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船》教案(精選15篇)
《紙船》教案 篇1
課題:《小紙船的夢》(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材十二冊補充教材)
課時:第二課時(共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用豎笛吹奏學習了旋律,第二課時學習歌詞,
分析理解歌曲,第三課時進一步唱好歌曲并進行歌詞創作)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容:學習歌曲的歌詞,能用柔和、連貫的聲音,悠長、平穩的氣息演唱這首二聲部的合唱歌曲。
教學目的:1.將豎笛等樂器引進課堂,幫助學生自主地學習《小紙船的夢》這首二聲部的合唱歌曲,通過學科間滲透,充分發揮學生各自的興趣特長,培養學生創新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通過對二聲部音準及節奏的學習、強調,初步達到聲部的和諧,音色的統一,音量的均衡,讓學生感受和聲的美,體會聲部間的相互配合。
3.引導學生理解歌曲內容,教育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并為實現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奮斗。
教學重難點:學生能自主的學好歌曲的合唱部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
教具:彩色紙、彩色畫筆、彩色粉筆大歌片、以豎笛和鍵盤為主的樂器,多媒體課件等等
教學過程:
—、學科整合激趣導入:
1.孩子們好,很高興跟大家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
2.首先請大家欣賞一段畫面。(生欣賞)師:水能用簡潔美麗的語言描述畫面內容,(出示課件、師畫外音):小女孩放走了她的小紙船,(師板書:簡筆畫),同時也放飛了她的理想,(師板書:理想)放飛她的希望,(師板書:希望)
3.師:孩子們,請你選桌上你最喜歡的顏色的紙,咱們也來折一只滿載理想的小紙船,用心把你們的理想裝進去,看誰折得又快又好。折好了嗎?
二、模仿發聲突破難點
1.師:滿載著咱們希望的小紙船起航了,船起航的時候會發出什么聲音?(生模仿)
師:請高聲部的同學用“嗚------”模仿船鳴笛的聲音。(師給音高)
2.師:河水也為我們的船順利起航唱起了歡快的歌,誰能模仿河水唱歌的聲音。(生模仿)
師:請低聲部的同學跟這位同學一塊兒用啦、模仿河水唱歌。(師給音高)
3.師:請河水伴我們的船起航吧!兩個聲部同時進行模仿,進行音程練習。(突破歌曲合唱部分的難點),強調音程的和諧、音色的統一。
三、巧妙揭題銜接自如
在發聲練習的基礎上,巧妙揭題。今天咱們也跟小女孩一起學習《小船的夢》這首二部的合唱歌曲(板書題目),旋律上節課已經用豎笛吹奏過了。
四:自主達標合作學習
1、視聽結合整體感知
范唱欣賞要求:第一段邊欣賞邊隨音樂晃蕩你的小船,第二段、第三段時,將你感受到的歌曲的情緒、情感用繪畫的方式為你的歌單畫上插圖,(隨著多媒體的展示完整欣賞歌曲)(蕩船)(生畫插圖)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這樣畫嗎?小女孩的理想是什么?
2、激趣立志持續發展
師: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許你想當一名教師教育人,也許你想當一名醫生救死扶傷,也許你想當一名軍人保衛國家,也許你想當一名學者,也許……(出示相應的多媒體畫面)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呢?(學生暢談理想)。同學們,你們的理想是美好的,是偉大的!但夢想歸是夢想,只有夢想醒后揮汗如雨的人才能將夢想變為現實。
3、自我探究合作學習
(1)復習旋律:用豎笛復習吹奏一遍旋律。
請大家跟著老師的鋼琴伴奏唱一遍旋律
。2)合作自學:孩子們,讓我們用豎笛等樂器分組自學歌詞,合唱部分高底部分開學。你認為哪句最難,作好記號,請同學或老師幫助你,教師巡回指導?梢杂米约合矚g的形式進行學習。
。3)學生提問,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地方,師生一起解決。
(4)小組匯報:現在請孩子們匯報自學的情況,哪一組先來?自己的伴奏(第一段齊唱部
分一組,合唱部分高底聲部各一組,然后一起合,第二段齊唱部分一組,第三段跟老師的伴奏一起來,唱好結束句)
(5)跟老師的琴完整的演唱歌曲,師糾正唱不好的地方,強弱對比、情感表現、聲部間的相互配合。
4、表現歌曲體驗情感
全體跟錄音伴奏完整演唱表現歌曲情緒
。1)第一段齊唱部分高聲部領唱。(蕩紙船)
。2)第二段齊唱部分低聲部領唱。(蕩紙船)
。3)第三段全體演唱歌曲。(蕩紙船)
重點:強調聲音的和諧統一
5、發散拓展創新延伸
孩子們今天咱們一起愉快的學習了《小紙船的夢》,在學習中大家都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在你們的歌片上只有第一段歌詞,江老師請大家回家把自己的理想編創到歌片的二、三段中,下節課咱們都來唱自己的理想。
五、教學小結激勵前進
孩子們讓我們駕著理想的船,揚起希望的帆,乘風破浪,繼續前進吧。ǚ乓魳,學生唱著歌曲,晃蕩著小紙船走出教室,去尋找自己的理想。)
六、板書設計形象直觀
板書新穎,形象直觀,具有藝術性和啟發性
《紙船》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教材的第一部分是這次習作訓練的要求3先讓學生觀察小實驗,再有條理地具體說說小實驗的經過,最后寫成一觀察。讓學生觀察教師做實驗,說說實驗的經過,這都是為寫一短文作準備的。教材的第二部分是學生觀察老師做燒紙船小實驗時的思考題。第1題明確實驗的名稱和實驗前的準備。第2題是重點,這次能不能寫得具體而又有條理,就看這一題有沒有想清楚。如果學生已經搞清了這次實驗的步驟,每一步實驗是怎么做的,那等于理清了這次習作的思路,寫起來就得心應手了。第3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懂得一點自然科學的知識。這是難點,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把相關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這個物理現象的原理。
訓練目標
1.學會有條理地、具體地記敘一次科學小實驗的經過。
2.學會有順序地仔細觀察一次科學小實驗的演示過程。
3.初步懂得這個小實驗的科學道理,激發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1.用一張有一定韌性和不透水的紙折一只紙船。
2.常識課做實驗用的鐵架臺一個。
3.酒精燈或蠟燭一支、清水一杯。
教學過程
1.談話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
(1)老師準備了什么?同學’們心里怎么想?
