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教案(通用4篇)
《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教案 篇1
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
一字音字形:
1.字音
葬禮(zàng) 沉默(mò) 謙恭(gōng) 煥發(huàn)
強悍(hàn) 伊始(yī) 躋身(jī) 精湛(zhàn)
醒豁(huò) 晦澀(huì sè) 墮落(duò) 厭膩(nì)
卷帙(zhì) 寥寥(liáo)
2形似字正音組詞
3多音多義字
二詞語解釋
洗耳恭聽:形容恭敬地聽別人講話。
下車伊始:原指官吏初到任所,這里指剛步入文壇。
爐火純青:比喻技術或學問達到成熟、完美的程度。
嘆為觀止:看到了盡頭,贊嘆所見的事物到了極致。
離經叛道:比喻背離占主導地位的思想傳統。
卷帙浩繁:形容書籍多。卷帙,書籍。
無懈可擊:沒有可以被攻擊或挑剔的漏洞。
血氣方剛:指精力旺盛,身體強健。多用于青年男子。
斗膽:形容大膽(多用做謙詞)。
醒豁:清楚明白。
躋身:使自己上升到(某種行列、位置等)。
墮落:指(思想、行為)往壞里變。
晦澀:(詩文、樂曲等的含意)隱晦不易懂。
三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左拉(1840~1902),19世紀后半期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的主要倡導者,一生寫成數十部長篇小說,描寫罷工斗爭的《萌芽》和反映普法戰爭、第二帝國崩潰、巴黎公社起義的《崩潰》最為著名,代表作為《萌芽》。
2、寫作背景
左拉與莫泊桑交往甚密,他在得知莫泊桑英年早逝的消息后,不勝痛惜,以無比悲傷的心情于1893年7月6日在莫泊桑的葬禮上發表了演說。
四.課文內容分析
(一)題目解說
作為一個對人類社會有著杰出貢獻的人,莫泊桑的英年早逝令很多人傷痛不已,本文是法國著名作家左拉在莫泊桑葬禮上所說的演講詞。莫泊桑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舅父,著名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作品側重描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
(二)結構分析
全文六段,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向莫泊桑致敬。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對莫泊桑的深情回憶。
第三部分(第4—5段):精辟地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
第四部分(第6段):以“永在”的贊詞結束演說。
(三)整體感知
1、重點段落分析
①請允許我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講話,作為戰友、兄長、朋友,而不是作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段解]左拉“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以“戰友、兄長、朋友”的身份,向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這樣的“名義”,這樣的“身份”,這樣的“致敬”,一方面把自己熾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緬懷之情全部托出,為演講的展開奠定了強有力的情感基調;另一方面,也把聽眾“同樣的情感”引發出來,形成了情感和認知上的一致和共鳴。
②《羊脂球》這杰作,這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完美無缺的作品,爆響了。他下車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決定意義的作品,使自己躋身于大師的行列。我們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為他成了我們所有看著他長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從這一天起,他就不斷地有作品問世,他高產,穩產,顯示出爐火純青的功力,令我驚嘆,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源源而出,無限地豐富多彩,無不精湛絕妙,令人嘆為觀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戲劇,打開一扇令人頓悟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段解]這一段回憶莫泊桑的成名經過及其杰出的文學成就。左拉稱贊《羊脂球》為杰作,是“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完美無缺的作品”。“爆響”形容一舉成名;“下車伊始”說明《羊脂球》是莫泊桑的處女作;“決定意義的作品”,是對《羊脂球》的高度評價;“躋身于大師的行列”,是寫這篇小說的重要意義。接著,作者回憶莫泊桑創作的數量和質量。以“高產,穩產”、“源源而出”、“無限的豐富多彩”來描寫莫泊桑作品之多;以“爐火純青”、“令我驚嘆”、“無不精湛絕妙,令人嘆為觀止”來形容其藝術水平之高。作者認為用這些詞語來描寫莫泊桑的文學成就還不夠,于是,進一步用“小小的喜劇”、“完整的戲劇”、“生活的窗口”這些比喻來描述其文學價值。
③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這清泉中開懷暢飲!我愛莫泊桑,因為他真正具有我們拉丁的血統,他屬于正派的文學偉大的家族。誠然,決不應該限制藝術的天地:應該承認復雜派、玄妙派和晦澀派存在的權利;但在我看來,這一切不過是墮落,如果您愿意的話,也可以說是一時的離經叛道,總還是必須回到純樸派和明晰中來的,正如人們終歸還是吃那營養他而又永不會使他厭膩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段解]這一段是對莫泊桑作品的評價。作者以獨詞句“啊!”開頭,是感嘆,也是驚嘆。在強烈的褒貶對比中,展開對莫泊桑作品的評價。左拉把莫泊桑的作品比做“清澈的美的源泉”,而讀者對它的欣賞仿佛是“在清泉中開懷暢飲”。左拉深情地說“我愛莫泊桑”,是因為他屬于“正派的文學偉人的家族”,這是褒;而對復雜派、玄妙派和晦澀派則認為是“墮落”,是“離經叛道”,這是貶。
