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蕩》教學設計
⑥ “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里飄出來。”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答:可由歌聲想像戰士的情緒,想像戰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地說,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充足,戰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
二、分析文章的主體部分
1、分析第一部分──“護送”:
⑴ 這一層講述老艄公護送兩個女孩子進葦塘。老艄公說:“什么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兩個孩子睡不著,小女孩趴在船邊淘水玩,洗臉、洗頭。這里埋下伏筆,舀動水的聲音會不會引起敵人的注意呢?
環境描寫:小女孩趴在船邊戲水,使情節有張有弛,時見波瀾。
⑵ 大些的輕聲吆喝她:“看你,這時洗臉干什么?什么時候啊,還這么愛干凈!”大女孩為什么要吆喝制止小女孩洗臉?
現在正要通過敵人的封鎖線,應該提高警惕,避免驚動敵人。
⑶ 你是如何認識大菱和二菱這兩個女兵的?
年紀小,天真活潑,又相互關愛,而且還很勇敢。
⑷ 老頭子對小孩子的態度:喜愛。
2、分析第二層──“受傷”:
果然,敵人的探照燈照到了兩個女孩子的臉上,緊接著就是一陣掃射,大女孩子負了傷。老艄公知道后“頓時失去了力量”,表現了他的內疚心情,他覺得沒有完成好任務,而無顏見他人了,萬箭穿胸般痛苦。于是自己立下誓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以充滿自信的復仇誓言來安慰女孩們,也安慰自己“受了輕視”的心。
⑴ 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老頭子過于自尊自信的性格?
“不怕,小火輪上的探照燈,它照不見我們。”
“不怕。他打不著我們!”
⑵ 找出老頭子的動作描寫:
老頭子叫了一聲“趴下”,一抽身就跳進水里去,踏著水用兩手推著小船前進。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懷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蓋了她。
“誰?”老頭子的身體往上躥了一躥,隨著,那小船很厲害地仄歪了一下。老頭子覺得自己的手腳頓時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著船尾,跟著浮了幾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動作描寫,真實的表現了老頭子內疚的心情。
⑶ 大女孩子負了傷,雖說她沒有叫一聲也沒有哼一聲,可是胳膊沒有了力量,再也摟不住那個小的,她翻了下去。
大女孩子微微睜了一下眼,吃力地說:
“我不要緊。快把我們送進葦塘里去吧!”
表現出女孩的勇敢。
⑷ 在大女孩受傷之后,作者是如何來刻畫老頭子的形象的?
① 老頭子無力地坐下來,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老頭子嘆了一口氣,停了半天才說:
“我不能送你們進去了。”
寫月落之后葦塘的颯颯風響,襯托了老艄公沮喪的心情,語言描寫表現老人極度沮喪的心情。從一個側面表現了老人的自尊的性格。
② 老頭子直直地望著前面說:
“我沒臉見人。”
過于自尊的特點。
③ 一聲一聲像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日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這老臉呀!他叫著大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