(2)老師就來做一個“燒紙船”的小實驗,你們感不感興趣?
(板書課題:燒紙船)
2.教師做演示性實驗,學生仔細觀察。
(1)實驗前布置觀察任務:實驗分幾步?每一步是怎樣做的?
(2)教師邊做實驗邊有意識地按觀察任務及時提醒。
3.展開討論,教師。
教師提問:
(1)你覺得這個實驗怎么樣?
(2)實驗分幾步?每一步是怎樣做的?
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實驗分三步。第一步,架好鐵架臺,做好紙船,把水倒在紙船上,把酒精燈擺在紙船下面。第二步,點燃酒精燈,老師提醒大家,注意觀察紙船的變化。第三步,火苗舔著紙船的底,可就是燒不著,后來熱氣冒出來,最后紙船里的水開了。
4.口述實驗過程。
(1)看著板書,讓學生把實驗的過程說一說。
(2)用上“先……接著……最后……”把實驗過程有條理地說清楚。
(3)評講學生口述內容。
出示習作要求:
a.有條理地具體敘述實驗經過。
b.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教師:在敘述實驗過程的時候,還要對同學的語言、神態加以描寫,這樣才能說得形象、生動,有聲有色。自由練習口述。
5.口述實驗準備、實驗道理。
過渡:這文章除了把實驗過程寫具體外,還要寫實驗準備、實驗道理,這樣才能使文章完整,有頭有尾。思考:
(1)實驗前老師做了哪些準備?
(2)想想這個小實驗告訴我仍什么科學道理?
思考題1:
學生舉手回答后,教師板書:實驗前老師準備了一只紙船、一盞酒精燈、一個鐵架臺、一杯清水。
思考題2:
教師把“想想這個小實驗告訴我們什么科學道理”分解成幾個小問題:
a.實驗后,紙船里的水有什么變化?
b.紙船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c.紙船沒有燃燒跟船里的水有什么關系?
d.如紙船里的水燒干后會出現什么情況?
分別指名回答后,教師板書:不光是紙,凡是物質燃燒都需要一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著火點,因為紙船里有水,紙船在酒精燈加熱時,紙船里的水吸收了大量的熱量,水吸收了熱量后慢慢蒸發了,就是剛才實驗時看到的白姻,所以盡管紙船架在火苗上,仍然達不到燃燒的溫度。如果紙船里的水被燒干,紙船就會燃燒。
口述實驗準備,實驗道理。
6.按實驗準備、實驗過程、實驗道理的順序,有條理地口述“燒紙船”這一實驗。
7.學生試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學生習作。
教師適當指導,特別是中下生。
2.交流,評議。
(1)指定不同層次學生談自己寫的。
(2)師生共同評議:對照課后三個思考題的要求和板書,圍繞文章是否條理清楚及用詞造句等方面內容進行指導。
(3)指導修改。
(4)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3.修改以后,抄文。
板書設計:
燒紙船
鐵架臺 酒精燈
實驗準備 紙船 清水
架、放、擺
點燃 提醒
實驗經過 觀察變化
舔、燒、冒、開
燃燒需要溫度
實驗道理 水吸收了熱量
《紙船》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們因為一點小事吵架后,以紙船風箏來修補“裂縫”,發展了彼此的友誼。本課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使學生學會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準確地讀準字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通過感悟課文,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2、通過感悟課文,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準備:
1、課件。
2、學生朗讀課文。
3、小熊和松鼠,紙船和風箏(課前動手制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紙船。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
生:紙船
師:請同學請認真看老師寫這個詞。(師板書:紙船。)
師:誰來讀一讀?(指名)
生:紙船。
2、出示風箏。
師:這個呢?
生:風箏。
師:請同學們注意了,風箏的“箏”讀輕聲,同學們認真看老師寫這個詞。(師板書:風箏)
3、師:在這兩個詞之間寫一個字“和”,再加上題號,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題目。請同學們齊讀一遍。(師板書:和20)
。ㄉR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這篇課文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同學們想不想讀一讀呢?
生:想。
師:那就請同學們把書打開92頁,在初讀課文前,你想給自己提一點什么要求呢?
生: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生:讀書要有感情。
師:老師也想給你們提點要求,拿出筆,邊讀邊畫出你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認識它們,自由去讀吧。
(學自由朗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師:瞧,課文中的生字詞跑出來了,快自由讀一讀吧。
。ㄉ杂删氉x)(課件出示:樂壞了扎風箏受不了幸福吵架草莓抓。
師:誰來給大家讀讀第一行。
生:樂壞了扎風箏受不了
師:請同學們注意“扎”讀平舌音。跟老師再讀一遍。
生:扎風箏(齊讀)
師:誰來給大家讀讀第二行。
生:幸福吵架草莓抓住
師:請同學們注意“幸!钡摹靶摇弊x后鼻音。跟老師再讀一遍。
生:幸福(齊讀)
師:去掉生字上的拼音還認識嗎?同桌之間練一練,一會兒老師請同學來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
。ㄉ谰毩曌x。)
師:誰來當小老師領讀?小老師領讀一遍,同學們跟讀一遍,小老師請你領讀第一行。
(指兩名小老師領讀)
師:下面我們開火車讀。
(生開火車讀)
師: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看,這是什么?這叫識字小魔方,怎么玩呢,輕輕把它往上一拋,上面這個字念什么?現在四人一小組開始玩吧。
(生小組玩魔方識字)
師:同學們還想嗎?那我們一起玩吧。瞧,老師這里還有個詞語魔方,看看能不能難住大家。
。ㄉx詞)
四、學習課文:
。ㄒ唬⿲W習2——6自然段:友誼的建立
師:同學們,紙船和風箏這課的生字詞都認識了,想不想聽這個故事?請同學們認真看大屏幕,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播放課文動畫錄音)
師:同學們看完了這個故事,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不能為一點小事吵架。
生:我知道了小熊和松鼠是通過船和風箏成為好朋友的。
師:那小松鼠和小熊住在什么地方呢?(師板畫)
生:小熊住在山角,松鼠住在山頂。
師:松鼠住在山頂上,小熊住在山腳下,它們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呢?請同學們快速讀一讀2到6自然段。
生:紙船和風箏讓它們成為好朋友的。
師:松鼠先是怎樣做的呢?
