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看牽牛織女星》教學設計(通用2篇)
《臥看牽牛織女星》教學設計 篇1
教書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讓我們一起到第一范文網一起學習吧!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編輯的閱讀答案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在鳥籠中消失 閱讀附答案
在鳥籠中消失
申賦漁
①9月1日,美國所有的新聞電臺都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瑪莎于當日下午1時,在辛辛那提動物園去世。瑪莎是地球上最后一只旅鴿。
②可誰又能相信,旅鴿,曾經是地球上數目最多的鳥兒呢。
③僅僅120xx年,漫長,卻又如此短暫。
④那是1820xx年一個尋常的午后,天空中傳來一陣巨大而雜亂的鳴叫,奧杜邦先生抬起頭來:龐大的鳥群,慢慢地遮蓋了北美森林的上空,陽光不見了,大地一片昏暗。16公里寬的鴿群,在奧杜邦先生的頭頂,飛了3天。這位當時最有名的鳥類學家預言:旅鴿,是絕不會被人類消滅的。
⑤這時美洲大陸的旅鴿多達50億只,是當時人類總數的5.5倍。
⑥可是,歐洲人來了。
⑦他們焚燒草地,或者在草根下焚燒硫磺,讓飛過上空的鴿子窒息而死。他們甚至坐著火車去追趕鴿群。槍殺、炮轟、放毒、網捕發揮人類豐富想象力所能想出的一切手段,他們捕殺旅鴿不僅為食用,還用來喂豬,甚至僅僅是為了取樂。
⑧曾經,一個射擊俱樂部一周就射殺了5萬只旅鴿,有人一天便射殺了500只。他們把這些罪惡的數字一一記錄下來那是他們比賽的成績。
⑨1878年,除了密歇根州,美洲已經看不到成群的旅鴿了。人們都清楚這一點,可是密歇根州的槍聲從未停止過。這一年,密歇根州人為了6萬美元的利潤,就在靠近佩托斯奇的旅鴿筑巢地,捕殺了300萬只旅鴿。兩年之后,曾經遮蓋整個天空的鳥群,只剩數千只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人類忙于相互屠殺時,世界上最后的旅鴿死在了它的鳥籠里。
⑩灰色的后背,似乎還有些發藍,鮮紅的胸脯,像一團火在燃燒,絢麗迷人的瑪莎,站在美國華盛頓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根樹枝上,長長的嘴,尖尖的尾巴,展翅欲飛。可是,它再也不能動,不能吃,不能鳴叫了。
⑪懊喪的美國人為旅鴿立起了紀念碑,上面寫著:旅鴿,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滅絕的。
⑫紀念碑只是一塊冰冷的石頭。近百年來,在人類干預下的物種滅絕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很多物種還沒來得及被科學家描述就已經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⑬在旅鴿紀念碑下,環境倫理學大師利奧波德哀傷地嘆息道:那些在年輕時曾被一陣活生生的風搖動的樹仍然活著,但是20xx年后,只有最老的櫟樹還記得這些鳥,而最后,只有沙丘認識它們。
1.請按照文中的時間順序,概述旅鴿在百年間滅絕的過程。(4分)
2.本文多出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從文中摘錄一處,并結合語境簡要分析其說明作用。(3分)
3.有人提出,以最后一只旅鴿為標題比原來的在鳥籠中消失更適合本文。試比較它們,你覺得哪個標題更好?結合文章的內容,說說你的理由。(4分)
4.第11段中說旅鴿,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滅絕的,請你聯系現實生活,談談你由此產生的聯想和感受。(4分)
【答案】
1.1820xx年(十九世紀初),美洲大陸的旅鴿多達50億只(是地球上數目最多的鳥),但歐洲人破壞旅鴿棲息的環境,獵殺旅鴿。到了1878年(十九世紀中后期),除了密歇根州,美洲已見不到成群的旅鴿,人們為了經濟利益,大量捕殺旅鴿,旅鴿數量急劇減少。1880年,旅鴿只剩下數千只了。,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鴿在鳥籠中死亡。
2.示例: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這句話運用詳細具體的數據說明了人類破壞自然,人為干預物種滅絕的速度如此觸目驚心。
3.示例1:我覺得以在鳥籠中消失為題更好,旅鴿在百年后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因為人類的濫殺,由地球上數量最多的鳥兒到最后的滅絕,給我們極大的警示。最后一只旅鴿瑪莎是在鳥籠中消失的,說明當時已經沒有野生的旅鴿了,這是一個更加觸目驚心的事實,而若用最后一只旅鴿為題,則表達不出這層含義。示例2:我覺得以最后一只旅鴿為題更好,點明了文章所敘述的內容,旅鴿百年悲劇命運令人深思,強調最后一只,更發人深省,也與文章中的瑪莎所受的關洼相呼應,而以在鳥籠中消失為題卻看不出是何種鳥類,消失是否是全部滅絕,意思不夠明確。
