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飛渡》說課稿 4份
3、 學情分析
本文故事強,情節扣人心弦,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本文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本文蘊含的哲理較深奧,初一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重點突破。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 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知道學生反復毒、讀反復,讓學生感悟老斑羚從容鎮定、犧牲自我的精神。
2、 情境設置法:在本節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 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學法指導
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交給學生發現真理。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的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 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 朗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 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四、教學流程
(一) 激情導入:
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同學們:先聽老師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天,森林里發生了一場大火,火勢很猛,一大群螞蟻被大火團團圍住,情況十分危急,眼看他們就要被大火吞沒。這時在一只大螞蟻的示意下它們迅速地聚攏在一起,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成了一個大球。大球快速滾出了火勢的包圍,大火燒死了不少螞蟻,但一部分螞蟻因此得以存活。
同學們,在這生死關頭,小小螞蟻這種犧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舉動深深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今天,我們將來看看沈石溪筆下溫順可愛的斑羚經歷的那令人觸目驚心的悲壯的一幕。
(好的導語猶如唱戲前的開臺鑼鼓一樣未開臺先叫座,此導語設計貼近課文內容,和課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再配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自然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課內容。)
(二)整體感知
1、 配樂朗誦,要求學生勾畫出生字詞,并結合課文解詞。
2、 讓學生再次瀏覽課文,看誰能生動的復述這個故事,成為今天講故事大王。
(學生通過兩次不同要求的讀,特別是在復述過程重要抓住重點,通過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為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協作質疑
默讀課文,讓學生自己提出疑難問題,小組討論解決,全班交流。
(新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質疑,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通過此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