④莫泊桑在XX年中發表了將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著,毫無疑問,他還可以把這個數字擴大三倍,他一個人的作品就可以擺滿一個書架。可是讓我說什么呢?面對我們時代卷帙浩繁的產品,我有時真有點憂慮不安。誠然,這些都是長期認真寫作的成果。……不過,對于榮譽來說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們的記憶是不喜歡承受這樣的重荷的。那些規模龐大的系列作品,能夠留傳后世的從來都不過寥寥幾頁。誰敢說獲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說,是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做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傳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段解]本段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XX年”說明創作時間之短,“20卷”說明創作數量之多。可是他英年早逝,否則還可以把這個數字“擴大3倍”,流露了左拉對莫泊桑英年早逝的惋惜、悲痛之情。然后左拉通過與“規模龐大的系列作品”進行對比,肯定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左拉在表達這個意思的時候,運用了“誰敢說”這樣的反問句式,就顯得更加有力。這段文字褒貶之情溢于言表,強烈的語氣、熾烈的感情交織在一起,激動著聽眾的心。
2、重點語句點撥
(1)我們卻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會有才氣。
[點撥]這一句既是段旨的引申,又引起下文,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我們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為他成了我們所有看著他長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
[點撥]這一句有兩層意思:一是表達左拉對莫泊桑一舉成名的愉快心情;二是莫泊桑的天才是看著他長大的左拉等所未能料想到的。這一句又與第2段“我們卻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會有才氣”相呼應。
(3)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點撥]這一句是寫莫泊桑作品的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4)正如人們終歸還是吃那使他獲得營養而又永不會使他厭膩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點撥]作者以面包為喻,說明人們需要的是“面包”,因為它是既有營養,又永不會“厭膩”的日常“必吃”的東西。
(5)那么,既然他以昂貴的代價換來了香甜的安息,就讓他懷著對自己留下的作品永遠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這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將永生,并將使他獲得永生。
[點撥]左拉以“香甜”修飾莫泊桑的安息,這正是對于莫泊桑那“永遠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的作品的強烈認同。從而給聽眾已經扇起來的情感翅膀,提供了更廣闊、更自由的空間。
3、主題
這篇演說辭,內容集中而又豐富,激情洋溢而又質樸自然。作者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熱烈地贊揚莫泊桑的文學天才,充分地肯定莫泊桑的文學成就,并在強烈的褒貶對比中精辟地論述了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滿懷敬意地預言了莫泊桑將與他的作品一樣獲得永生。
4、寫作特點
1.感情飽滿,以情動人
(1)畢現情態。如演說辭第2段,作者描述莫泊桑“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語”,“洗耳恭
聽我們的談話,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只語”,“表情開朗、坦率的棒小伙子”,寥寥數語,
就把一位謙恭、聰明、睿智、開朗、坦率、朝氣蓬勃的“棒小伙子”的形象勾勒出來,其情態
畢現,栩栩如生,讓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結合議論抒情。作者對莫泊桑作品的評價,用“爐火純青”、“豐富多彩”、“精湛絕妙”、
“令人嘆為觀止”等最富褒義色彩的詞句來進行議論,并在褒貶對比中,盛贊莫泊桑的作品是“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他的作品將永生,并將使他獲得永生”,生命的短暫獲得了精神的永垂不朽,這些迸發式抒情,運用激越情語、緊湊短句及詰問等方法,傾吐衷情,感情奔放,如火山爆發,江河決口,具有猛烈的感情沖擊力。
2.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1)以通俗易懂的詞語表達深刻抽象的道理。例如,演說辭最后一段。
(2)綜合運用比喻、反問、反復等多種修辭手法。例如把莫泊桑的作品比做“生活的窗口”、“清澈的美的源泉”,這就把莫泊桑作品的文學價值、藝術成就及其深遠影響,于淺顯中揭示得清清楚楚,發人深思。
5、體驗探究
閱讀莫泊桑的《羊脂球》、《項鏈》等名著,寫出你的閱讀感悟。
6、課后練習答案
第一題:
“同行”是一般的關系,而“戰友、兄長、朋友”是一種非常親密的關系。這一方面是事實。左拉與莫泊桑都具有拉丁血統,都屬于正派的文學偉人的家族,都屬于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左拉生于1840年,莫泊桑生于1850年,左拉長莫泊桑10歲,他們兩人過往甚密,由此可見左拉確是莫泊桑的戰友、兄長、朋友。另一方面,這樣寫是為了抒發熾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緬懷之情,為演講的展開奠定強有力的情感基調。
結尾所說的莫泊桑的光榮,指莫泊桑的作品具有不朽的價值,“是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作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這與文章開頭“請允許我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講話”是緊相呼應吻合的。