4.比如水塘里的青蛙,因為人們的濫捕濫殺,數量在急劇下降。而它們是一些害蟲的天敵,因為它們數量的減少,導致害蟲數量的激增,于是人們大量使用劇毒農藥,使得大米含藥量大增,從而危害人類身體健康。這是人類自己給自己挖掘墳墓。 (意思對即可)
臥看牽牛織女星 閱讀附答案
臥看牽牛織女星(節選)
①那么牛郎在哪里呢?我們且把那白茫茫的銀河當做一條真的河流,我們的眼光漸漸地向東南移,渡過這河流最寬闊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條直線的三顆星。中間的一顆很亮,兩旁的光芒較弱,看去與中間的一顆距離恰好相等。(A)用直線把這三顆星聯結起來,正像一條兩臂相等的杠桿,因此,阿拉伯人把這三顆星叫做天平星,我們把它們叫做挑擔星。這中間一顆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牽牛星。在秋天晚上,確實只有這一顆星能夠和織女星相配,它的光輝稍稍帶點兒黃,不及織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
②若是我們一連幾晚,每晚上都觀察牽牛星和織女星,就可以知道它們的相對位置是不變的,正如故事里所說的一樣,一個在天河的東岸,一個在天河的西岸。可是我們也不要太相信這個故事,在舊歷七月初七的晚上,為了要看兩星相會,白白地熬個通夜。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這兩顆星永遠沒有相遇的機會,它們和太陽一樣,都是恒星。織女星的光輝是太陽的50倍,牽牛星的光輝是太陽的10倍有余,只因距離我們太遠了,所以看去只不過是兩顆比較大的星。天文學家又告訴我們,織女星距離地球26光年,牽牛星距離我們較近,但也有16光年。
③什么叫做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學上表示距離的單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長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鐘30萬千米,一天能走259億20xx萬千米,這長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這種用時間來表示距離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也時常用到的。比如從成都到重慶,有450千米,我們步行的話,每天走60千米,因此說從成都到重慶有七天半的路程。
④太陽光從太陽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織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0xx年。(B)這樣一比較,就會使我們驚異得叫起來:真了不得!有這樣遠!可是這個話給天文學家聽見了,一定要笑我們少見多怪。他們會告訴我們,距離太陽幾萬光年的星不計其數,而10光年以內的星卻只有十多顆。天文學家還告訴我們一件奇怪的事,說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動,織女星以每秒鐘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陽,牽牛星也在移動,每秒鐘接近太陽33千米,這個速度和地球的公轉速度每秒鐘29千米差不多。可是天空是如此廣闊,因而我們觀察不出來。依牽牛星的速度來說,也得9020xx年才比現在離太陽近一光年。那么在16個9020xx年之后,它不是要和太陽相撞了嗎?這我們用不著擔心,一則因為它并不是正對著太陽在移動,二則移動的方向漸漸在改變,說不定在多少年代后,它又離我們漸漸地遠了。
1、第③、④兩段中加點的這分別指代什么?(2分)
2、第③段畫線句子運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說明方法。請分析這兩種說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3分)
3、下列有關本文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選文主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牽牛星、織女星等天文學知識,有很強的文學性。
B.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往往既有較強的科學性和知識性,又有一定的文學性和通俗性。
C.從全文來看,《臥看牽牛織女星》一文主要是按邏輯順序來介紹對象的。
D.選文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下定義、打比方、作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
4、選文中有些語言通俗易懂、饒有趣味。請從文中A、B兩個畫線句中任選一句進行品析(先在答題卷上填寫代表句子的字母,再品析)。(2分)
5、中國古代有許多神話故事反映了古人對宇宙的探索,請列舉一個這樣的故事。你對人類探索宇宙有什么設想?請作簡要的說明(至少運用一種說明方法)。(3分)
