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看雪的教案(精選2篇)
小學生看雪的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設置
(一)教學目標設置的依據及相關解讀
依據一:《課程標準》相關內容
1、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3、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
教學建議: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3、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解讀:語文教學的關鍵是誦讀、積累、。在誦讀中積累字詞,在積累中體會文意,在體會中感受生活、生命,也感受自己的成長。這里,需要解讀的是第二條與第三條。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其中“正確”地朗讀,可以分解為讀準字音,讀準停頓,讀準節奏,讀準重音,讀準語調,等等;“流利”地朗讀,可以分解為讀得連貫——————不指讀、不詞化;再是讀出速度——不唱讀、不拖音;“有感情”地朗讀,所指很豐富,因為“感情”本身就是一個抽象而豐富的概念,可以分解為:讀出心理的變化,讀出態度的變化,讀出心情的變化,讀出精神的變化,讀出認識的變化,等等,這些變化最終都落實到語氣的變化,即讀準語氣。
“理清思路”可以分解為:導入、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等等。
“理解主要內容”可以分解為: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關鍵語句)、重點句子等等。
依據二:單元教學目標
1、識字與寫字。
2、讀中感悟、體會。
3、練習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
4、懂得中國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中國臺灣人民都盼望團聚。
解讀:單元教學目標明確指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識字與寫字,閱讀,口語交際。需要解讀的是:
“識字寫字”有三個提手旁的字“打、指、接”,可以借助以前學習的提手旁的書寫知識指導寫字。
“朗讀感悟”。本文內容和兒童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孩子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難度較大。可采用探究究性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探究和朗讀中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依據三:《看雪》的核心內容
課文主要寫中國臺灣小朋友只看見過棉花做成的雪,沒有看過真的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課文以對話為主,內容貼近學生心理特征,前面語言淺顯易懂,師生最后的對話蘊含著海峽兩岸人民企盼祖國統一的愿望。
學生基礎
依據四:學情分析
小學二年級學生好奇,愛玩愛動,對雪有一種向往留戀之情;同時,他們富于想象,容易進入虛構的情境;但是他們邏輯思維能力還很低,對課文蘊含著的“海峽兩岸人民企盼祖國統一的愿望”領悟會有困難;對話語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夠,讀出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需要具體指導。
(二)教學目標陳述
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下,教材編寫專家制訂出單元教學目標;在單元教學目標的要求之下,站在文本的核心內容之上,依據學生情況,制訂出《行道樹》一課的教學目標。陳述如下: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其中,1、2為教學重難點,本課要求會認的字大多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可以啟發學生在生活中留心觀察,自主識字。“指、接、講、鋪”等字,可以通過動作演示幫助理解。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三個提手旁的字(打、指、接),可以借助以前學習的提手旁的書寫知識指導寫字。注意提示:“指”字右上是,不要寫成;“接”字右下的“女”,橫畫要長些;“故”字右邊是反文兒,不是折文兒;“候”字,不要漏寫中間的“豎”;“奇”要寫得上小下大。
本文內容和兒童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孩子們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難度較大。可采用探究性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探究和朗讀中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第二個目標為教學的基本點,是鞏固與夯實語言積累的必然實踐。
(三)教學條件及課時安排
1、兩課時。
2、條件允許的話,借助多媒體可加大課堂容量,節省部分時間。
二、教學過程預設
〖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現在是什么季節?
生:冬季。
師:在冬天你們最盼望干什么事?
生:……
生:下雪。
在冬天看到下雪是一件很美的事,前幾天我們這里下了今冬的第一場雪,有的同學還把當時的情景寫在日記上。我們這里冬天經常能體驗到下雪的快樂。而在我國臺灣省是很難看到雪的。那里的小朋友也想看雪,可怎么辦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看雪》,板書課題,齊讀。
〖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己高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劃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不明白的詞語和句子做一下標記。
學生按老師要求自讀課文。
〖檢查自讀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指讀、開火車讀、齊讀。
2、質疑: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
(其他學生能解答的先解答,解答不了的問題教師可放在理解課文的環節中再解答。)
〖以讀促講,理解全文〗
一、理解1、2自然段
1、指讀1、2自然段。
2、出示課件(地圖):了解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明白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的原因。
3、出示課件(課文插圖1):
讓學生看圖觀察討論: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說些什么?想些什么?
(鼓勵學生大膽說。)
4、出示課件(課文第二自然段):
練習讀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中國臺灣孩子對雪的向往和喜愛。
(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二、理解3~11自然段
1、⑴以小組為單位讀3~11自然段,看看孩子們向老師提出了哪幾個問題?畫下來,討論一下。
⑵出示課件(學生問老師的四句話):
范讀、指讀。讀好這四句話的語氣。
⑶出示課件(第四句話):
多種形式讀,指導讀好其中的自然停頓地方。
2、⑴過渡:北京下雪的時候是怎樣的情景呢?
