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音樂會》教案(通用7篇)
《新年音樂會》教案 篇1
課題: 《新年音樂會》
課時:第二課時
課型:綜合
教學目標:
1、 通過《新年音樂會》的音樂藝術實踐活動,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藝術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 鍛煉和開發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群體合作意識
重點:新年音樂會
難點:音樂會集體節目的組織和編排
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 教師向學生說明舉辦“新年音樂會”的目的、意義,以及具體組織辦法。主持有關選舉活動。
、 學生選舉產生“支持人”“組委會”和“評委”,要求做到分工合作
③ 組委會負責節目報告表、節目單編排,排練的組織,以及有關樂器、音響和音響設備,服裝、道具、舞美設計、攝影等工作。
、 學生分別排練節目
2、新年音樂會開始
① 組委會、評委、演員按指定座位就座
② 學生按節目順序依次登臺演出
③ 攝影師拍攝演出劇照
、 評委進行口頭評價,等級評定
⑤ 節目形式與內容范圍廣泛,自選體現特長的內容和形式
3、采訪
、 節目主持人面向全體學生采訪參加音樂會的感受
② 采訪教師,談音樂會取得的成果,表揚優秀演員和節目,進行活動小結
4、音樂會結束:全體齊唱《新年好》
《新年音樂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律動中感受2拍子的強弱,感受到旋律線的走向,音的強弱,休止符的停頓等。
2.在聽賞動中學習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并能用歡快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
3.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解決“XX0X︱X0”的節奏,并能準確的演唱。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律動
1.師: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動起來。
。ㄊ痉堵蓜樱
2.師:速度要穩定,再來一次。
(師生一起律動)
二、第一部分學習
1.師:做的不錯,接下來讓我們跟著音樂動一動,先看老師做一次。
2.跟著音樂動起來吧。(放音樂,生律動)
3.師:這一次,讓我們的腳也移動起來,就像這樣(示范)一個樂句往前,一個樂句往后。你們也試試。ㄉ蓜樱
4.師:真不錯,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著音樂自由走動,老師提幾個要求:仍舊要跟著音樂的節奏來走動;一個樂句就要轉變一個方向;找到屬于自己的路線,盡量不要和其他同學有碰撞。開始吧!
(生隨自由走動)
5.師:要注意踏準節奏,我們再試一次。
。S音樂律動,此次兩遍連放,第二遍師示范變化)
6.師:發現老師加入了新的動作嗎?我們把這些動作也加加進去。(隨音樂動)看手,(師哼唱,做動作),動了兩下,因為這里有停頓,有休止符(幻燈片放)再試試(繼續做)同學們要記住這個手勢,在后面的音樂中還會出現呢。
7.師:讓我們連貫的試一次。(此時教師加入唱詞)
師:聽到老師唱了什么嗎?我們也來唱唱。(師生接唱)
8.師:我們交換一下(換唱,學生用lu)
9.師:原來是這四位伙伴來了(師完整范唱)你們也唱唱吧。ǜ俪
10.師:跟著音樂試試。(第二部分連唱)
三、第二部分學習
1.師:剛剛老師接唱的和你們唱的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嗎?說得真好,因為春姑娘的腳步近了,聽它們來舉行音樂會了(示范唱難句)發現老師剛剛有個熟悉的動作出現了,是什么?對啊,因為這兒也有休止符。請同學們回到座位上,跟著老師一起做做。(師用lu哼唱)
2.師:跟著琴聲唱唱歌詞吧!
3.師:聽,音樂會開始了。(示完整范唱)小伙伴們沸騰了(示范唱的同時,加入動作)我們也加入吧!(全段跟琴唱)
四、整曲唱
1.師:這就是今天學習的歌曲(揭題)靜靜聽老師唱一遍。
2.師:這一次,你們幫老師加上動作,心里跟著我唱。
3.師:這回交給你們了
4.師:讓我們在歡快的歌聲中結束這堂課吧!
《新年音樂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歌曲內容,能夠愉快地演唱歌曲,準確地唱出弱起拍。
2、能根據圖片,學習完整正確地演唱歌曲并進行創編。
3、體驗森林動物生活的自在和快樂。
活動準備
1、 圖片、頭飾:小松鼠、小白兔、小熊貓、小提琴、喇叭、小鼓
2、音樂磁帶或CD,錄音機一臺
3、提琴、喇叭、小鼓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聽提琴、喇叭、小鼓音樂。
教師準備3段樂器聲音,讓幼兒聽,說出的相對應的樂器,并出示圖片。
二、感知理解歌詞內容,能愉快地演唱歌曲
今天啊森林里要開音樂會了,看看誰會來演奏這幾種樂器呢?