【答案】
1、第一個指:光一天走259億20xx萬千米。第二個指:在16個9020xx年之后牽牛星要和太陽相撞。(2分。每點1分)
2、下定義、列數字。作用:運用下定義,讓讀者對光年的概念有了明確的了解,語言科學、嚴密;連用幾個數字,能充分說明光年所表示的距離,使說明對象的特征更明確。(3分。填空1分,作用2分)
3、A(2分)
4、[示例]A句: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地說明了牛郎星和它兩端的兩顆星之間的位置關系,便于讀者理解。B句:語言通俗明了,富有生活氣息,形象地說明了織女星離地球之遙遠,顯示了宇宙無盡的奧秘。(2分)
5、神話故事如:混沌初開、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1分。寫出一個即可)第二問示例:建造一種亞光速的宇宙探測器,它的速度將達到每秒10萬公里,幫助人類探索河外星系的奧秘。(2分。至少要運用一種說明方法,想象要合理)
《臥看牽牛織女星》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設想:
本文有兩大塊重點,其一是:課文所傳授的天文知識;其二是:科學小品文的人文性特點。
準備分兩課時講解。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掃除閱讀障礙,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練習概括課文內容要點,掌握文中所介紹的天文知識。
3.激發學生對天文知識產生興趣。
教學難點 :
1. 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2. 課文中所提到的名詞術語。
教學重點:
同目的一。
預習:1。讀課文,完成詞語積累。
2.思考本文重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問題的形式提出。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茫茫宇宙,無邊無涯,在浩瀚的星際,除了我們人類已知的星球外,還有些什么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宇宙的奧秘吧。今天我們學習一篇介紹天文知識的文章——《臥看牽牛織女星》(板書)
二. 檢查預習情況:1。詞語積累:出示幻燈,學生正音釋義。
2.本課需解決的問題是?(學生提出,老師分類。然后確定第一課時學習重點,概括課文所介紹的天文知識,幻燈出示學習內容)
三. 我們先請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讀時,注意將文中涉及天文知識的語句畫下來。
四. 繼續進行文章要點概括的訓練:
1. 提問:請用簡潔的語句介紹課文有關組女星的一些天文學知識。想想:這是介紹織女星的什么?
織女星:秋天晚上,我們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織女星。在初秋,晚上九點鐘左右她越過我們的頭頂;秋越來越深,她越過我們頭頂的時間也越來越早。織女星和附近的幾顆星連在一起,成為一架七弦琴的樣子,我們叫它天琴座。這是介紹織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狀及名稱來源。
2。提問:請用簡潔的語句介紹課文有關牽牛星的一些天文學知識。想想這是介紹牽牛星的什么?
牽牛星:在織女星的東方,白蒙蒙地像云一樣的一片,斷斷續續從北到南橫過天空,這就是銀河,也叫天河。天河的東南面有排成一條直線的三顆星。中間一顆很亮,兩旁的光芒較弱,看去與中間的一顆距離恰好相等。用直線把這三顆星連結起來,正像一條兩臂相等的杠桿。這三顆星叫天平星也叫挑擔星。這中間一顆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牽牛星。他的光輝稍稍帶點黃,不及織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他。這是介紹牽牛星的位置、亮度及天平星的形狀。
3.提問:課文是否還介紹有關織女星和牽牛星的其他知識?
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其他知識:
織女星和牽牛星和太陽一樣,都是恒星。織女星的光輝是太陽的50倍,牽牛星的光輝是太陽的10倍有余。只因距離我們太遠了,所以看去不過是兩顆比較大的星。介紹織女星和牽牛星都是恒星及他們的光輝。
織女星距離地球 26光年,牽牛星距離地球16光年。太陽光從太陽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織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介紹織女星和牽牛星離地球的距離。
織女星以14千米每秒的速度移近太陽,牽牛星也在移動,每秒鐘接近太陽33千米,這速度和地球的公轉速度—29千米每秒—差不多。它們的移動并不是正對著太陽的,移動的方向也漸漸在改變。所以,不用擔心它們會和太陽相撞。這是介紹織女星和牽牛星的移動。
4.提問:此外還講了哪些知識?
