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村莊(精選6篇)
美麗的村莊 篇1
課 題:《美麗的村莊》
課 型:欣賞課
課 時: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了解標題音樂,初步了解交響詩及交響音畫的一般特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夠根據《美麗的村莊》的節奏、旋律、結構等特點,用歡快、活潑、熱情、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用創造性的積極態度為歌曲伴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夠對標題音樂感興趣并愿意主動參與聆聽,初步了解交響詩及交響音畫的一般特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及創造性活動,為歌曲《美麗的村莊》伴奏。
教學難點:演唱《美麗的村莊》
教學用具:計算機、教學光盤、鋼琴、
課前分析:
學唱歌曲《美麗的村莊》
學唱歌曲前要完整地聆聽范唱,把握歌曲風格。
在演唱歌曲的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分析歌曲的節奏、旋律、結構等特點,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交響詩與交響音畫》
一種單樂章的標題交響音樂。它脫胎于19世紀的音樂會序曲。交響詩的名稱為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創。他認為“標題能夠賦予器樂的各種各樣性格上的細微色彩,這種種色彩幾乎就和各種不同的詩歌形式所表現的一樣”,因此,他把標題交響音樂和詩歌聯系起來稱交響詩。李斯特1854年創作《塔索》時首次采用這一名稱,以區別于多樂章結構的標題交響曲。19世紀交響詩成為浪漫樂派、民族樂派主要創作體裁之一。斯美塔那、柴科夫斯基、西貝柳斯、德彪西、格什溫等作曲家均作有著名交響詩作品。音畫、交響音畫、交響童畫等體裁也屬于交響詩的范疇。
學唱《美麗的村莊》,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結構而成。降e大調、2/4拍。歌曲的第1-16小節由兩個完全對應的樂句組成。可以說,這16小節已經構成一個完整的樂段。而此后的8小節(第17—24小節)實際上發揮著補充前面兩個樂句的作用。因此,這兩部分內容依然可以看做是一個完整的段落。即:第1—24小節為這首歌的第一樂段。這個樂段由弱拍起始,節奏比較密集。其中,附點及切分節奏使音樂的動力感得到加強。歌曲的旋律起伏較大,給人以清新活潑的感覺。歌曲的第二樂段開始部分的節奏疏密相間,其中的切分節奏刻意加長,而旋律線主要呈上揚的趨勢,使人們的情緒激昂、振奮,感情更加激動,由衷地表達出人們對家鄉的贊美之情。這就與前面的音樂情緒形成了對比。其后半部分的音樂基本上是與第一樂段呼應著的,從而使歌曲在對比之后又求得統一。
課后反思:
美麗的村莊 篇2
教學目的:
1、學會并能大膽、自信的演唱
2、能夠根據的旋律結合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來編創歌詞并能把自己的創作與同學分享。(從環境方面寫歌詞)
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編創歌詞
教學用具:
鋼琴、投影機
教學方法:學生主動參與,利用比較法、引導法提高學生主動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展示美麗風景圖片
2、剛才我們欣賞了美麗的風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學們想不想高歌一曲?(學生回答)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贊美美麗風光的意大利歌曲。
二、新課教學
1、簡介歌曲:這是一首優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為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第一段曲調活潑,描繪了村莊周圍的景色,表達了孩子們而家鄉無比熱愛之情。第二段旋律優美抒情,表達了意大利人民對自己家鄉的贊美,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2、播放歌曲,讓學生熟悉旋律
3、老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聲跟琴學唱歌曲曲譜
4、學生自己學唱歌詞,自己體會并對歌曲作藝術處理
5、學生自唱。展示自學成果
三、課堂活動
1、剛才我們學會了贊頌意大利鄉村的歌曲。其實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美麗而有特色的。下面我們按照小組合作的方式,以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溫州,按照美麗村莊的歌詞的格式寫成歌詞,用我們剛才學唱的旋律唱出來。
2、學生分組討論,編創歌詞。
3、小組或者個人展示創遍成果
4、師生點評
四、課堂延伸
1、小結:同學們,從我們剛才的創作及表演活動中。老師感覺到了同學們對美麗家鄉的熱愛與贊美。比如有的同學寫到了……接下來同學們再欣賞兩個畫面(播放圖片,一幅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為旅游勝地地上隨處可見的垃圾袋、隨紙)大家看了這兩個畫面還能寫出那么好的美景嗎?