1、 欣賞第一段音樂感知歌曲,帶領幼兒學念歌詞,學唱歌曲《森林音樂會》。
。1)教師:在熱鬧的森林里有許多音樂家,第一位是誰他演奏的是什么樂器教師將小松鼠圖片對應到小提琴樂器,以及怎么演奏的圖片,帶領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
第一段。
(2)引導幼兒看圖片,教師放慢彈奏音樂,帶領幼兒隨著音樂有節奏地念歌詞。
。3)教師演唱歌曲.鼓勵幼兒看圖隨著音樂跟唱。
教師:小松鼠怎樣拉小提琴
。4)引導幼兒探索表演小松鼠拉提琴的動作,然后邊唱歌邊完整地表演第一首歌曲。
《新年音樂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通過《新年音樂會》的音樂藝術實踐活動,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藝術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 鍛煉和開發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群體合作意識
重點:新年音樂會
難點:音樂會集體節目的組織和編排
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 教師向學生說明舉辦“新年音樂會”的目的、意義,以及具體組織辦法。主持有關選舉活動。
② 學生選舉產生“支持人”“組委會”和“評委”,要求做到分工合作
、 組委會負責節目報告表、節目單編排,排練的組織,以及有關樂器、音響和音響設備,服裝、道具、舞美設計、攝影等工作。
、 學生分別排練節目
2、新年音樂會開始
、 組委會、評委、演員按指定座位就座
、 學生按節目順序依次登臺演出
③ 攝影師拍攝演出劇照
、 評委進行口頭評價,等級評定
、 節目形式與內容范圍廣泛,自選體現特長的內容和形式
3、采訪
① 節目主持人面向全體學生采訪參加音樂會的感受
、 采訪教師,談音樂會取得的成果,表揚優秀演員和節目,進行活動小結
4、音樂會結束:全體齊唱《新年好》
《新年音樂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自由的探索活動中體驗創作的樂趣。
2.通過用樂器和舞蹈來表現不同的動物形象,提高幼兒的音樂表現能力和初步培養幼兒的音樂創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熟悉各種樂器的音色和使用方法。
2.打擊樂器若干(沙球鈴鼓雙響筒單響筒串鈴鑼鼓三角鐵等)
3.動物頭飾若干(烏龜小兔大象猴子小鳥等);紙筆
4.環境創設:將工作室布置成森林音樂廳。
。1)在日光燈上掛上一串串的幼兒用紙制的綠葉和果實。
。2)在墻上貼上幼兒畫的一棵棵的大樹,以及“森林音樂會”的字樣。
活動過程:
1.在音樂聲中帶領幼兒走進教室。
2.幼兒自主探索表演。
。1)分組。幼兒自選角色,把所選動物的頭飾帶上,相同的角色為一組。
(2)小組內自主分配工作。根據所扮演動物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樂器自由創造音樂,并用自己看的懂的方式把自己的音樂記錄下來。與此同時,每個組內選一至兩名幼兒用動作或舞蹈的形式表現所選動物的特征。(此環節教師的指導重點:注意傾聽各組幼兒對所表現動物的特點的分析,以及選擇樂器的理由)
。3)自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主要是觀察幼兒對自己音樂主體風格的把握使用樂器的情況和記錄音樂的情況,啟發幼兒用多樣化的動作來表現動物的特征。)
3.表演交流。老師作主持人,每個組的小朋友輪流表演他們自創的打擊樂和舞蹈。
4.評價:說說最喜歡哪個小動物的節目,為什么。(幼兒對同伴和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老師應注意聆聽他們的分析,并做出總結和評價)
《新年音樂會》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用活潑、甜美的聲音演唱《小小音樂會》,唱出拉二胡、吹喇叭、敲銅鼓時的歡樂情緒和對小動物的喜愛的心情。
2、認識幾種常見的中華民族樂器,了解民族打擊樂的模聲字,并通過兒歌來熟悉打擊樂器的音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唱好歌曲并進行歌表演。
難點:鑼鼓經的兒歌。
[教具]
多媒體、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鋼琴。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擁軍花鼓》進教室。
女同學提花籃,跳秧歌舞,男同學做八路軍持槍進教室。
二、兒歌表演《鑼鼓經》
1、談話導入:同學們,進教室時播放的音樂片段讓你聯想到什么樣的場面,(出示圖片)哪些圖片能表現出樂曲的氣氛呢?
