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又一篇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1、體察信客的語言、行動和心理。領悟他的品格和精神。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標:學會新的描寫人物的方法,培養學生正直無私的品格。 教育目標:培養學生潔身自好、待人寬容、任勞任怨等的品質。 重點難點:感受本文的語言。抓取人物的品格。 策略和方法:朗讀法、引導法、討論法。 教學媒體:投影儀、錄音機。 一、導入 。 請大家回想一下,有什麼職業是過去有而現在已逐漸消失了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已經不需要他們了。或者他們已經落伍了。)那麼,我么今天要講的《信客》,也正是這樣一種職業。大家就來看一下,“信客”到底是做什麼的? 二、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比較長,我們就不讀了,提前讓大家回去預習了。現在再給大家一點時間,快速瀏覽一下本文,并且找出信客是做什麼的?這行職業有何特點? (這個問題,學生基本上都能找出來,但是概括的語言并不是很簡練。但是,對于職業的特點,卻總結的不好。好像學生還摸不著門路。) 1)、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誠信無私 2)、終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勞任怨 3)、收入微薄,生活貧窮——待人寬容 4)、最痛苦的是蒙受懷疑、欺凌、憎恨。但是信客的閱歷又讓他增長才干。 2、從上面大家的總結可以看出,信客的為人如何?(或信客這一行所需要的品質是什麼?) 誠信無私、任勞任怨、待人寬容、潔身自好、恪盡職守、善良厚道等。 (學生基本上能說個差不多。但有時專業語言運用的還是不好。口頭語比較多一些。) 3、那麼分別從文中找出相對應的事例來! 都能對號入座。只是語言繁瑣,不凝練。 4、可是,有個很奇怪的現象。為什麼作者再寫信客之前,還寫了一個老信客? 險些老信客,實際上說明了信客這一職業的兩個特點:路途艱苦;強調職業道德——“就在一個信字”,而且這個“信”字要做到一絲不茍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豐富經歷,給年輕信客以具體切實的指點,他的慘痛的教訓。又時時警惕著年輕信客。這些,都促使他迅速成為可以信賴的信客。 (這個問題,孩子的回答卻不甚好。老是靠不到主題上來。) 5、那麼,信客成長起來后,作者重點寫了信客的什麼事跡?為何要重點寫? 重點寫了兩個事跡:概括寫遇到謀生者客死他鄉,信客充當代理人的事跡;具體寫一次遭人誣陷、說明信客職務的兇險和信客仁義熱心、任勞任怨、寬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6、總結信客這一生,他在哪里是一個轉折? 回鄉教書。 7、他這一生正好驗證了那一句話? 好人有好報。 社會總是有良心的,奉獻者終究會贏得敬愛和懷念。人們常送些關懷與溫暖。發財的同鄉回來道歉,并請他代辦郵政事務,后來大家又推舉他當老師,當校長等等。等到臨死時,又來紛紛吊唁。 8、信客死后,為什麼要和老信客葬在一起? 因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9、請寫出一段話,作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 (這道題開放性很強。學生的回答也豐富多彩。) 現摘抄幾則如下: 馬茜茜:信之子,眾之父,仁義之人,大公無私,為吾敬之人某某。 王彬:我們永遠的信客,你是夜晚照亮我們的月亮,你是寒冬溫暖我們的火光。你是我們永遠的心靈支柱! 徐云龍:村中之翼。 嵇姍姍:您的功勞是為我們的奉獻,您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您的身影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您奉獻出了青春,卻換來了無限的美好。 于剛:尊敬的校長,您像一把熊熊烈火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您給我們留下了偉大的精神財富。我們全體同學向您致敬。 楊一帆:一支蠟燭,奉獻默默。一生之中,忍辱負重。一人只為,仁義熱心。。光芒四射,蠟燭已盡。 10、本文的語言有何特色? 《信客》:質樸典雅;警辟而暢達。 《背影》:樸素平實。 《臺階》:十分口語化。 原因:題材不同,作者個性氣質語言習慣不同。 三、作業 。 1、把課后詞語加意思寫一遍,并且背過。 2、把自己的墓志銘整理在本子上。 課后記:雖然這是一篇描寫信客的文章,大家都沒有接觸過信客。但是學生在理解起來還是不困難的。可是,有個別的地方還需要老師話語上的精彩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