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飲食營養教案(通用5篇)
小班健康飲食營養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并會撥打119.120.110等急救電話,知道在什么危險時撥打什么號碼。
2、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3、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
幼兒認識并牢記119.120.110等急救電話。知道并學會在危險面前保護自己,學會逃生。
難點:
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119、120、110號碼片、玩具電話、小動物頭飾,小手絹人手一份。
2、警笛聲錄音、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逃生錄像及圖片。
活動過程
第一個環節:聽警笛聲,激起幼兒興趣,引出主題。
1、出示警車警笛聲。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早上來幼兒園的路上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你們想不想聽聽。(出示警笛聲)
2、讓幼兒討論這是一種什么聲音,是什么發出的這種聲音。
3、依次出示消防車、救護車的聲音。提問:這三種聲音一樣嗎?引導幼兒仔細聽一聽每種聲音的不同并進行討論。
4、鼓勵幼兒大膽進行猜測,這三種不同的聲音代表了什么
5、出示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警笛聲代表了什么?讓幼兒了解每種車發出的警笛聲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老師進行小結:每種不同的警笛聲代表的急救方法是不同的,它們的車型也是不同的。 第二個環節:認識110.119.120急救號碼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車上的號碼。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注意在不同的車上有三種不同的數字。(出示圖片)
2、鼓勵幼兒說一說這些數字,了解這些數字的意義。
3、出示號碼片加深幼兒的認識。
4、出示圖片,讓幼兒進行連線
師:小朋友,我們剛才認識了110.119.120三種不同的急救號碼,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
看看誰記清楚了哪種車上是哪種號碼,哪種號碼代表了哪種救護方法。(出示圖片,讓幼兒進行連線)
5、請幼兒做評判看一看連線對不對,說出自己的理由。
第三個環節:加深印象,幼兒分組進行場景表演
1、設置場景,幼兒分組進行討論分析,并一名幼兒回答討論的結果。
(1)、小鴨花花發現小兔家失火了,花花應該做些什么?
(策略)撥打火警電話119,說清楚發生火災的位置,請消防員幫忙。
(2)、小牛嚕嚕發現小狐貍偷了母雞家的兩個雞蛋,該怎么辦?
(策略)撥打報警電話110,請公安叔叔來抓壞人。
(3)、小松鼠在路上發現了受傷的山羊公公,應該怎么做呢?
(策略)撥打急救電話120,請醫生來救護山羊公公,并在醫生來之前先陪伴山羊公公。
2、幼兒自由分組,選擇喜歡的小動物頭飾,進行場景表演。
3、請幾組幼兒為大家進行表演
在進行情景表演時老師可提醒幼兒如何正確撥打求救電話,敘述事情時盡量要完整,準確。
第四個環節:觀看自然災害圖片及逃生錄像,學會逃生。
師:小朋友,我們現在已經學會了發生危險時的求救方法,最重要的是學會怎樣應對危險,知道發生危險時該如何撤離危險地帶、如何保護自己,現在我們來觀看一些自然災害圖片(出示幻燈片)。
1、引導幼兒觀看并說出這是什么危險。
2、鼓勵幼兒說出遇到這種危險時該怎么做。(幼兒集體討論)
3、觀看逃生錄像,在觀看中提醒幼兒注意觀察小朋友的動作。
4、讓幼兒討論為什么要這么做,請幼兒進行模仿。
5、全體師生開展游戲:逃生。拉響警笛,幼兒進行逃生演練。在演練中要提醒幼兒聽到警笛后,立刻停止一切活動,按照老師的要求(抱頭或用小手絹捂住口鼻)一個接一個的離開,在跑的過程中不要推擠,防止摔倒。可多練習幾次
第五個環節:活動結束,到戶外進行演練
小朋友我們今天不僅認識了不同的求救電話,還在室內進行了火災、地震逃離方法,現在我們去戶外練習一下吧。
《教學綱要》指出,要培養孩子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幼兒不是被動的“保護者”,教師要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護幼兒的同時,鍛煉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學習生活中的自理技能。為了讓中班幼兒掌握發生危險時的保護,逃離方法,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更好的健康成長,因此我設計和組織了《保護自己我知道》這個教育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他們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活動中采用了綜合性、趣味性、直觀性較強的視頻,圖片,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各種感官,讓他們更直觀的了解危險及求救方法。在創設故事情景時選用了幼兒較喜歡的小動物來做故事主角,幼兒更容易理解并接受。通過幼兒分組表演及逃生演練讓幼兒更深的了解了這些安全知識常識,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安全知識。在幼兒進行思考過程中,我始終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幼兒角度進行思考,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及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得到滿足。
小班健康飲食營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以及人需要的營養成分主要來自食物。
2、增強不偏食、不挑食和注意食物多樣性的意識。
3、了解食品添加劑的壞處,知道安全飲食的常識。
4、培養關注自己飲食健康的責任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如何健康飲食?
教學難點
培養關注自己飲食健康的責任感。
教學準備:
課件(故事錄音、課前搜集的資料、短片等)、食物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討論: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是健康的?(學生各抒己見)
2、是啊,過胖、過瘦、面色蠟黃……都不能稱為健康的人。看來,一個人的健康直接跟飲食有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健康飲食。(板書課題:健康飲食)學生齊讀課題。那如何做到健康飲食呢?
