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飛渡》說課稿 4份
二、 教學方法
教師充分考慮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創設情景,組織教學。把班上的學生按照學習強弱的搭配分成幾個四人小組,這樣有利于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團結互助、共同提高。
1、 教師的導入不易太生硬,應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3、 教師可適當的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如展示有關要檢查的預習情況如生字、斑羚簡介、傷心崖、用畫面生動再現斑羚飛渡的悲壯場面。
三、學法
1、指導學生預習,做預習筆記,要用活頁紙做,便于整理歸類。
2、 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與交流。
3、 條件的學生可以上網搜索有關野生動物的資料。
4、 學生根據搜集的資料,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關于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小論文或簡單的調查報告。
通過一系列的語文活動展開,我相信一定可以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四、教學過程(即主要教學環節,要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題)活動能夠
(一)課前布置預習作業:
1、 朗讀課文2~3遍。
2、 自學課后生字并制成卡片,寫出重點詞語的解釋并造句,做在語系筆記上。
3、 準備復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
4、 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做一符號。
5、 搜集有關斑羚的有關資料。
6、 根據預習課文時自己的感受,加上自己的體驗和經歷,想一想主旨和本文相似的人和事。
(二)課堂教學過程
1、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在上課之初,老師想為同學們講一個故事。(點擊鼠標,flash顯示畫面,音樂響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不得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螞蟻迅速地結成一個球體。為了那一線生的希望,它們沖向了火海。伴隨著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響,最外層的螞蟻被火吞噬了,燒焦了。然而,這蘊含著生命的團體仍向前滾動著,噼啪聲越來越響,螞蟻團越來越小,最后滾出火海的螞蟻只剩下了一小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