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五首(觀滄海,次北固山下,望岳,如夢令,西江月)
這首詩寫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赴洛陽應進土舉,落第,于是漫游齊、趙(今山東、河南、河北省)一帶,這詩是游泰山時所作。泰山為東岳,是五岳之首。近岳而望,并未登山,所以題為“望岳”。詩中描繪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氣象,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絕頂的心情,都是從“望”字著筆的。
2.指導學生評析詩句
3.背誦指導。
六、意境的賞析:
分組寫賞析短文,堂上交流。
七、作業
1.課后練習一、二1,2,3題。a類
2.默寫 三首詩。b類
3.完成掌握語文的有關練習。c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后二詞,朗讀、背誦這二首詞。
2.理解二首詞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l)朗讀、背誦這二詞。(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難點:理解詩歌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前三首詩。《觀滄海》是樂府詩,《次北固山下》和《望岳》都是五言律詩。今天,我們要學的是兩首詞。《如夢令》和《西江月》是詞牌名。
二、學習《 如夢令》
1.作家作品簡介
《如夢令》選自《漱玉詞》,作者李清照(1084-1151),號易安居士,宋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南來女詞人。早期生活優裕,跟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后,流離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傷感,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常用白描,語言清麗。有《漱玉詞》集。
2.朗讀這首詞。
3.指導學生評析課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結
這首詞表現了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的情操,從中可以看出詞人天真、活潑、豪爽的性格。詞人賦予大自然以詩情畫意和勃勃生氣,給人以清新的美的享受。
這首詞只寫了夏日游飲歸途中的一個片段,抒寫了片刻之間美的感受,僅僅33字,卻寫了場景,寫了人物,寫得曲折起伏,生動活躍,情深味濃,新奇可喜。詞的語言明白如話,流轉自如,表現了獨到的功力.
三、學習《 西江月》
1·作家作品簡介。
《西江月》選自《稼軒長短句》,作者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即歸南宋。他力主抗金,屢受打擊,隱居上饒帶湘凡達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視,抱很而終。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城并稱為“蘇辛”。有《稼軒長短句》。
2.題解
這首詞有個題目“夜行黃沙道中”,黃沙,即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辛棄疾退隱上饒帶湖期間,經常行經風景優美的黃沙進中。
3.指導學生解析課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結
這首詞構畫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美動人,夜色那么清幽,氣氛那么恬靜,充滿了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抒發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四、寫分析短文,就兩首詩你所體會的意境來寫一寫自己的看法。
抽查幾個交流。
五、作業
1.課后練習二4,5.三 a類
2.默寫二首詞。b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