要注意好衛生干凈
孩子咳嗽嚴重的話,可以服用一些小兒止咳糖漿進行止咳祛痰,都是專門為了孩子設計的藥物。在生病期間,最好不要去幼兒園了,幼兒園中孩子多,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且孩子的抵抗力差,非常易患腮腺炎,水痘等高傳染性疾病。所以生病不去幼兒園,既是一種對別人負責也是對自己孩子負責的行為。建議還是提早就醫,等到病癥好的差不多了再去上學
寶寶有點咳嗽可不可以去幼兒園要看看孩子咳嗽的嚴重程度。咳嗽屬于呼吸道感染,如果是輕微的咳嗽,可能是由于天氣干燥、缺水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不一定需要治療,癥狀相對較輕不影響生活和學習。病情較重時,最好多休息,多喝水,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和祛痰劑緩解咳嗽癥狀治療;有痰咳不出時,還要結合霧化治療,必要時檢查血常規和胸片,作出明確診斷。
現在這樣的季節,感冒咳嗽的小孩特別多,幼兒園里很多小朋友都請假了,幼兒園班級群里有家長很疑惑,說為什么這么多孩子選擇請假?有的家長說咳嗽堅持到學校難免交叉感染,或者反復感染,身體恢復得慢。
小良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上幼兒園后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小孩特別容易生病。可是孩子感冒咳嗽就不能送去幼兒園嗎?小良并不這樣認為。
小良覺得只要問題不是特別嚴重的情況下,比如沒有發燒,不具特別的傳染性疾病的情況下,就應該堅持讓孩子上幼兒園。感冒、咳嗽都是正常的身體反應,不是特別嚴重的情況下,真的沒有必要那么緊張。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病因,并不是感冒咳嗽都具有傳染性的,白天家長都上班,讓孩子在幼兒園是很好的選擇,跑跑跳跳多好,鍛煉身體,也增強抵抗力。
可是這樣的觀點大多數父母都不同意,客氣點的家長說幼兒時期不能老生病,否則身體長期處在亞健康狀態,影響發育,身體會差;不客氣的家長會直接說,諸如自私,不負責,沒教養之類的,說孩子生病就應該遠離他家孩子。小良當然明白其他家長的顧慮,但是如果你家孩子只是輕微的感冒,就不該送去幼兒園嗎?
送不送看病情
孩子生病了,家長首先要弄清楚病情,根據病情大小來選擇要不要去。
1可以去
如果是輕微感冒咳嗽,也不發燒,孩子精神狀態好,胃口和平常一樣,只是流點清水鼻涕。這種情況,是可以上幼兒園的,還有類似過敏性鼻炎這種非傳染性的慢性病也是可以去幼兒園的,與其待在家里不如讓孩子去學校活動活動還能減輕不舒服的感覺。
2不可以去
1、患有重感冒,鼻涕會很粘稠,呈黃色或綠色,甚至會發燒,看起來沒什么精神。
2、頻繁腹瀉或者上吐下瀉的,造成腹瀉的細菌是有傳染性的,而且寶寶也是相當沒有精神的,這個時候最好在家休養積極治療。
3、咳嗽也是寶寶高發的疾病,如果咳嗽伴隨著發燒還有痰液就需要及時就醫。
4、水痘是兒童最易傳染的.疾病。長了水痘一定要去看醫生,然后待在家里靜養。
5、如果孩子眼睛分泌物中帶有血絲,就很可能是結膜炎,需要待在家里,治愈后不會再傳染,就可以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