可見人類不好的行為導致了環境的被破壞,甚至由于環境的被破壞威脅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環境是需要每個人去維護、去愛護的,希望 我們美每位同學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改掉不良習慣,愛護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一起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2、布置作業 :課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達本課節的收獲和感想。
美麗的村莊 篇3
美術教案-美麗的村莊
美麗的村莊
教學目的
1、學會《美麗的村莊》并能大膽、自信的演唱。
2、能夠根據《美麗的村莊》的旋律結合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來編創歌詞并能把自己的創作與同學分享。(從環境方面寫歌詞)
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編創歌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 鋼琴
教學方法
學生主動參與,利用比較法、引導法提高學生主動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展示美麗風景圖片
2、剛才我們欣賞了非常美麗的風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學們想不想高歌一曲?(學生回答)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贊美美麗風光的意大利歌曲《美麗的村莊》。(展示課件)
二、新課教學
1、簡介歌曲|:這是一首優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為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曲調活潑,描繪了村莊周圍美麗的景色,表達了孩子們對家鄉無比熱愛之情。第二樂段旋律優美抒情,表達了意大利人民對自己家鄉的贊美,對美好未來生活的憧憬。
2、播放歌曲,讓學生熟悉旋律
3、老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聲跟琴學唱歌曲曲譜
4、學生自己學唱歌詞,自己體會并對歌曲作藝術處理
5、學生自唱,展示自學成果
三、課堂活動
1、剛才我們學會了贊頌意大利鄉村的歌曲。其實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的美麗而有特色的。下面我們按照小組合作方式,以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安陽,按照美麗的村莊的歌詞的格式寫成歌詞,用我們剛才學唱的旋律唱出來。
2、學生分組討論,編創歌詞
3、小組或個人展示編創成果
4、師生點評
四、課堂延伸
1、小結:同學們,從我們剛才的創作及表演活動中,老師感覺到了同學們對美麗家鄉的熱愛與贊美。比如有的同學寫到了巍巍太行山,土肥水美的洹河;有的同學寫到了雄奇崢嶸的林慮山太行大峽谷、山水一色的小南海勝景;……接下來同學們再欣賞兩個畫面(播放圖片,一幅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為某旅游勝地地上隨處可見的垃圾袋、碎紙)大家看了這兩個畫面還能寫出那么好的美景嗎?還想高歌一曲嗎?(學生回答)可見,人類不好的行為導致了環境的被破壞,甚至由于環境的被破壞威脅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環境是需要每個人去維護、去愛護的,希望我們每位同學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改掉不良習慣,愛護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一起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2、作業布置:課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達本節課的收獲和感想。
美麗的村莊 篇4
儋州市第五中學 許俊杰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和掌握運用有關音樂要素來演唱歌曲《美麗的村莊》。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歌曲處理,培養收集、整理、應用知識的能力和創作、表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究性學習、歌唱等活動,體驗歐洲意大利民族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使學生對歐洲音樂感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
教學重點 :感受歐洲音樂的風格特征,處理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美麗的村莊》。