第二題:
這里所說的“喜劇”“戲劇”不是從文學作品的樣式方面說的,而是指莫泊桑的小說作品揭開了生活的矛盾,對生活中庸俗的一面充滿了深刻的幽默和諷刺,收到使人“笑或是哭”的效果,意味深長,達到了喜劇的效果。莫泊桑的作品是“明晰”“清澈”地反映現實的,代表了文學創作的主流,而那些“復雜派、玄妙派和晦澀派”,“不過是墮落”,“是一時的離經叛道”,不可能持久。作者以“人們終歸還是吃那使他獲得營養而又永不會使他厭膩的日常必吃的面包”為喻,表明以莫泊桑為代表的“純樸派和明晰派”的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第三題:
略。
同步測控訓練
一、基礎知識與運用。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葬禮(zàng) 沉默(mù) 謙恭(gōng)
b.煥發(huàn) 強悍(gàn) 伊始(yī)
c.躋身(jī) 精湛(zhàn) 醒豁(huò)
d.墮落(dòu) 厭膩(nì) 卷帙(zhì)
2、補全下列成語,并解釋
爐火純________:
嘆為觀________:
離________叛道:
卷________浩繁:
3.分別寫出下列各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①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這清泉中開懷暢飲。( )
②誰敢說獲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說,是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作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傳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
4.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
a.今春的鹽城,那真是熱鬧非凡,沸沸揚揚。
b.我們就是要虛張聲勢,把大家的學習熱情鼓動起來。
c.五一節的天安門廣場,百花齊放,爭奇斗艷,栩栩如生。
d.廠子里缺料,你手里有積壓,做成了這樁買賣,豈不兩全其美。
5. 從上下文連貫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史,與黃河有著血肉相連的關系。黃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 ,流出了_________ ,流出了________________ 。
a.黃皮膚人的群落 燦若明珠的黃河古文化 漫無邊際的黃土地
b.燦若明珠的黃河古文化 漫無邊際的黃土地 黃皮膚人的群落
c.漫無邊際的黃土地 燦若明珠的黃河古文化 黃皮膚人的群落
d.漫無邊際的黃土地 黃皮膚人的群落 燦若明珠的黃河古文化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4分)
(1)僅僅________風沙襲擊,固定沙丘陣地,還只是采取守勢,自然是不夠的。
(2)如何________核污染是核能利用中的一個大問題。
(3)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________跌倒。
a.防止 防備 防御 b.防備 防御 防止
c.防備 防止 防御 d.防御 防止 防備
7.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2’
a.通過多年的宣傳,公眾對濫吃野生動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提高。
b.如果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李明不僅知道這件尷尬事,而且整個小區的人都知道了。
d.兩年來,他一直始終用自己微薄的助學金幫助著那個貧苦的小男孩。
二、課內語段閱讀。
(一)
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樓拜家中認識莫泊桑的,他那時已在18歲到20歲之間。此刻他又重現在我眼前,血氣方剛,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語,在老師面前像兒子對待父親一樣謙恭,他往往一個下午洗耳恭聽我們的談話,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只語。但這個表情開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煥發出歡快的朝氣,我們大家都喜歡他,因為他給我們帶來健康的氣息。他喜愛劇烈運動,那時流傳著關于他如何強悍的種種佳話。我們卻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會有才氣。
《羊脂球》這杰作,這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完美無缺的作品,爆響了。他下車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決定意義的作品,使自己躋身于大師的行列。我們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為他成了我們所有看著他長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從這一天起,他就不斷地有作品問世。他高產,穩產,顯示出爐火純青的功力,令我驚嘆。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源源而出,無限地豐富多彩,無不精湛絕妙,令人嘆為觀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戲劇,打開一扇令人頓覺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1.第一段從不同角度展現莫泊桑的形象,根據下列詞語進行填空。
(1)“眼睛明亮”是寫莫泊桑的
(2)“含笑”、“沉默不語”是寫莫泊桑的
(3)“謙恭”、“洗耳恭聽”是寫莫泊桑的
(4)“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只語”是寫莫泊桑的
(5)“開朗”、“坦率”、“朝氣”是寫莫泊桑的
2.聯系上下文,想想第二段中“下車伊始”的語境義:
① ②
3.“我們卻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會有才氣”一句在文中結構上的作用是
4.文中說“他給我們帶來健康的氣息”,“流傳著關于他如何強悍的種種佳話”,其弦外之音是什么呢?
