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案集合(精選5篇)
初中語文教案集合 篇1
一、優秀教案
袁之鑒 趙慧艷 張翼高 于振華
二、優點:
(1)有全冊及單元要點分析、有全冊教材分析、單元要點分析等。
(2)環節齊全,課時量充足;
(3)備課認真。手寫教案,書寫認真、規范(尤其表揚一年組和四年組)
(4)都能做到先周備課。
三、存在的問題
1、板書設計不規范(在前面圈起來了,沒有單獨列出來)太簡單或個別課時缺少;
2、個別教學重難點不太齊全,二次備課不夠深入。
3、個別課時缺少全冊教材分析和單元教學目標;
4、有個別的教學環節中沒有寫教具準備,有些共享的教案老師沒有根據本班學生的學情進行修改。
5、課標思想不夠深刻,沒有很好的把新課程的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教學設計缺乏創新。
6、個別老師的教案內容沒有趣味性,不能引發學生思考,應該引起全體老師的重視,再有部分教師的教案教學過程過于簡單,沒有體現情景的創設,不利于實際教學的操作。
四、建議:
1、深化二次備課;
2、完善板書設計;
3、補充全冊教材分析、單元教學目標。
4、教案設計時一定要做到環節完整齊全。全冊教材分析是對整冊課本的分析與理解,對整個學期的教學時非常重要的。另外,寫教案時要將一份完整教案的必備環節都考慮在內,呈現在教案上,才能更有效的指導教學。
5、加強學習,認真研讀課標,努力把新課程的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6、年輕教師要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和優秀教師學習,通過聽課觀摩他們的教學過程和思路,然后再看他們的教案是怎樣設計的。
教案是備課的文本載體或式樣,編寫教案的過程是鉆研教材、構思教學的過程,它凝聚著教師對教學的理解和感悟,體現了教師的創造力,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師的教學理念,呈現出教師對教學理想的追求,閃爍著教師的教學智慧和創造精神,要常寫常新,寫出創意,寫出風采。
教師的教學個性和風格,應該先從教案起步。以上是我校本次教案檢查的具體情況。教案能夠反映一位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業務能力,希望老師們認真撰寫教案,使我們的教案具有更強的操作性、規范性、實用性,從而使業務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培育小學教導處
20xx年8月24日
初中語文教案集合 篇2
1.1 教學目標
(1)學會發現現代漢語中的病句。
(2)學會分析病句產生的原因。
(3)學會修改病句,在語言的運用中避免出現病句。
1.2 教學重點、難點
(1)辨析現代漢語中的病句。
(2)學會分析病句產生的原因。
1.3 教學形式和課時
(1)教學形式是課堂討論。
(2)本課總課時為2課時。
二、第一課時教學步驟
2.1 教學要點
列舉生活中的出現的病句,探究語病的“病因”。
2.2 教學過程
(1)內容導入──主持人的“脫口誤”
以多媒體顯示引子中的病句,并略加分析。例如:
①這樣的說法簡直是空穴來風。(“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會有風進來可,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這里意思相反)。
②在目前狀況下,進行股票投資是否有沒有風險呢?(“是否”、“有沒有”──只需要留一個)。
③我國人口眾多,盲人數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數量――是――國家”──主語和謂語不搭配)。
(2)病句的辨析──診斷“病情”
學生討論“如何發現病句?”教師歸納總結:
. 仿造類比法。例如:
①“天然安睡寶”讓你在睡眠中改善頸椎病。(可按照此句仿寫:“改善胃病”,“改進頸椎病”,“完善頸椎病”──可見動詞和賓語不搭配)。
②這個經驗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視。(可按照此句仿寫:“值得他們的學習”,“值得我們的參觀”--可見多了”的“字)。
. 主干緊縮法(結構梳理法)。例如:
③杜絕汗味的根本是雙管齊下。(可采取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杜絕汗味”(主語)“是”(謂語)“雙管齊下”(賓語),顯然不可搭配)。
④過去幾萬名地質隊員經過數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資源衛星幾天內即可完成。(提取句子主干:“事情”(主語)“完成”(謂語),顯然不可搭配。應改為“過去幾萬名地質隊員經過數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資源衛星幾天內即可做完”)。
C. 語感審讀法。例如:
⑤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頂峰。(讀起來就覺得“不管……都……”很別扭,不順暢。應改為“盡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頂峰”)。
D. 邏輯分析法。例如:
⑥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艱苦環境中磨練成才的。(“凡是……都……”在邏輯形式上表達“全稱肯定命題”,表示毫無例外。顯然擴大了表述對象的外延。應改為“大多數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艱苦環境中磨練成才的”)。
(3)教師舉例歸納──尋找病句的“病因”(病句的三種類型)
A. 搭配不當。成分與成分之間存在著不合情理的搭配關系。常見三種情況。
1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例如:
①杜絕汗味的根本是雙管齊下。(應改為“杜絕汗味的根本方法是雙管齊下”。加“方法”作主語;或“杜絕汗味要雙管齊下”。改判斷句為陳述句,“杜絕汗味”作主語,“要雙管齊下”作謂語)。
2. 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例如:
②“天然安睡寶”讓你在睡眠中改善頸椎病。(應改為:“天然安睡寶”讓你在睡眠中治愈頸椎病。由“治愈”作謂語)。