二、從故事中收獲知識
1、同學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心、愛護,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險。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備加注意和小心對待,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重。下面請聽一個故事。
三、教學重點
2、國學禮儀學會禮讓及正確的飲食習慣不學禮,無以立。
”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可見禮儀教育對培養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校把國學經典教育與文明禮儀教育相結合,著力提高少年兒童傳統文化修養,與文明禮儀修養的認識,把“讀經典”,養成文明禮儀的習慣當成自己的自覺行動,進而促進青少年的發展。二、課程開發背景鄭州市高新區百爐屯小學位于鄭州市高新區百爐屯村,是一所農村小學,本校的辦學理念是“促全面發展育陽光少年”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挖掘每個孩子的獨特潛能,讓每個孩子張揚其個性,使他們心中都充滿陽光,從而積極向上成長,個個都成為陽光少年。
但因為學校的學生都是農村孩子,而且三分之二的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父母平日里忙于打工,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很多孩子學習和生活習慣很不好,興趣愛好也很少,同時學校認為一年級是孩子由幼兒園到小學的轉折點,這是孩子各種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因此,開設國學與禮儀這門課程,這門課程選取國學經典中與時俱在的精華部分,對學生進行國學的浸透與熏陶。通過書籍和禮儀的教導,讓孩子懂得自立和懂禮。
使6—7歲的孩子,學習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使他們表達能力增強,性格更加開朗,從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三、課程設計
(一)學習目標1、我會正確誦讀并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片段,會誦讀一些兒歌和講一些故事。
小班健康飲食營養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人的身體需要多種營養。
2、培養幼兒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不同食物的營養對人體的好處。
活動準備
四幅不同的圖片,實物(饅頭 牛奶 雞蛋 橘子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食物。
提問:你們喜歡吃那些,為什么?
2、教師出示畫有主食的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并說說有那些食物?它們是用什么做成?
告訴幼兒: 米飯 面條 包子等食物有很高的熱量,能使肚子吃得飽飽的。
3、觀察第二幅圖,讓幼兒說出圖片的內容。
告訴幼兒:雞蛋、魚、豆腐、牛奶等,有很高的蛋白質、脂肪,營養價值高,能使我們吃得好,增強我們的食欲。
4、看第三幅圖,讓幼兒說出圖片的內容。
讓幼兒知道水果和蔬菜有很多的維生素和其他營養,能幫助消化。
5、看第四幅圖,讓幼兒自己說說它們的營養價值。
海帶、黑桃、花生等,促使我們生長發育,增強抵抗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食物。
6、老師小結。
7、活動延伸:組織“美食自助餐”,角色游戲,讓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配出營養全面的午餐。
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改變了幼兒不良的午餐習慣,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幼兒挑食現象有所改變。達到了就有的目的。
課堂教學中,幼兒積極,師生配合默契,教學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幼兒的習性和年齡特征,能根據幼兒的情緒合理組織教學過程,讓幼兒獲得積極的情感,能接受老師,同學的建議和意見,幼兒在活動中能自我感知,互動。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班健康飲食營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到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2、認識到不挑食、營養全面對小學生的成長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對飲食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了解良好飲食衛生習慣的意義。
2.讓學生養成并堅持不挑食、注重營養搭配的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
師:看了題目你知道今天的課與什么有關嗎?(生:飲食)知道最近各大報紙都在報道什么嗎?(生:毒奶粉事件和喜宴中食物中毒事件)毒奶粉事件主要是食品安全問題,而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就是飲食安全問題。那么,我們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事件發生呢?