教學難點 :通過音樂要素來用歡快的表情演唱歌曲。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音像資料等。(根據學校現有設備選擇教具)
教學過程 :
一、語言導入:(1分鐘)意大利作為交響樂、歌劇、芭蕾和美聲唱法的發源地,風景如畫的歐洲大地蘊藏著十分豐富深厚的民族民間音樂資源,猶如美麗的紫羅蘭盛開在人們的心田。
1、探究學習:(2分鐘)選擇并播放幾個國家的歌曲或樂曲片段,請全班同學聽辨屬于哪個國家或民族的民歌。(如加拿大《紅河谷》、俄羅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
2、師生互動:(2分鐘)(師生共同探討解決提出的問題。本環節意圖培養收集、整理、應用資料的能力,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取知識的方法,拓展音樂學習時空,培養終身學習音樂的能力。教師在課前就探究方法、途徑和內容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指導。)
二、活動實踐(二十分鐘)
1、播放錄音:(2分鐘)聽賞《美麗的村莊》,感受歌曲。(自然圓潤的聲音是表現美、創造美的前提條件,是貫徹審美為核心音樂教育理念所不可或缺的。在歌唱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必須注重聲音的要求,借助歌曲欣賞來體驗美妙、和諧的音響。盡量避免枯燥乏味的單純技術操練,將音樂知識與技能有機地滲透在音樂審美活動中。)
2、教唱歌曲:(10分鐘)(1)教師有感情范唱歌曲。(2)學習歌譜:唱歌譜(注意節奏、弱起小節等)。(3)學唱歌詞:分組四組對比、個人獨唱、小組唱,結合課本插圖理解歌詞大意以及歌曲所表達的意境。
3、處理歌曲:(5分鐘)啟發學生,思考問題。(1)歌曲表達怎樣的情感?該用什么速度演唱?(2)根據節奏特點,全曲分幾個部分?怎樣演唱更能表達情感?(邊解答、邊處理、邊試唱)
4、演唱歌曲:(3分鐘)師生共同有表情、完整地表演唱。(本環節是重點所在,通過教與學的互動,從歌曲內容和音樂要素兩方面尋求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的依據和手段,理解處理方式產生的不同效果,進一步感受藝術再創造所帶來的審美情趣和愉悅體驗。)
三、表演創造:(12分鐘)學生自主地、即興地采用多種形式表演歌曲(學生代表:邊歌邊舞、全班節奏創作:個別抽查等)。(即興的創作活動,有利于學生能夠靈活自由地釋放和表達情感,有利于發展創造性思維。作為本課結束前的一個環節,如能在課堂氣氛和師生情緒上達到高潮,將對后續音樂學習起到激勵作用。)
四、課堂小結:(3分鐘)師生共同完成:主題思想是歌頌幸福生活,追求美好未來。同學們的歐洲音樂之旅真是太精彩了!大家一定意猶未盡吧,還在想象著意大利美麗的村莊。謝謝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和出色表演!
五、板書設計:(依據三維目標來設計的。)
音樂要素:切分音節奏、弱起小節——樂段分析:A樂段:1-24小節歡快、抒情(節奏舒緩起伏),B樂段:25-最后小節激昂、振奮(節奏疏密相間)——滲透教育:贊美熱愛自己的家鄉
教學反思:唱歌課目的是要激發學生唱該歌曲的興趣,然后再教唱歌曲。而在教唱歌曲環節,老師要積極找出該歌曲的難點,對于難點的解決教師要由易到難,將難點轉化為突破點。在這首歌曲中,難點是它的節奏,其中涉及到小附點、切分音(長切分、短切分)、弱起小節,怎樣能讓學生突破這些難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手打2/4的節奏來解決切分音的長短,還有小附點,這樣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弱起小節的學唱要注意強弱的把握,牢記2/4的強弱規律是關鍵。在攻克這些難點以后,再指導學生如何把握整首歌曲,包括歌曲的音樂情緒(第一段歡快,第二段激昂、振奮)、呼吸氣位置等,有了這樣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學得踏實,而不是一遍一遍的枯燥的教唱。
美麗的村莊 篇5
美麗的村莊
教學目的
1、學會《美麗的村莊》并能大膽、自信的演唱。
2、能夠根據《美麗的村莊》的旋律結合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來編創歌詞并能把自己的創作與同學分享。(從環境方面寫歌詞)
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編創歌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 鋼琴
教學方法
學生主動參與,利用比較法、引導法提高學生主動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展示美麗風景圖片
2、剛才我們欣賞了非常美麗的風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學們想不想高歌一曲?(學生回答)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贊美美麗風光的意大利歌曲《美麗的村莊》。(展示課件)
二、新課教學
1、簡介歌曲|:這是一首優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為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曲調活潑,描繪了村莊周圍美麗的景色,表達了孩子們對家鄉無比熱愛之情。第二樂段旋律優美抒情,表達了意大利人民對自己家鄉的贊美,對美好未來生活的憧憬。
