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第三節 常見的植物教學設計
第三節 常見的植物
教學重點:
1.植物分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各自標準
2.引導學生完成“是什么將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探究方案
教學難點:
1.植物類群分類標準的判斷
2.如何有效引導學生完成“是什么將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探究方案
教學目標:
1.能說出分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各自標準,并能判斷常見
植物所屬類型
2.培養觀察、發現問題、比較分析、合作的能力
3.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彩和神奇
授課時間建議: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創設情景:多媒體沙漠及森林、奇花異草的圖片,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的過程展示
提問:從中你發現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小組討論回答,討論要求有記錄
(教師指導)
2 匯總意見,作適當評價,并引導到對果實的注意上來,組織學生觀察 蘋果、豌豆、松的球果從外向內觀察
a確定是否有果實?
b種子的比較并記錄(列表)
3 匯總記錄,提出種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的概念,根據閱讀情況補充說明 學生閱讀了解常見種類
4 提問:如何測定植物種子的質量和體積? 提出方案(教師評價)
5 創設情景
溫帶森林圖片,尋找易忽略的孢子植物 事先收集蕨類、苔蘚、藻類植物
在教師指導下觀察,思考:器官上與種子植物的差別
6 植物眾多,需分類
林耐生平補充 填寫p50的圖
閱讀,了解分類七等級
7 課堂練習
8 學到了什么?
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學生總結
9 作業:畫校園植物分布圖
第二節 探究實驗“是什么將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按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收集事實證據,檢驗假設進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多媒體蝴蝶花間飛舞的情景
提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你認為是什么將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發表意見
2 組織相同意見的學生組成一個研究小組提出假設 自由組合
3 要求設計實驗方案,并在巡視時提醒試驗應有對照組的安排 討論具體方案,并有記錄
4 匯總評價 學生互評,主要為方法上的啟發或有哪些可改進的地方
5 講述類似研究的方案,但不公布試驗結論
6 挑選兩組較為滿意的方案,要求學生收集事實證據,檢驗假設
提問:你贊同的假設方案需要收集什么樣的事實證據?什么樣的事實證據又能否定你不贊同的假設方案? 課后尋找相關資料,總結探究活動的體會和感受
學情分析:
關于植物的概念,學生通過小學的學習及日常生活的積累應該有了許多的知識,因此可在課前要求學生做些這方面的資料收集和安排參觀校園的活動,以求對植物有較為直接細致的認識。畢竟,對于城市里孩子來說,主動接觸植物的機會相對少些。本節要求學生學習區分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也要會區別種子植物中的兩大類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并在上一節分類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植物的分類,了解林耐的生物分類體系,也安排了一個探究試驗,讓學生在做中體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