三、課內遷移探究。
莫泊桑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你還知道其他“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作家的姓名和代表作嗎?試說說他們作品風格的特點。
四、課外拓展閱讀。
安徒生與愛因斯坦:童心愛心之楷模
沈致遠
今年4月2日是安徒生誕生200周年,丹麥王國政府為此舉行擴大紀念活動,世界各地紛紛響應。無巧不成書,今年4月18日是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今年也是他發表光電效應、布郎運動和狹義相對論三篇劃時代論文100周年,聯合國宣布:XX年為世界物理年以資紀念。
兩位大師交匯于XX年,是巧合又非巧合,童心和愛心將安徒生和愛因斯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后人緬懷和景仰。
童心之表露在率真。這在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衣》中充分體現出來,安徒生以尖銳的對比揭示出世俗之虛偽與童心之率真,《皇帝的新衣》雖名為童話,受益者實不限于兒童,百余年來廣為流傳,成為諷刺虛偽崇尚率真之經典。
童心之表露在好奇。愛因斯坦的好奇心,促使他對自然奧秘作不懈之追求。童年的愛因斯坦第一次看到指南針感到十分好奇,他想:為什么指南針會指向空間特定的方向?一定有什么東西深深地隱藏在現象背后,這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植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稍長,少年愛因斯坦醉心于探討“追光”:如果超越光速會怎么樣?經過多年反復思考,他終于悟出了光速不變原理,成為狹義相對論的兩大基石之一。愛因斯坦十分看重好奇心,他在《自述》中說:“現代的教學方法,竟然還沒有把研究問題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殺掉,真可以說是一個奇跡;因為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勵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沒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會夭折。”如今讀來仍振聾發聵。
愛心使人的精神升華,社會變得更和諧。安徒生和愛因斯坦均為具有博大愛心之表率。
安徒生童話之所以為兒童所喜愛,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中充滿了赤子般的愛心。《丑小鴨》、《美人魚》不僅使孩子們對動物感到親切,而且在其幼小的心靈中激發出博愛眾生之高尚情操。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安徒生之愛心更表現得淋漓盡致。安徒生童話歷久而彌新,良有以也。
愛因斯坦的愛心表現在他對兒童的關懷。晚年他定居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曾長期和鄰居的一位小女孩交往。愛因斯坦教小女孩算術,報酬是分享她的糖果。XX年美國出版了兩本新書:《愛因斯坦與孩子們的通信》和《愛因斯坦的剪貼本》,其中收入了愛因斯坦寫給孩子們的信件,字里行間,童心畢露,妙語如珠,關愛之心溢于言表,讀后令人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
愛因斯坦對人類之大愛集中表現在他對原子彈的態度上。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方熾,愛因斯坦在從希特勒魔掌下流亡到美國的科學家公推下,寫信給羅斯福總統建議研制原子彈。建議被采納后,由奧本海納和費米等主持曼哈頓計劃,于1945年制成原子彈,促使日本投降,結束了大戰。否則,如果希特勒搶先造出原子彈,人類將遭受萬劫不復之大災難。原子彈及其后發展出的氫彈具有足以摧毀世界的巨大威力,引起超級大國間瘋狂的核軍備競賽,再次將世界推向戰爭的邊緣。始作俑者愛因斯坦對此憂心忡忡,投身于世界和平運動,反對核軍備競賽。,均出于對全人類之仁心大愛。作為具有愛心的科學家之楷模,愛因斯坦當之無愧。
安徒生和愛因斯坦兩位大師已走進歷史,值此兩師交匯之年,我們能做些什么呢?我認為最有意義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這兩位大師之童心和愛心。
美國科學散文作者奧佛拜(dennis overbye)在XX年3月1日《紐約時報•科學時代》發表文章,題為“下一個愛因斯坦?歡迎提出申請”。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動心了吧?鼓勵子女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是好事,為此就要保持他們的童心,尤其是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心。讓他們從“數學奧林匹克”的題海中跳出來,讓他們在為應考而死背硬記的書山重壓下透一口氣,讓他們有提問質疑和思索的時間,讓他們去接觸大自然,讓他們有按個人興趣探索的自由,……一句話:永葆童心!這樣即使學不成愛因斯坦,使他們的金色童年充滿歡笑和驚喜,也是功德無量。
提倡愛心更是當務之急。當前世界上彌漫著一股戾氣,稍有爭端就反目成仇,動輒兵戎相見殘殺無辜。愛心能化解仇恨,建設和諧社會,就要培植愛心。愛心須從小培養起,安徒生童話是好教材。
在對安徒生的一片贊揚聲中,也夾雜著幾些許雜音。有人說:在今天物欲膨脹的功利主義社會里,安徒生童話會讓孩子“變傻變笨”。還有人在網上貼文章說:“要向安徒生吐口水”。如果讀安徒生童話會使孩子變傻變笨,我寧可要這樣的傻孩子和笨孩子。雜音的出現,更使我們認識到提倡讀安徒生童話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仰望夜空,慈祥睿智的兩位大師像啟明星般發出童心愛心之光芒,普照下界滾滾紅塵。
27. 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4分)
①率真( ) ②扼殺( ) ③動輒( ) ④睿智( )
28. 第三段,作者為什么說“《皇帝的新衣》雖名為童話,受益者實不限于兒童”呢?(3分)
29. 第六段“安徒生童話歷久而彌新”中“歷久而彌新”的意思是什么? 安徒生童話為什么會“歷久而彌新”?(3分)
30. 愛因斯坦在《自述》中說:“現代的教學方法,竟然還沒有把研究問題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殺掉,真可以說是一個奇跡;因為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勵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沒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會夭折。”作者說“如今讀者仍震耳發聵”,你從中能感受到一種什么樣的震動呢?(3分)
31. 第八段“大戰中愛因斯坦建議造原子彈,大戰后他反對核軍備競賽”,對于這前后看似矛盾的作法,作者為什么說“均出自對全人類之仁心大愛”呢?(3分)
32. 第十二段 “有人說:在今天物欲膨脹的功利主義社會里,安徒生童話會讓孩子‘變傻變笨’。” 面對這樣的“雜音”,思考一下作者為什么“寧可要這樣的傻孩子和笨孩子”。(4分)
五、中考題。
廈門國際馬拉松長跑比賽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馬拉松賽之一,已成為廈門走向世界的一張重要名片。最近,你所在的班級開展了一次“關注廈門馬拉松”的活動。
(1)通過調查,同學們搜集到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的一些相關數據,并制成表格:
年份 參賽
總人數 全程
參賽人數 半程
參賽人數 10公里與5公里
參賽人數 備注
XX年 14985 2089 2104 10792 全程為
42.195
公里
XX年 15932 2132 2127 11673
XX年 20933 3567 3133 14233
請用一句話概括說明上表所反映的情況: (2分)
(2)有幾位同學準備向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的組委會提議:將吳承恩《西游記》里的“美猴王”作為XX年廈門國際馬拉松長跑比賽的吉祥物。你贊同這個提議嗎?請聯系孫悟空的特點,說說你的理由。(4分)
(3)廈門美麗的環島路上,99尊精美塑像組成名為“永不止步”的馬拉松群雕,展示了運動員們奮力奔跑的動人形象。可是,有些游客卻喜歡倚坐在塑像身上,既損害了塑像,又有礙觀瞻。同學們為此擬了下面幾條警示標語。請你選出委婉得體的一條。(2分)
a.不準損壞塑像,違者暴捶狠打!
