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的閱讀(精選3篇)
說明文的閱讀 篇1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中國石拱橋》屬于前者,它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說明中國石拱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的特征。《死海不死》屬于后者,文章科學地說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說明事物特點和闡明事理是說明文的兩種類型。
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述明白,必須有相適應的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等。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和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一篇說明文單用一種說明方法的很少,往往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比如《向沙漠進軍》,綜合運用了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等多種說明方法。采用什么說明方法,一方面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選擇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種說明方法,還是采用多種說明方法,是采用這種說明方法,還是那種說明方法,可以靈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說明要有順序,這是使說明內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采用什么順序,主要取決于作者所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事物發展變化,時間順序容易表示清楚。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讓讀者看明白。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正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說明的實用性很強,稍有差錯,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如有一篇說明文寫道:“一只蜻蜓一晝夜可以吃2400只蚊子。”2400只蚊子聚在一起,比蜻蜓的身體要大許多倍,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個差錯是怎樣產生的呢?原來據統計,蜻蜓一小時可吃蚊子50只到100只。一小時吃100只,一天24小時,當然要吃2400只了。作者的乘法計算是無誤的,卻忽略了蜻蜓不可能在一天24小時之內一刻不停地吃蚊子。這就鬧出了笑話。
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的語言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由于說明的對象和作者語言風格的不同,說明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或概括,或具體;或簡潔,或豐腴;或精練,或詳盡;或平易樸實,或幽默風趣,總之不拘一格。
閱讀說明文和寫說明文可以聯系起來。上面談到的所要把握的四點,閱讀說明文要注意,寫說明文也要注意。課文是閱讀的范例,也是作文借鑒的范例,它為同學仿寫、改寫、縮寫、擴寫提供了寶貴的材料。通過仿寫、改寫、縮寫、擴寫,能夠加深理解課文,也為同學們寫自己的知識范圍、認識能力所及的作文打下基礎。
說明文的閱讀 篇2
教書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讓我們一起到第一范文網學習吧!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編輯的閱讀答案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中考語文關于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一、要讀出所說明的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1.事物的特征:是指事物說明文中所要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2.事理:是指事理說明文中所要闡明的事理的本質。
二、要讀出如何進行說明的?
(一)說明文的結構
1.總分式結構
總——分——總
總——分
2.遞進式結構
著重分析各層意思是怎樣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個別到一般等等
3.并列式結構
從不同的方面來介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二)說明的順序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
3.邏輯順序:
概括到具體、整體到局部、現象到本質、
原因到結果、主要到次要、特點到用途
說明文的順序,根據說明的目的和對象,可以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
(三)說明的方法(8種):
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下定義: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
(2)舉例子:可使讀者對說明對象的特征獲得具體認識。
(3)列數字:可以準確地說明事物。
(4)打比方:可達到形象地說明事物的作用。
(5)作比較:用人們熟知的與所要說明的事物作比較,從而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
(6)分類別: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
(7)畫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地理解被說明的事物。
(8)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四)說明文語言
1.準確性(科學性)特別要注意說明文中使用的術語和修飾限制性的詞語,它們往往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準確把握詞語的內涵,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文章中的語言難點。
3.生動(趣味性)運用了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或引用了故事、傳說、謎語、詩句等的作用。
說明文閱讀的主要試題類型:
寫了什么、為什么寫(事物的特征與事理)
中考語文關于句子排序的閱讀理解
1.排序題要求在注意語言表達的整體性、連貫性原則以外,還要多角度地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入口。句子排序問題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揣摩語段的整體意義,理清選項內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達內容的主旨。
②分析選段內容與整體語段的語境聯系。
③進行對比分析,排除干擾選項。
④通讀語段,看看整個語段銜接是否緊湊合理。
2.方法技巧:
一般來說,語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①空間關系: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里到外等。
②時間關系:從早到晚,從過去到現在等。
③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
④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
⑤思維規律:由一般到個別,由個別到一般,由概括到具體,由具體到概括等。
先要準確的把握整體語段的基本內容,找到其中體現順序的那道“線”,然后才能進行合理的排序。
說明文的閱讀 篇3
大腦是如何思維的,你知道嗎?智力的高低,取決于腦的發達程度。想知道大腦的思維是如何產生的,就來文中找答案。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大腦如何思維說明文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腦如何思維說明文的閱讀材料什么是智力?有人說,智力的涵義包括聰穎、預見、速度,能同時應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義為學習、作判斷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現代文獻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維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還有人把智力表達得更簡潔,說智力是作猜測,是發現一些新的內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測".對許多人來說,就是你不知怎么辦時,無計可施時,慣常的做法不奏效時,所需要的創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動物呢?這取決于腦的發達程度,腦只有外面那一層——大腦皮層——明顯地與形成"新的聯想"有關。而人的大腦皮層甚至比甜橙皮還薄,大約只有2毫米,僅相當于一枚一角硬幣的厚度。人的大腦皮層布滿了皺褶,但是如果把它剝離下來并將它展開,它的面積大約相當于4張打印紙。黑猩猩的大腦皮層只有1張打印紙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郵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節選自《大腦如何思維》,有刪改,作者威廉。卡爾文)
大腦如何思維說明文的閱讀題目1.選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文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選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選文中兩次用到"大約"一詞,這體現了選文語言的什么特點?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
6.選文對"智力"作了五種解釋。請說出你最贊同其中的哪一種,結合實例說明為什么。
大腦如何思維說明文的閱讀答案1、智力。
2、邏輯順序。
3、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
4、準確性;嚴密性。
5、介紹了對智力的多種解釋;并通過人和動物大腦皮層的比較,說明了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6、是開放性試題,沒有唯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