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歷史上冊教案全冊2
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事實
掌 握 《辛丑條約》對中華民族的危害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 綜 合
理 解 甲午戰爭引發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借口絞殺義和團出兵侵華,結果簽訂《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討 論
分 析 《辛丑條約》主要內容對中華民族造成的嚴重危害
情感、態度
價 值 觀 愛 國
情 感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1XX年前的國恥與苦難,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熱愛祖國、堅決反抗外侵的優良傳統
思 想
意 識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具有野蠻殘暴的殖民掠奪性質,義和團對八國聯軍的抗擊,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光榮傳統,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是阻止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教學重點 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
教學難點 《辛丑條約》主要內容對中華民族造成的嚴重危害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上學期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為什么說甲午戰爭以后,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馬關條約》 割遼東半島、中國臺灣和澎湖列島,賠白銀2億兩,增辟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領土和主權更遭踐踏,中國貧弱更加嚴重,列強擴大商品傾銷,還直接進入中國生產領域 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組織學生閱讀“導言框”,了解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甲午戰爭后,隨著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深入,一些外國教會也猖狂地欺壓中國人民。義和團就是在反教會斗爭中產生并發展起來的。
小結、過渡:導言框的歌謠就是當年民眾傳唱的。帝國主義列強對義和團運動的迅猛發展感到恐慌,他們便拼湊八國聯軍發動了侵華戰爭。請大家閱讀新課,記住課題和標題。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八國聯軍侵占北京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19——20頁本目的內容,并在《中國歷史填充圖冊》第9頁中,用筆描出八國聯軍的進攻路線。(可在原線旁另畫一條平行線條)
指導學生聯系地7頁圖文,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在班級內交流:
1、 北京兩次被外國軍隊侵占的情況有哪些不同?
聯軍名稱 侵略國 占領年代 清朝帝、后
英法聯軍 英、法 1860年 咸豐、慈禧
八國聯軍 英、法、俄、美等 19xx年 光緒、慈禧
2、根據課本20頁“動腦筋”:請你根據這些圖片敘述當年八國聯軍的罪行。
(可自由發揮和互相補正,但應控制在3人次以內)
二、《辛丑條約》
學生閱讀21——22頁課文(包括小字)、插圖、“自由閱讀卡”等,思考回答:
1、分別指出《辛丑條約》關于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規定?(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條約具體內容來感知“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概念,而不是死記硬背其條款)
2、22頁“活動與探究1•議一議”:《辛丑條約》簽訂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嗎?(有)為什么?(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掠奪更加瘋狂,清政府幾乎成為列強向中國人民征收“戰爭賠款”的代理機構;帝國主義列強武裝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須為帝國主義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他們完全成了列強的忠實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