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有趣的彈簧(精選9篇)
中班科學:有趣的彈簧 篇1
活動目標:
1、能區分鮮果和干果。
2、通過對應會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活動準備:
鮮果若干、干果若干、小兔頭飾。
活動過程:
兔媽媽帶小兔子們去小貓家做客為故事情節開展活動。
小貓拿出一盤鮮果和一盤干果招待小兔子們。兔媽媽請小兔子們觀察兩盤水果有什么不同。分別用摸、看、聞、嘗等不同的方法感受并區別。在小兔子們充分感受、發現、表達的基礎上,兔媽媽總結鮮果和干果的特征。
小貓和兔媽媽請小兔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分水果,并請小兔子分完后用完整的話表述兩組水果的多少。
兔媽媽和小兔子們共同分享鮮果和干果,請幼兒講述他們味道的不同。
活動結束:
小兔和媽媽謝謝小貓后一起回家,活動自然結束。
中班科學:有趣的彈簧 篇2
活動目標:
1、在圓柱體上繞線,根據纏繞的圈數判斷線段的長短。
2、訓練快速辨認和判斷的能力,提高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一、繞線圈
1、幼兒分組操作,將線段整齊地纏繞在圓柱體上,數一數自己饒了幾圈。
2、將線段分開,與同伴比一比線段長短。
二、猜長短
1、出示已纏繞五個圓柱體積木,看看每個圓柱體積木上繞了幾圈彩色線。
2、當著幼兒的面,將繞在五個粗細不同的圓柱體上的彩色線展開。比一比,哪個圓柱體上繞的線最長,哪個圓柱體的線最短。
3、按線段的長短給五個圓柱體排序,并依據從長到短的順序貼上1—5的數字卡。
三、比長短
1、幼兒觀察圖片,迅速判斷線段的長短。
2、在粗細不同的圓柱體上繞同樣的圈數,圓柱體越粗,線就越長;圓柱體越細,線就越短
四、總結
中班科學:有趣的彈簧 篇3
主要目標:
1、探索使各種物體轉動的方法。
2、關注轉動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過程:
一、游戲:迷迷轉(目的: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理解轉動的意思)
。2分鐘)
二、動手讓各種物品轉動起來(12分鐘)
提問推動: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試一試不同的材料。
提問推動: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別的方法使他轉動嗎?
小結:
出示文字總結幼兒探索的方法。
轉動和力有關。
三、創造性地通過組合,讓二種物品轉動起來(10分鐘)
提問推動:請你用一樣物品幫助另一樣物品轉動起來。
隨機觀察,給與鼓勵和支持。
你這種轉動,在那里也看見過?引發轉動與生活的關系。
小結:
從一到二位幼兒演示的創造性轉動作品自然引導到生活中的轉動,總結轉動與生活的關系。
四、游戲:跨步前進(目的:引導幼兒有興趣地發現生活中的轉動)(6分鐘)
中班科學:有趣的彈簧 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吸盤能吸住物體的原因。
2、感受吸盤在我們生活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吸盤、紙杯、泡沫板、木板、塑料盒、木盒
2、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物體,這是什么?
2、吸盤鉤吸在哪里?
3、教師出示材料提問:吸盤能吸住這些物體?(泥工板、木盒)
二、操作活動
1、教師分發材料。幼兒第一次實驗,進行操作,并進行記錄。
2、師幼交流。
3、操作驗證,能吸住哪些材料?
4、教師總結。吸盤吸得住與吸不住的原因。
5、出示材料,(泡沫板、塑料盒、木盒、書本)讓幼兒進行操作。
6、師幼總結,為什么光滑的物體能吸住,凹凸不平的物體不能吸住。
三、找原因
1、教師分發一次性杯子。
2、幼兒交流用最吸住的原因。
3、觀察圖片,觀看鉤子在生活中的不同用處。
四、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找一找鉤子。
中班科學:有趣的彈簧 篇5
活動目標
關于春天的天氣,和基本的有關天氣的表現圖標.
培養孩子記錄的能力
活動準備
、 天氣記錄紙(活動紙) ② 氣象的網頁 ③ 太陽, 云, 雨傘, 風等天氣的表現圖標
■ 照片準備
觀看氣象的有關的照片.
