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要愛科學》綜合能力測試題
________的創新人才。2.下面一句話是從文中抽出的,它的位置應當在第________段的末尾。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計劃,要求培養“科技內涵、藝術旗幟、經貿人才、外語本領”的人才,以適應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人類社會活動全球化的需要。3.這篇文章是________式結構,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________論證方法。請再加一句,使所加的句子與原句構成排比。沒有________,哪來________?4.第四段是怎樣進行論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漢語中許多成語都表達了創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別具匠心”等,請你再寫出兩個表達創新意思的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b。 a項中“蓬”音應為“péng”后鼻音。c項中“匪”音應為“fěi”。d項中“荼”音為“tú”,不能與“茶”混淆。二、c。a項中“電惱”應為“電腦”。b項中“繁植”應為“繁殖”。d項中“熱朝”應為“熱潮”,這一條考的均是形似字混淆的問題。三、c。本題考的是近義詞的準確應用。四、(一)1.科盲:沒有掌握科學技術的人。曾幾何時:時間過去沒有多久。投注:投入、貫注。2.“從一定角度看”不能去掉。表示一定范圍,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使語氣更加委婉,如去掉,則過于籠統。3.納米技術、火星探測技術等,多多益善。4.所謂生產力,就是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包括勞動者、勞動對象及生產工具,其中生產工具是生產力水平的標志,學生可結合生產力的概念,聯系自己學過的歷史、人類社會發展常識方面的知識進行解答。如勞動者掌握了科學技術,可改進生產工具,擴大勞動對象,從而提高生產力水平。5.特點:文字簡潔,圖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查閱,范圍廣大等。讀后感略。6.答案略,聯系自己的生活、學習實際談。7.寫作目的:強調科學知識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號召青少年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并向青少年推介《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信息:可從多方面談,如(1)“知識就是力量”;(2)科技知識是現代文明社會的立身之本;(3)“科教興國”;(4)“科學是第一生產力”;(5)《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6)青少年是新一代跨世紀建設者。(二)1.裹 2.速度快、容量大(信息量大)、質量高(不失真)3.入網(用戶)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b 4.信息傳輸的特點 信息高速公路使用的方式 5.距美國明尼蘇達州2000公里以外 多媒體的先進技術 衛星通信的配合(如寫“高速傳輸的光導纖維”對一半)6.使人們懂得工作方式發生重大的變革(給人們的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起到總領第⑦節的作用(是本節的中心句)7.舉例子、列數字(如寫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也對)勞動生產力的提高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8.空間(或世界范圍,或涉及范圍之廣)時間(或時代跨越,或延續時間之長)(三)1.最具創意和活力的、多功能的、善于協作2.③3.總分 舉例仿寫略4.先提出本段論點,然后進行道理論證5.標新立異 別出心裁 獨樹一幟 別開生面 不落窠臼 獨辟蹊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