生:松鼠折了一只紙船送給松鼠。
師:(課件出示第二段話: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從小熊的家門口流過。松鼠折了一只紙船,放在小溪里。紙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門口。)誰把這句話給大家讀一讀?
(指2名學生讀)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句話(出示兩句話:①松鼠折了一只紙船,放在小溪里。紙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門口。②松鼠折了一只紙船,放在小溪里。紙船漂到小熊的家門口。)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看看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學生自由讀)
師: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名有“漂呀漂”,第二句沒有。
師:(師拿下黑板上的紙船,演示)哦,原來紙船是漂呀漂,漂呀漂,漂到小熊家門口的。你從“漂呀漂”體會到了什么呢?
生:我體會到紙船漂得很慢。
生:我體會到紙船漂得時間長,它是帶著快樂的心情漂來的。
師:那你在讀的時候,就要讀出你的休會。你讀一讀吧。
生:讀。
師:同學們能不能帶著你們的休會像他這樣讀一讀這句話呢?自由讀。
師:誰想讀?那我們一起讀,這次請同學們給“漂呀漂”加上動作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啊,老師仿佛看到了那只紙船帶著松鼠的祝福漂到了小熊家門口。小熊收到了紙船后心情怎么樣呢?
生:小熊很高興。
師:請大家看圖。(出示圖)你從哪看出小熊很快樂呢?
生:小熊高興得手舞足蹈。
生:小熊高興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師:這是我們的觀察,書上又是怎么寫的呢?(課件出示第三段話: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紙船里放著一個小松果,松果上掛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祝你快樂!”)快自由讀一讀吧。
師:誰來當這只樂壞了的小熊?松鼠都把紙船托我給你送來了,高興嗎?快讀出來吧。◣熕图埓
師:誰來向他挑戰。
師:多么高興的小熊呀,誰知道小熊為什么樂壞了?
生:小熊收到了禮物,所以樂壞了。
生:小熊收到了朋友的祝,他又有了一個好朋友,所以很快樂。
師:小熊不僅收到了禮物,還得到了朋友真誠的祝福,他當然很快樂了。這時,小熊也想折一只紙船送給松鼠,可是紙船不能漂到山上去。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生:小熊就扎了一只風箏。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了松鼠家門口。
師:(課件出示句子: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風箏。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了松鼠家門口。)誰能把它讀給大家聽一聽呢?
師:同學們還記不記得在第二自然段中也有一個“漂呀漂”,這兩個漂有什么不同呢?(課件出示:①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風箏。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了松鼠家門口。②松鼠折了一只紙船,放在小溪里。紙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門口。)
生:一個是三點水的漂,是在水里漂,所以偏旁是三點水。一個是風字旁的飄,乘著風飄,所以是風字旁。
師:確實,在漢字中有很多這樣的字,它們的讀音相同,但是偏旁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同。同學們也注意到了,真好。
師:“漂呀漂”的紙船和“飄呀飄”的風箏讓它們成為了好朋友,多令人快樂。∠旅嬲2位帶著快樂的心情讀2——6自然段。一人讀2—3自然段,一人讀4——6自然段。
。▋擅麑W生配樂朗讀)
(二)學習7——11自然段:友誼的維護
師:多么快樂的一對好朋友啊。課件點出7自然段。(音樂)可是,有一天,他倆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同學們,現在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生:難過。
師:小熊和松鼠呢?
生:他們也很難過。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1:我從第八自然段知道的。小熊很難過。他還是每天扎一只風箏,但是不好意思把風箏放起來,就把風箏掛在高高的樹枝上。
生2:我從第九自然段知道的。松鼠也很難過。他還是每天折一只紙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紙船放進小溪,就把紙船放到屋頂上。
生3:我從第10自然段知道的。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紙船上寫了一句話:“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他把這只紙船放進了小溪。(課件出示第10段話)
師:小松鼠真是難受極了,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想一想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體會到松鼠企盼和好。
生:我休會到了松鼠想和小熊恢復友誼。
師:老師也想當這只難受的松鼠,給我這個機會好嗎?(師讀)
師:我讀得怎么樣?
生:老師讀得很有感情。
生:老師讀得很好。
師:為什么讀得有感情呢?老師還有一個讀書小密決,就是在我在讀這句話時,我想到松鼠太難受了,他太渴望朋友了,我就是體會到它這種心情來讀的。你們試一試吧。
(生自由練習讀)
師:誰想讀?想讀的同學一起來讀。
師:最后他們和好了嗎?
生:和好了。
師:讓我們一起讀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師:同學們小熊高興得哭了,他會怎么想?
生:太好了,終于和好了。
生:我又是好朋友了,我們又可以一起玩了。
五、感情升華。
師:看得出,同學們為松鼠和小熊的和好,高興著,感動著。請同學們快速看全文,再次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友誼的變化。
師: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會不會遇到跟朋友吵架的時候呢?你會怎么做呢?
