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側臉人物剪影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用剪弧線、齒輪線和樓空剪的方法來表現側臉人物的頭部特征。
2、 通過操作活動來發展幼兒的空間創造思維,感知剪紙活動的特點。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剪刀、鉛筆和長方形的卡紙,側面人物頭部剪影欣賞范例4-5個,展示板三塊等。
活動過程:
一、學習用剪弧線的方法剪出臉部的側面輪廓。
1、 區分長方形的長邊、短邊,知道要在長邊上剪。
老師帶來一張什么形狀的紙?它有幾條邊?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 教師以變魔術的形式示范側臉輪廓的剪法。
師:老師要用剪刀在長方形的長邊上來變魔術,眼睛仔細看好我是怎樣變得。(教師用剪刀在長邊上用剪弧線的方法剪出三座上,提問:
變出了什么?(三座山)你覺得這三座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座山連起來完整的看你覺得像什么?(一個人的臉,而且是側面)每座山分別是臉上的那一部分?
第一座山是下巴,第二座山比較尖是鼻子,最上面的山是額頭。
3、 用樓空剪的方法剪出眼睛和嘴巴。
如果這就是一張側臉,那還應該有什么?(眼睛、嘴巴)眼睛在什么位置?嘴巴呢?
提醒幼兒眼睛和嘴巴的位置。(眼睛在鼻子和額頭兩座小山,嘴巴可以在下巴上剪)怎樣剪出鏤空的眼睛呢?
請幼兒來嘗試,然后在這基礎上教師總結示范:可以對折后剪去以一部分,鏤空剪的方法。
二、利用白紙幼兒嘗試剪出側臉的輪廓。
引導幼兒以念兒歌的形式來剪:走過一段馬路,遇到第一座山,上山下山,遇到第二座山,上山下山,遇到第三座山。
教師根據幼兒個別情況進行指導幫助,提醒孩子三座山要適當空開一些,
三、欣賞側臉剪影的范例,進一步豐富頭發的多種造型。
出示多幅側臉剪影的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并發現:
1、 這些側臉剪影和剛才的有什么不同?(有頭發,耳朵,耳環等)
2、 說說都有哪些發型?它們是怎樣表現出來的?是男生還是女生?
先請幼兒講述,后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樓空剪的方法來表現不同的發型。
3、 教師當場示范一個發型,提醒孩子一定要剪去一部分才能將輪廓清楚的表現出來。
4、 請幼兒也來嘗試一下。
三、提出活動要求。
1、 按步驟來嘗試,自己設計一個側臉形象,通過改變發型來創造出多種不同的側臉形象。
2、 操作過程注意用剪安全。
3、 剪下的紙削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亂丟,注意衛生。
四、幼兒動手操作。
1、 提醒孩子要用鏤空剪的方法來進行
2、 也可以把剛才那張白的完成后,再換彩紙。
五、展示作品欣賞。
1、 請幼兒自己介紹作品,說說這個人物是誰?
2、 教師要表揚有創意的作品。