3. 定語、狀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例如③中西合璧的主持風格,強烈的收視魅力。(定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應改為“中西合璧的主持風格,顯著的收視效果。”)。
④未來的通信會更加多樣、快捷和共享。(狀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應改為“未來的通信會更加多樣、快捷和享用廣泛。”)。
B. 成分殘缺或贅余。成分殘缺是在一個結構中缺少必要的成分,或與之相反,在一個結構中重復出現某個成分,造成結構重疊和語義重復。常見兩種情況:
1.成分殘缺。例如:
⑤這也使得君來酒樓在開業不久就引來業界矚目的重要原因。(應改為“這也是使得君來酒樓在開業不久就引來業界矚目的重要原因。”補足動詞謂語“是”)。
⑥在我報考大學的時候,就已經下了攻讀博士學位的決心。(應改為“我在報考大學的時候,就已經下了攻讀博士學位的決心。”將“我”提到最前邊作主語。或“在報考大學的.時候,我就已經下了攻讀博士學位的決心。”將“我”放在“就”的前邊,同樣是作主語)。
2. 成分贅余。例如:
⑦營造更好的、彰顯成功人士的好樓房。(應改為“營造彰顯成功人士的好樓房。”或“營造更好的、彰顯成功人士的樓房。”總之都去掉重復贅余的一個“好”)。
⑧《史記》所寫的人和事,都是真人真事。(應改為“《史記》所寫的都是真人真事。”去掉多余的“人”和“事”)。
C. 語序不當。詞語在句子中的位置不恰當。常見四種情況:
C1. 名詞的多項定語次序不當。例如:⑨許多附近的居民都來看表演。(應改為“附近的許多居民都來看表演。”)。
C2. 動詞的多項狀語次序不當。例如:⑩這期研討班是北京大學和山東大學聯合于今年5月底舉辦的。(應改為"這期研討班是北京大學和山東大學于今年5月底聯合舉辦的。”)。
C3. 虛詞的位置安排不當。例如:⑾我們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應改為“如果我們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
C4. 時間、空間或邏輯關系的順序不當。“時間順序”是指由以前到現在再到將來,如果是一件事情則按照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順序表述。“空間順序”是指由上到下,由外到內,由遠及近,先中間后兩邊等順序表述。“邏輯順序”是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等順序表述。例如:⑿由于會議開得及時,促進了工作,抓住了關鍵,解決了問題。(應改為“由于會議開得及時,抓住了關鍵,解決了問題,促進了工作。”)。
初中語文教案集合 篇3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二、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談話法,討論法
三、知識與技能
1.掌握課文中出現的重要詞匯。
2.抓住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重要語句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人間至情。
2.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父親》,營造氣氛,感悟父親的艱辛。"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險峰萬里它最偉岸,爸爸,親愛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的寫照,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2.解題及作者簡介
1、解題:《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說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于這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閱讀、學習。
2、作者簡介
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于樸素中見真情、洋溢著一股清新氣息。
3.朗讀訓練
1、看散文《背影》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給加點的字注音(出示課件)
奔喪狼藉簌簌妥貼躊躇迂蹣跚箸拭瑣屑晶瑩
3、朗讀
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6段齊讀
4.賞析課文
1、文中四次出現“背影”,請你在“背影”前加上一個動詞,以便理解四處“背影”的不同含義。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①第一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舊事,思念父親。
惦記背影
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
親子之愛,情真意切。(為了兒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買著老邁的步子去兒子買橘子)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著了……我的眼淚又來了"。
離情別緒,摧人淚下。("黯然銷魂者,惟別離也",可以舉兩個古人的例子:古人荊克刺王前,燕子丹給他送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這是送英雄的別離;再有"桃花潭水深千盡,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摯之這間的別離。而我們這些課文則是親人之別離,更是感人)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④第七段"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別后懷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
再現背影(別后懷念)
2、四次出現“背影”,作者重點刻畫的是哪一次?