生:我會主動跟他說我們和好吧,我們還是好朋友。
生:我會送她一只紙船,跟她和好。
生:我會寫一張紙條給他。
師:同學們維護友誼的辦法真多。(師板書:友誼)
師:松鼠和小熊用紙船和風箏互相祝福,傳遞友情,讓我們也來借助寫話卡送出自己的祝福吧。用一兩句話寫一寫送給松鼠或小熊的話。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ㄔ谝魳分袑W生寫話)
師:誰把自己寫的祝福讀給大家聽聽?
生1::親愛的小熊,我祝愿你何小松鼠和好如初,希望你們的友誼地久天長。(貼風箏卡到黑板上)
生2:親愛的小松鼠,真高興看到你們倆和好。(貼紙船卡到黑板上)
師:瞧,我們又一次看到一只只寫滿祝福的紙船和傳遞友情的風箏,老師也想把祝福送給同學們,祝同學們擁有朋友一生幸福。同學們回去以后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也可以跟爸爸媽媽談談自己的感受。
《紙船》教案 篇4
科學意圖:
船是幼兒喜歡的一種玩具,愛玩也是幼兒的天性。通過自己動手制作蠟船,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運用科學探究方法,獲取科學知識,發展創造意識,為幼兒提供“支架”,通過幼兒手動、心動、人動、他動、以支持、協助引導幼兒“向上”發展科學概念。讓幼兒喜歡科學,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材料準備:
白紙、蠟筆、盛了水的水盆。
制作方法:
選擇兩張大小相同的白紙,將其中一張疊成紙船;用蠟筆把另一張白紙正反兩面涂滿顏色,然后也疊成紙船。
實驗操作:
把兩只紙船同時放入水盆中,讓幼兒觀察一段時間,比比看哪一只紙船最終不會沉入水底。
指導建議:
●用蠟筆涂色時,教師應注意提醒幼兒涂色要均勻、飽滿,以保證實驗的效果。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涂了蠟的紙船不下沉的原因,教師可以同時把水滴在蠟筆和紙上,讓幼兒觀察對比:紙吸水,蠟不吸水。
拓展與替代:
◆請幼兒搜集各種各樣的紙,如牛皮紙、掛歷紙、硬卡紙等,做成大小一樣的.紙船進行對比實驗,看哪一種紙船下沉速度最慢?梢哉埓蟀嘤變哼厡嶒炦呌涗,采用“預測結果一實驗驗證”的形式記錄。
◆請幼兒想辦法把這些怕水的紙船變成不怕水的紙船。
科學小知識:
當我們用蠟筆把白紙涂滿色之后,就相當于在白紙上覆蓋了一層蠟。因為蠟的密度比水小,并且蠟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所以涂了蠟的紙船不會被水浸透下沉。
拓展與替代:除了各種各樣的紙以外,教師還可以提供其他材料,如海綿、毛巾、布等進行對比實驗。(為了使實驗觀察到的效果更加明顯,建議使用相同大小的材料。)
科學小知識:
紙的植物纖維內部有許多微小的孔洞,同時纖維對水的吸引力又大于水分子之間的吸引力,使它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吸引并保留水分子,這就叫紙的吸水性。因為不同紙的植物纖維的孔洞大小和數量不同,所以它們吸水的強度也就不同。
活動反思:
利用幼兒愛玩玩具的天性進行導入,讓幼兒樂于參與探索活動。通過巧妙地提供兩種材料,讓幼兒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比較、觀察兩種小船的不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的感知事物的能力,讓幼兒初步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讓孩子們知道,用涂蠟的方法可以讓船不易被水打濕,又從中了解蠟有不吸水的特性。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比較、觀察,兩種小船的不同,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提高了幼兒的感知事物的能力。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制作蠟船,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在實驗中的探討和發現也增進了幼兒彼此間的交流溝通。
《紙船》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培養對詩歌的感悟能力。
2、有表情的朗讀詩歌,讀出語氣和節奏,讀出感情。
3、斟酌詩中的字、詞,體會詩情,仿寫詩句。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導入:(在柔和的背景音樂中)母愛是人類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許多不顯眼的一景一物也往往因為融合了這種深沉、偉大的愛而讓我們多了一份向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國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紙船》,共同感受那滿載著一個遠離家鄉的游子對母親深深思念之情的紙船。
2、介紹冰心及《紙船》的寫作背景(可由學生搜集介紹)
冰心(1900—1999)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原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和《寄小記者》。
《紙船》選自《繁星》,是作者1923年秋赴美留學途中所作,這是作者第一次遠離祖國,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當她孤零零的隨著航船在海上漂泊時,對親人、對父母倍感思念,于是作者把自己復活的一顆童心寄托在小小的紙船上,寫成了感人至深的不朽詩篇。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用“輕聲傾訴”的形式自由朗讀課文,看誰最能傳達出詩的情感。
2、個別學生朗讀,其它同學點評
。ń處熯M行適當的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劃分重音、節奏,進入詩的意境,要讀得深情、低沉)
3、全班同學分男女角色,用“深情演讀”的形式朗讀課文。
方案如下:
。ㄅI)我從來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女合)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蓄I)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男合)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女領)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全班)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女領)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的入夢。
。ㄅ希┻@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ㄈ啵┻@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4、感知、思考: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小結:這是遠離家鄉的游子對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母親的一曲深情贊歌。
三、合作、探究、質疑
學生四人小組自由討論、提問,加深對詩中較難詩句的把握,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感悟課文,談談自己的理解,教師可參與學生交流。
我在教學中學生主要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1、 文中為什么連續用2個留著?
2、 作者為什么折的是很小的船兒?
3、 詩人明知紙船不能流到母親那里,為什么還要不停地疊?
4、 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一句中,為什么要用求他?
5、 為什么含淚,為什么悲哀?
