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復習·議論文閱讀·語文版八年級下第四單元課文梳理
通過實驗了解竹子性質的事例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 正面事例
中國學生功課成績好,面臨研究工作束手無措的事例 中國學生偏向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國大學念物理時,因事先沒有準備,做研究發現需要自己作主張出主意而恐慌的親身經歷 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正面事例
這樣,用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事例作為論據進行論證,顯得說理充分,令人信服。
③運用對比。為了證明觀點的需要,文章某些地方還采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如第2、3段,中國傳統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強調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內心體悟和自我檢討,與現代學術的基礎是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對比,從而有力地指出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病。
8-2-14我有個夢想
【重點詞語】
兌現 蛻變 匿跡 駭人聽聞 義憤填膺 安之若素 心急如焚 搖搖欲墜
【文章主旨】
這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演講詞。全文以美國憲法和《解放黑奴宣言》為依據,猛烈抨擊種族歧視政策,為黑人爭取應有的權利和自由。
【結構分析】
第一部分(1~2),盛贊《解放黑奴宣言》的意義,指出宣言一百年后,黑人依然沒有得到自由。
第二部分(3~6),闡述本次集會的目的。
第三部分(7~9),勸說參加集會的黑人們不要采用暴力,應懷著希望等待狀況改變。
第四部分(10~23),深情表達自己心中的夢想。
【修辭手法】
例如在揭露美國政府沒有實踐它的諾言時,作者巧妙運用了一系列比喻:“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圣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決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我們決不相信,在這個國家儲存機遇的巨大金庫里竟然沒有足夠的儲備。因此,今天我們要求兌現支票,這張支票將給予我們寶貴的自由和正義的保障。”在這段話中,作者把解放宣言比作了空頭支票,把正義比作銀行,把國家比作巨大金庫,一連串的比喻使說理非常形象生動。
8-2-15*你是你的船長
【重點詞語】
呱呱墜地 無動于衷 心扉 譏諷 幸災樂禍 居高臨下 歧視
【文章主旨】
作者用真切的語言和孩子們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緊緊扣住“你是你的船長”這一主題代表全體家長表達了心聲,教育孩子們要養成公平、公正的觀念,將來還要發展自己的正義感,成為一個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人。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節),由對孩子成長的感慨引入話題。
第二部分(第2節~第12節),以三個問題層層深入地引導孩子們積極去感受這個世界和世界中的人們。
第三部分(第13節~第14節),引導孩子們從根本上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教育他們要養成公平、公正、正義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