b.損壞塑像,是卑劣無恥的行為!
c.運動員正奮力奔跑,請不要絆住他們的腳步!
六、片段作文。
課余時間閱讀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以“我眼中的羊脂球”為題,寫一篇短小的人物評論。
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答案
一、基礎知識與運用。
1、c
2、青:比喻技術或學問達到成熟、完美的程度。 止:看到了盡頭,贊嘆所見的事物到了極致。 經:比喻背離占主導地位的思想傳統。 帙:形容書籍多。卷帙,書籍。
3、比喻 反問
4、d
5、d
6、d
7、b
二、課內語段閱讀。
(一)
1.(1)外貌特征 (2)神態 (3)品質 (4)謙恭 (5)性格特征
2. ①指剛步入文壇②《羊脂球》是莫泊桑的處女作
3.承上啟下
4.分明是“健康”“強悍”的莫泊桑卻英年早逝,隱含著左拉極其痛惜悲傷的情感。
三、課內遷移探究。
四、課外拓展閱讀。
27. ①shuài ②è ③zhé ④ruì(4分)
28. 圍繞“《皇帝的新衣》已經成為諷刺虛偽崇尚率真的經典,不僅兒童,而且成人也可以從中受益”來答即可。(3分)
29. 第一問答出“經過了很長時間而更加有新意”的意思即可(1分);第二問圍繞“安徒生的童話充滿赤子般的愛心,在一代代的孩子的心靈中激發出一種博愛眾生的高尚情操”來答即可。(2分)
30. 圍繞“這段話對我們今天仍有啟示,愛因斯坦敏銳地指出現代的教學方法容易扼殺學生的好奇心,現代教育應給學生自由和鼓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來答即可。(3分)
31. 圍繞“大戰中愛因斯坦的建議使美國搶先于希特勒造出原子彈,使人類避免了遭受萬劫不復的大災難;大戰后愛因斯坦反對核軍備競賽,目的是使世界避免毀滅性的戰爭。(3分)
32. 圍繞“因為這樣的孩子有愛心和童心,而沒有物欲膨脹的功利之心”來答即可(4分)
五、中考題。
(1)(2分)
例一: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
例二: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的參賽總人數和各項比賽的人數都逐年增多。
要點與評分:整體把握表格內容,捕捉有效信息,表達簡潔明了。 酌情給分。
(2)(4分)
例一:贊同。孫悟空為取真經,長途跋涉,不畏難險。這種精神與馬拉松的拼搏精神相吻合。我們希望馬拉松運動員學習孫悟空的拼搏精神,在比賽中奪得好成績。
例二:贊同。孫悟空不僅有頑強的毅力,而且本領高強,一個筋斗就有十萬八千里。將其作為吉祥物,能與馬拉松比賽需要的毅力、速度的要求相吻合。
例三:不贊同。孫悟空雖然惹人喜愛,但“猴性”十足,沒有耐心,容易急躁,經常有出格的行為,不太符合馬拉松比賽對運動員的耐心、守紀的要求。
要點與評分:扣住孫悟空特點和馬拉松精神之間的聯系,能自圓其說。
(3) c (2分)
《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教案 篇2
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知識點
一、詞語積累
強悍(hàn) 躋身(jī) 精湛(zhàn) 醒豁(huò)
晦澀(huì) 厭膩(nì) 卷帙(zhì) 重荷(hè)
無懈可擊(xiè) 秉燭夜讀(bǐng) 杳無音信(yǎo)
二、作家作品
左拉(1840~1902年),十九世紀后半期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的主要倡導者。一生創作數十部長篇小說,代表作為《萌芽》。
莫泊桑(1850~1893年),法國作家。其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的代表作是《羊脂球》,另有《我的叔叔于勒》、《項鏈》等佳品。
福樓拜(1821~1880年),法國的語言巨匠,莫泊桑的嚴師,其代表作是《包法利夫人》。
三、課文簡析
左拉與莫泊桑交往甚密,他得知莫泊桑英年早逝的消息后,不勝痛惜,以無比悲傷的心情于1893年7月6日在莫泊桑葬禮上發表了這篇演說。
左拉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熱烈地贊揚莫泊桑的文學天才,充分地肯定莫泊桑的文學成就,并在褒貶貶對比中精辟論述莫泊桑的文學成就,并在褒貶對比中精辟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滿懷敬意地預言莫泊桑將與他的作品一樣獲得永生。
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重點分析
作品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寫向莫泊桑致敬。奠定基調,激發情感。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對莫泊桑的深情回憶。
第2段回憶初識莫泊桑。
第3段回憶莫泊桑的成名經過及其杰出的文學成就。第三部分(第4~5段)精辟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第4段對莫泊桑作品的高度評價。
第5段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第四部分(第6段)以“永生”的贊詞結束演說。
《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演說辭感情飽滿,以情動人的寫法。
2、理解文章中心,贊揚莫泊桑的文學天才,充分肯定莫泊桑的文學成就。
教學重點、難點
1、感情飽滿,以情動人。
2、語言富有感染力。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介紹莫泊桑小說的故事,引入課文。
莫泊桑簡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國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讀法學,適逢普汪戰爭爆發,遂應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職。19世紀70年代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主要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項鏈》《俊友》等。
作者簡介:
左拉(1840—1902),19世紀后半期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的主要倡導者,一生寫成數十部長篇小說,代表作為《萌芽》。
左拉與莫泊桑交往甚密,他在得知莫泊桑英年早逝的消息后不勝痛惜,以無比悲傷的心情于1893年7月6日在莫泊桑葬禮上發表了演說。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課文,理清思路。
明確:全文六段,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向莫泊桑致敬。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對莫泊桑的深情回憶。
第三部分(第4—5段):精辟地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