重點賞讀第六段。圈點勾畫出對父親進行描寫的語句。分析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摯感情。
注意父親穿著、動作、語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讓學生品讀,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與學生展開對話,
a、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
b、走路的姿勢蹣跚年齡大,腿腳不便
c、爬月臺時的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艱難
3、文中共寫了幾次流淚?分析其感情!
①課文第二段,"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這是"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②第六段,"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
這是"感動之淚",望父買橘。
③第六段,"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這是"不舍之淚",父子即將離別。
④第七段,"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
讀到父親的來信,觸目傷懷,又想起了往昔父親的背影,這是"傷心之淚"。
教學活動5
總結主旨及布置作業
1、總結主旨
2、布置作業
青春年少,我們也曾對摯愛我們的父親任性過,誤解過.請以“爸爸,我想對您說…”為開頭給你的父親寫一篇短文,來表達你對他們的愛。
初中語文教案集合 篇4
[教學內容]
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游客。本文記敘的就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認真讀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了解錢塘江大潮在“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點,從而認識到錢塘江大潮是洶涌澎湃的天下奇觀。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潮汐”的成因及相關知識。
情感目標:
使學生在錢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從而激發學生對錢塘江大潮、乃至祖國的.大好河山、錦繡風光的無比熱愛。
技能目標:
引導學生能深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小節。學著按時間寫作的辦法仿寫片段《雷雨》。
[重點難點]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法學法]
教法:引導法,感情朗讀法。
學法:朗讀法、交流法、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錢塘江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板書設計]
1、觀潮
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 出現白線
江面平靜 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余波西去、恢復平靜
初中語文教案集合 篇5
教學目的:
1、檢查指導學生歸納整理詞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引導學生感悟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形象,并教給學生感悟的一般方法。
3、激發學生親近文學、熱愛文學、走進文學之門的興趣。
教學設想:
怎樣進行語文教學(特別是日常的語文教學)才能體現新課程大綱的精神,才能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這是擺在每一個語文教師面前的問題?經過教研室的假期培訓,對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對這篇課文如何上,我有了幾點粗淺的想法,不當之處,請斧正。
1、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目標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了界定,這也給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方向,當然并不是每篇課文都要完全體現這三方面的目標,理應有所側重。這篇課文側重的是后兩點。所以課堂學習的`大部分時用在完成目標2上。
2、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要求如何落實到教學中去?
我是這樣做的:預習以“自主”為主,教師通過布置檢查預習作業的方式來落實,比如,識字教學,完全可以讓學生借助字典詞典自己解決,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歸納整理,構建他們的“詞庫”;又如“文學常識”,“作家作品”的相關知識可以讓學生借助圖書資料、網絡資源來搜集信息,篩選整理。教師做好檢查督促工作,保證學生堅持自學下去,這對學生能力的養成將大有裨益。課堂教學以“合作、探究”為主,避免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幾人一小組,輪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