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有趣的“0”(精選2篇)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0” 篇1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數學活動,對數學感興趣。
2、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了解“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及不同的實際意義。
3、在游戲中體驗數字“0”帶來的快樂。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1—9的數字娃娃各一,花園背景圖一幅。
2、有關“0”的相應圖片若干(溫度計、門牌號、車牌號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秋天到了,數字娃娃們來秋游了,(邊說邊操作教具)1—9好數字娃娃從小到大來排隊。
0好娃娃:哎……等等我!(0號娃娃排到9的后面)
9號娃娃:不對不對,你比我小,不能排在我的后面。(0號娃娃擠在4和5的中間)
5號娃娃:我的前面是4,后面是6,你不能排在這兒的(0號娃娃擠在7和8的中間)
8號娃娃:我的前面是7,后面是9,你不是排在這兒的(0號娃娃急得哭了起來)
2、提問:小朋友,你們說0號娃娃應該排在哪兒呢?
3、繼續觀看表演(了解“0”在自然數列種的位置)
1號娃娃:0號娃娃你是我們中間最小的一個,你應該排在我的前面。
0號娃娃點點頭,擦干眼淚,排到了1的前面。這次,大家都表示贊同,排好隊出發了。
二、討論:
1、數字娃娃9為什么不讓0排在它的前面?
2、0為什么應該排在1的前面?
3、小結:0在自然數列中是最小的,所以應該排在最前面。
三、了解“0”的含義
1、數字娃娃們走啊走,來到了一個花園里(出示背景圖),她沒要找花兒交朋友。
2、2號娃娃會找哪朵花做朋友,為什么?
3、那么5號娃娃呢?(請一幼兒來找)
4、老師故意幫6號娃娃找錯朋友,讓幼兒糾錯。
5、老師指著沒有花瓣的花:“這朵花找那個數字娃娃好呢?為什么?”
6:沒有可以用“0”表示,“0”表示沒有。
四、生活中的“0”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0”?
2、出示溫度計和尺子:溫度計上面也有0,這兒,0是不是表示沒有?那它代表什么?(表示0上溫度與0下溫度的界限)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呢?(起點)
3、門牌號、車牌號、電話機上的0呢?(表示一種編號)
4、小結: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過許多的“0”,“0”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五、游戲:“0”的.舞蹈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運用身體各部位變化出“0”的形狀,老師用相機拍下并播放,看看誰變得最像。
六、活動延伸:
1、布置“0”的主題墻
2、教師示范書寫“0”
3、幼兒在田字格中規范書寫“0”
活動反思:
活動中的情境表演不僅讓幼兒了解的“0”在自然數列中的排列位置,而且激起了幼兒對“0”探究的強烈興趣,花園中的數字娃娃找朋友環節為“0”找什么樣的朋友埋下了伏筆,留了個懸念,從而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了“0”,生活中“0”的運更讓孩子接近了生活,提現了“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的數學教育理念。“0”的舞蹈讓數學活動變得生動、鮮活起來,激發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把本次活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0” 篇2
設計意圖:
陀螺是我們的一樣傳統玩具,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玩,還經常比比誰的陀螺漂亮、誰的陀螺轉的快、轉的穩,還經常問我們一些有趣的問題,看著他們那投入的樣子,讓我們產生了設計這一活動的念頭。于是,我們就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大小不一、各種各樣的陀螺關,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感知陀螺的各種特性,同時還能培養幼兒孩子的創造能力、動手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細心、耐心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制作簡單的陀螺,發現陀螺轉動需要達到平衡的秘密。
2、體驗自制玩具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玩具陀螺若干
2、彩色紙片、餑薺、櫻桃蕃茄、桂圓等水果、積木、蠟筆、牙簽、火柴棍、果凍殼、樹枝(有彎有直)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結伴玩各種陀螺,激發制作陀螺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樣好玩的玩具,是什么呢?(出示陀螺)
幼:陀螺。
師:陀螺是什么樣子的呢?
幼:陀螺是尖的,下頭也是尖的,那樣才能轉。
幼:底下是尖尖的,上頭是圓圓的,中見有個小孔,還有一根豎插的東西,會轉的。
通過觀察與已有的經驗,幼兒了解了陀螺的外型特征,引起幼兒玩陀螺的愿望。
師:你們以前玩過陀螺嗎?老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自由結伴玩陀螺。在玩的過程中,小朋友之間相互交流著玩陀螺的發現,還有一些小朋友開展著比賽,比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通過玩陀螺這一環節,小朋友直接感受著陀螺的各種特性,也感受著游戲的快樂。
師:你是怎么玩的呢?陀螺再你的手中怎樣?
幼:我把陀螺放在地上,用手捏住小柄,然后用力一旋,陀螺就飛快的轉起來了。
幼:我和朋友一起比賽,我的陀螺轉的.最快,轉的時間最長啦。
幼:我的陀螺轉起來,一格紅一格黃的顏色分不清了,都變成橘黃顏色了……
幼:陀螺真好玩,我真想自己也來作個陀螺。
這一環節的目的在于讓幼兒滿足游戲的愿望,同時也了解陀螺的基本特性。在活動中,通過教師引導,同伴交流,自己積極探索,發現了陀螺在運動中的特點。激發幼兒自己制作陀螺的欲望。
二、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自己制作陀螺,探索怎樣才能使陀螺轉得又穩又快。
師:小朋友也想自己來制作一個陀螺,那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陀螺呢?
1、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材料,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呢?(教師向幼兒介紹材料)
2、請你選擇喜歡的材料自己制作一個漂亮的陀螺。(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作好了嗎?請你們拿著陀螺來玩吧!(幼兒玩自制的陀螺,教師觀察)
4、咦,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不起來,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的起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陀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師與幼兒共同尋找原因并加以說明、修改)
1、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修改后的陀螺能不能轉起來。
2、下面請小朋友再去用其他材料制作陀螺,想一想怎樣才能使陀螺轉得又穩又快,并選出轉的時間最長的一個準備參加比賽。(幼兒繼續制作教師指導)
三、游戲“陀螺大王”,結束活動。
1、拿好你轉的最好的陀螺參加“陀螺大王”比賽,誰的陀螺轉得時間最長誰就是今天的“陀螺大王”。
2、頒獎、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這一操作活動極為感性趣,在操作活動中,教師為小朋友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吸引著他們。小朋友能自己選擇各種操作材料,反復實驗,自己制作陀螺。當他們成功時,他們高興的舉著陀螺給老師、給小朋友看;當不成功時,他們會提出問題,并能反復嘗試,尋找問題的所在。孩子們在不斷的探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索精神得到了培養。同時,在活動中小朋友感受到了操作活動的喜悅,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