第四部分(第6段):以“永在”的贊詞結束演說。
三、學習第一部分
學生朗讀課文第1段。思考:第1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
文章第1 段一方面把作者自己熾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緬懷之情全部地托出,為演講的展開奠定了強有力的感情基調;另一方面也把聽眾“同樣的情感”引發出來,形成情感和認識上的一致和共鳴。
四、學習第二部分
學生朗讀課文第2、3段。
思考:課文第2段從莫泊桑的哪些方面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第3段怎樣具體回憶莫泊桑的成名經過及其杰出的文學成就?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第2段,回憶初識莫泊桑。左拉認識莫泊桑的地點是在當代文學大師福樓拜的家中。當時,莫泊桑的年齡在18至20歲之間,血氣方剛。“眼睛明亮”是寫莫泊桑的外貌特征,“含笑”“沉默不語”是寫莫泊桑的神態,“謙恭”“洗耳恭聽”是寫他的品質,“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只語”是寫他的睿智,“開朗”“坦率”“朝氣”是寫莫泊桑的性格特征,“棒小伙子”“健康的氣息”是寫他的身體,“我們卻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會有才氣”這一句既是段旨的引申,又引起下文,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3段,回憶莫泊桑的成名經過及其杰出的文學成就。莫泊桑的《羊脂球》獨占鰲頭,使他一舉成名。“下車伊始”說明《羊脂球》是莫泊桑的處女作;“決定意義的作品”,是對《羊脂球》的高度評價;“躋身于大師的行列”,是寫這篇小說的重要意義。“我們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為他成了我們所有看著他長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這一句有兩層意思:①表達左拉對莫泊桑一舉成名的愉快心情;②莫泊桑的天才是看著他長大的左拉等所未能料想到的。這一句又與第2 段“我們卻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會有才氣”相呼應。接著,左拉回憶莫泊桑創作的數量和質量。以“高產、穩產”,“源源而出”“無限地豐富多彩”來描寫莫泊桑作品之多;以“爐火純青”“令我驚嘆”“無不精湛絕妙,令人嘆為觀止”來形容藝術水平之高。這些都表現了莫泊桑的文學成就。此外,作者還用“小小的喜劇”“完整的戲劇”“生活的窗口”這些比喻來描述其文學價值。“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是寫莫泊桑作品的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五、小結
這篇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辭,是作者用血和淚寫成的,以飽蘸熾烈的情感的特點,使聽眾在情感、認知上引發了強烈的共鳴,從而使演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六、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學生交流自己看過的莫泊桑的作品,發表自己的感受。
二、學習第三部分
學生朗讀第4、5段。
思考:找出第4段中作者對莫泊桑作品評價的句子。第5段中作者怎樣評價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第4段,對莫泊桑作品的評價。左拉以獨詞句“啊!”開頭則感嘆,也是驚嘆。在強烈的褒貶對比中,展開對莫泊桑作品的評價。左拉把莫泊桑的作品比做“清澈的美的源泉”,而讀者對它的欣賞仿佛是“在清泉中開懷暢飲”。左拉深情地說“我愛莫泊桑”,是因為他屬于“正派的文學偉人的家族”,這是褒;而對復雜派、玄妙派和晦澀派則認為是“墮落”,是“離經叛道”,這是貶。左拉以“面包”為喻,說明人們需要的是“面包”,因為它既有營養,又永不“厭膩”的日常“必吃”的東西。
第5段,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左拉通過與“規模龐大的系列作品”進行對比,肯定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那些“規模龐大的系列作品”,能夠流傳后世的不過是“寥寥幾頁”,而莫泊桑“一篇三百行的小說”,卻成為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的讀本,它是“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其寓言或故事則“交口相傳”。
三、學習第四部分
學習朗讀第6段。思考:莫泊桑光榮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說這是“更牢靠、最堅實的光榮”?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莫泊桑的光榮所在是:①他的成名作《羊脂球》是一篇杰作,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生活的窗口”、“清澈的美的源泉”,具有崇高的文學價值;②在XX年中發表了將近20卷作品;③“他屬于正派的文學偉人的家族”,他的作品是人們日常必吃的富有營養的“面包”。為什么說這是“更牢靠、最堅實的光榮”?因為他的作品扎根于人民之中,流傳后世,成為“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作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傳的寓言或者故事”。“他的作品將永生,并將使他獲得永生。”
四、探究活動
1、作者演講開始時為什么要“請允許我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講話,作為戰友、兄長、朋友,而不是作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結尾說:“這就是莫泊桑光榮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堅實的光榮。”這“光榮”指的是什么?回答問題,并說說文章首尾的內在聯系。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同行”是一般的關系,而“戰友、兄長、朋友”是一種非常親密的關系。這一方面是事實。左拉與莫泊桑都具有拉丁血統,都屬于正派的文學偉人的家族,都屬于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左拉生于1840年,莫泊桑生于1850年,左拉長莫泊桑10歲,他們兩人過往甚密,由此,可見左拉確是莫泊桑的戰友、兄長、朋友。另一方面,這樣寫是為了抒發熾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緬懷之情,為演講的展開奠定強有力的情感基調。