6、 詩人為什么借紙船來抒情?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做適當引導,同時應尊重學生的獨特理解,學生只要說得合理,教師都給予肯定、鼓勵。
對5、6兩題參考如下:
。5)、思念之苦,難以擺脫。一直在母親身邊,一旦遠行,與母親遠隔千山萬水,想念母親的滋味,最是難受,濃濃的愛與悲哀縈繞在詩人心中。
。6)、作者當時在太平洋的輪船上,無法與母親通信,
惟有幻想能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而紙船正符合身處海上的環境,也富有童稚氣,適合表達子女的心態。
四、練字練句,體會詩情
(以第一段為例,改動個別字詞,體會表達效果)
我從來不肯丟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疊成一只很小的船兒,從舟上丟下在海里。
學生自由發言,體會原詩字、句的含蓄、凝練,詩人借紙船托物言情,更能表達出作者對母親深沉的思念之情和純潔、美好的心愿。
五、體驗拓展
《紙船》借助具體的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抒發對父母親的愛。
課后反思:
1、教學設計非常關注朗讀感受的過程,從“輕聲傾訴”式的自由朗讀,到“個別朗讀”到“深情演讀”式全體朗讀,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朗讀中,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基本上能傳達出作品的真情,能感受美、體驗美,朗讀氣氛活躍。
2、改詩這一環節的設計,既讓學生感受了詩用詞的精練,也進一步理解了詩中蘊含的感情。在此基礎上的仿寫,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寫詩的熱情,全班同學互相探討,熱情高漲,紛紛用純真、童稚的語言抒發了對母親的贊美之情,我對好的作品整理修改后,專門編輯了一期《獻給母親的歌》的詩文,在班中閱覽,讓學生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紙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不同紙的吸水性和滲透性。
2、嘗試操作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探索事物的興趣。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學會折小船。
物質材料準備:衛生紙、報紙、畫畫紙、各種紙船、四盆水、記錄表、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船、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紙船,我們來摸摸紙,看看這是用什么紙做的小船?
二、猜測小船開的時間。
1、幼兒討論:哪只小船在水里開的時間長?哪種小船在水里開的時間短?
2、出示大記錄表,教師將幼兒的討論結果進行記錄。
三、幼兒操作,探索小船在水里的時間
1、幼兒選擇一只自己喜歡的船,聽教師口令同時將船放入水中。
2、幼兒觀察,一組一組記錄表進行記錄。
3、討論結果:你們組的紙船哪只先沉下去?哪只后沉下去?為什么有的小船一會兒就沉到水里,有的小船能在水里很長時間?(紙質不同,吸水性不同,所以有的小船很快就沉下去看。)
四、不會沉的紙船。
1、我們有什么辦法讓紙船不沉下去呢?
2、幼兒將紙兩面涂上油畫棒折紙船,放入水中,幼兒觀察。
五、生活聯系。
生活中我們也有很多不會濕的紙盒用來裝水,小朋友想象有哪些東西是你看到過?
我們每天喝牛奶的紙盒不吸水,所以它能裝牛奶。一次性的杯子,用來裝水。寶寶流鼻涕,可以拿面巾紙擦,它又軟又吸水。可見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
活動反思:
本活動重點是觀察、探索不同紙張吸水性不一樣。通過紙船在水里的實驗來突破重點。難點是幼兒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通過幼兒在紙上涂畫油畫棒觀察紙船不下沉來突破難點。首先選這一活動的材料是貼近幼兒的生活。紙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上廁所的紙、畫畫的白紙、爸爸媽媽看報的紙。對于幼兒經驗已有了一定的鋪墊。在認識的基礎上來讓幼兒知道紙張還有吸水性不同的特性,同時實驗觀察幼兒能一目了然的明白這一特性。在這個活動中幼兒跟著教師的思路,。幼兒的興趣點較濃厚,環節層層遞進。但由于幼兒對于蠟在生活中的經驗不足,在最后環節幼兒并不能完全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需要再今后的日常生活中進一步延伸,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經驗。
《紙船》教案 篇7
半個多世紀以前,有一位女學生曾疊過一只紙船,不知她要抒發什么感情?不知她賦予了紙船什么意思?好,讓我們一起來品讀中國現代杰出的女詩人——冰心的詩作《紙船》。(板書課題)
1.先自由地放聲朗讀,整體感知詩人的思想感情。
2.配合“課件一”(紙船的創作背景)。交流讀后感,之后,分析并板書詩人的感情:思念母愛,孤獨憂傷。(解決一兩句難句)
3.指導學生朗讀技巧,演示“課件二”(詩歌的朗讀技巧)。以詩的第一節為例,強調要把握好節奏、重音、感情基調,讀得盡量深情、低沉。教師范讀第一節后,學生讀第二、三節。
4.遷移:今天在海外求學的莘莘學子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都盼望著早日學成回到可愛的祖國,與慈祥的母親早日團聚。今年父母過生日時,同學們不妨親手折一只紙船,寫句祝福的話送給他們。
二、主動探究《我是一條小河》
過渡:下面,讓我們乘著載滿深情的紙船,駛入詩人馮至的小河,找一找小河里又有些什么珍寶?(板書小河簡筆畫)
1.先由男生領讀到第三節,女生接讀后兩節。
2;演示“課件三”,給出小河畫面。學生討論詩中抒情的“我”、“你”、“我”與“你”的關系、“大!备飨笳魇裁?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3.發散思維:詩中主人公僅僅是在追求愛情嗎?演示“課件四”(詩人生活的時代特點)。學生參考課件進行討論,引導歸納。
《紙船》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教材的第一部分是這次習作訓練的要求3先讓學生觀察小實驗,再有條理地具體說說小實驗的經過,最后寫成一篇觀察作文。讓學生觀察教師做實驗,說說實驗的經過,這都是為寫一篇短文作準備的。教材的第二部分是學生觀察老師做燒紙船小實驗時的思考題。第1題明確實驗的名稱和實驗前的準備。第2題是重點,這次作文能不能寫得具體而又有條理,就看這一題有沒有想清楚。如果學生已經搞清了這次實驗的步驟,每一步實驗是怎么做的,那等于理清了這次習作的思路,寫起來就得心應手了。第3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懂得一點自然科學的知識。這是難點,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把相關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這個物理現象的原理。
訓練目標
1.學會有條理地、具體地記敘一次科學小實驗的經過。
2.學會有順序地仔細觀察一次科學小實驗的演示過程。
3.初步懂得這個小實驗的科學道理,激發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1.用一張有一定韌性和不透水的紙折一只紙船。
2.常識課做實驗用的鐵架臺一個。
3.酒精燈或蠟燭一支、清水一杯。
教學過程
1.談話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
(1)老師準備了什么?同學’們心里怎么想?
