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 導學案
奇妙的克隆 導學案年 級: 初二 班級: 小 組: 姓名:
使用時間:XX12
課 題
奇妙的克隆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文意,根據閱讀要求訓練學生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要點,逐步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并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3.理解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學習重點
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方法指導
練習,概括
流 程
一、自主學習
1、走進作者 談家楨,19xx年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中國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是我國遺傳學發展的奠基人之一,獲得首屆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榮。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摩爾根實驗室深造,1936年獲哲學博士。1937年回國任浙江大學生物學教授。1946年在亞洲異色瓢蟲發現色斑嵌鑲顯性遺傳現象,受到國際遺傳學界重視。1952年擔任復旦大學生物系主任、遺傳研究所所長等職。
2、關于克隆
克隆是人工誘導下的無性繁殖,就是“復制”“拷貝”生物。它是用機械的方法,把一個“供體細胞”的細胞核移入另一“受體”的去除了細胞核的細胞質內。
二、自我檢測
1、說明文是以( 。橹饕磉_方式,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目的在于給人以( )的一種文體。其類型有兩種:一是( 。皇牵ā )。
2、說明順序主要有三種: 、 、和 。
3、說明方法主要有( 。ā 。ā 。ā 。ā 。ā 。ā 。ā 。ā 。 )等。
4、說明文的語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 、 ,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多樣性和靈活性。
5、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繁yǎn( ) pú( )fú( ) 瀕( )臨 兩棲( )分泌( )
囊( ) 胚胎( ) 蟾蜍( )鱗片( )脊椎( )鯽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