結尾所說的莫泊桑的光榮,指莫泊桑的作品具有不朽的價值,“是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作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這與文章開頭“請允許我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講話”是緊相呼應的吻合的。
2、莫泊桑的寫作是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源源而出,無限地豐富多彩,無不精湛絕妙,令人嘆為觀止”,但文章又指出:“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戲劇,打開一扇令人頓覺醒豁的生活的窗口。”這該怎樣理解?“人們終歸還是吃那使他獲得營養而又不會使他厭膩的日常必吃的面包”是什么意思?試說說你的理解。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這里所說的“喜劇”、“戲劇”不是從文學作品的樣式方面說的,而是指莫泊桑的小說作品揭開了生活的矛盾,對生活中庸俗的一面充滿了深刻的幽默和諷刺,收到使人“笑或是哭”的效果。意味深長,達到了喜劇的效果。莫泊桑的作品是“明晰”、“清澈”地反映現實的,代表了文學創作的主流,作者以“面包”為喻,表明莫泊桑為代表的“純樸派和明晰派”的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五、小結
這篇演說,以其流暢、熱烈的旋律,強烈的感情,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 莫泊桑彈琴了一曲葬禮贊曲和安魂曲。
左拉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熱烈地贊揚莫泊桑的文學天才,充分地肯定莫泊桑的文學成就,并在褒貶對比中精辟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滿懷敬意地預言莫泊桑將與他的作品一樣獲得永生。
六、布置作業。
《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教案 篇4
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課后練習
基礎題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坦________(shuài) 精________(zhàn) 醒________(huò)
(huì)________澀 (duò)________落 卷________(zhì)
2.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1)形容恭敬地聽別人講話。( )
(2)原指官吏初到任所,這里指剛步入文壇。( )
(3)比喻技術或學問達到成熟、完美的境界。( )
(4)看到了盡頭,贊嘆所見的事物到了極點。( )
(5)這里比喻背離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或傳統。( )
(6)沒有可以被攻擊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嚴密。( )
3.選詞填空,只填序號。
(1)我們大家都喜歡他,因為他給我們帶來健康的________(a.信息b.氣息)。
(2)《羊脂球》這杰作,這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________(a.完美無缺b.巧妙絕倫)的作品,爆響了。
(3)是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作無懈可擊的________(a.完美b.精美)的典范________(a.永遠流傳b.交口相傳)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4.下列加粗字的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
a.強悍(hàn) 躋身(jǐ) 秉燭夜讀(bǐng)
b.精湛(zhàn) 醒豁(huò) 卷帙浩繁(yì)
c.晦澀(sè) 斗膽(dòu) 杳無音信(yǎo)
d.寥寥(liáo) 和諧(xié) 無懈可擊(xiè)
5.對文章中的精美句子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這清泉中開懷暢飲”,這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對莫泊桑及其文學創作給予了崇高的評價。
b.“正如人們終歸還是吃那營養他而又永不會使他厭膩的日常必吃的面包”,左拉以“面包”為喻,說明莫泊桑的作品比較平常。
c.“誰敢說獲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說,是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作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傳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此句用反問的修辭手法,以強烈的無可置疑的語氣與熾烈的情感托起莫泊桑的生命之舟,暗示其作品將不朽于世。
d.“他高產,穩產,顯示出爐火純青的功力,令我驚嘆”,這句話既贊揚了莫泊桑作品之多,又贊揚了其藝術水平之高。
6.根據文章的思路,排列下面的句子的順序。
①深情地回憶莫泊桑的文學生涯,對其文學天才予以熱情禮贊。
②充分肯定莫泊桑的光榮所在,預言并強調莫泊桑將與其作品一樣獲得永生。
③抒發對死者熾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緬懷之情,奠定了演講的感情基調。
④精辟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對其文學創作給予崇高的評價。
答:排列順序為________。
能力題
7.運用對偶知識對出下聯。
上聯:憶往昔滄桑歲月
下聯: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羊脂球》這杰作,這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完美無缺的作品,爆響了。他下車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決定意義的作品,使自己躋身于大師的行列。我們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為他成了我們所有看著他長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從這一天起,他就不斷地有作品問世。他高產,穩產,顯示出爐火純青的功力,令我驚嘆。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源源而出,無限地豐富多彩,無不精湛絕妙,令人嘆為觀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戲劇,打開一扇令人頓覺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這清泉中開懷暢飲!我愛莫泊桑,因為他真正具有我們拉丁的血統,他屬于正派的文學偉人的家族。誠然,絕不應該限制藝術的天地:應該承認復雜派、玄妙派和晦澀派存在的權利,但在我看來,這一切不過是duò落,如果你愿意的話,也可以說是一時的離經叛道,總還是必須回到純樸派和明晰派中來的,正如人們終歸還是吃那營養他而又永不會使他厭nì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8.根據文中的注音寫漢字。