⑵出示課件(北京下雪的情景):讓學生欣賞雪境,感受下雪的樂趣。
⑶你們看了這段雪境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談。
⑷出示課件(第九自然段):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美好的雪景,體會北方孩子玩雪的樂趣吧!
齊讀第九自然段。
三、出示課件(課文插圖2)
1、學生觀察并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景,中國臺灣孩子的心情怎樣?學生自由談。
2、出示課件:指導讀好最后一句話。
3、你希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到北京來嗎?學生自由談。
4、出示課件:欣賞中國臺灣的一些風景片。
5、你愿意到中國臺灣寶島去看一看嗎?
學生自由談。
6、引導學生對比(第2自然段與第9自然段,第10自然段與第11自然段)朗讀,邊讀邊想,討論交流:
櫥窗里的雪景與真的雪景有何不同?
(都很美,一是靜態的,不能玩;一是動態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麗,對孩子們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國臺灣孩子們和北京小朋友盼著什么?
(中國臺灣孩子們盼著到北京看真的雪。小朋友盼著和孩子們一起玩,盼望祖國統一)。
7、兩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實現嗎?
(讓學生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大膽發表觀點)
(意圖;1、盡量啟發學生自己觀察得到答案,重視學習過程的體驗。2、多種形式指導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朗讀興趣。3、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分角色表演讀全文
讓學生按課文內容分為“敘述者”、“孩子們”和“老師”三種角色表演朗讀,在過春節的歡快樂曲聲中,在電腦課件展示課文插圖的形象氛圍里,讓幾組學生扮演角色、表演朗讀、展開競賽、鞏固成果。
(意圖:創設情景、展開競爭、鞏固成果。)
五、教學效果
完成課后“我會連”。
(意圖:鞏固知識)
六、目標達成
指導學生完成“實踐活動”
1、收集有關中國臺灣的資料。包括中國臺灣和祖國大陸的.關系,中國臺灣名勝古跡,中國臺灣回歸問題等。
2、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的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意圖:在活動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目標檢測:
1、比一比,再組詞
講驚打故
井京燈古
2、補充詞語
的雪景的棉花的枝葉
的果實的人群的太陽
小學生看雪的教案 篇2
學情分析:
小學二年級學生好奇,愛玩愛動,對雪有一種向往留戀之情;同時,他們富于想象,容易進入虛構的情境;但是他們邏輯思維能力還很低,對課文蘊含著的“海峽兩岸人民企盼祖國統一的愿望”的含義,領悟會有一定困難;對話語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夠,教學本課我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性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探究和朗讀中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讀出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需要具體指導。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學重難點:
正確認讀9個字,正確書寫6個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1、師:同學們,秋天過去,冬天到了,你們最盼望什么呢?(學生口答)
師:是呀,伴隨著冬天的到來,紛紛揚揚的雪花輕輕飄落,地上鋪一層厚厚的雪毯,樹上掛滿了蓬松松、亮晶晶的雪球,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這時,你們最喜歡做的事是什么?
看到你們興高采烈的樣子,老師也想分享你們的快樂,告訴老師,大雪過后,你們是怎樣玩的?(學生回答)
看著這樣美麗的雪景,心情怎么樣?
2、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關于雪的文章。
教師板書課題──12、看雪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學問,學問,愛學,善問。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帶著你的問題讀課文,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好了,咱們的“快樂讀書”開始吧?
1、自由朗讀課文。你們讀書的時候,老師有兩點提醒,可以接受么?
(1)、邊讀書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劃出有生字的詞語,對照拼音,多讀一讀。
⑵、劃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2、大家讀書可真認真,老師想考考大家,怎么樣?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開火車讀課文
(2)課件出示難讀的句子。
a、在我國臺灣省,是很難看到雪的。
b、過春節的時候,孩子們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了美麗的雪景。
c、她順手指了指地圖上的北京。
d、接著她就給孩子們講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e、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
f、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老師發現這些句子有點難讀,咱們看著黑板練習讀一讀,特別注意讀準紅色的字詞。還可以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互相幫助一下。
指名讀,正音。最后全班齊讀五個句子。
(3)再讀生詞(出示活動詞卡)。
(4)多媒體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仗、銀、講、毯、店、省、櫥、指、接
(5)在小組里用巧辦法記一記這些字。
(6)全班交流記字方法。
(7)游戲:猜字謎。
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三、品讀課文,感悟內涵
1。自由朗讀課文1~2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嗎?
2。說說你對中國臺灣的了解。
3。在小組里互相讀讀課文,讀完討論: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他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出示圖片)
4、出示文字,指導朗讀。
四、書寫生字
書寫“講、指、接、驚、故、仗”六個字。
1、觀察生字字形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互相提醒書寫時該注意什么問題。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筆順并書空。強調:這些字都是左右結構,應該寫得左窄右寬,“接”字右下的“女”,橫畫要長些;“故”字右邊是反文兒,不是折文兒;“指”右上是“匕”,不是“七”。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坐姿與執筆姿勢。
5、展評學生作業。
五、課堂小結,說說本節課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