(2)老師就來做一個“燒紙船”的小實驗,你們感不感興趣?
(板書課題:燒紙船)
2.教師做演示性實驗,學生仔細觀察。
(1)實驗前布置觀察任務:實驗分幾步?每一步是怎樣做的?
(2)教師邊做實驗邊有意識地按觀察任務及時提醒。
3.展開討論,教師小結。
教師提問:
(1)你覺得這個實驗怎么樣?
(2)實驗分幾步?每一步是怎樣做的?
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小結:實驗分三步。第一步,架好鐵架臺,做好紙船,把水倒在紙船上,把酒精燈擺在紙船下面。第二步,點燃酒精燈,老師提醒大家,注意觀察紙船的變化。第三步,火苗舔著紙船的底,可就是燒不著,后來熱氣冒出來,最后紙船里的水開了。
4.口述實驗過程。
(1)看著板書,讓學生把實驗的過程說一說。
(2)用上“先……接著……最后……”把實驗過程有條理地說清楚。
(3)評講學生口述內容。
出示習作要求:
a.有條理地具體敘述實驗經過。
b.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教師小結:在敘述實驗過程的時候,還要對同學的語言、神態加以描寫,這樣才能說得形象、生動,有聲有色。自由練習口述。
5.口述實驗準備、實驗道理。
過渡:這篇文章除了把實驗過程寫具體外,還要寫實驗準備、實驗道理,這樣才能使文章完整,有頭有尾。思考:
(1)實驗前老師做了哪些準備?
(2)想想這個小實驗告訴我仍什么科學道理?
思考題1:
學生舉手回答后,教師板書小結:實驗前老師準備了一只紙船、一盞酒精燈、一個鐵架臺、一杯清水。
思考題2:
教師把“想想這個小實驗告訴我們什么科學道理”分解成幾個小問題:
a.實驗后,紙船里的`水有什么變化?
b.紙船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c.紙船沒有燃燒跟船里的水有什么關系?
d.如紙船里的水燒干后會出現什么情況?
分別指名回答后,教師板書小結:不光是紙,凡是物質燃燒都需要一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著火點,因為紙船里有水,紙船在酒精燈加熱時,紙船里的水吸收了大量的熱量,水吸收了熱量后慢慢蒸發了,就是剛才實驗時看到的白姻,所以盡管紙船架在火苗上,仍然達不到燃燒的溫度。如果紙船里的水被燒干,紙船就會燃燒。
口述實驗準備,實驗道理。
6.按實驗準備、實驗過程、實驗道理的順序,有條理地口述“燒紙船”這一實驗。
7.學生試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學生習作。
教師適當指導,特別是中下生。
2.交流,評議。
(1)指定不同層次學生談自己寫的作文。
(2)師生共同評議:對照課后三個思考題的要求和板書,圍繞文章是否條理清楚及用詞造句等方面內容進行指導評價。
(3)指導修改。
(4)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3.修改以后,抄.寫作文。
板書設計:
燒紙船
鐵架臺 酒精燈
實驗準備 紙船 清水
架、放、擺
點燃 提醒
實驗經過 觀察變化
舔、燒、冒、開
燃燒需要溫度
實驗道理 水吸收了熱量
《紙船》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根據中班幼兒好動的年齡特點,并結合我園的環保特色我設計了這一活動。旨讓幼兒在玩船的游戲情景中學習兒歌,活動中采用了多種方法讓幼兒加深對兒歌的理解:構圖法、情景法、肢體創編法等,通過玩一玩、看一看、說一說、動一動等動靜交替的形式讓幼兒來學習兒歌。本活動的最大特點:以趣味化、游戲化來大膽嘗試進行中班兒歌教學。
內容與要求:
1、幼兒觀察紙船在水中發生的變化,并學念兒歌。
2、在玩紙船的過程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準備:紙船、塑料盆、擦手巾、PPT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大輪船開來了!今天,我們要看看大輪船在海里是怎么開的?
2、教師將紙船放在大臉盆里,小眼睛仔細看嘍!小船在水里會怎么樣?
3、教師用手撥動水面,使紙船往前,往后,打轉。你看到小船在水中發生了什么變化?
4、用兒歌的前半部分總結。(廢舊紙,真好玩,折只小船水中玩,一會兒前,一會兒后,還在水中打轉轉)你們想不想也來玩玩小船呢?
二、玩玩學學
1、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小船:每小組拿一只小船,放入盆中玩。要求邊玩邊觀察紙船在水中的變化(航行的方向)。小船碰到水會怎么樣?
2、玩紙船時,教師巡回指導或和幼兒一起玩,在玩中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船在水中的變化。
教師提問:
1、你們的'小船在水中是怎么開的?(幼兒回答,教師用兒歌總結:一會兒前,一會兒后,還在水中打轉轉)
2、咦!小紙船怎么樣了?(幼兒回答,教師手拿一只浸濕的船幫助幼兒理解:小船變了樣)
3、小船碰到水為什么會變樣?(幼兒回答,教師用兒歌總結:噢,原來是只小紙船)
三、看看學學
1、老師把小朋友玩紙船的游戲編成了一首兒歌,你們想不想聽?(播放PPT)
2、第一遍看圖示念兒歌。第二遍完整地念兒歌。
3、幼兒跟念數遍。
4、對“咦”和“噢”二字作感情處理。
四、動動學學
教師與幼兒用肢體,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加以鞏固記憶。
五、活動延伸
想一想還有哪些廢舊紙也可以做小紙船玩。
附兒歌:《小紙船》
廢舊紙、真好玩,折只小船水中玩。
一會兒前,一會兒后,還在水中打轉轉。
咦!小船變樣了?
