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答案2
八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答案
14 故宮博物院
參考答案:1、略 2、略 4、參觀故宮的路線:天安門 端門 午門 漢白玉石橋 太和門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廣場 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御花園 順貞門 神武門
5、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6、(1)使用的說明順序是由外到內、總說和分說相結合。(2)說明太和殿的高大、寬敞、面積大。(3)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4)寫龍,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曾是封建統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二是龍有象征意義,歷朝歷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為受命于天的“真龍天子”,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是皇權的象征。(5)不能。因為它不僅交代了三大殿的地理位置,還說明了三大殿在紫禁城的主體地位。7、略
9、采用空間順序介紹陵墓,由南向北,依次介紹了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門。
15 * 說屏
1.略 2。略
3、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
4、作者從下列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
(1)屏風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2)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
(3)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6、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中國傳統器具是相稱的。
(1)“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出自唐詩人杜牧《秋夕》詩。全詩如下:“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是一首描寫封建帝王后宮宮女生活圖景的詩。整首詩描繪出寂靜凄清的環境氣氛,烘托出人物內心世界的痛苦。
(2)“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出自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牡丹亭》的“游園”一出。杜麗娘為自己沒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熱望。
“錦屏人”指閨中女郎。“韶光”指美麗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讀“tu太”的意思。這句話凝聚著主人公心中的無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臨江仙”的詞牌。寫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樓參佛誦經,頓悟一生得失。
7、引用 分類別
8、(1)本文采用了分類說明的方法,先總說后分說,在依次介紹“文房四寶”時,介紹了歷史、產地、制作及其優點。宣紙:潔白如雪,厚薄均勻,質地堅韌,抗老化,不易破碎。徽墨:色澤肥膩,性質沉重,光澤如漆,其堅如玉。湖筆:落筆重壓時有腰力,提筆離紙后筆頭尖正成錐形,筆的周身圓渾飽滿,剛柔相濟,得心應手。端硯:磨墨經久,耐凍。(考查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2)說明中穿插故事的敘述,將記敘和說明有機結合,熔知識性、趣味性于一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