光年:光年是天文學上表示距離的單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長短。
銀河系:銀河所圍繞成的空間叫做銀河系。太陽和別的恒星都是銀河系中的一顆小星。銀河系像一個扁平的車輪,直徑約8萬多光年,而且像車輪一樣在旋轉著。因此各個星都以不同的速度繞著中心在移動。太陽并不在這個大車輪的中心,與中心的距離大約2.8萬光年,所以它和鄰近的恒星都以220千米每秒的速度繞者銀河系的中心在轉動。介紹銀河系的組成、得名和它的形狀,以及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距中心距離和旋轉速度。
河外星系:銀河系外面還有很多類似銀河系的星系,叫做河外星系。它們的形狀是扁平的旋渦狀的星云。(介紹河外星系的名稱、形狀。)
五. 拓展:欣賞關于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小文,概括文章涉及的天文知識
1.天琴座
夏夜,在銀河的西岸有一顆十分明亮的星,它和周圍的一些小星一起組成了天琴座。
這是天琴座的星圖。別看這個星座不大,它在天文學上可非常重要,而且在很多國家還流傳著它的一些動人傳說呢!在古希臘,人們把它想象為一把七弦寶琴,這便是太陽神阿波羅送給俄耳甫斯的那個令無數人心醉神迷的金琴。直到今天,每當人們仰望它時,仿佛仍有幾曲仙樂從天際流淌下來。我國古代則把天琴座中最亮的那顆α星叫做織女星,這個典故來源于“牛郎織女”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在我國可謂是盡人皆知。而在織女星旁邊,由四顆暗星組成的小小菱形就是織女織布用的梭子。
織女星的視星等為0.05m,是全天第五亮星。 她離我們26光年遠,是第一顆被天文學家準確測定距離的恒星。記得我們說過,由于歲差,北極星總是輪流值班的。 再過12000年,織女星就會成為那時的北極星了。到時候,天琴座肯定比現在還重要。
像獅子座一樣,天琴座里面也有一個很著名的流星雨。它出現于每年的4月19日至23日, 其中尤以22日最壯觀。世界上關于它的最早記錄,出現在我國古代的典籍《春秋》里, 它生動地記載了公元前687年天琴座流星雨的爆發:“夜中,星隕如雨。”四月下旬,天琴座在凌晨四、五點的時候升到天頂,要想更清楚地看到流星雨,又得早起了。
第一段:介紹了織女星出現的時間,它的位置和形狀,及它所在星座的名稱。
第二段:織女星在各地文學作品中的傳說。
第三段:織女星的亮度(視星等),距地球的距離,將來。
第四段:天琴座的流星雨時間,最早記錄。
2.天鷹座
在銀河東岸與織女星遙遙相對的地方,有一顆比她稍微暗一點兒的亮星,它就是天鷹座α星,即牛郎星。古希臘人把它想象為一只在夜空中展翅翱翔的蒼鷹,牛郎星就是鷹的心。
牛郎星的視星等為 0.77m,是全天第十二亮星。它和天鷹座β、γ星的連線正指向織女星,我國古代把β、γ星看做是牛郎用扁擔挑著的兩個孩子,他正奮力追趕織女呢。可惜狠心的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迎空一劃,瞬時間一條天河從天而降,硬是將這一對愛人永遠分隔了。
傳說后來他們的遭遇感動了上蒼,就允許倆人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見一次面。每到那天,普天下的喜鵲都來到銀河邊,搭起一座鵲橋,讓夫妻倆渡河相會。
其實,這不過是人們的美好愿望罷了。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達16光年之遙,就算沒有銀河阻隔,倆人要想見上一面,也只能是在夢中了!每年的七月初七,半個月亮正漂在銀河附近,月光使我們看不見銀河,古人便以為這時天河消逝,牛郎織女于此時相見了。
第一段:牛郎星的位置、亮度。
第二段:牛郎星的視星等。在中國傳說中的形象。
第四段: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距離。
五.作業 :
學生自己查閱資料,深入了解關于牛郎織女星以及文章涉及的其他天文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要引導學生積累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識,如杜牧的《秋夕》詩、關于織女星的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及其文化內涵等。
2. 培養學生的復述能力。
3. 對文章最后一句關于宇宙人生的思考的理解。
教學重點:
1. 讓學生了解人文性的特點——運用中外傳說和古詩增添文章的文學色彩。
2. 對文章最后一句關于宇宙人生的思考的理解。
教學過程 :
一。檢查作業 :關于與課文有關的天文學知識,你都有了那些新的了解?我們限時五分鐘,請同學展示。
二.本文重點介紹有關牽牛織女星的相關知識,文章從第幾段才正式開始作科學意義上的說明?(第四段)那么前三段分別講了什么?