生:發表各自不同的看法。
師:接下來再來看看我們自己,為什么有的同學長得高高大大,十分健壯,有的同學長得雖然高大,但一點都不結實,而有的同學長得瘦瘦小小,卻經常生病。其實啊,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所以飲食也是一門很有講究的學問,想知道里面的知識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如果同學們也暴飲暴食,小小的胃一下子裝得滿滿的,腸和胃負擔過重,引起消化不良就意味著要吃藥打針。但也不是說完全不能吃,比如牛奶、核桃、水果等可以增加營養的攝入,就可以吃一點。但我們在買食品時一定要注意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過了期的食物千萬不能吃,更不要吃三無產品。
師:同學們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解釋“定時定量”)
問:“早上時間太緊張,可以不吃早餐。”對嗎?為什么?(學生分組討論。)
師:經過一夜的消化,早上起來肚子已空空的,如果不吃早餐,挨餓上課。而上午課時多,活動多,體力消耗大,熱量一下子供應不上,就會頭暈眼花。長期如此會引起貧血等疾病,所以早餐不但要吃,還要吃的好,要吃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比如牛奶加面包或者雞蛋更好。
問:“一日三餐哪一餐最主要?為什么?”(學生分組討論。)
師:上午體內的熱量消耗大,需要得到補充,而且還要為下午的學習活動做準備,所以午餐要吃飽。而如果晚餐吃得太多,會影響睡眠。所以不要吃得太飽。但如果晚上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幫媽媽洗碗,要鍛煉,還要學習,那晚餐就要吃得稍好些。
有同學拿著飯碗睜大眼睛,正在收看“家有兒女”這個節目,你看,他看得多帶勁兒,幾乎忘了吃飯,還不時地為劉星喝彩……
問:“吃飯時看電視,對嗎?”(學生分組討論。)
師:吃飯時情緒要穩定專一,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會引起情緒變化。
看到高興時哈哈大笑,看到悲傷時擦眼流淚。這樣會影響食欲和營養的吸收,是很不衛生的。你們平時也是這樣在吃飯嗎?學生七嘴八舌地談論著: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
師小結:所以說,我們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
師總結:在吃飯時事先要考慮吃飽肚子,注意葷素搭配,然后,有條件的可以考慮吃得好一點,但最后重要的還是不偏食,不挑食。我們養成了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才會有健康的身體。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一份力量。所以從今天起,我們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小班健康飲食營養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幾種常見的粗糧食物,引導幼兒理解吃粗糧有益于身體健康。
2、通過制作、品嘗活動,激發幼兒愿意吃、喜歡吃粗糧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與家長共同搜集粗糧食物及圖片,填寫“我知道的
粗糧食物”調查表,布置成展示墻。
2、物質準備:玉米面、蒸好的紅薯、核桃仁、葡萄干、盤子、濕毛巾、小紙杯、小盤子等;“粗糧大家族”課件;“我愛吃粗糧”創意制作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粗糧大家族”交流活動,簡單了解粗糧的種類及營養。
1、與其他幼兒自由交流自己的粗糧食物調查表。
2、請2-3名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知道的粗糧食物及其對身體健康有哪些好處。
3、教師操作“粗糧大家族”課件,豐富幼兒關于粗糧食物的認知經驗。
4、品嘗粗糧食物,感知粗糧的美味。
5、小結:粗糧的種類有很多,它們都能做出豐富的美食,而且營養豐富,能夠幫助我們長高、長壯,變得更加聰明健康。
(二)“粗糧大變身”操作體驗活動,簡單了解粗糧食物的制作過程,激發幼兒對粗糧食物的喜愛。
1、幼兒觀看ppt,簡單了解黃金塔的制作過程,準備制作材料。
2、師幼共同制作“黃金塔”
1)提供基本原料以及創意配料(葡萄干、核桃仁),鼓勵幼兒制作“創意黃金塔”。
2)小結:我們在粗粗的玉米面中加入了紅薯泥和好吃的葡萄干、核桃仁,讓粗糧變身成為又香又甜、營養豐富的黃金塔。
(三)“我愛吃粗糧”創想討論,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粗糧食物的喜愛。
1、教師:你還想做什么樣的粗糧食物?
2、引導幼兒小結:粗糧經過我們的創意加工,能變得又好吃又好看,所
以我們今后一定多吃粗糧。
3、向幼兒介紹“我愛吃粗糧”創意制作記錄表。
(四)延伸活動:
1、請幼兒與家長在家中一起制作一樣粗糧小吃,并把制作過程填寫在“我愛吃粗糧”記錄表上,家園共同引導幼兒喜歡吃粗糧。
2、在幼兒園過渡環節請幼兒講講自己最喜歡吃的粗糧食物,共同推選2-3種粗糧小吃加入幼兒園食譜中。
活動反思:
結合《綱要》中“培養幼兒健康的飲食習慣,引導幼兒了解基本的營養知識。”這一目標,針對班中幼兒近期的飲食情況,我們發現幼兒對粗糧食物,如:窩頭、玉米餅等不是很感興趣,結合本園營養課題及近期營養教育目標,我們特制定了此次活動,幫助幼兒簡單了解粗糧的營養,逐步培養幼兒喜歡吃粗糧。
在本次活動的目標是:
1、認識幾種常見的粗糧食物,知道吃粗糧有益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2、通過制作、品嘗活動,激發幼兒愿意吃、喜歡吃粗糧的情感。
在本次活動前,我們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幫助我們了解了幼兒有關粗糧認知的前期經驗,通過交流、討論、品嘗及課件的展示,豐富了幼兒對粗糧的認知,同時簡單了解了粗糧的營養價值,體驗了粗糧的美味。
其次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的體驗活動,了解到黃金塔的制作過程,在制作的過程中激發了幼兒對粗糧食物的喜愛,最后通過幼兒共同討論、創想“我愛吃的粗糧”食物,加深幼兒對粗糧食物的喜愛。
最后以“創想討論”的方式,激發幼兒不斷參與粗糧制作,在幼兒體會制作快樂的同時,還能帶動幼兒愿意主動多吃各種粗糧食物。
在每次開展營養教育的同時,我們都會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例如:在本次活動前,我們下發了“我知道的粗糧調查表”,在家長與幼兒共同調查的過程中,幼兒了解了一些簡單的有關粗糧的知識,最后我們將活動進行了延伸,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創想新的多種的美味粗糧食物,并建立家長與幼兒共同實操,將精彩的內容在博客及家長園地中資源共享,較好的達成了家園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