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土火燃情——瓷器
第6課 土火燃情——瓷器教材分析
我國是瓷器的故鄉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國傳統的工藝美術,其工藝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在本課中,通過介紹瓷器的產生及發展過程,使學生了解中國瓷器的發展梗概,知道工藝技術和裝飾藝術方面的特色及其對世界陶瓷的影響。
通過欣賞教學,使學生掌握我國制瓷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中其產品的工藝水平、造型及裝飾的特征。了解各地窯場產品的材質及燒制工藝、藝術成就,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本課重點應在宋代,以宋代為中心,上溯至漢代下延至明清。教學宜采用以點帶面的方式進行。
要在教學中滲透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讓學生知道中國的瓷器是1000多年來,制瓷工人和藝術家集體合作的結晶。唐、宋、元、明、清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優秀作品,在中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永遠閃爍著不滅的光輝。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中國的瓷器是我國傳統藝術中的瑰寶,它代表了中國在世界制瓷領域中高超的工藝制造水平。
2.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制瓷工藝、造型、裝飾及各地不同窯場產品的藝術特征,學會欣賞陶瓷藝術。
3.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瓷器是中國偉大的發明之一,是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勞作的結晶。從而使學生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并能發揚光大。
教學重點
1.中國瓷器的產生和發展,瓷器與陶器的區別。
2.瓷器的造型、裝飾、色彩及藝術特色。
3。幾大名窯的產品特征。
4.珍愛我們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
教學設計
復習導入:
提問: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國古代陶器的造型及紋飾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燈或錄像(貫耳瓶)。
提問;這是陶器嗎?應是什么器物?
回答:不是。是瓷器。
講授新課:
板書;第二講瓷器
一、瓷器與陶器的關系
陶與瓷有下列區別。
1.燒制的原材料不同。陶器燒制的原料是黏土和沙土,瓷器燒制的原料為高嶺土、石英、長石等礦物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