(一)1.請同學讀第一段。然后概括該段內容。
討論并歸納:介紹了外國有關天琴座的名畫及故事傳說。
2.提問:請復述故事內容。
討論并歸納:傳說古希臘音樂家奧佛士坐在森林里的大石上彈奏他的七弦琴。他彈奏出神妙的曲詞,使森林里的野獸都陶醉了。有幾只獅子俯首帖耳地伏在他面前,凝神靜聽他的演奏……
3提問:請發揮你的想象,續遍這個故事。
答案略。
(二)。速讀第二段,提問:文章第二段還介紹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還介紹了中國關于織女星的傳說故事。
1。提問;請復述故事內容。
討論并歸納:傳說織女星是天帝的孫女,因此也叫做“天孫”。天帝把他的孫女嫁給了牛郎,一個牧牛的童子。他們兩個結婚之后你歡我愛的。把他們應做的工作都拋棄了,一個不再牧牛,一個也不再紡織。這惹得天帝動了怒,命令他們一個住在天河的東岸,一個住在天河的西岸,每年七月七日(舊歷)才得以在天河中流相會一次。
2。提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討論并歸納:告訴我們人應該勤勞地工作,不然會受到天帝的懲罰。
3.這個故事出自南北朝時代寫成的《荊楚歲時記》:“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4。提問:你能不能講述其他有關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
答案略。
(三)1。提問:課文第三段還介紹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還闡述了文章開頭杜牧《秋夕》的詩意。
2.提問:這首詩描繪了什么樣的意境?
討論并歸納:作者描繪的是宮女的心境。她在凄涼、靜寂的月夜,無聊地拿著輕羅小扇撲打從身邊飛過的螢火蟲。她望著光彩美麗的織女星,想到織女每年還能夠和牛郎相會一次,而自己卻被禁閉在深宮里,永遠度著孤寂的時光。
3.提問:文章中介紹中外神話傳說故事和杜牧詩的意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增加了文章的生動和文學色彩,使人更喜歡看。
4.試著把這首詩背下來。
5.你還知道其他的有關牛郎織女的詩歌嗎?
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表達自己注重聚合的精神質量的愛情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四)這是一篇以介紹天文知識為主的科普文章,文中還寫到了與此有關的一些文學內容,這樣寫是否脫離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而使人產生本末倒置之嫌?為什么?
首先,這些內容與文章要介紹的天體知識關系密切。如《秋夕》詩中提到的牽牛織女星就是文章要介紹的天體。織女星的美麗傳說也如此,因此并未脫離文章要說明的主要內容。
其次,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而科學小品往往既有較強的科學性,知識性,有一定的文學性和趣味性。這樣寫增強了說明文的趣味性。
三.提問:文章最后一段中說:“憑這點高明處,我們就不必嘆息生命的短暫和藐小了。”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能舉例說說嗎?