■ 活動辦法
、 進一步討論
-今天天氣怎樣呢?
-天氣能夠提前知道嗎?
、 對于表現天氣的圖標進行講述.
-這個圖片是什么呢 ? 雨傘是下雨的時候使用的,所以表示有雨.
③ 記錄一下今天的天氣情況.
■活動 tip
一周以內的天氣情況.
中班科學:有趣的彈簧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觀察實驗,感知施加相同的力,受力面越小產生的作用越大。
2、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培養幼兒獨立思考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桌子(在泡沫板的四角釘上四顆釘子做成)
2、沙箱、沙子、玻璃杯、削好的鉛筆、充氣的氣球、桌子。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
1、幼兒模仿小雞、小天鵝聽音樂在沙池中做游戲。觀察游戲后留下的腳印。
2、提問:學小雞、小天鵝走,留下的腳印有什么不同?
。1)小天鵝走時全腳掌著地,腳印是平平的。
(2)小雞走時腳尖著地,留下的腳印是深深的。
中班科學:有趣的彈簧 篇7
活動目標
1、引起幼兒對落體現象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2、初步嘗試記錄。
活動準備
1、羽毛、塑料積木、紙條、樹葉、自制降落傘若干。
2、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讓幼兒觀察各種材料。
二、擺弄落體進行感性探索
1、請幼兒選擇一樣物體玩一玩
觀察這個物體落下來的情景。
2、進行討論
請個別幼兒描述自己所玩的物體落下來的樣子,并用動作表示。
三、落體的方法記錄
1、請一位幼兒選擇一樣物體,先觀察它落下來的樣子,再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2、讓幼兒自己玩玩、試試其余物體,觀察不同物體下落時的有趣觀象,并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3、逐一出示記錄表,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記錄的樣子是怎樣的。
四、集體交流。
延伸活動:
玩一些落體游戲,如“托氣球游戲”“吹雞毛游戲”等,啟發幼兒觀察落體運動現象,
并想辦法吹起下落的雞毛,托起下落的氣球。
中班科學:有趣的彈簧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甜食的種類,初步學習分類。
2、體驗與同伴共同品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帶一種甜食來園。
2.教師自制分類標志,分別放在每張桌子上。
活動過程
1、參加甜蜜蜜的聚會。
。1)幼兒拿出自帶的甜食,向同伴、教師介紹它的名稱,并說說是什么味道的,吃起來有什么感覺。
(2)為甜食找家。幼兒根據分類標志,將食品分類放在相應的桌子上。
2、交流品嘗的感覺。
。1)幼兒品嘗自己帶來的甜食,可以與自己的好朋友交換品嘗。
(2)你吃的是什么?甜嗎?
。3)教育幼兒持糖后及時漱口。
3、利用糖紙進行創作。
。1)請幼兒想想糖紙可用來做什么?
。2)幼兒通過折折、剪剪、疊疊制作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延伸
1.請幼兒繼續搜集不同種類的糖果和同伴一起品嘗。
2.在區角活動中放置各種糖紙供幼兒制作。
中班科學:有趣的彈簧 篇9
探究的問題:手指與手掌同時擠壓氣球兩側,氣球變化一樣嗎?
六、試一試。
1、幼兒用手指與手掌同時擠壓氣球兩側。
2、記一記我的實驗過程。
3、說一說我的發現。
。1)用手指壓的地方深深地凹進去。
。2)用手掌壓的地方沒有變化。
七、游戲:幫小雞過河
小雞要過河,可是它的腳太尖,剛下河就把冰踩碎了,用什么方法可以幫助小雞過河?
1、給冰上鋪上 薄板,讓小雞踩著板過河。
2、給小雞做一雙大鞋,讓它穿著大底鞋過河。
八、拓展思路
在平整的水泥地上鋪一張白紙,上面放一張復寫紙,再鋪一張白紙,脫掉襪子,用單腳踩在紙上,然后抬起腳拿起紙,在上下兩張紙上都看不到腳印。請幼兒用圓珠筆在白紙上輕輕寫字,
上下兩張紙都能留下深深的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