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大堰河——我的保姆
借助工具書或查閱相關資料,完成隨堂
練習,掌握文中生字詞。
詞語補釋:
*典押:典當,抵押。
*凌侮:欺凌侮辱。凌: 侵犯,欺壓。侮: 欺負,輕慢。
*忸怩不安: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樣子。
三、朗讀詩歌,初步感受文意
1.范讀詩歌。注意朗讀時要講究節奏,強調按意義單位劃分這首詩的句子節奏,并有感情的朗讀。
2.抽取同學就所讀講講自己對這首詩的初步印象,并進行歸納。
詩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詩人的乳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連自己的姓名都沒有的勞動婦女,她勤勞、純樸、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貧困、艱難。
詩人通過對自己乳母的回憶,抒發了詩人對乳母真摯的懷念和深切贊美的感情,進而表達了對廣大勞動婦女乃至勞動人民的摯愛,表達了對“不公道世界”的詛咒、控訴之情。
3. 點撥研討作者的思路
明確:這首詩以追憶往事為線索展開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壓著的墳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運——贊美詩呈給大堰河及所有勞動人民。
4. 研討詩的詩體特征
明確: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
四、劃分層次。歸納層意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歸納詩歌層次,概括每個層次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全詩13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緒的發展脈胳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節),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與我的關系,表現了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和痛悼。【懷念與痛掉】
第二部分(4─8節),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德,抒發了詩人對她深切的眷戀、尊敬與感激。【眷念與感激】
第三部分(9─11節),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現實。【同情與控訴】
第四部分(12─13節), 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贊美詩,抒發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贊美之情。【謳歌與贊美】
五、分析詩歌內容
1.第一部分(1─3詩節): 懷念與痛悼
學生朗讀概括主要內容:突出我與大堰河之間養育與被養育的關系.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與“我”的關系,表現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與痛悼。
第一節: 大堰河是卑微得連自己姓名都沒有的窮苦勞動婦女。
沒有姓名
沒有人生自由 并列 悲苦低微
靠出賣乳汁和汗水謀生
第二節: 點明大堰河和“我”的養育與被養育的關系。
回環往復強調“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傾注了對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三節: 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荒涼的墳墓
冷落的故居
典押的田地
長青苔的石椅
引出第二段對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憶。
聯想、想象──一組冷落凄清的畫面 思念哀悼之情
a,景物描寫的意境 特征:凄涼,衰敗,荒寂.
b,"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這一詩句反復的作用: 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懷念之情.
c,揣摩這一小節朗讀的聲調 (低沉,緩慢)重音及停頓的節奏
詩人是怎樣想起大堰河的?為什么艾青說“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聽到秋風蕭瑟的聲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純潔無私的內心世界如同雪一樣的潔白無暇,而白雪覆蓋大地的莊嚴肅穆的景象正好表達了詩人深切的悼念。正因為這許多原因,艾青想起了這個給過他無限溫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會地位(她是童養媳,以養育我而養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長了青苔的石椅,這一切在我們的心中構成了怎樣的一種意境呢?(凄涼、衰敗、荒寂)這樣的景象,寄托了詩人深深的哀悼和懷念之情。因此,我們在讀這幾節時,該用怎樣的語氣去朗讀呢?(低沉、舒緩)好,大家一起把第三節讀一下。注意把握詩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