討論并歸納:“這點高明處指:那悠久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都不能逃出自然法則的支配,我們人研究各種自然科學,能夠發現那些自然法則。”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里人雖然顯得十分藐小,但是人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研究各種自然科學,發現那些自然法則。正是人類的生生不息,一代代探索自然,發規其中的規律,才使人類社會不斷前進,證明人類力量是偉大的。這就是人高于自然的地方。所以我們不應怨恨嘆息而應該積極進取,戰勝自然。
四、小結
本文從詩歌開始,到神話傳說,再開始科學知識介紹,最后談談人生感慨,水到渠成地上升到對人生哲理的思考,條理十分清楚。此外本文語言通俗易懂,同時又有文學語言的典雅,融科學性、知識性、文學性和趣味性為一爐,十分耐讀。
六. 作業 :
自讀兩篇課外科技小品文,梳理文中所涉及的天文知識,并給爸爸媽媽復述文章中的神話故事。
附:《大犬、小犬和天兔》
良辰
冬夜星空顯得非常壯觀,因為有許多引人注目的亮星。仰望南天,美麗的獵戶座傲然屹立于天空之中,從獵人腰帶——列成一排的“三星”往東巡視,可找到一顆呈藍白色的、格外明亮的星,它就是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位于大犬座。在大犬座北方不遠處有一群不太亮的星,那是小犬座,其中的α星(中名“南河三”)與獵戶座α星(中名“參宿四”)、大犬座的天狼星排列成一個巨大的等邊三角形,十分醒目地呈現于冬夜天空中,這即是著名的星空“冬季大三角”。
在希臘神話中,威武的獵人奧瑞恩和狩獵女神是好朋友。狩獵女神在陪同奧瑞恩一同打獵時,總是叮嚀他不要打大野獸,以免被兇狠的野獸傷害。后來,奧瑞恩不幸被自己的愛人誤殺而死,天神宙斯把他提升到天界成為獵戶星座之后,狩獵女神仍然喜歡著奧瑞恩,為了使他在天上不與兇狠的野獸撕殺,便將一只弱小的兔子放在奧瑞恩的腳下,供他追獵消遣。那只小兔子正是位于獵戶座下面的天兔座。奧瑞恩生前常帶著他的忠實的獵犬——名叫“西里烏斯”一同狩獵。在主人死后,西里烏斯十分悲傷,它整天發出悲哀的狂吠,不論誰喂食給它,也不論擺在它面前的是什么好吃的食物,它連看也不看,可憐的西里烏斯終于餓死在主人的屋子里。這件事感動了天神宙斯,為了表彰西里烏斯的忠義,宙斯也把它提升到天界,置于獵戶座附近,這就是大犬座的來歷。為了不使西里烏斯感到天上寂寞,宙斯還找來一只小犬升上天空與西里烏斯為伴,這就是后來位于大犬星左上方的小犬座。
那么這只小狗的來歷又如何呢?據希臘神話傳說,農神之子阿克泰旺也是個狩獵能手。有一天他帶著他的小獵犬來到大森林里,發現一只奔跑的鹿,于是射了一箭,因未射中要害,鹿負傷帶箭逃竄了。阿克泰旺攜小獵犬緊緊追趕,當追至山谷間的小溪旁時,鹿卻不見了。他四下張望,無意中看見一位美麗的姑娘正在水中嬉戲。這位姑娘原來是女神黛雅娜。當黛雅娜發現他們后,一下子變作一只鹿。正巧這時小獵犬也趕上來了,不知此鹿乃是女神,一下子猛撲上去把鹿咬死了。后來,天神宙斯認為它殺死了女神,不應留在地上,遂把它置于天上成為小犬星座。
中國古籍《史記·天官書》上記載“東有大星曰狼,狼角(芒角)變色“,這是說當大犬座中的天狼星初生地平線時,有時出現似紅的顏色。西方古人稱此星為大犬,而埃及人在五千多年前稱它為狗頭神。古代埃及人每年都是在河水泛濫后開始在沃土上耕種。他們很早就發現,每年夏季,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升起的時候(在天文學上稱為偕日升),便是尼羅河水泛濫漲水的季節,所以古埃及人根據這一天象,制定出自己的歷法,并將此時作為一年的開始。
有趣的是,天狼星作為全天最亮的恒星理應受到人們的喜愛,可是它卻一直受到某種“不公平”的對待。譬如說吧,古代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屈原在《九歌》里就把天狼星比做貪婪的佞臣。在希臘語里,天狼星意為“灼熱”或“烘焦”。在著名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描繪天狼星“光芒四射,為全天之冠”,“將給不幸的人們,帶來更加難受的酷熱。”古希臘人為什么如此對待天狼星呢?原來,在每年七八月間,酷暑難忍,這時天狼星正好在太陽升出地平線之前升起,人們便以為是天狼星招來了熱辣辣的太陽。在暑期,狗常常熱得發瘋似的喘氣,天狼星因此有“犬星”之稱。當然,遙遠的天狼星與地球上的寒冬盛夏毫不相干。
天狼星距離我們8.7光年,它的直徑是太陽的1.8倍,表面溫度高達11000℃,因此發出藍白色的光芒。如果把它放在和太陽同樣距離處,我們地球兩極的冰峰馬上化凍沸騰,一切生物將不能生存了。
天狼星是大犬座中的主星——α星,視星等為—1.46m。天狼星實際上是由兩顆星構成的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