噢,原來是只小紙船!
《紙船》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學生動手運用不同色彩的紙張學會制作小紙船并和小伙伴合作完成海灘上的小船。
(2)通過動手制作小紙船,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及合作能力。
(3)以紙船為素材,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紙船上,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放飛自己的夢想,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海灘上的小紙船 (2)難點:折疊小紙船
三、教學材料準備
紙盒子、彩紙、剪刀、膠棒、油畫棒
四、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歌曲《小紙船的夢》是一首關于小紙船和夢想的故事,偉大的文學家冰心奶奶也同樣寄予了小紙船夢想,讓我們共同欣賞詩歌《紙船——寄母親》。
同學們讀懂這首詩了嗎?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找同學來說一說。
2.一起來暢想
小紙船會帶著你的什么愿望飄向遠方呢,把自己的心愿寫在彩紙上。
3.教授學生學習小紙船的折疊方法 讓我們帶著自己的心愿一起學習折紙船
4.一起來做一做
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海灘上的小船,老師也搜集了一些關于海灘和小紙船的素材,請同學們依據三個問題來暢想設計海灘上的小船:
○1海灘上的事物
○2顏色的搭配
○3小紙船的夢想,小組之間討論,找代表交流想法。
5.動手制作海灘上的小紙船。
讓我們一起動手制作起來吧!在制作過程中教師播放《小紙船的夢》歌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產生情境感,完成任務。
6.一起來評一評
同學們,你們海灘上的小紙船制作好了嗎?哪個小組上臺展示介紹自己小組的作品呢?
哪位同學可以并且評價一下他們組的作品,可以圍繞大屏幕上的四個方面:
○1是否完整
○2顏色搭配
○3造型是否優美
○4創意是否新穎來進行評價。
7.作業布置
同學們,今天你們的表現太棒啦!希望同學們在課下繼續完善自己的作品,欣賞各小組作品,查閱一些不同種類船只的特點。這節課我們上到這里,同學們,下課!
《紙船》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小紙船的夢》練習用甜美、柔和、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營造恬靜的意境,從而讓學生得到美的熏陶。
2、通過學習歌曲,掌握后半拍起的難點節奏,了解“b”降記號。
3、讓學生從小就在心中樹立崇高的理想,激發他們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刻苦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
自然、輕快地演唱《小紙船的夢》。
教學難點:
掌握歌曲中的節奏變化。
教學準備:
紙船、電子琴、電腦、光盤、畫紙、畫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隨《小紙船的夢》的伴奏音樂感受節拍
3、隨《小紙船的夢》的伴奏音樂律動
激趣導入
1、播放《小紙船的夢》,學生在音樂聲中自由折一折紙船
師:同學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進入今天的音樂課堂。記得童年的時候,老師最喜歡上手工課,一張張彩紙,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折出千變萬化多彩的世界,那么同學們都喜歡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折些什么呢?(師拿出一只手工小紙船)
老師小時候最喜歡折小紙船,放在家鄉的小河上,小船在水中輕輕蕩漾,我最愛唱那首歡暢的歌,伴著小船飄向遠方
現在就請你們選擇桌上你最喜歡的.顏色的紙,來折一只滿載理想的小紙船,用心把你們的理想裝進去,看誰折得又快又好。
2、給大家欣賞比較有創意的紙船。
3、師:你能告訴大家,平時你折了紙船怎么玩?(讓學生回味紙船帶來的快樂)
4、學生交流
5、播放歌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讓學生在音樂中猜想老師的夢想。
6、學生交流(說說自己的夢想)
師:同學們能從歌曲中聽出老師小時候的夢想嗎?當紙船在漂流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
三、模仿發音,突破難點
師:我們的夢想是這樣的美妙,讓我們聽聽小紙船是怎樣帶著我們夢想成真的吧。 欣賞歌曲《小紙船的夢》
師:小紙船帶著我們的夢想起航了,船起航的時候會發出什么聲音? 發聲練習:嗚
師出示旋律:3 4 5 | 6 ― ― | 6 3 5 | 4 ― ― | 7 7 7 0 0 5 | 5 ― 4 | 3 ― ― | 自主感受,合作學習
1、視聽結合,整天感悟
范唱欣賞要求:邊欣賞邊隨音樂晃動你的小船。
復聽歌曲時將你感受到的歌曲的情緒、情感用繪畫的方式在你的畫紙上畫畫。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這樣畫嗎?小女孩的夢想是什么?
2、激情立志,持續發展
師: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許你想當一名教師教書育人,也許你想當一名醫生救死扶傷,也許你想當一名軍人保衛國家,也許你想當一名學者,也許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呢?(學生暢談理想)同學們,你們的理想是美好的,是偉大的!但夢想終歸是夢想,只有夢想醒后揮汗如雨的人才能將夢想變為現實。
3、自我探究,合作學習
。1)學生提問,在歌曲中遇到困難的地方,師生一起解決。(師指導學生重點練習:跳音、休止符、將半音、音斷氣連)
。2)小組匯報:現在請同學們匯報自學的情況,哪一組先來?
。3)采用多種形式唱三段歌詞:師生接唱、男女聲接唱
。4)分析結束句:降記號、中弱、很弱
。5)跟老師的琴完整地演唱歌曲,師糾正唱不好的地方,強弱對比、情感表現的相互配合。
4、表現歌曲,情感體驗
全體跟伴奏完整演唱表現歌曲情緒。
四、教學小結,激勵前進
同學們,讓我們駕著理想的船,揚起希望的帆,乘風破浪,繼續前進吧!
