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
第三單元
教學要點:
一、本單元是一個說明文單元,《中國石拱橋》和《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是比較規范的說明文,其余則有一定的說明文性的小品。
二、本單元教學,要學生了解什么是說明文。
三、學習本單元,要理清說明文的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
四、學習本單元后,要學生學習寫作說明文。
教學時間:12課時
11 中國石拱橋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2.列出文章結構,領會文章的內容。
3.激發學生熱愛社會主義制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理清文章結構。
2.難點:課后思考練習題三,以形象的語言介紹一種事物。
學法指導:引導•自讀•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常常用橋梁來比喻友誼,因為是友誼就像橋一樣把兩個人連了起來。可見橋是在沒有路的地方搭起來的路。
二.簡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教育家、社會活動有。他主持設計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他還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報》,文筆通俗易懂,為讀者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上的輝煌成就,及新中國成立后的發展,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三.檢查預習
1.查字典,給加點的字注音。
弧形 拱橋 陡坡 勻稱 惟妙惟肖
2.讀了本文,你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以及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不同之處?
四.初讀課文,看看作者寫出了石拱橋的什么特點。
1.提示:請同學們找出哪些段落是寫趙州橋的,哪些段落是寫盧光溝橋的?聯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一,填空。
2.學生讀,填空,教師巡視指導。
3.總結:
名稱 位置 修建年月 結構特征
趙州橋:橫跨在河上, 修建于公元6XX年左右。1、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 2、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面三刀個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橋結構均勻。
盧溝橋: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 由11個半圓形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是一座聯拱石橋。
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是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第 二 課 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