2、最近,我們國家真是喜事不斷,作為中國人,我們感到無比自豪,作為上海人,我們更感到無比驕傲。中華兒女更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盡情的抒發對祖國母親的熱愛,那么,在民族音樂中,我們是用什么樂器來渲染、表現這歡快熱烈的氣氛的呢?今天,張老師也帶來了這些樂器,他們是誰呢?請同學們聽一聽,猜一猜。(放伴奏音樂)
3、請小朋友們自由模仿一下樂器演奏的.聲音和動作。
4、小樂器,敲起來,我們一起來練一練。小鼓帶頭敲一下。小鑼單獨敲一敲,小撥小撥敲起來。小鼓、小鑼一起來,小鈸、小鑼敲起來,小鼓、小鑼敲一敲,全體照樣緊跟起。
5、讓我們跟著音樂敲起鑼,打起鼓,同時,聽聽這段音樂的情緒又是怎樣的呢?和《擁軍花鼓》相同還是不同!
新授《小小音樂會》
1、出示課題:談話:接下來,老師就帶你們參加這樣一個熱鬧而歡快的小小音樂會。你們想不想知道音樂會上表演的主角是誰,觀眾又是誰呢?(唱第三段)
2、朗誦、熟悉歌詞(多媒體分層出現)(圓舞板伴奏)
3、師生共同去表現音樂會上精彩的節目。(師生對唱)
4、現在請小鼓隊的小朋友來領,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跟。
5、還有哪樣樂器愿意來領,提一個小小的要求,用上你的小樂器,渲染一下熱鬧的氣氛。
6、用熱烈、歡快的聲音去演唱歌曲吧,小樂器伴奏。
三、創編歌詞。
1、老師演奏二胡曲《賽馬》,在這場賽馬音樂會上,表演的主角又是誰呢,(胡琴),怎么表演的?聽一聽它的聲音,吱扭夷,小狗、小貓怎樣聽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讓我們隨著胡琴,唱一唱。
3、誰愿意跟我一起拉起來?再來一遍。
4、讓我們把音樂會的兩個節目連起來表演一遍。
5、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敲一敲,扭一扭。
6、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飛到20__年上海世博會,瞧,外國朋友也帶來了他們的音樂禮物,欣賞小提琴曲《梁!,這場音樂會的主角又是誰呢?它是中國樂器還是西洋樂器呢?用我們的小小音樂會的音調,讓小提琴也來參加我們的音樂會。
四、小結,下課。
《新年音樂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在自由活動的情況下,注意保持自己與別人之間的空間距離,不擠在一起,也不相互碰撞。同時,注意觀察和吸收他人的創造性表演動作。
熟悉樂曲的旋律和結構,并用小鴨子趕路和看花等相應的動作分別表現A段的歡快與B段的悠揚。
欣賞B段音樂,學習劃分B段樂句,并用創編花葉、花莖的各種造型的方式,表現B段各句的起、止和過程。
活動準備
師幼共同制作鴨媽媽和小鴨子的頭飾。
活動過程
1.分配角色,聽A段音樂做動作
幼兒扮小鴨子,老師扮鴨媽媽,媽媽帶孩子出去玩(隨A段音樂做鴨子走)。引導幼兒快些走,跟著音樂的速度走,千萬不能跟不上音樂的速度。
2.劃分B段樂句
鴨媽媽帶小鴨子看花,每一樂句前兩小節,用手指在空中劃一個大Iii,表示看到一朵大花;后兩小節,做出一種葉子的造型。
鼓勵幼兒創造出各種花葉的造型,老師及時將各種造型反饋給全班小朋友,并反復欣賞B段,進行創編動作練習。
(B段樂句中后半句的葉子造型的出現位置可早可遲,不做嚴格規定)
3.完整欣賞音樂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跟隨音樂表演,教師可提示。
前奏:小鴨起床,伸伸懶腰,擺擺屁股。
A段:小鴨出門了,要到很遠的地方去看花。
B段:小鴨看到許多花。
A段:小鴨看完花回家休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