2、播放歌曲,讓學生熟悉旋律
3、老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聲跟琴學唱歌曲曲譜
4、學生自己學唱歌詞,自己體會并對歌曲作藝術處理
5、學生自唱,展示自學成果
三、課堂活動
1、剛才我們學會了贊頌意大利鄉村的歌曲。其實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的美麗而有特色的。下面我們按照小組合作方式,以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安陽,按照美麗的村莊的歌詞的格式寫成歌詞,用我們剛才學唱的旋律唱出來。
2、學生分組討論,編創歌詞
3、小組或個人展示編創成果
4、師生點評
四、課堂延伸
1、小結:同學們,從我們剛才的創作及表演活動中,老師感覺到了同學們對美麗家鄉的熱愛與贊美。比如有的同學寫到了巍巍太行山,土肥水美的洹河;有的同學寫到了雄奇崢嶸的林慮山太行大峽谷、山水一色的小南海勝景;……接下來同學們再欣賞兩個畫面(播放圖片,一幅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為某旅游勝地地上隨處可見的垃圾袋、碎紙)大家看了這兩個畫面還能寫出那么好的美景嗎?還想高歌一曲嗎?(學生回答)可見,人類不好的行為導致了環境的被破壞,甚至由于環境的被破壞威脅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環境是需要每個人去維護、去愛護的,希望我們每位同學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改掉不良習慣,愛護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一起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2、作業 布置:課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達本節課的收獲和感想。
美麗的村莊 篇6
[ -5-9 9:54:00 | by: 夕陽 ]
0
推薦教學目標:
1.學會《美麗的村莊》并能用歡快、活潑、熱情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
2.通過聆聽、模唱、演唱等活動,讓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節奏、結構特點等,感受音樂風格。
教學重點:學會歌曲,引導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節奏、結構特點
教學難點:附點及弱起節奏的演唱把握
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 教師播放歌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讓學生們感受到一種輕松、悠閑的情緒氛圍,在美妙的音樂中產生美麗的遐想。
2. 通過游戲“靈活的舌頭”,進行美妙聲音的模仿。用la輕聲高位地模唱出3333 3 3 | 2222 2 2 | 4444 4 4 | 5555 5 5 | 1111 1 1 |……等,用這種相互模唱的方式,既加深了學生對這一節奏 的印象,突破了唱歌教學中的難點,也有利于學生歌唱聲音的統一和控制。這一練習,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深有淺地進行。
二.新課教學
1.展示意大利風景圖片
2、剛才我們置身于美景之中,欣賞了意大利美麗的風光,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贊美美麗風光的意大利歌曲《美麗的村莊》。
3.播放歌曲,讓學生熟悉旋律
提問:
1)這首歌曲的情緒?速度?拍子?
2)歌曲中描繪的村莊是怎么樣的美麗?請找出關鍵詞。
總結:詩一般的詞句,畫一般的意境。
4.二遍聽賞
提問:
1)這首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2)你認為歌曲的結構如何?各段表現了什么?
3)你覺得歌曲哪里比較難唱?
5.聽唱
老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聲跟琴學唱歌曲曲譜同時劃拍,(注意起音的擊拍;弱起及附點)
第一次唱唱名,第二次用“啦”過渡唱
提問:歌曲的旋律起伏大不大,歌曲中有哪個節奏比較突出,使歌曲的動感加強?
(附點節奏,或重音,或長音等等)
6.學唱
在熟悉音樂曲調的基礎上學生自己學唱歌詞,糾正學生演唱中出現的錯誤并要求繼續學唱。
特別是弱起、附點、換氣、重音、四拍長音等地方及歌曲的情緒。
7.完整演唱
用歡快、活潑、熱情、有彈性的聲音來表現歌曲。
三.音樂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贊美家鄉的音樂作品或是文學作品?
學生思考回答例:我們的田野,大海啊故鄉,別來無恙等等。余光中《鄉愁》
2.通過欣賞并熟悉贊美我們自己的家鄉——舟山的音樂作品:《沙雕暢想》。更加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無比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