duò( )落 厭nì( )
9.解釋下列詞語。
(1)下車伊始:
(2)嘆為觀止:
10.“他屬于正派的文學偉人的家族”一句中的“正派”是相對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偉大”修飾“家族”,突出了________。
11.“我們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一句中的“此”是指
( )
a.他下車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決定意義的作品,使自己躋身于大師的行列。
b.他成了我們所有看著他長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
c.他不斷有作品問世。
d.他高產,穩產,顯示出爐火純青的功力。
12.下列哪句話能形象有力地說明莫泊桑的作品會流芳千古
( )
a.打開一扇令人頓覺醒豁的生活的窗口。
b.他下車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決定意義的作品。
c.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源源而出,無限地豐富多彩,無不精湛絕妙,令人嘆為觀止。
d.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這清泉中開懷暢飲。
創新題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畢業贈言
胡適
諸位畢業同學:
①你們現在要離開母校了,我沒有什么禮物送給你們,只好送你們一句話吧。這一句話是“不要拋棄學問。”
②以前的功課也許一大部分是為了這張畢業文憑,不得已而做的。從今以后,你們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的研究了。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少年是一去不復返的,等到精力衰減時,要做學問也來不及了。即為吃飯計,學問也絕不會辜負人的。吃飯而不求學問,三年、五年之后,你們都要被后來少年淘汰的。到那時再想做點學問來補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說:“出去做事之后,生活問題需要解決,哪有工夫去讀書?即使要做學問,既沒有圖書館,又沒有實驗室,哪能做學問?”
④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才能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要等到有了實驗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個問題,自然會撙衣節食去買書,自然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
⑤至于時間,更不成問題。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3600多頁,30年可讀11萬頁書。
⑥諸位,11萬頁書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3種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工夫;4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光陰。看小報呢,還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全*你們自己的選擇!
⑦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⑧學問便是鑄器的工具,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們自己。
⑨再會了!你們的母親眼睜睜地要看你們10年之后成什么器。13.這篇演講的中心話題是________________。
14.全文思路精美,行文流暢,層次分明,請在下面的橫線上進行填寫,以顯示全文思路:提出贈言→________→________→表達希望與祝愿。
15.第②段文字中有一個句子能突出全段的主要意思,這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6.閱讀文中③④⑤⑥段并答題。
(1)這一部分運用的論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這一部分就“做學問”表達了的看法是________。
(3)假設這幾段文字是一篇完整的短論,那么它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17.從文中找一個句子,寫在下句后面,組成一個濃縮了全文內容的語句順暢的警句。
不要拋棄學問,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基礎題
1.率湛 豁 晦 墮 帙
2.(1)洗耳恭聽
(2)下車伊始
(3)爐火純青
(4)嘆為觀止
(5)離經叛道
(6)無懈可擊
3.(1)b (2) a (3) a b
4.d 5.b 6.③①④②
能力題
7.看今朝錦繡江山
8.墮膩
9.(1)原指官吏初到任所,這里指剛步入文壇。
(2)看到了盡頭,贊嘆所見的事物到了極點。
10.復雜派、玄妙派、晦澀派 莫泊桑的文學地位
11.b 12.d
創新題
13.不要拋棄學問
提示:這篇演講的中心話題在第②段中已出現,是作者送給同學們的那句話,全文就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
14.論說學問的重要指出怎樣做學問
提示:這篇演講是典型的議論文結構,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故可以說第②段是論說為什么不要拋棄學問,③~⑥段論說怎樣才能做學問。
15.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
提示:細讀第②段,這個句子應該不難找到。
16.(1)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2)要創造條件做學問,要抓緊時間堅持做學問
(3)總分式
提示:縱觀③~⑥段,作者在論證方法上既擺事實(如達爾文一例),又講道理。在內容上,③段以兩個反問句提出做學問面臨的兩大困難,一是沒有時間,二是沒有條件,作者在④、⑤、⑥兩部分對此進行了駁斥,認為條件可以創造,時間可以爭取。在結構上,③為總說,④、⑤、⑥為分說。
17.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自己
提示:演講在結尾處從反面再次強調了做學問的重要性,給人以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