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學實錄
生:即使是在薄煙般的細雨籠罩下,樹葉仍綠得發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無法抵御。
生:即使是在上燈的傍晚,那點點黃暈的燈光,也閃射出無法抵御的光芒。
師:春天,就是具有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細雨之中——
生:撐傘的、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勞作,這種執著,這種精神,讓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
生:于是,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涌出戶外,擁抱春天,放飛希望。
生:于是,舒活筋骨,抖擻精神,“一年之計在于春”,所有的工夫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
師:于是,人們簇擁著春天,挽著春天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去——
生:去憧憬美好的生活。
生:去實現美好的希望。
生:去建設美好的未來。
生:去奮斗、去追求、去創造。
師:奮斗、追求、創造,是春天賦予人們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獲,希望才更美好,未來才更輝煌。所以,我們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奮精神,鼓足干勁,為人生、為理想而不懈奮斗。
師:這篇散文寫得很美。請欣賞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情感、讀出思考,然后,抓住一個角度,如選材、語言、修辭、立意等等,寫出這篇文章在寫法上好在哪里,二百字左右。
(六分鐘后,相繼有三位學生讀他們各自的習作。)
附習作原文:·
習作1:讀這篇文章,仿佛進入一個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美麗境界。你看,作者先寫了地上小草的生長狀況和活力: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再寫樹上花朵競相綻放的形象:趕趟兒似的,像火、像霞、像雪;ㄩg蝴蝶飛舞的“鬧”狀:嗡嗡地,飛來飛去地。后寫天空中密密斜織的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的細雨,又寫天上漸漸多了的風箏等等。這樣,“地上一樹上一天上”的順序層次,使意境顯得相當高遠和開園,令人心曠神怡,生發出無盡的遐想。
習作2:這篇文章語言構思精妙,出神人化。文中一系列擬人化詞語的貼切運用,無不表現出作者選詞用字的深厚功力。如:“鉆”字,生動地表現出春草的活力;“讓”字,逼真地表現出春花競放的情狀,“鬧”字,真實地再現了春天百花盛開,蜂蝶飛舞的景象;“撫摸”,形象地表達出春風的溫暖和柔情等等。使人在驚異于作者遣詞用字功力之深厚的同時,獲得語言美的熏陶。
習作3:在這篇文章里,朱自清先生描述春天的景物,突出地抓住春天景象萬千的特點,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去追求、去體味、去感受“萬千”的景物。如:從視覺人手,在看到草綠草滿的同時又產生“軟綿綿”的感覺,看到花多花艷的同時又聽到蜂蝶的鬧聲,聞到花艷的香甜;再從觸覺人手,在感受春天的溫暖和柔情的同時,又聞到泥土、花草的芳香,聽到鳥兒賣弄的啼唱、牧童嘹亮的笛音等等。無不讓人心靈受到熏染和震撼:春天是美麗的。要把握春天,建設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