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感覺世界
實驗結論:皮膚具有散熱和吸熱功能,散熱和吸熱速率隨環(huán)可以變化,冷覺和熱覺的形成是散熱或吸熱的結果。
舉例說明:
冬天,由于外界溫度低,人體皮膚與外界之間溫差大,人體皮膚散熱快,人感覺到冷。夏天,由于外界溫度高,人體皮膚與外界之間溫差小,皮膚散熱慢,感覺到熱。
請你解釋:①圖1-1中拿冰塊的人的手為什么會感覺到冷。
②冬天的晚上,腳能感覺到縶水袋很燙
③皮膚對冷覺、熱覺的形成是皮膚中的什么結構完成的?
結論:皮膚具有冷覺和熱覺,是皮膚真皮中的縶敏小體和冷敏小體接受刺激的。皮膚的冷覺、熱覺并不是物體溫度的高低,而是皮膚散熱的速率快慢。
設問:皮膚中除了冷敏小體、熱敏小體、觸覺小體以外還有什么感受器?
(一) 皮膚的痛覺
讓學生說出自己平時出現(xiàn)過哪些痛覺?
討論:皮膚的觸覺、冷覺、熱覺、痛覺中,你認為哪一種感覺對人體具有保護作用?你判斷的理由是什么?
設問:當皮膚中的這些感覺器接受刺激后,神經(jīng)將興奮傳到哪兒?在哪兒形成這些感覺的呢?
課堂小結:
出示圖1-1,讓學生判斷圖中的每一種感覺的形成,哪幾種感覺的形成是由器官來感覺外界刺激的?分別是什么器官?
1、人體內有各種感覺器官或感受器,感覺外界世界
2、人的皮膚具有:觸覺、冷覺、熱覺、痛覺
課堂練習:第6頁:1、2
作業(yè)布置:預習實驗“舌不同部位對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設計好實驗方法,并準備好有關實驗材料。寫好探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