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教學設計11
(六)、課堂小結
“蠟燭”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獻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蠟燭將穿透戰爭的陰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蠟燭》是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這首頌歌將永遠回蕩在熱愛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頭。讓我們為紅軍烈士致哀,讓我們用行動表達對南斯拉夫母親的崇敬之情吧!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期盼著世界遠離戰爭,人類遠離罪惡的那一天!
(七)、布置作業
1.用“拂曉、瓦礫、地窖、鞠躬、顫巍巍”等五個詞寫一段話,要求自然合理。
2.閱讀下面這首詩,體味詩中的情感。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世紀挽歌
王曉霞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公然襲擊我駐南使館。消息傳來,群情激憤,遂成詩句,以悼念殉職的許杏虎、朱穎、邵云環三君。
大海狂嘯
長天垂淚
億萬萬同胞的憤怒
化作悲痛的世紀挽歌
作為戰地記者
《親歷炮火》
用心作證 用筆控訴
戰爭罪惡
硝煙中為正義吶喊
長夜里為和平奔波
雖然生命潛伏著危險
想不到是在自己的領地被黑手掠奪
真理何在 公平何在
罕見的侵略必遭歷史譴責
強權擴張的野心昭然若揭
怎能不令人深深思索
憤怒的手啊舉過頭頂
悲痛的心啊不會沉默
聽,正義和平的吼聲
已匯成滾滾的長江
(摘自1999.5.19《光明日報》)
3.完成研討與練習三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