《紙船》教案 篇12
【教學要求】
1、認識壞、扎等8個字,會寫壞、松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懂得好朋友之間應該友好相處。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松鼠嗎?松鼠長什么樣?它最喜歡吃什么東西?(松果)對,小朋友對小松鼠還記憶猶新,不過今天老師要向小朋友們介紹的兩位朋友里邊除了松鼠以外還有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請看課文。
二、學習生字和課文
1、請小朋友們用鉛筆標出課文的自然段,并回答出來。
2、自由讀課文,同時用鉛筆把文中的生字勾出來,多讀幾遍讀熟為止。
3、同桌交流、幫助,解決不認識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生字。
5、開火車讀,分小組讀。
6、全班交流:識記生字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如:熟字加偏旁:不──土──壞
少──口──吵
比一比:環──壞
爪──抓
每──莓
7、給生字組詞,不對的要及時給予糾正。
8、分4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內容:
、判〗M成員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提出來,其他成員給予幫助。
⑵組內成員分段讀課文。
⑶邊讀邊思考:
、僬n文有幾幅插圖?分別畫了什么?
抽生一一作答。
、谒墒蠛托⌒苁窃鯓映蔀楹门笥训?
、奂埓惋L箏在松鼠和小熊之間起了什么作用?
⑷全班齊讀課文。
⑸分組分段朗讀課文。
⑹讓生提出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全班一起解決。
、藢W習了課文以后,小朋友們明白了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分段檢查朗讀情況:
小朋友們,誰能讀好第一段,就請站起來讀。(以下各段類推)
2、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
讓生按照書上的提示和自己的想法把小熊和松鼠之間發生的事情表演出來,看誰表演得最好。
《紙船》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掌握紙船的折法。
2、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能較均勻平整地將紙張向左右兩個方向對折。
3、通過活動、教師示范、幼兒動手操作及游戲完成教學任務。
4、培養幼兒的審美觀,提高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5、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及好奇心。
6、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集體協作精神。
7、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8、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紙船對折的步驟。
教學難點:
紙船翻折成形的方法。
活動準備
小船玩具、圖片,紙船范例一個,長方形紙若干張,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塊,音樂片段。
活動過程
1、多媒體出示各種各樣的船,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啟發引導幼兒觀看及總結船的外形特點。
2、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范例中紙船的折法。
3、教師分步示范折疊方法,最后重點講解紙船的翻折成形。
4、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重點,體驗成功感。
5、游戲《劃龍船》
6、引導幼兒將“紙船”放在“池塘里”
7、教師口頭幫助幼兒復習紙船的'折法,再引導幼兒進行講評。
8、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要求小朋友回家教家人折紙船進行游戲,既能復習,又能增進家庭親情。
1、教學過程中能調動了幼兒的積極參與。每個幼兒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幼兒之間能相互合作,又能培養了幼兒的團結協作精神。
3、在教學準備、幼兒動手操作方面等,考慮得較周到,但紙船對折方法的步驟的講解示范過程過快,有的小朋友看不清楚。
4、由于本人是小學教師剛轉崗的幼兒教師,教學經驗少,教學環節的過渡不夠自然。
5、通過這節課使我認識到:在以后的教學中不但要注意知識和學習方法的傳授,還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創新,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實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合格的幼師。
《紙船》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感知紙的吸水性的不同與紙船沉浮快慢之間的關系。
2、能積極參加探索活動,如實記錄實驗的結果。
3、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蠟光紙、普通白紙、皺紋及其折成的小船若干。
2、活動記錄單(見附表)人手一張。
3、眼藥水塑料小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常見的三種紙。
出示三種紙,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二)讓幼兒猜測:哪種紙船沉得快。
1、出示三種紙折的小船,引導幼兒猜測:小船放到水里會怎樣?哪種紙船沉得快?(幼兒將自己的猜測結果用數字表示并記錄在記錄單中。最快的記做“1”,最慢的記做“3”)
2、交流猜測結果。
(三)實驗并記錄結果。
1、幼兒試驗,三種紙船同時放入水中,觀察并記錄結果。
2、交流實驗結果。
(四)探索原因,感知紙的吸水性的不同與紙船沉浮快慢之間的關系。
1、教師:同樣是紙船,為什么沉下去的速度不一樣?
2、小實驗“吸水性試驗”。
幼兒將裝在眼藥水瓶中的清水分別滴一滴到蠟光紙、普通紙、皺紋紙上,觀察紙的吸水性,并與沉船實驗結果相對應,尋找原因。
3、小結:不同的紙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誰吸水吸得快誰就下沉得快。
《紙船》教案 篇15
小紙船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猜想小老鼠的行為,感受小老鼠看到大海的快樂心情。
2、能在圖片的提示下,初步講述故事的主要環節。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玩過紙船漂流的游戲。
2、材料準備。
、僮詡湫±鲜髨D片一張、小紙船每人一個。
、趻靾D“小紙船”。
③幼兒學習資源3第10~13頁。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
出示小老鼠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動物?
幼:小老鼠。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小老鼠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出示掛圖,逐頁展示,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
、俪鍪镜谝环鶊D。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小老鼠坐在書桌上看書,看到大海的圖片)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一只老鼠在書桌上看到一本書,書中有大海的圖片。
、诔鍪镜诙鶊D。
師:小老鼠在想什么呢?(想去大海玩)
師:它會怎么去呢?(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大膽發言)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小老鼠想去大海上玩,它想了很多辦法。
、鄢鍪镜谌鶊D。
師:小老鼠在干什么?(做紙船)
師:小老鼠坐著紙船想去哪兒呢?(想去大海游玩)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小老鼠用紙折了一個小船,坐著小船到海上游玩。
、艹鍪镜谒姆鶊D。
師:小老鼠在干什么?(在大海上乘船游玩)
、萃暾v述故事。
3、教師出示老鼠圖片、白紙和小紙船,啟發幼兒回憶并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4、游戲:漂流船。
幼兒在開放的水池中玩漂流紙船,并與同伴交流自己想乘船去哪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